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大清螺邮之迷 [打印本页]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5-5-13 10:07     标题: 大清螺邮之迷

本文为5月12日微信讲课内容,经整理后首发于本网,与大家分享:


相信很多朋友都吃过田螺,这种美食深受普罗大众欢迎,特别是夜宵大排档时,更是必不可少之小炒。

在南方的江浙沪皖,粤闽等地,都是常见小菜,只是近年环境污染严重,出于健康的考虑,这种美食现在亦是大不如前,吃的人越来越少。

记得小时候我们南方中秋节传统是必需要有螺,传统延续至今,由于我是生长于三水农村,在村前鱼塘、小溪常能摸到螺(严格来说尖小形的叫石螺,圆大形的才叫田螺),大概十一岁的时候,我就懂得在村里摸了田螺拿到芦苞镇去卖,当时还不够高骑自行车,连踩转一车轮的力气都不够,只能跨在自行车的铁三角位置踩半圈,这种踩单车法在广东叫“踩三角鸡”。




图片附件: 11.jpg (2015-5-13 10:07, 33.26 KB) / 下载次数 35
http://www.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1171069&k=6de37d8fa59098dfe992fb497121d620&t=1718934281&sid=mNCaUd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5-5-13 10:09

当时卖螺以碗计,价格是8-1毛钱之间一碗,大人卖螺是平碗一碗一毛钱,而我由于才10岁多点,卖螺时大人们都是要满满一大碗成小山形的来买。我亦敢怒不敢言,每次多则十一二碗,小则七八碗,一次总能卖出一元几角,当时的我已经是很有生意头脑和生存能力。


以上是我与螺的小故事。下面正式开讲大清邮政与田螺的故事。



图片附件: 12.jpg (2015-5-13 10:09, 22.04 KB) / 下载次数 40
http://www.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1171070&k=74a9c2e0a2bc3428d236f328213a1492&t=1718934281&sid=mNCaUd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5-5-13 10:10

众所周知,在清民时期,民间的民信局、侨批局都有帮人带物的服务,在实寄封上亦不难见到,这点有些像现在的香港(或海外)代购。



图片附件: 1 副本.jpg (2015-5-13 10:10, 256.78 KB) / 下载次数 35
http://www.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1171073&k=2ef5af76f97fefd424a82a36be4d234b&t=1718934281&sid=mNCaUd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5-5-13 10:10

而在大清邮政的实寄封上,极偶然亦会看到寄件人在信面写明另委托邮政局代带物品的情况,当然这类实寄封相对罕见,而且可遇不可求。

个人没有刻意追求,但确曾见过三两件例子,包括平信和挂号,只是一直不明白邮政局如何代带物品。

今年偶然收集到以下这个大清田螺封,终于明白。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5-5-13 10:11

此封为1903年减资时期由浙江绍兴经杭州到北京的平信,邮路清晰,邮戳亦有多种,包括碑形戳,英汉小圆戳,北京信柜戳及勿索勿给宣传副戳等,是一件相当精彩的清封。

此封特别之处是封面注明“内函外附田螺两蒌计重拾贰磅”,而封背又另加注“再者绍兴局不便多带今又除少两磅即时发收”等字样。



图片附件: 2 副本.jpg (2015-5-13 10:11, 139.59 KB) / 下载次数 33
http://www.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1171076&k=dae201d6cbad3ab55bd736f8e3824ad8&t=1718934281&sid=mNCaUd



图片附件: 戳.jpg (2015-5-13 11:19, 77.25 KB) / 下载次数 30
http://www.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1171141&k=24359869d810f0d62c72ee8f45725d63&t=1718934281&sid=mNCaUd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5-5-13 10:11

意思很明显,原来是托邮政局带12磅田螺,但因为绍兴邮局不方便多带,故又减少两磅,而只带了十磅,有趣的是中国一直以斤(16两)为计重单位,但大清邮政由于是英人所创,故重量就用英制,以磅为计重。



图片附件: 2 副本 2.jpg (2015-5-13 10:11, 126.42 KB) / 下载次数 44
http://www.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1171077&k=79223e1a6d2a3d198909ddd4ec239a36&t=1718934281&sid=mNCaUd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5-5-13 10:12

有了这两行字的信息,我马上翻查大清邮政章程,在《天津邮政史料》第二辑上查到了一些依据,原来光绪廿二年二月初七日大清邮政公布的《代寄包裹挂号章程》对包裹限重并无规定,第十条只是提到万国公所包裹之份量多为11磅,可依此仿行,但亦提到有的国家重不过5磅或7磅。



图片附件: 4.jpg (2015-5-13 10:12, 259.3 KB) / 下载次数 31
http://www.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1171078&k=5f530cc71302c1e1395a112001e7626c&t=1718934281&sid=mNCaUd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5-5-13 10:12

190491日邮资调整时,包裹限重则明确为22磅,而1907101日起,国际邮资改按“克”为计重单位,所以宣统时期的《大清邮政办管局供事规则(华英合璧)》第16页规定各地轮船可达之地,包裹可以寄十基罗(公斤),而不再以磅为计重单位。



图片附件: 3 副本.jpg (2015-5-13 10:12, 134.48 KB) / 下载次数 33
http://www.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1171081&k=2f585e4e4af5cb7e85cceb9769d7f2b5&t=1718934281&sid=mNCaUd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5-5-13 10:13

由于1904年之前的资料缺失,所以没有查到准确根据,但根据邮政初创时的建议和当时的实际情况,相信1903年时包裹最重限寄10或11,才有此封上的特别标注。

本件超出十磅范围,故唯一方法就是另寄一件或取出部分,寄件人选择了后者,取回两磅。

因为有此原因,特在封面注明,相信此信与田螺包裹是同日发出,大清邮政的处理与现在不同,现在的处理是信、包分开,通常收到时都各有先后,大清时期相信是同时送达,否则就会产生不必要的纷争,亦无法与民信局竞争,这是清代邮政创办过程中的一个趣事和历史。

这亦是此封在邮史研究上的一个重要发现,间接证明1903年减资时期包裹限重10或11磅,如果能找到文件史料则更好。

当然,如果文件史料记录该年的包裹限重不是10或11磅,此封的标注原因又值得再研究,但我相信这个限重是准确的。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5-5-13 10:13

由于包裹与信始终是不同的处理,到了清末或中华邮政初期,这种信、包同投的情况相信已经很难达到,所以到了民国我就没有再见到在封面注明带物的情况。

除了以上邮史问题外,我还有另外一个不解之处,以我个人经验田螺的保存期一般只有三数天,而本件于农历光绪291013日寄出,11月初六日收到,前后达24天,这时候收到的螺会不会已经发臭,还是因为冬天可以长期保存?这是我对本封的最大未解之迷。

又,与邮友交流中,邮友“Chien”提到可能这是寄的干货,作为药材使用,结合邮政不便寄活物,本件收件行号“仁安堂”来看,确实有可能,顺此致谢。


(全文完)


作者: 小晟    时间: 2015-5-13 11:01

牛逼的人总是说自己以前如何吃苦,吹牛逼的人总是说自己以前多么牛逼。
作者: 卡卡    时间: 2015-5-13 11:01

再次学习!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5-5-13 11:20

牛逼的人总是说自己以前如何吃苦,吹牛逼的人总是说自己以前多么牛逼。
小晟 发表于 2015-5-13 11:01



   我只有苦中苦,以后说些让你听了都流眼泪的大苦,让你开开眼。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5-5-13 11:21

再次学习!
卡卡 发表于 2015-5-13 11:01



   此为完美版本
作者: xie-stamp    时间: 2015-5-13 11:25

一只田螺引发的邮史
作者: 泡面与可乐    时间: 2015-5-13 11:42

我只有苦中苦,以后说些让你听了都流眼泪的大苦,让你开开眼。
麦国培 发表于 2015-5-13 11:20



    牛逼大了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5-5-13 11:56

回复 16# 泡面与可乐
作者: 刘俊豪    时间: 2015-5-13 12:04

来一份田螺,一瓶啤酒
作者: gx0556    时间: 2015-5-13 12:13

那么到底是五香味的还是麻辣味的?
作者: 罗平    时间: 2015-5-13 12:36


作者: 清寒闲石    时间: 2015-5-13 12:37

本帖最后由 清寒闲石 于 2015-5-13 16:11 编辑

徐大老爷抑或家眷照现在来说就是顶级吃货
作者: 布约翰拍卖    时间: 2015-5-13 14:54

回复 12# 卡卡


    認同卡卡兄,的確是再次學習,知識倍增~~~~~~~
作者: 陆小凤    时间: 2015-5-13 15:11

牛逼的人总是说自己以前如何吃苦,吹牛逼的人总是说自己以前多么牛逼。
小晟 发表于 2015-5-13 11:01



   点评的有主编范啊
作者: 爱邮客    时间: 2015-5-13 17:14

书到用时方恨少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5-5-13 17:43


作者: 1973的弹子球    时间: 2015-5-13 17:49


作者: gsgglxg    时间: 2015-5-13 20:46

学习并转发微信了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5-5-13 20:51

回复 27# gsgglxg


    谢谢支持
作者: 卢跃明    时间: 2015-5-13 20:53

处处皆学问
作者: rchen1001    时间: 2015-5-13 21:22

我推测用船运可以把螺时不时泡在水里

由于包裹与信始终是不同的处理,到了清末或中华邮政初期,这种信、包同投的情况相信已经很难达到,所以到了 ...
麦国培 发表于 2015-5-13 10:13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5-5-13 21:45

回复 30# rchen1001


    到北京刚好多附送十磅小田螺
作者: 泡面与可乐    时间: 2015-5-13 21:54

回复  rchen1001


    到北京刚好多附送十磅小田螺
麦国培 发表于 2015-5-13 21:45



   
作者: 树袋熊    时间: 2015-5-15 12:40

回复 11# 小晟


   语不惊人死不休
作者: 小晟    时间: 2015-5-15 13:09

回复  小晟


   语不惊人死不休
树袋熊 发表于 2015-5-15 12:40



   胖纸,你回归了???
作者: 树袋熊    时间: 2015-5-15 13:37

回复 34# 小晟


   死小晟,我活着
作者: 陆小凤    时间: 2015-5-15 13:50

胖纸,你回归了???
小晟 发表于 2015-5-15 13:09



   99步笑百步
作者: 小晟    时间: 2015-5-15 21:42

回复  小晟


   死小晟,我活着
树袋熊 发表于 2015-5-15 13:37



   好久没有看到你冒泡了,还以为你离开了集邮圈呢
作者: ggglxy    时间: 2015-5-15 23:05

回复 10# 麦国培


泥螺.jpg

江浙一带是泥螺,是腌制好的,古代的老干妈,好带的。

1.选料 选体大壳薄、腹足肥厚、体内无沙、足红口黄、满腹藏肉、无破壳的泥螺为加工原料。以仲夏前后,泥螺格外脆嫩肥满时,为采捕、加工的黄金季节。
2.盐浸 将选好的泥螺放人桶中,加20%~ 23%的盐水(波美度为24),迅速搅拌均匀,直至产生泡沫为止。然后,静置3小时~4小时。
3.冲洗 将盐水浸泡过的泥螺捞起,摊放在筛上,用清水冲洗干净,并稍干燥。
4.腌制 将洗净的泥螺再放人桶中,加入 20%~22%的盐水,搅拌均匀。第二天,盖上竹帘,压上石头,不使泥螺从盐水中浮起。腌制时间约半个月左右。
5.分级 将腌制好的泥螺从桶中捞起,按规格分级,分别装人不同的坛、罐中。每个坛、罐不能装得太满,以便加卤。
6.制卤 将腌制泥螺的盐水倒人锅中,加适量茴香、桂皮、姜片等,煮沸10分钟,经冷却、过滤,即为卤汁。
7.加料 向泥螺坛、罐中加入卤汁至淹没泥螺,并加入泥螺重量5%的黄酒。
8.密封 将加料后的泥螺坛、罐密封好,存放 10天,即为醉泥螺成品,可出售或贮存

图片附件: 泥螺.jpg (2015-5-15 23:06, 69.13 KB) / 下载次数 36
http://www.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1172504&k=81da9c8b2a78539c53d12a077fab232c&t=1718934281&sid=mNCaUd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5-5-15 23:09

好东西啊,大精品
作者: 树袋熊    时间: 2015-5-16 14:19

回复 37# 小晟


   我等着退休以后再“大举进攻”集邮圈
作者: 我爱推邮    时间: 2018-8-20 21:42

认真学习,谢麦会长传授邮识!
作者: 我比帅哥帅    时间: 2018-11-9 05:41


作者: 唐山    时间: 2018-11-9 14:22

温故知新




欢迎光临 华邮网 (http://www.p1878.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