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我觉得集邮贵在一个 玩 的心态。

华邮上有着多数的集邮界的老前辈,邮博士。单说年龄上,6,7十岁的老邮人都不在少数。还有的虽然年轻,但在邮票界打滚的年数却不短。

其实这些都是在丰富的邮识基础上建立的。他们阅读过了大量的资料。试想,就像写博士论文一样,大多都是在某一个领域总结大量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才能发出自己的一点点独特意见。还不一定对。

邮票问世百多年的历史,里面沉淀了大量的知识和文化。对于敢在此指出对错的人,都是有着丰富知识与经验的前辈,对此,应予对前辈尊重与感谢才对。在日本也正有前辈与后辈的观念的。而且开始也没有人对此贴冷嘲热讽。

在没有前人理论的基础上能够提出崭新概念的毕竟只有像某些天才才能做出。不知对不对好像记得牛顿说过,我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得到一点点的成果。

先说我对此票没有经验,没有发言权。但就讨论的姿态来讲讲。

像楼主的4楼 「没见过就是假的吗? 」的确是探讨求教的姿态。

但在被几位已经指出一眼假,并在被

10楼的「首先学习邮识最重要」与11楼「常识都不具备」指出后,

楼主14楼的话

「这里邮票贩子看来是不少,打击嘲笑别人为己任,邮识多是好事能辨别不少真假,但有的冒充明白二大爷装蒜的也不在少数,」

像是愤青发言,这就过了。

「什么叫捡漏?没看到过的就是假的」其实是错误的。现在在公开拍卖网上可以说前人所书资料上没见过的就可以认为是假的。捡漏不一定是新发现。我认为捡漏是首先有着市场定位的东东,在别人没有看到后”見逃した”,买到的才为捡漏。随便买张票就能发现大珍品,呵呵

估计还是年轻火气大,与其说想讨论,还不如说与希望相比,心里落差太大,不想接受罢了。再过10年,你再回头看此贴,也许只是付之一笑。

最后,还是劝你理解一下64楼「还请多发普通邮品贴,我们容易看得懂」说的真正意思。

给能对此票发表意见的各位道个歉吧。
FIRST IN LAST OUT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