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尹友可以将图片再处理好一点,然后结合你的访谈写篇短文,这也是一段地方邮政业务操作的历史,可以给后来人留下些研究的素材.

子母戳是工具间借助一定的装置组合而成的戳,用手夹式定义有的不合适,手--不能成为装置,如果成立的话,那邮政中的许多业务操作会出现非常多的新名称,这和事实是不符合的.

 

邹.元:中国邮史研究会836号会员
地址:深圳罗湖区(不收寄邮件)
个人邮箱:zouyuan75@163.com

TOP

你区解了“子母戳”的概念。打个比喻“我们每天乘坐的公交车,操作它的司机,我们不能说司机是公交车上的装置。但是如果有一天出现了机器操作的公交车,那么我们可以说这个机器是个装置。”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5-23 21:56:58编辑过]

邹.元:中国邮史研究会836号会员
地址:深圳罗湖区(不收寄邮件)
个人邮箱:zouyuan75@163.com

TOP

    说句实在话,能通过网络了解到一段戳史是很幸运的事情,尤其这段历史,对于关注和喜欢子母戳的人来说,其背后是很有意义的。从对历史负责的角度讲,我很感谢尹先生亲自去了解了这个戳的形成。对于子母戳的形成,我一直想去了解,可是很惭愧,收集了很多,还从没有去找寻当事人。以前我提到,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多邮史后面的故事也将被埋没而无从知晓。

    但现在看来有两段历史可以记录,一段就是先生的访谈,还有就是去年会刊上对江苏弧型子母戳的介绍,这都是不错的。在快乐网我也建议过先生将此过程记录下来。至于这戳怎么命名,那是另一回事,自有历史去反映!

邹.元:中国邮史研究会836号会员
地址:深圳罗湖区(不收寄邮件)
个人邮箱:zouyuan75@163.com

TOP

谢谢理解,我也是希望多挖掘了解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子母戳的形成情况和史实.
邹.元:中国邮史研究会836号会员
地址:深圳罗湖区(不收寄邮件)
个人邮箱:zouyuan75@163.com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