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2016年捡漏记 [打印本页]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6-7-7 08:55     标题: 2016年捡漏记

捡漏”是收藏圈行话,意思就是用超低价买到价值高昂的收藏品。

但随着当今社会信息传播透明快捷,想捡漏已经越来越难,甚至已经可以说不太可能 了。平时能以可接受价格买到心头好已经是相当幸运的了。

很多人想当然地认为我邮识水平高于常人,捡漏机会必会很多,实际有苦自己知,正是我的过人邮识,使我捡漏机会大减。
一般人的想法是:我看中的肯定是好东西,所以只要我一问价,很多都往天上开。今年我已经碰过N次,因为圈子并不大,偶尔碰到一说就知道。例如年初看到一件驿递单据,我私信问价,要价高达5000元!我当然只能婉拒。不久后另一朋友发图问我同一件驿站东西真假与价值,说对方开价为1000元,问我值不值得购买?类似情况基本上每个月都碰上一两回,同样的货,我去问价就开6万,别人问价就仅需3万。所以我也见怪不怪了,其实我只是兴趣大,什么东西都喜欢收集,倒不是我需要的都是精品或好东西。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6-7-7 08:55

我个人的观点是:喜欢又消费得起的东西就买,价格是次要的考虑。所以同一类型的东西,可能这次我5000元买,但下一次1000也不会再买,因为我已经有了!
而我最喜欢公开买卖中的一口价货品,因为不需花脑筋与时间,只要你及时确认,就能买到。
对于我来说,收藏品的收集已经是平常心,能买到就是缘份,买不到也无所谓。而藏品的价格或赚钱,对于我来说,也只是一个数字而已。
尽管现在信息透明,捡漏困难,但由于我收集的东西实在太广,所以一年中还是偶尔能捡上一两个漏,但平心而论,确实比以前少了很多。
当然这也有赖于我们在微信群上对邮学的推广,大家都懂了,自然就难有大漏发生。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6-7-7 08:58

以下一件为在华邮网偶尔买到的汇票,表面信息其实也已经很清楚,卖家也是行家,也特别注明其亮点,故价格也已不菲,我也只是当正常的需要品来购买。邮品收到后,单看表面信息已知比较有趣,这件“邮政高额汇票票根”于1946年11月4日开发汇到福州,汇款为15万元,在当时确实属高额(图1、2)。
本件汇到福州后,却无人领取,因此时邮政规定汇票领款限期为半年,如汇款人过期不申请延期,则按逾期未领退回。本件背面有1947年10月2日的仙居退回到达戳,此时已快近一年。




图片附件: 1.jpg (2016-7-7 08:57, 393.6 KB) / 下载次数 56
http://www.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1411768&k=06ea2d62168d897f7df49a05475b915c&t=1717238082&sid=a2bm67



图片附件: 1s.jpg (2016-7-7 08:59, 110.67 KB) / 下载次数 42
http://www.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1411769&k=c7a87d74d8954bcf2513a4f7fd5a95e1&t=1717238082&sid=a2bm67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6-7-7 09:00

本件退回仙居后,仍未能退回原汇款人,而根据当时邮政规定,汇票有效期为三年,逾期作废无效。本件最后于1949年7月5日再盖戳处理(图3、4)。
此汇票上的日戳很都是“邮政储金
仙居”全实线汇票专用戳,值得一提的是邮戳中原本为时间的数字,在此汇票上却是代表月份,即1946年戳中11代表系11月,1947年戳中10系代表10月,而最后的1949年7月戳中,本应对应为7月,但可能月初未调,故依然为6月,这情况也偶尔有发现。



图片附件: 3.jpg (2016-7-7 09:00, 300.64 KB) / 下载次数 52
http://www.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1411770&k=273719b821cafe426d625069d98e52d5&t=1717238082&sid=a2bm67



图片附件: 4.jpg (2016-7-7 09:00, 97.67 KB) / 下载次数 65
http://www.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1411771&k=c3cff0b40ba3e19e3290370e5e6e4767&t=1717238082&sid=a2bm67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6-7-7 09:00

查1946年11月4日汇款时,国内平信邮资为100元,此15万元可寄平信1500封。而近一年后退回的1947年10月2日,平信邮资已升为500元,此款只可以寄平信300封,已贬值五倍。
其后国币一直贬值,到1948年底金圆券发行时,国币与金圆比率已经是300万元:1元,到了1949年5月,金圆券彻底崩溃,邮政也改以银圆券计管邮资,初期比率为80万元:1元,此15万元国币汇票在1949年7月早已是废纸一张。
故事到此以乎已经结束,其亮点也是显而易见的,但细品之下,更精彩之处却还未揭开。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6-7-7 09:00

原来浙江仙居于1949年7月5日早上解放,此件为仙居解放首日邮品,自然真实地记录了该地邮史与历史,也证明仙居解放当天,邮政尚正常运作。
很可能仙局邮局特意在解放之日,提前作废了此件已不值分文之国币汇票,以迎接新时代的到来。
一张汇票,跨度三年,历经国币、金圆、银圆,见证了大时代的历史、邮史、经济、政权变迁,翻开了仙居人民邮政的新篇章。可以说是可遇不可求之邮史逸品,也是本人上半年捡的一个小漏,特与大家分享。
注:本件经“麦的评级”评定为B3级70分。


作者: 饕餮    时间: 2016-7-7 09:26

本地的 晕死
作者: 人民委员    时间: 2016-7-7 09:27


作者: wjw_hy    时间: 2016-7-7 10:01

恭喜  恭喜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6-7-7 10:27

回复 7# 饕餮


   欢迎秒杀
作者: 易行天下    时间: 2016-7-7 11:04

学习了
作者: qlfam    时间: 2016-7-7 11:15

进来学习的.
作者: 杨效龙    时间: 2016-7-7 11:17

仙居解放首曰,牛!
作者: 曹杰    时间: 2016-7-7 11:20

颠覆了“买的没有卖的精”。
作者: 夏大緯1    时间: 2016-7-7 11:44

恭賀撿漏!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6-7-7 11:56

回复 15# 夏大緯1


   谢谢老哥关照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6-7-7 11:57

回复 14# 曹杰


   万中无一的机率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6-7-7 11:57

回复 13# 杨效龙


   巨牛
作者: 陈永鸿    时间: 2016-7-7 15:10

原来浙江仙居于1949年7月5日早上解放,此件为仙居解放首日邮品,自然真实地记录了该地邮史与历史,也证明仙 ...
麦国培 发表于 2016-7-7 09:00



    麦会……太牛了!
作者: xinjoo    时间: 2016-7-7 15:24

回复 2# 麦国培


认真学习会长积极的集邮心态,捡漏真的越来越难,一般来说是很打击积极性的,会长还能如此从容,真难得,值得佩服 。

对很多新手们来说,捡漏是集邮的敲门砖,既可以积累资本,又可以增加学习的动力;对高手来说,捡漏既是‘知识就是财富’的直接表现,又是实现自己思想价值的一种方式,也是双重高潮 。捡漏可以说是集邮的原始动力之一,当然也不是唯一,能跨越这个动力的,都是难能可贵的。
作者: 老邮人    时间: 2016-7-7 16:03

回复 6# 麦国培


   学习,研究;再学习,再研究。谦虚,进步;更谦虚,更进步。喜在学习里,乐在研究中;谦虚能进步,进步更谦虚。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6-7-7 18:18

回复 20# xinjoo


   继续努力就是了!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6-7-7 18:18

回复 21# 老邮人


   急进步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6-7-7 18:18

回复 19# 陈永鸿


   急牛
作者: 唐山    时间: 2016-7-7 19:36

急学,景仰!
作者: 智慧之光    时间: 2016-7-7 22:25

大珍品,建议文中“跨度三年”改为“跨四个年度”
作者: 老邮人    时间: 2016-7-8 05:14

回复 23# 麦国培


  茅塞顿开
作者: 姜劍    时间: 2016-7-8 06:47

捡漏与否关键在邮识。
邮识丰富的人捡漏是必然的,没有邮识的人被别人捡漏也是必然的。
作者: 缪书峰    时间: 2016-7-8 07:19

精彩!!!!
作者: tangyaohui888    时间: 2016-7-8 08:41

真棒!
作者: lxc1964    时间: 2016-7-8 08:48

事实再一次证明了知识胜过金钱!
作者: 品邮者    时间: 2016-8-24 11:14

急需学习,期待进步。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6-8-24 11:27

回复 32# 品邮者


   
作者: hg666666    时间: 2016-9-13 10:01

学习了!知识就是财富呀!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6-9-13 10:11

回复 34# hg666666


   必须的
作者: xiaociguai    时间: 2016-11-20 19:31

大漏!
作者: 罗平    时间: 2016-11-20 20:36

回复 6# 麦国培

会长捡漏了!有邮识,特别是偏门的,深层次的邮识,不论何时都会捡到心仪的东西,我很佩服会长。

这片汇单大家要学的邮识还很多。比如发汇局专号是发汇局的邮政专用号,有如邮政编码。发汇专号就是该局发出汇票的专号,这里可以发现一些好东西。会长捡到漏说明会长邮识的博学与精明。
民国汇票最多的是金元汇票,但当地什么时候拒用金圆券大家知道吗,最早拒用金圆券的湖南什么时候拒用金圆券,汇金元、银元如何贴用汇兑印纸,这都是邮史,知道的可以捡漏,不知道的会被捡漏。再举个例子,大家知道邮政使用银元基数制后,云南何时拒用金圆券和何时结束,拒用后汇款或使用邮资的历史趣事不少,我在南粤集邮发表过相关文章。知道了会捡到宝,宝遍地都是,问题你会不会捡。
我在华邮网买到不少好东西,谢谢大家给我的机会,在这里胡诌忽悠一下,但愿各位邮友集邮快乐。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6-11-20 22:54

回复 37# 罗平


    谢谢罗局分享,希望大家都受启发,捡到心头好。
作者: zjq5624    时间: 2016-11-27 16:23

熟人捡不了漏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6-11-27 16:48

回复 39# zjq5624


    越孰越捡~
作者: ziyunlang    时间: 2016-11-27 18:55

学习了。祝麦会检漏成功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6-11-27 19:11

回复 41# ziyunlang


    感谢
作者: zzka601    时间: 2016-12-10 21:23

文章十分有趣,仙居有仙居印石闻名。捡漏不妨到孔夫子旧书网常看看。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6-12-10 22:47

回复 43# zzka601


   谢谢评点
作者: 遇见了你    时间: 2017-3-14 18:49

关注中
作者: 我爱推邮    时间: 2018-8-9 22:52

认真学习,谢麦会长传授邮识!
作者: 中国邮史    时间: 2019-8-1 11:08

来学一下!
作者: nmgwgt    时间: 2021-3-6 16:15

怡情益智
作者: 可可    时间: 2023-5-29 15:09

学习了




欢迎光临 华邮网 (http://www.p1878.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