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轰动全国的民国11年邮政调资风波

q4wlSroZ.jpg

 

轰动全国的民国11年邮政调资风波

     民国11年(1922年)10月20日,经交通部批准,中华邮政总局颁发通告,修改第66号寄费清单,自11月1日起调增邮政资费,实行新资例。这是中华邮政第一次提出全国调增邮资,对边远地区增资尤重,引起社会各界激烈反响,是中国邮政资费历史上第一次资费风波。

     其中信函每20公分由3分调为4分,凡蒙疆与其它各省往来者每起重20公分收费12分,每续加20公分及其零数加收8分。国际平信每起重20公分10分调为15分,续重由5分加至8分。挂号费国内由5分加至7分,国际由10分加至15分。除新闻纸类外,其它种类邮资亦有大幅度提高。

增资通告发布后,各个方面反映强烈,以抗议、质问、联名通电和登报评论等形式,竭力反对邮资加价,要求撤销调资方案。

     首先是国会议员陈邦燮等32人提出质问书,指出:“查华府会议各友邦方允撤退客邮,尚未实行,政府突于此时实行加价,坏国际之信用,失友邦之同情,政府究竟是何用意,……”

众议员汤用彬等27人第二次提出质问时,指出:“(一)国有邮电事业,是否专以营利为目的。(二)是否因营业亏累始行加价,加价具何理由。(三)加价后究竟增益几何,于全国文化治术上无形之损失,是否可以相偿。(四)加价所得是否不流用于他途,若专以之扩张业务,其计划如何。(五)于华会撤退客邮案,能否不生影响,万一动摇原案,有无应付之法。……”

     各省议会及公团纷纷抗议。如江苏省提出紧急动议案,认为增加邮资方案未经国会议决,不能承认。湖南省议会也通电各省议会、商会、教育会、农会工会、各团体各报馆,请求协电力争废除邮电加价。

教育团体及出版业抗议的理由是,民国元年规定资例,书籍比照新闻纸类减半数,此次调增资费,新闻纸类未增加,书籍也不应调增。云南省教育界致电说,滇省僻处边隅,增费尤重,有碍文化发展,感痛尤切。

各商业团体、各省区总商会、上海各工团执行委员会、安徽学生总会和一些知名人士等,纷纷以致电、呈文、登报等方式抗议增加邮资,要求政府收回成命。

     申报、新闻报、时报、时事新报、中华新报、新申报、民国日报、商报、神州日报等纷纷发表评论,反对邮电加价。根据1922年10月29日《北京日报》报导,北京书业代表20人于28日上午赴总统府请愿,请求收回邮电加价成命。11月7日《北京日报》报导,此次邮电加价,张作霖极为反对,拟将东三省邮电独立,仍然按照从前价目,仿照京奉铁路分两段管理的方法。

     针对各方反对,交通部曾于10月28日发表通告,对加价进行解释,但显然效果不佳。经过近2个月的调资风波,民国12年1月16日,邮政总局奉交通部训令,颁布第226号通谕,将8月26日颁发的第220号通谕所颁行的第67号《邮政寄费清单》暂行取消,自1923年1月1日起,仍实行原第66号《邮政寄费清单》所列资例,仅稍作改动。国内信函邮资由4分降回3分,国际邮资由15分降回10分,国际挂号费由15分降回10分……恢复到1912年4月1日的资例。

这就是当时轰动全国的邮政调资风波,由于全国反对新资费的地方很多,各省政府很多都不支持,因此在这两个月内按新资费寄发邮件的很少,寄往外国的国际信函更是留存较少。

     这里展示的是1922年12月18日民国天津府寄中欧国家捷克斯洛伐克实寄封,经上海12月21日中转。贴帆船叁分8枚,壹分6枚,共计邮资30分(平信邮资15分+挂号15分=30分)符资。当时由于大量留存有不适用的3分旧信函邮资面值邮票,因此很多邮局尽可能将此先行使用于国际邮件中。这个实寄封在离开上海10天后,邮资又恢复到原来的价格了。

(本文部分内容摘自《中国近现代邮政资费史》)

广州市天河区华景路62号海锦写字楼228志邮文化,符志华510630主集:红印花前四种,民国特殊时期邮资。

当时闹得很大的样子
中国邮史研究会、《中国邮史》杂志、中国邮史出版社、“华邮网”创办人:麦国培 528100广东佛山三水区西南镇永兴路十三号106铺 电话:0757-87732650 邮箱:p1878@vip.163.com 会刊、稿、查询、投诉、结帐网址:http://www.p1878.com/bbs/viewthr ... &extra=page%3D1
会号411(微信号:m52740)

TOP

学习一下


张冬冬  
昆明呈贡大学城昆明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再生资源系    650500
中国邮史研究会1047号会员
支付宝:jackzhdd@163.com

TOP

當時最主要是軍閥派系之爭,尤以皖系反對最力。因為坊間流存直系的北洋政府藉加郵費,作為籌措軍費來打擊皖系。所以皖系勢力之省份不承認此郵資,又發動民意政擊政府。後來直系的北洋政府為平息民忿及讓其他派系督軍釋疑,才取消加費。
作為郵史資料,由浙江寄出的郵件為表表者,因為當時浙督盧永祥不承認加費,派員駐守郵局監察,命令寄出其他省份的郵件一律沿用舊資並蓋反對新郵資宣傳戳,當郵件寄出浙江境外時,便作欠資。
田進福     香港新界屯門時代廣場北翼2期36-37號舖本人所發圖片,除註明出處外,大部份是本人拙藏,為普及郵學討論,歡迎下載使用。

TOP

学习一下
225009江苏扬州邗江区邗江中路幸福街景祥苑13—306室陈永胜13912144497集印花税票,税单,回音卡工行622202  1108004467676

TOP

经田老师解说一下,更详细了.民国就是有意思
广州市天河区华景路62号海锦写字楼228志邮文化,符志华510630主集:红印花前四种,民国特殊时期邮资。

TOP

民国的很好玩
中国邮史研究会、《中国邮史》杂志、中国邮史出版社、“华邮网”创办人:麦国培 528100广东佛山三水区西南镇永兴路十三号106铺 电话:0757-87732650 邮箱:p1878@vip.163.com 会刊、稿、查询、投诉、结帐网址:http://www.p1878.com/bbs/viewthr ... &extra=page%3D1
会号411(微信号:m52740)

TOP

以下是引用davidfu在2009-4-19 21:31:31的发言:
经田老师解说一下,更详细了.民国就是有意思

不要再叫我老師,我會不好意思的。我在這裡也是向大家學習。
田進福     香港新界屯門時代廣場北翼2期36-37號舖本人所發圖片,除註明出處外,大部份是本人拙藏,為普及郵學討論,歡迎下載使用。

TOP

如果能围绕这两个月,搞一个一框邮集就好了.应该难度不太大吧.
广州市天河区华景路62号海锦写字楼228志邮文化,符志华510630主集:红印花前四种,民国特殊时期邮资。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