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2.JPG

谢谢刘兄,这是本人为纪念“辛亥革命”百年而集。请提宝贵意见
陈强 江苏省苏州吴江邮政205信箱  215200

TOP

本帖最后由 wjwsjcq 于 2011-3-22 16:13 编辑

1935年7月29日,交通部邮政总局发布第七百十四号通令,发行印有总理遗像邮资图案的特制邮简一种,分中西两式,此次邮资邮简的发行,是继中华邮政1918年发行嘉禾图邮资邮简之后,时隔十余年后第二次发行邮资邮简。该邮资邮简第一次加印了邮政广告,使邮政广告从此登上了邮政用品的历史舞台,此种新颖的邮政业务宣传方式一直延续使用至新中国。该邮简是为纠正民众的错误用邮习惯,引导民众适应正确的贴邮方式,来促进邮票盖戳机的使用,促进邮政效能而发行的。

TOP

本帖最后由 wjwsjcq 于 2011-3-22 16:13 编辑

南美3.JPG

.西式銀圓5分小型簡背郵政包裹寄費簡表

1937418南京寄智利。

正面加貼國父像、烈士像及開辦四十周年票3枚,國父像為4分加蓋暫作1分帶下邊紙及版號。銷南京國民政府還都南京紀念戳,另有南京日戳。背有阿根廷中轉戳及智利到達戳。

國父簡國際罕見寄達地。

TOP

本帖最后由 wjwsjcq 于 2011-3-24 16:04 编辑

钟笑炉的孙像简

1.JPG (58.49 KB)

1.JPG

1.JPG (58.49 KB)

1.JPG

TOP

谢谢麦会支持
陈强 江苏省苏州吴江邮政205信箱  215200

TOP

sun.JPG

扫描0008.JPG 未命名.JPG

西式銀圓5分小型簡背郵政包裹寄費簡表


1937418萬縣寄廣州,被退回.


请版主看看邮戳,谢谢!

TOP

麦会,抗战结束才能还都,37年不可能?
陈强 江苏省苏州吴江邮政205信箱  215200

TOP

本帖最后由 wjwsjcq 于 2011-4-3 12:00 编辑

谢谢杨兄,原来的说明是还都,也谢谢麦会,麦家代代出名人

TOP

本帖最后由 wjwsjcq 于 2011-4-17 08:15 编辑

据考证:麦沃甸为民国时期我国著名的集邮家,原住广州,后移居奥门(奥门邮箱63号),1935年加入新光会永久会员。因此该邮件退回,可能是麦沃甸已移居奥门。请麦会指导

TOP

本帖最后由 wjwsjcq 于 2011-4-25 21:57 编辑

麦会长,再上一个你们麦家的;50,10,01海口寄香港(8分简加贴新中国邮票) 6-2.JPG

TOP

hs.jpg
麦会长,帮助看看“广州庆祝友军占领南洋纪念戳”的含义

TOP

作废.JPG

孙中山国币5分邮简,加盖“中国人民”及“作废”,少见的孙中山特制5分邮简加盖“作废”现象

TOP

孙中山2.JPG
难得一见的“日常通讯须知”简

TOP

西式邮简中“日常通讯须知”的广告语“邮政章程每册一角五分”改为“邮政规程每册一角五分”。究其原因是因为1936年正是这两种邮政法规名称变革时期。据“交通名词辞典——邮政类”书中记载:我国的“邮政章程”始于1895年共计十三款,民国成立后改为三十三章,1926年修改为33章422条,1935年7月5日依据国民政府公布之“邮政法”第49条所载“邮政规程由交通部拟订”,此时“邮政章程”正式更名为“邮政规程”,而邮政规程于36年10月30日公开前已印好的“邮政章程”简只得用修改的方式改为“邮政规程”
陈强 江苏省苏州吴江邮政205信箱  215200

TOP

扫描0041-1.JPG
盖有汪伪纪念戳的大西式封能不能邮展?

TOP

孙中山像特制邮简的收藏与研究

      孙中山先生,号逸仙,1866年11月12日出生于广东省香山县(现中山市),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民主先行者,也是中华民国建国元勋,被国民政府奉为“国父”,为缅怀孙中山先生,世界各国发行孙中山先生的邮品,尤以中华民国时期最多,涵盖了邮品的多个领域(普票、纪念票、明信片,邮简等等)。
    1935年国民政府邮政总局发行了孙中山像特制邮简,该简不仅制作精美、外观大方、使用方便、价格低廉,而且品种较多,延用时间长,受时局动荡影响大,倍受集邮界的关注。本人多年来致力于孙中山像特制邮简的收藏,并编组成邮集多次参加各类邮展。本文就在集邮过程中对孙中山像邮简的认识作简要的论述,与邮友共勉。
一、孙中山像邮简的发行背景
1935年7月29日,交通部邮政总局发行了第七百十四号通令:发行印有孙中山像邮资图案的特制邮简。此邮简的发行是中华民国继1918年发行嘉禾图邮资邮简后的第二次发行邮资邮简。追究其发行的原因,与以下因素有关:
1、为纪念中华民国的开国元勋孙中山先生而发行。因酝酿发行时间为1935年,此时适逢孙中山先生逝世十周年,且中华民国建都南京已数年,国内相对平稳、繁荣,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特发此特制邮简。
2、1934年9月1日到9月3日交通部邮政总局在南京召开第一次会议,会上讨论第27号议案关于“发行印有凸纹邮票文信封案”,该案由时任浙江省邮务长“西密司”提出,理由是:查外洋各国多已使用之电力盖销机,中国至今尚未采用,实因现在只有极少数之信件将邮票粘贴于信封左角上端之正当地位。照此情形,虽有上项机器亦无英用,盖大众习惯,将邮票贴于信封后面,以代护封,将来邮件增加与时俱进,倘二须用手盖销,虽中国不乏人工,然究显迂缓而有妨办事之效能。苟将来终须改用机器以代目令递钝之盖销邮票方法。则此时未雨绸缪英视为必不可少之举。
济南邮友“刘颖军”撰文详述了孙中山邮简与中国邮政自动化的关系,笔者认为此文不仅有利于引导民众纠正用邮习惯,正确贴邮方式,促进邮票盖戳机的使用,还有利于推广邮政广告之功效。
由此可见,孙中山像特制邮简既有纪念意义,又有促进邮政现代化的意义。

TOP

谢谢黄兄,苏州刚刚请他们审查过,多说尽量不用,等到国外展用
陈强 江苏省苏州吴江邮政205信箱  215200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