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漏齿这枚是5号没错,但是原文说此票属于第十七版式,十七版式确实是一个光齿版式而且五号确实在右边。但十七版式刷色深且浓重,与图案所示不同。<br/><br/>这枚票源流是高德医师到黄校长再到黄明芳先生(Ex Warren G. Kauder, James B Whang and M.F. Huang)我看了下黄校长拍目,19页1539号有彩图,列在厚纸、不透明纸序列。成交价含佣金14.95万港币。<br/><br/>按理都是大藏家,尤其黄校长是顶级的呀,他说是厚纸肯定不错。不过这票应该不是17版式(黄校长拍目中没写是17版式,不知道是不是黄明芳先生的集子拍卖的时候这么写的?邵先生或有M.F.Huang拍目的前辈看到的话能否知会下),因为这票与十七版式刷色的特征差异太大,而且十七版式中“邮”中间已经空心了不是断线了。厚纸的话,8、12、15都有可能。综合刷色因素,子模磨损因素(“邮”中心、“政”的横,下外框线3字下的磨损以及右上角框线看),似乎这票是出自第12版式。<br/><br/>薄纸版式也有漏齿的记录,《龙辑》P109就有一个左边漏齿。<br/><br/>P.S.一直认为存世的封标样票是有问题的,没有文献佐证。但是没有看到好的文献专门辨析。还请高手辨析下才好。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