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转)保护沪语也是保护城市精神

日前,上海社科院发布了一项调查报告,显示当前上海中小学生的日常用语中,上海话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即使是本地出生的学生,也仅有6成左右能完全听懂或基本听懂上海话。对于许多上海家长来说,这样一则数据无疑正戳中了长期以来心中的担忧,土生土长的上海孩子不会讲上海话,倒逼家长在与孩子对话时也不得不放弃沪语改说普通话甚至是英语。
  事实上,沪语的生存话题在近几年中从来都不是一个新话题,即使没有调查数据,上海市民也渐渐发现,说上海话的机会正越来越少,能畅所欲言说沪语的场所日趋缩小,几乎缩到了“屋里厢”。而由于孩子听不懂上海话或不会讲上海话,即使是这个“屋里厢”也有保不住之虞。本次调研的负责人、上海社科院城市与人口所副所长周海旺说“相比10年前,上海话的生存环境不容乐观,上海话正面临逐步萎缩,甚至出现断代的危险。”对于一门语言来说,如果最终没有人“说”,没有人用,它在传播、交流意义上的灭亡几乎是定局,即使存在,亦只能“活”在学术资料与无尽的回忆之中。
  沪语日渐式微的过程,与上海这座城市的国际化、大都市化的进程是同步的。表面上,它们似乎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被嗤笑为“固步自封”、“妄自尊大”的上海市井文明迎头撞向蜂拥而入的异地文化,在人群不断调和、社会包容度不断扩大的过程中,沪语由于其交流的局限性逐渐被主流公共空间所摒弃。然而,若追根溯源,沪语衰弱的过程实则与海派市井文化的衰弱有密切的关系,后者根植于上海市民的精神骨髓,却无法即刻被外来文化所认同。那些儿时用上海话叫卖的弄堂小贩、那些板柴小馄饨所传递的窝心美味、那些精打细算背后所折射的勤俭智慧,看似与语言无关,却其实都是深深铭刻在语言传播之中无法割舍的文化情结。语言的消失,必将带来某种文化的消失,这才是沪语式微背后真正的危险。
  如果换一种眼光看这对看似无法调和的矛盾,也许会有更多启发。古人尚且讲究“和而不同”,在一个更加崇尚包容度的时代,城市本身的固有特色不应成为追求包容度的牺牲品,反而应予以更好地保护,使其成为日趋同质的地球村随时可撷取的另一道风景。上海的特色可以是海纳百川、昂首阔步;也可以是吴侬软语、精致典雅。它们正如一个人的两面,只有丰富才能构成了一个鲜活、有血有肉的人。
  回到这个调研报告本身,要拯救沪语,先要拯救孩子们的沪语,他们是海派文化的下一代传播者,也是未来上海城市精神最重要的实践者。真心期盼社会各界,能够像保护石库门建筑那样,保护我们的上海话。因为它们是这座城市引以为傲的文化最宝贵的见证者,也是最重要的记录者。



要拯救沪语,先要拯救孩子们的沪语,他们是海派文化的下一代传播者,也是未来上海城市精神最重要的实践者
塞納河畔

学习和推广地方文化,和集邮一样,要从娃娃抓起。
思路要清桑

TOP

岗了有道理.
赵磊
Raymond Zhao  
7141 Paramount Blvd
Pico Rivera, CA 90660
U.S.A

TOP

学习和推广地方文化,和集邮一样,要从娃娃抓起。
koenigz 发表于 2012-5-15 01:19



    思路清爽個
塞納河畔

TOP

本帖最后由 parisiica 于 2012-5-15 04:54 编辑
岗了有道理.
ray231 发表于 2012-5-15 02:14



   了有道理
謝謝回復,但請注意
漢字是象形文字,表意為重,並非拼音文字。上海話作爲吳方言個重要代表,書面語言採用標準漢字,與古漢語一脈相承
方言固有個讀音稱 白讀,受*官話*影響個讀音稱 文讀
文字記錄理應採用漢語正字,至於讀音,方言區讀者自然會用方言個發音習慣來讀,沒必要自說自話*創造文字*
如果用普通話讀音註解上海話,則正中野蠻推普機*方言無文字,不文明*之下懷
塞納河畔

TOP

顶 !
姓名:宋利民地址:上海市邮政信箱011-002(信箱)邮编:200011 手机:13916104371
工行:6222021001007832873  农行: 6228480038185554375 支付宝:13916104371@139.com

TOP

思路清爽,講了有道理!
阿拉胞弟胞妹才是八十年代就出去读书哦,冒三十年了,伊拉小人才会讲沪语,因为“屋里厢”做规矩啊,生出来开始只要来该爷娘傍边听到格就是“上海闲话”!
格帮小人到上海来白相,是倒过来的,阿拉儿子帮伊拉才是讲英文的。
王建国   收藏研究交流中国电子邮票
200030上海市南丹路286-7-402
atmwang@sina.com ; 13801790902

TOP

思路清爽個
中国邮史研究会、《中国邮史》杂志、中国邮史出版社、“华邮网”创办人:麦国培 528100广东佛山三水区西南镇永兴路十三号106铺 电话:0757-87732650 邮箱:p1878@vip.163.com 会刊、稿、查询、投诉、结帐网址:http://www.p1878.com/bbs/viewthr ... &extra=page%3D1
会号411(微信号:m52740)

TOP

1)我觉得吴方言的代表应该不是上海话,上海话其实带了很多外来的词(包括外文和外地方言)。我个人更倾向于苏州话是吴方言的代表。
2)我觉得语言是人用的语言,随着时间的流逝,语言也存在改变和消失。就像现在有多少人能读懂古汉语?莎士比亚原著的英文和现在的英文也相差很大。没有就没有吧。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
你的財寶在那裡,你的心也必在那裡
#

Extra Goettingam non est vita, si est vita, non est ita.

TOP

思路清爽
中国邮史研究会、《中国邮史》杂志、中国邮史出版社、“华邮网”创办人:麦国培 528100广东佛山三水区西南镇永兴路十三号106铺 电话:0757-87732650 邮箱:p1878@vip.163.com 会刊、稿、查询、投诉、结帐网址:http://www.p1878.com/bbs/viewthr ... &extra=page%3D1
会号411(微信号:m52740)

TOP

回复 10# 麦国培


    根據8樓及10樓個發言,儂絕對是垃淘漿糊嘛
塞納河畔

TOP

不清爽
中国邮史研究会、《中国邮史》杂志、中国邮史出版社、“华邮网”创办人:麦国培 528100广东佛山三水区西南镇永兴路十三号106铺 电话:0757-87732650 邮箱:p1878@vip.163.com 会刊、稿、查询、投诉、结帐网址:http://www.p1878.com/bbs/viewthr ... &extra=page%3D1
会号411(微信号:m52740)

TOP

1)我觉得吴方言的代表应该不是上海话,上海话其实带了很多外来的词(包括外文和外地方言)。我个人更倾向于 ...
edvardtin 发表于 2012-5-15 10:08



蘇州話是傳統吳語最典型個代表,搿點我贊同
由於政治、經濟、文化等原因,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後滬語成爲現代吳方言中個代表,搿也是事實
就如儂講個,語言是自然發展個,應順其自然

語言是自然發展個,應順其自然!現代上海話個形成過程是海納百川(包括外文、其他方言)搿就是一種語言個生命力
然而
當今上海話個變種、變異是畸形個,非自然個,主觀打壓個結果。失去基本生存土壤、連根拔!還談啥個*發展*?

樓上已經談到,移民海外個華裔基本儕有濃烈個故鄉情,使方言能垃完全陌生個環境生根發芽。第二代移民(包括混血)或多或少儕會點父輩個家鄉話,方言能力比土生土長個當地人來事,搿是極具諷刺意義個!
塞納河畔

TOP

不错的,我经常听自由亚洲电台的我爱上海节目虽然本地和上海相差380公里但是百分之90能听懂
估计大部分说的是“白读”
浙江金华市柳湖小区2-1-302
吴晨辉321004

TOP

海纳百川多好
城市精神搞不好又会有地域歧视,地域攻击。。。。。
自生自灭是自然规律,反自然是不会成功的,只有顺其自然
王 骏

TOP

思路清爽!
欢迎访问中国免资邮品研究网(上海王勇创办于2006) www.mzjiyou.com
永久通信地址: 200125 上海邮政125-02信箱 王勇
手机:13916682708
网站不常登陆,需联系出让请微信号:mzjiyou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