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邱盛热卖:《方寸美术六十年》修订本+第一版

邱盛热卖:《方寸美术六十年》修订本+第一版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修订版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第一版




热卖??
甲:修订本(含作者签钤,限量版),每本特价五十元,包国内幸运封挂号,海外邮资按实收取。
淘宝付款http://item.taobao.com/item.htm?id=15813515350谢谢合作!

乙:修订本(含作者签钤,限量版)+第一版,每组二本特价八十元,包国内幸运封挂号,海外邮资按实收取。
淘宝付款http://item.taobao.com/item.htm?id=10648403549谢谢合作!

注:第一版不单卖;购书者均可获赠2012-1壬辰龙年极限片(片:福建省集邮公司发行;戳:莆田市邮政局启用的纪念戳)!
签钤内容??
邮于艺  宋晓文  二?一二年五月廿三日福州+一方私章
1、作者介绍??
宋晓文,男,1960年2月14日生,福建闽侯人。
国家级邮展评审员。
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理事、邮展委员会委员。
福建省集邮协会副秘书长、邮展委员会主任、学术宣传委员会副主任。
2、第一版和修订版的共同点??
1)书名《方寸美术六十年》,16开,全彩色。
2)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3)书号:ISBN 978-7-211-06307-9。
3、第一版和修订版的不同点??
1)定价从50.00元调整为60元。
2)印张从18.25调整为18.75。
3)字数从40万调整为45万。
4)页码从283页调整到288页。
5)印数分别是五千册、三千册。
6)出版时间分别为2011年5月、2012年5月。
7)封面改为白底衬托出廖静文题写的红色书名。
8)书中近十处问题进行细致的勘误。
4、修订版比第一版增加的内容??
1)增加了邮票齿孔状的腰封,印有2011无锡第27届亚洲邮展的奖牌、邮票设计家阎炳武等读者留下了的评论、T44《齐白石作品选》的8枚邮票等。
2)增加了以2009-6《石涛作品选》(6-2)《听泉图》为主要构图的书签。
3)增加了“邮票作者人名索引”5页,还补写了一段“后记”。
纵然全书,可谓之精美、精致、精装也!

更多精彩http://blog.sina.com.cn/s/blog_5a5317880102dyli.html点击博客!.


一律先款后办,付款后跟帖告知即可发货??
付款可接受淘宝http://shop33886385.taobao.com/?catId=62925923&queryType=cat&categoryName=t%2F7O8czU09Gjuri2v%2B7XqNPD&encodeCategoriesName=y&search=y按实际代办金额拍下即可

支付宝即时到帐:qiusky2005@163.com 请告知汇入时间点
   
中国农业银行:福建莆田涵江支行95599 8069 14801 54018 邱盛   

请加尾数1分或2分等等,以示区别

***中国邮政汇款:推荐汇入绿卡??

绿卡账号: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莆田市秋芦营业所622188 3940 005462325 邱盛

地址汇款: 351121福建省莆田市秋芦中学 邱盛

更多精彩http://blog.sina.com.cn/s/blog_64f7600e0100rjox.html谢谢


一部伴随新中国发展步伐的史书
中国邮票艺术发展历程的真实记录
著名美术家、书法家,艺术大师徐悲鸿夫人廖静文先生亲力推荐并题名
全书涉猎500位美术(设计)名家,300幅插图(含彩页4码)
福建省集邮协会专职副秘书长宋晓文倾情巨献

内容提要??
邮票设计艺术是美术史的一个侧面,方寸画面也是记载美术发展的重要载体。本书以邮票设计艺术六十年的历程为线索,从新中国发行的400余套邮票中寻找与美术有关的人与事,将邮票设计中的美术事件与相关美术家的创作心历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讲故事的形式串联出一部方寸美术发展史。
   
《方寸美术六十年》全书35万字,集纳了500位画家、近300幅图稿名作。本书的一大特点是大量的人物语录以及作品插图(主要是相关邮票作品)是第一手的,是作者三十年与相关画家沟通交流的实物例证,多为画家本人提供的美术代表作、签名或手绘件。
   
本书体现以下四个特点:
1、所涉及的邮票设计者均为美术家协会会员,以突出美术的要素。
2、写作顺序均按邮票的发行时间排列,但具体的叙述则跳开邮票发行的时间,而重点介绍画家的主要艺术活动及作品的形成。
3、书中的叙事既有画家的美术创作史料,更有在美术史上有一定影响的邮票设计作品,两者互为映衬,相得益彰。
4、本书内容具可读性、趣味性、史料性和艺术性为一体,注重对邮票设计背后的美术故事的发掘与考证,是邮票鉴赏的必备书籍。

目录

一、1949-1954  百废待兴
建国初期,随着新政权的筹建工作展开,邮票发行提上议事日程。庆祝新政治协商会议、毛泽东像,国徽、国旗搬上邮票,敦煌壁画等入选系列邮票;一批美术大师亲身参与或作品被选作邮票图案。
二、1955-1959  初显繁荣
首个邮票选题计划实施,邮票开始关注美术作品,并从中选取图案,选题涉及古代科学家、长征、建军、关汉卿、剪纸等,至《开国大典》达到高峰;同时开始向社会美术家约稿。但“天安门放光芒”、“青年生活”邮票因政治原因,遭遇厄运。
三、1960-1964  高歌猛进
邮票选题不断拓宽,约稿作品大量涌现,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格局。出现了“金鱼”、“菊花”、“唐三彩”、“梅兰芳”、“蝴蝶”、“黄山”、“熊猫”、“牡丹”、“金丝猴”等一大批优秀邮票。
四、1965-1969  文革风云
山雨欲来风满楼。即便是前期选自名家名作的“遵义会议”、“抗战胜利”“支越抗美”等邮票已开始烙上政治烙印;随之,毛泽东画像、毛泽东手迹、红太阳、一片红迅速占据方寸,至“毛主席去安源”达到登峰造极。由于政治风云变幻,停印、停发、停售的邮票达十多种。
五、1970-1974  调整整顿
邮票艺术开始松动,既有一批好的设计作品,又有一批好的美术作品入选邮票。矿山新兵、女委员、我是海燕都是精品,还有保留题款的“熊猫”国画、风格独到的“户县农民画”、大家的最初成名作“知识青年的榜样”等。
六、1975-1979  寒梅报春
即便是“批林批孔”、“主将鲁迅”、“女民兵”选题,也不乏名家名作。而“奔马”、“科学大会”“工艺美术”更是预示着春天来临,“东北虎”、“爱科学”、“山茶花”、“西游记”则是春天盛开的鲜花了。
七、1980-1984  繁花似锦
这是新中国邮票艺术第二个繁荣时期。不仅有“齐白石作品选”、“庚申猴”、 “荷花”、“科学家”、“文学家”、“石林”、“红楼梦”、“牡丹亭”、“益鸟”、“西厢记”等一批大师作品,更有“京剧脸谱”、“西双版纳”、“天鹅”、“峨眉风光”等优秀设计作品面世。
八、1985-1989  改革创新
邮票评审机制的建立,为邮票艺术注入了活力。第一届邮票图稿评审委员会自1985年10月成立,至1989年11月,共召开评审会11次,并有12次的分散评审。此届评委会共评审邮票达103套,其中社会美术家交送的图稿占60%以上。
九、1990-1994  稳定发展
第二届邮票图稿改为“评议”(1990年),同时邮票铭记结束了42年标注“中国人民邮政”的历史,变更为“中国邮政”(1992年)。此间,第二轮生肖邮票注入民间艺术元素,近现代画家作品选系列和工艺品系列的开启,都大大丰富了邮票的美术内涵。
十、1995-1999  艺术新天
“太湖”、“九华胜境”、“三清山”、“黄山”等风光选题风格迥异,表现不同美术流派;“上海浦东”直接由地方组织选题、设计和印刷,一地画家联袂创作;第九届全国美展设立的艺术设计展区,“中国古代档案珍藏”等三套邮票入选并获优秀奖,都成为这一时期邮票艺术的亮点。
十一、2000-2004  世纪曙光
进入新世纪,中国邮票在沿续编年邮票体例的同时,邮票选题、设计也在不断地变革,主要体现了选题注重系列特点、设计意识有所加强、艺术形式趋于多样、印制技术不断更新等;但大部分作品依然出自国家邮政局邮票设计室体制下的格局未变。
十二、2005-2009  走向辉煌
邮票印制局的专业设计师被授予“2005中国设计业十大杰出青年”称号,预示着邮票设计走向辉煌。而较多的平面艺术团队加入邮票设计行列、大量的名家名作入选方寸、民间木版年画的持续发行、多种科技元素注入传统艺术选题,都为提升邮票艺术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梅山邮话》,海潮摄影艺术出版,2008年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书号:ISBN978-7-80691-382-6/G109,在2008中华全国邮展-南昌上喜获镀银奖。
格言:激情成就梦想 奋斗改变命运
通信: 邱盛351121 福建莆田市萩芦邮局  
电话:189 0594 5763  QQ:472 582 468
博客:http://blog.sina.com.cn/qiusheng1979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