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荣氏家族在广东三水的第一桶金 [打印本页]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5-7-18 18:40     标题: 荣氏家族在广东三水的第一桶金

很多朋友经常问我,为什么有那么多古怪有趣的藏品,其实原因很简单,1,多交朋友,待人以诚。2,出手大方点,别斤斤计较。凭这两点,可以说是水到渠成,无往而不利。

藏界朋友都知道本人祖藉三水,并热爱收集与研究三水的相关文史,故全球藏友对我帮助很大,经常提供相关信息,甚至直接代我买下。

正是我的广结善缘,故才有我今天对三水文史的小小成绩,趁此机会问帮助和支持过我的各方友好表示感谢,个人所取得的成绩,有你们的一份功劳,并希望以后继续得到大家的帮助和指导,在此先谢过了。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5-7-18 18:40

在我收集不同藏品的过程中,经常有朋友求让成全的,包括我的家乡三水相关藏品也有人求让。其实成人之美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个人常受人相助,故也乐于成全朋友。

但前提是需要互相尊重,多点互动,而且出手上也需接地气,相信合理的交流,大家都会有所收获和心情愉悦。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5-7-18 18:40

以下一件为本人刚从美国邮友处买到的民国封,此封在未到手之前,也有朋友再三求让,但可能他并不知道此封对于我来说意义非凡,并非价钱上的问题,因此我婉拒了该友。

这是一件194317日由济南寄上海的挂快,封上贴了日占时期伪“华北”(政权)邮政发行的“半值”(原面值一半)加盖邮票三枚,计邮资28分(平信8+挂快20分)。到达戳可以辨读为上海110日,邮程3天,在当时来说尚属快捷。



图片附件: 1.jpg (2015-7-18 18:40, 197.57 KB) / 下载次数 39
http://www.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1212353&k=3fe6b4739f7b948ab6d64339ad1b81b2&t=1718859023&sid=E8ZzW3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5-7-18 18:41

此件其实邮票、邮资、邮路、业务等均属一般,并无特别,在邮史上价值并不高。

唯一令我心仪的只是封上收件人的姓名:荣毅仁。相信稍有点关注的朋友都知道,荣老板为红顶商人,官至国家副主席。

但鲜为人知的是荣氏家族的第一桶金源于广东三水,也即我的家乡。

荣氏远祖荣熙泰,他从江浙辗转至广东,巧遇族叔荣俊业。荣俊业当时在张之洞幕下做掌印官,人脉深厚,其中一人名叫朱仲甫与其尤为亲密。此人出身江苏太仓富户,家底殷实,24岁捐了候补道台,十数年一直未获实缺,荣俊业推荐他做了广东厘金局总办。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5-7-18 18:41

厘金局就是清代的“税务局”,由于广东通商口岸众多,往来贸易频繁,油水自然不少。据说清末厘金局普通差人年收入少说三五千金,而知县年俸仅36两,遂有“署一年州县缺,不及当一年厘局差”之语。

得此肥缺,朱仲甫对荣俊业感恩有加,想方设法投桃报李。得知荣熙泰困窘,便安排他到三水县(今佛山市三水区)厘金局做司账。荣熙泰能力出众,深得朱仲甫器重,每逢调任,均将其带至身边。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5-7-18 18:41

荣熙泰其中一个儿子为荣德生:

187584(清光绪元年七月初四)生于江苏无锡。

1893年,随父至广东任三水县厘金局帮帐。

1897年,回无锡,任广生钱庄无锡分庄经理。

1905年,与兄宗敬等7人集股在无锡创办振新纱厂,先后任经理、总经理。

1912年,与兄宗敬等人集股在沪创办福新面粉厂,任公正董事。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5-7-18 18:42

荣德生儿子即为荣毅仁:

1937年从上海圣约翰大学历史系毕业后,任无锡茂新面粉公司助理经理。

1939年兼任上海合丰企业公司董事。

1943年兼任上海三新银行董事、经理。此封即是该时寄给荣老板。

19933月至19983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

附图即为1995年荣副主席回三水寻源时的报导照片。



图片附件: 2.jpg (2015-7-18 18:42, 33.47 KB) / 下载次数 38
http://www.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1212354&k=0f4910cc42458800453ebc8944832b31&t=1718859023&sid=E8ZzW3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5-7-18 18:42

有以上的历史背景与原因,相信大家对我为什么要收藏此封也会有所理解。

根据个人所见,任何一位国家领导人的民国时期封片均罕见,尽管荣老板的书信可能会多点,但也是个人首次收集到,特与大家分享。

注:本件经“麦的评级”评定为C158分。


作者: 邓青    时间: 2015-7-18 19:24

探寻信封背后的邮史,讲述邮史背后的故事,更耐人寻味
作者: bjsATM    时间: 2015-7-18 19:37

好文章!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5-7-18 19:45

谢谢大家关注
作者: 曲阿学童    时间: 2015-7-18 19:55

拜读、欣赏、学习!
作者: 张建斌    时间: 2015-7-18 20:09

名人封和名人手迹封是两个概念,这件只是对麦会而言重要而已。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5-7-18 20:15

回复 13# 张建斌


    很有道理,个人喜欢而已!
但新中国主席或总理级别领导人收的民国封确实不多的!
作者: 风的味道    时间: 2015-7-18 21:47

更喜欢信封背后的故事。
作者: 张建斌    时间: 2015-7-18 21:58

回复  张建斌


    很有道理,个人喜欢而已!
但新中国主席或总理级别领导人收的民国封确实不多的!
麦国培 发表于 2015-7-18 20:15



确实如此,这些大人物的寄件倒是可能被有心人留下,但收件是万万不可能带着去亡命的,个人觉得如果区票封不算,单单看国统区,保留下来的寄件会多于收件。荣在民国就是个商人,所以寄件收件应该都会有留存,只是未碰到而已。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5-7-18 22:04

回复 16# 张建斌


    很有道理,继续努力
作者: 张建斌    时间: 2015-7-18 22:18

可惜了,见几个月前网上刚拍掉一件荣德生的信札,无封。http://www.kongfz.cn/17790322/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5-7-18 22:34

回复 18# 张建斌


    漏了,好东西
作者: 人民委员    时间: 2015-7-19 05:33

认真学习,天天有所得
作者: genel    时间: 2015-7-19 06:52

老封片真的有故事,我们发现邮品,挖掘故事,并从中享受快乐,与同好分享乐趣。这个也是集邮的魅力。
谢谢国培兄分享。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5-7-19 07:59

回复 21# genel


    谢谢济军兄惠让成全
作者: 卢跃明    时间: 2015-7-19 09:02

星期天听课,真的很好
作者: yonlic    时间: 2015-7-19 14:01

可惜了,见几个月前网上刚拍掉一件荣德生的信札,无封。
张建斌 发表于 2015-7-18 22:18



    只有信札辨别难度较高,如果有信封就容易些许。
作者: 杨峰    时间: 2015-7-19 17:14

本帖最后由 杨峰 于 2015-7-19 17:15 编辑

俺和麦会喜欢的一样,他喜欢的是三水,
俺喜欢的是信阳,除了信阳邮政史以外,更喜欢本地的各种文史资料!
只有二样不一样的,就是没有麦会有钱没有麦会有学识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5-7-19 17:20

俺和麦会喜欢的一样,他喜欢的是三水,
俺喜欢的是信阳,除了信阳邮政史以外,更喜欢本地的各种文史资料! ...
杨峰 发表于 2015-7-19 17:14



   继续努力
作者: 陈永鸿    时间: 2015-7-20 23:29

学习!!!!
作者: 南京李茂长    时间: 2015-7-24 21:26

学习了。
作者: 土著232    时间: 2015-9-24 20:57

尚古,寻根
作者: 我爱推邮    时间: 2018-8-20 21:27

认真学习,谢麦会长传授邮识!




欢迎光临 华邮网 (http://www.p1878.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