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无内容

<p>无内容</p><br/><br/><br/><br/><br/><br/><br/><br/>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2-25 9:47:30编辑过]


农 行:95599 8057 04372 89913 李鑫
工 行:95588 2070 90000 98873 李鑫
地   址:辽宁省营口市网通公司168信息台。李鑫。115000
电话:18604170385
QQ:4536614

<div class="t_msgfont" id="postmessage_1241853">表兄文运昌对毛泽东青少年时代的影响,非同小可。<br/><br/>  毛泽东没有点出他这位表兄文运昌的名字,大概是因为当时毛泽东只听闻文运昌“后来变成了一个反革命分子,变成了一个劣绅”,<br/>则不提也罢。<br/><br/>  文运昌(1884??1961),名士荇,字运昌、咏昌,是毛泽东的八舅文玉钦的次子。他比毛泽东长九岁,早年毕业于湘乡东山高等<br/>小学堂和湘乡县立师范学校,是当时毛泽东韶山亲戚中文化程度最高的人,青年时期的毛泽东与他交往非常密切。他不仅极力帮助毛泽东<br/>走出风气闭塞的韶山冲,到湘乡东山学校就读新学,而且多方寻找各种新书报,提供给毛泽东阅读学习,用新知识大大开阔了毛泽东的眼界。<br/>梁启超主编的《新民丛报》已经在1907年停刊。毛泽东在东山小学堂时,就是文运昌借给他一套自己保存的合订本。因此,毛泽东对这位表兄<br/>一直是心存感激的。毛泽东在1925年曾以“养病”为名,回韶山发动组织过农民运动。有天晚上与文运昌围炉叙旧,不料,反动军阀派兵来<br/>抓毛泽东,毛泽东有幸机敏得以脱险,结果,文运昌却被捕去,后经多方营救,才获保释。文运昌与毛泽东这一别,就直到1951年才得以重逢。<br/><br/>  文运昌在与毛泽东分别后的历史,他确有过一段“参加了反动派”的经历。1927年大革命时期,文运昌曾在湘乡参加过革命活动、担任<br/>过凤音乡农民协会秘书等职,“马日事变”后,由于白色恐怖,文运昌被迫出走广东,投奔到国民党粤军第三军第一师师长贺瑞庭(<br/>湘乡县四都乡大坪村人)手下,任师部咨议之职,后又在广东揭阳县枫口**所当所长,直到1929年才回湖南,随其姨表兄王季范到<br/>长沙衡粹女子学校、长郡中学任教。1938年日寇进犯湖南,他只好携家离开长沙,流落滨湖,在华容佃耕度日,直到1949年8月,<br/>才回原籍湘乡。毛泽东在1936年9月与来访的斯诺谈自已的经历时,他显然对文运昌情况的了解,尚停留在1927年后的那段岁月,<br/>所以他便有了批评其表兄“后来变成了反革命”的说法。而直到1937年国共第二次合作抗日后,文运昌才得以通过书信往来与延安<br/>的毛泽东恢复了联系,也才使毛泽东得知了他以后的境况。<br/><br/>  解放后,从1951年4月起至1959年间,文运昌先后六次到北京受到了毛泽东的接待,并有多次书信往来。但在解放初文运昌试图<br/>请毛泽东帮他安排工作时,毛泽东则在给另一位表兄文南松写信时明确告知:“运昌兄的工作不宜由我推荐,由他自已在人民中有所<br/>表现,取得信任,便有机会参加工作。”此意一则为公私需分明;二则也因文运昌毕竟当年曾有过一段“参加了反动派”的经历,<br/>对此,人民与政府能否原谅他、信任他,那是要通过他自已的努力争取的。经过的文运昌“表现”,他被选为湘乡县第一届人民代<br/>表大会代表,后于1951年到湖南省文物保管委员会工作,1953年起出任了湖南省文史馆馆员。1961年12月11日去世。<br/><br/><br/>(节选自《毛泽东自传》)</div>
农 行:95599 8057 04372 89913 李鑫
工 行:95588 2070 90000 98873 李鑫
地   址:辽宁省营口市网通公司168信息台。李鑫。115000
电话:18604170385
QQ:4536614

TOP

邮史与历史的结合!
电子邮箱:nthx863@163.com

TOP

欣赏和学习了。
中国邮史研究会、《中国邮史》杂志、中国邮史出版社、“华邮网”创办人:麦国培 528100广东佛山三水区西南镇永兴路十三号106铺 电话:0757-87732650 邮箱:p1878@vip.163.com 会刊、稿、查询、投诉、结帐网址:http://www.p1878.com/bbs/viewthr ... &extra=page%3D1
会号411(微信号:m52740)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