Board logo

标题: 请教德国在华客邮邮资 [打印本页]

作者: alainfang    时间: 2008-10-12 13:59     标题: 请教德国在华客邮邮资

根据记载在1908/7/1之前从德国在华客邮(不包括胶州湾)寄信到德国算国际邮资,也就是明信片4分(或者德国10芬尼).但是军队(1901年9月军邮系统撤销后)的明信片往往只贴5芬尼.不知道有没有什么说法.
 


作者: 五味和    时间: 2008-10-12 15:16

德国客邮明信片邮资除了10分尼,5分尼之外。在实寄邮品中还见有2分尼的。
作者: alainfang    时间: 2008-10-12 23:13

QUOTE:
以下是引用五味和在2008-10-12 15:16:06的发言:
德国客邮明信片邮资除了10分尼,5分尼之外。在实寄邮品中还见有2分尼的。

能上一个看看吗?
作者: alainfang    时间: 2008-10-13 03:42

QUOTE:
以下是引用五味和在2008-10-12 15:16:06的发言:
德国客邮明信片邮资除了10分尼,5分尼之外。在实寄邮品中还见有2分尼的。

2芬尼的邮票似乎没有在中国公开销售过.
作者: 五味和    时间: 2008-10-13 03:46

pwW8HD1i.jpg


图片附件: [请教德国在华客邮邮资] pwW8HD1i.jpg (2008-10-13 03:45, 31.34 KB) / 下载次数 2
http://www.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38365&k=722ab63b422c61492bfaeae00d7db4d1&t=1717413164&sid=2O1ST8


作者: 五味和    时间: 2008-10-13 03:48

QUOTE:
以下是引用alainfang在2008-10-13 3:42:07的发言:

2芬尼的邮票似乎没有在中国公开销售过.

不知这个算不算?


作者: alainfang    时间: 2008-10-13 04:00

这是2分cents(相当于5芬尼pf),不是2芬尼.而且是胶州湾使用, 不知道先生有没有研究胶州湾的邮资.我没有这方面的材料.

作者: 五味和    时间: 2008-10-13 16:26

哦,原来如此,谢谢先生赐教。我只是手上有些德国客邮片,只是个初集者。没有什么心得。不好意思。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10-13 21:20

进来学习一下
作者: 风青    时间: 2008-10-14 13:31

QUOTE:
以下是引用五味和在2008-10-13 3:46:31的发言: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f1a1.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这个片不错, 但不知为何1分也能邮寄德国?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10-14 14:14

欢迎老兄多交流探讨。
作者: alainfang    时间: 2008-10-14 19:23

QUOTE:
以下是引用风青在2008-10-14 13:31:14的发言:

这个片不错, 但不知为何1分也能邮寄德国?

胶州湾,德国国内邮资.
作者: 风青    时间: 2008-10-14 19:39

QUOTE:
以下是引用alainfang在2008-10-14 19:23:18的发言:

胶州湾,德国国内邮资.

 但此件不是从青岛邮寄,而是东昌,按大清邮资应该4分,加贴4芬尼,但从邮路和戳也看不出什么问题


作者: chankam    时间: 2008-10-16 21: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alainfang    时间: 2008-10-16 21:41

QUOTE:
以下是引用chankam在2008-10-16 21:00:05的发言:
德国邮资表参见红印花下编附录,另外1898年4月起胶州寄德国邮资按德国国内邮资收取,此片1分中国邮资只是支付国内部分的邮费,国外部分另贴有胶州邮票,这是当时邮章允许的。青岛寄德国贴2分胶州邮票是正常的。

我也觉得应该是这样的。
作者: fred    时间: 2008-10-16 21:52

我想问,何时开始国内寄青岛按第五资计费的,谢谢.[em56]


作者: alainfang    时间: 2008-10-17 03:01

QUOTE:
以下是引用fred在2008-10-16 21:52:39的发言:

我想问,何时开始国内寄青岛按第五资计费的,谢谢.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明信片邮资都是1分,从刘老的书上看,1902没有按第五资计费 1904有按第五资计费
作者: 风青    时间: 2008-10-17 12:41

QUOTE:
以下是引用chankam在2008-10-16 21:00:05的发言:
德国邮资表参见红印花下编附录,另外1898年4月起胶州寄德国邮资按德国国内邮资收取,此片1分中国邮资只是支付国内部分的邮费,国外部分另贴有胶州邮票,这是当时邮章允许的。青岛寄德国贴2分胶州邮票是正常的。

谢谢, 这种邮寄方式没听说过, 能告诉详细内容吗? 如果这种邮寄方式也能寄国外,岂不比印刷品还便宜?老外应该大量效仿才是, 为何这样的片却了了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10-17 14:02

好好学习,天天进步。
作者: chankam    时间: 2008-10-17 16:0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10-17 16:16

继续学习,最好能提供资料影本。
作者: chankam    时间: 2008-10-18 17:4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chankam    时间: 2008-10-18 17:4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fred    时间: 2008-10-18 18:59

楼上的先生,这片背面有没有字或戳?谢谢.


作者: chankam    时间: 2008-10-18 20: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chankam    时间: 2008-10-18 20:0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alainfang    时间: 2008-10-18 21:13

不贴中国邮票从中国邮局寄出,还是第一次听说,学习了.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10-18 21:41

也来学习一下!
作者: fred    时间: 2008-10-19 05:59

汉口也是文件上的口岸地之一,以前的通商口岸包括沿长江口岸,这件可能通过大英书信馆投送.


作者: 风青    时间: 2008-10-20 12:02

QUOTE:
以下是引用chankam在2008-10-18 17:43:59的发言: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018.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呵呵,麦会发话敢不听令,这是原始资料影本,法文版,1896年8月31日海关总局第15号通告附件,其中谈到从1897年1月1日开始不论是寄进还是寄出中国的邮件都免收国内部分邮资,这段在通告下半部分。

不懂法文, 但我想, 即便有这样的文件,应该也有一定的时效性, 但是如果在1897年就可以这样寄信, 至少延用到1906年, 应该有很多这样的片, 述我孤陋寡闻,我确实很少见到这样的片


作者: 风青    时间: 2008-10-20 12:04

QUOTE:
以下是引用chankam在2008-10-18 20:00:53的发言:

背面有多枚经转和到达戳

能否上个背图看看?


作者: chankam    时间: 2008-10-20 14:0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10-20 14:36

确实很好,谢谢老兄支持.
作者: fred    时间: 2008-10-20 14:40

也可能是1902.10开始取消冬季邮路了.[em63]


作者: fangqinghua    时间: 2008-10-20 22:00

QUOTE:
以下是引用chankam在2008-10-20 14:03:37的发言:
 呵呵,没有什么时效性,不过当时对于冬季从烟台以北地区寄出的仍加收国内部分邮资,这是因为陆路邮班的缘故,这项加收也于1902年10月10日停收,此后一直实施到与各国分别签订邮务协定之后不用加贴客邮为止。不是您孤陋寡闻,而是大家一般都没大注意,类似这样的封存世数量可以说相当不少,不过因为没有中国邮票,自然一般都划到客邮范畴里去了,如果不是看原件,仅凭拍卖目录的附图常常就会疏忽了,因为中国邮局的戳多半都是盖在背面的,而拍卖目录一般是不放背面的图的。以后留心看的话您会发现很多这种客邮实寄封而背面销有中国邮局邮戳的。

翻了翻书,的确如此
作者: lcm1595    时间: 2008-10-20 22:08

QUOTE:
以下是引用chankam在2008-10-20 14:03:37的发言:
 呵呵,没有什么时效性,不过当时对于冬季从烟台以北地区寄出的仍加收国内部分邮资,这是因为陆路邮班的缘故,这项加收也于1902年10月10日停收,此后一直实施到与各国分别签订邮务协定之后不用加贴客邮为止。不是您孤陋寡闻,而是大家一般都没大注意,类似这样的封存世数量可以说相当不少,不过因为没有中国邮票,自然一般都划到客邮范畴里去了,如果不是看原件,仅凭拍卖目录的附图常常就会疏忽了,因为中国邮局的戳多半都是盖在背面的,而拍卖目录一般是不放背面的图的。以后留心看的话您会发现很多这种客邮实寄封而背面销有中国邮局邮戳的。

冬季从烟台以北地区寄出的仍加收国内部分邮资,並非陆路邮班的缘故。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10-20 22:14

需要理清思路


作者: 宝宝    时间: 2008-10-20 22:53

客邮的秘密太多。
作者: chankam    时间: 2008-10-20 23:1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欢迎光临 华邮网 (http://www.p1878.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