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清国明信片 [打印本页]

作者: 早春的草    时间: 2014-10-15 14:13     标题: 清国明信片

本帖最后由 早春的草 于 2014-10-17 21:10 编辑

清国好戳明信片,
作者: 石叻侯    时间: 2014-10-15 19:50

汉口寄上海。
怎么没汉口戳记?
另, 邮资符怎么销的是上海德国戳?
作者: weng    时间: 2014-10-15 20:53

那枚上海戳看上去不太舒服。。。
作者: sxy667788    时间: 2014-10-15 21:08

回复 2# 石叻侯


    寄信人12.18在汉口写好未来及寄出,四天后到了上海,在上海寄出
作者: 早春的草    时间: 2014-10-15 22:24

本帖最后由 早春的草 于 2014-10-15 22:26 编辑

回复 3# weng

兄看这不会是木戳吧?
作者: alainfang    时间: 2014-10-15 22:37

本帖最后由 alainfang 于 2014-10-17 20:30 编辑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作者: alainfang    时间: 2014-10-15 22:37

本帖最后由 alainfang 于 2014-10-17 20:30 编辑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作者: 石叻侯    时间: 2014-10-15 23:59

回复 4# sxy667788

这是尚兄的推测吧?
德国客邮怎么可能承认大清邮资明信片?且投递本埠。
此"无人领取"章乃大清邮政官局所有。
个人觉得此为集邮品。
庚子事变时期和过后,不时见有类似不符合邮政章程的封片出现。
符合方兄所言,  没实际投递。
作者: 石叻侯    时间: 2014-10-16 00:05

本帖最后由 石叻侯 于 2014-10-16 00:08 编辑

就那么巧, 今年interasia 秋季拍卖有两件类似"无人领取"附加"退还原寄人"大清一次片。

CIP_PSC_1st_1898_Shanghai_Local_F.jpg


CIP_PSC_1st_1902_Shanghai_Hankow_F.jpg

图片附件: CIP_PSC_1st_1898_Shanghai_Local_F.jpg (2014-10-16 00:08, 70.03 KB) / 下载次数 20
http://www.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1043034&k=1a69f4f2474d68f925d7c8ec1b156a4f&t=1718525143&sid=5GSUWR



图片附件: CIP_PSC_1st_1902_Shanghai_Hankow_F.jpg (2014-10-16 00:08, 65.81 KB) / 下载次数 8
http://www.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1043035&k=e6c43d6b9739f88527c84f5ce0c9ae23&t=1718525143&sid=5GSUWR


作者: weng    时间: 2014-10-16 07:38

按片上日期1900。12.18, 一般是不会有假的。一般无人领取的邮件会在邮局放一到两周,如果那枚无人领取戳是真的,那么那枚1900。12。22的德国客邮戳就有些可疑了。
作者: weng    时间: 2014-10-16 07:40

其它疑点,侯先生讲得很清楚了
作者: 小北    时间: 2014-10-16 18:24

德国客邮戳盖在蟠龙邮资上没有问题:

1.1900年义和团运动期间军邮免资
2.寄信人为德国驻华领事馆人员,后来的德国济南大使馆领事Dr. Betz,收件地址为上海碧恒洋行书店,很有可能为外交人员由武汉带到上海交寄。此碧恒洋行每年都有德国大量在华人员寄明信片索要图书目录。
3.上海客邮戳一眼真,这个戳很开门。
4.明信片正面为索要德国著名汉学家、、前德国驻华公使巴兰德作品。如果造假,只能说造假人得是教授级的水平。

综上所述,此片片即是邮品也是信札,有著名德国在华人物的签名,价格应当在邮品本身价格上加不少钱的,签名钱。
作者: 小北    时间: 2014-10-16 18:27

关于德国大使馆:直到今天,德国使领馆仍然享受许多免费待遇,能跟德国国家政府挂上钩的也都免费,自如来自中国的奖学金生,在德国几乎全部政府部门办手续都免费,例如签证费等等。
作者: weng    时间: 2014-10-16 18:42

德国客邮戳盖在蟠龙邮资上没有问题:

1.1900年义和团运动期间军邮免资
2.寄信人为德国驻华领事馆人员, ...
小北 发表于 2014-10-16 18:24



    厉害,学到东西了。。。
作者: 小北    时间: 2014-10-16 18:43

1.jpg

此贝茨博士1909年签发的护照上的签名。此时他已经是济南领事馆的领事。

图片附件: 1.jpg (2014-10-16 18:43, 39.83 KB) / 下载次数 15
http://www.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1043575&k=38c44c20d784a09d15ea609a7b0a9e6c&t=1718525143&sid=5GSUWR


作者: 小北    时间: 2014-10-16 18:52

还有一点比较特殊的东西:义和团运动期间南方省份搞东南互保,特殊时期有可能邮件也会有特殊的处理方式。
作者: 小北    时间: 2014-10-16 19:05

2.jpg

另一个特殊的邮件:青岛寄出却盖上海邮戳。

1战前走私邮件,由于日本围城,所以邮件直接邮报走私出青岛然后发往上海。

图片附件: 2.jpg (2014-10-16 19:04, 104.77 KB) / 下载次数 17
http://www.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1043586&k=814f911f60572adc11db244dd523eeae&t=1718525143&sid=5GSUWR


作者: 小北    时间: 2014-10-16 21:43

那枚上海戳看上去不太舒服。。。
weng 发表于 2014-10-15 20:53



  天价的东西可能有人造假,这样的邮戳造假不值手工钱。
作者: 小北    时间: 2014-10-16 21:45

这个邮戳真正的价值在时间,就是看看是不是与义和团运动期间大清朝溃败有关系。好像还没有人关注这方面。
作者: 石叻侯    时间: 2014-10-17 00:31

德国客邮戳盖在蟠龙邮资上没有问题:

1.1900年义和团运动期间军邮免资
2.寄信人为德国驻华领事馆人员, ...
小北 发表于 2014-10-16 18:24


对于此片, 我个人认为其没经过大清邮政所投递。
如果说为实寄,  也只能说经由德国客邮所投递。     
因任何一封片邮件如已经招领"无人领取"程序并无人认领,  自当退回原寄人并销于"退还原寄人"戳记。
且此片必须有个上海退回戳(大清邮局或德国客邮局), 而此退回戳显然必须晚于1900年12月22日。
更何况此件寄件人为当时的德国驻华领事馆人员。 如经大清邮局或德国客邮局必然能顺利退回此Dr. Betz手中。  
楼9的两张大清一次邮资片即能佐证这一点逻辑, 即符合邮政章程。
此片个人浅见, 只能概括和归类为一件名人邮资片。
作者: alainfang    时间: 2014-10-17 01:15

本帖最后由 alainfang 于 2014-10-17 21:08 编辑
对于此片, 我个人认为其没经过大清邮政所投递。
如果说为实寄,  也只能说经由德国客邮所投递。      ...
石叻侯 发表于 2014-10-17 00:31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作者: shao8086    时间: 2014-10-17 08:33

樓主應該把戳連著下面的字部份,再做一個清楚大圖,實在是您貼的下圖為什麼看起來字在戳上.


作者: sxy667788    时间: 2014-10-17 09:36

回复 22# shao8086


   先盖戳,后写字?
作者: 早春的草    时间: 2014-10-17 09:56

是戳压着字,只不过是字的墨水颜色深,戳的油墨颜色淡罢了。清代这样的情况很常见。上手看则会更清晰。呵呵
作者: shao8086    时间: 2014-10-17 14:59

回复 24# 早春的草

樓主多慮了,小北兄(他是德客郵權威)都已經保證這件沒有問題,那容得我懷疑真假,我個人要是存疑,
肯定在您貼出來,我就開始問了,單純只是好奇問一下戳字之間關係,不好意思害大家心臟抽動緊張了.
作者: 早春的草    时间: 2014-10-17 16:05

呵呵呵呵,我等后辈邮学知识不够,当然要向前辈们学习,前辈们的经验也值得我们后辈去追随。以邵先生的邮识,我真是一辈子都学不完。
作者: 小北    时间: 2014-10-17 18:54

我说这个片是真的,那是有证据的,绝非胡说八道,有图有真相,马上上图。
作者: 小北    时间: 2014-10-17 19:22

1.jpg 2.jpg

这些邮资片全部为中国各地寄给碧恒洋行的邮资片,全部都有落地戳。这个上海邮戳值不了多少钱,目前我还没有发现假的。

3.jpg


碧恒洋行作为德国上海客邮局的大客户,只要情况非特殊,信件都能收到,都有落地戳。至于此件无落地戳而是标明无人收件,那就只能是因为出现了特殊情况:

1.邮寄期间为圣诞节期间。
2.中国正在发生战争。
3.东南互保,长江上尽是外国军舰。这个武汉和上海之间的邮路有可能中断。
4.大清上海邮局确实无法投递邮件。

作为推断要符合逻辑,另外需要有历史证据。我有1900年全年的《德文新报》,上海出版,12月28日的无法投递邮件公告上上面并未查到这位外交人员的名字。

4.jpg


而且公告中有大清邮局无法投递的信件名单,既然说无法领取,应该是延宕到1901年的元月。可惜我这里没有1901年的报纸,确实想知道的邮友,可以去上海徐家汇图书馆查,那里有全本,应该是能找到确切答案的。

图片附件: 2.jpg (2014-10-17 18:57, 65.29 KB) / 下载次数 31
http://www.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1044201&k=914e628903d365f0760a3a559a50315c&t=1718525143&sid=5GSUWR



图片附件: 1.jpg (2014-10-17 18:57, 144.35 KB) / 下载次数 23
http://www.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1044203&k=9ffb246b6f1b51823938d5ac58ca6c54&t=1718525143&sid=5GSUWR



图片附件: 3.jpg (2014-10-17 19:00, 51.8 KB) / 下载次数 19
http://www.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1044210&k=1f2cd537b599ddf6eb28db7d25bd976a&t=1718525143&sid=5GSUWR



图片附件: 4.jpg (2014-10-17 19:15, 71.14 KB) / 下载次数 21
http://www.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1044243&k=b9b8f5770ab99253d5625be00bf53178&t=1718525143&sid=5GSUWR


作者: alainfang    时间: 2014-10-17 19:31

本帖最后由 alainfang 于 2014-10-17 20:28 编辑
这些邮资片全部为中国各地寄给碧恒洋行的邮资片,全部都有落地戳。这个上海邮戳值不了多少钱,目前我还 ...
小北 发表于 2014-10-17 19:22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作者: alainfang    时间: 2014-10-17 19:34

本帖最后由 alainfang 于 2014-10-17 20:28 编辑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作者: 小北    时间: 2014-10-17 19:36

这都是猜测,我也是猜测,无法投递的邮件在《德文新报》上一定有信息,查查就知道了。此片和我没有关系,纯粹是讨论着玩。
作者: 小北    时间: 2014-10-17 19:47

本帖最后由 小北 于 2014-10-17 19:51 编辑

信封上这些汉字都是外国人所写。收件人地址。寄信人本来就是要从德国客邮局寄信,不需要写翻译出来的地址。另外此收件人为大客户,不用翻译也不是不可能。这都是猜测,查查报纸都有了。
作者: alainfang    时间: 2014-10-17 19:57

本帖最后由 alainfang 于 2014-10-17 20:29 编辑
信封上这些汉字都是外国人所写。收件人地址。寄信人本来就是要从德国客邮局寄信,不需要写翻译出来的地址。 ...
小北 发表于 2014-10-17 19:47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作者: 早春的草    时间: 2014-10-17 20:02

回复 29# alainfang

这话不能这么说德国客邮局交给大清邮局甚至交给上海书信馆投递的例子也不在少数啊!
作者: alainfang    时间: 2014-10-17 20:07

本帖最后由 alainfang 于 2014-10-17 20:28 编辑
回复  alainfang

这话不能这么说,德国客邮局交给大清邮局甚至交给上海书信馆投递的例子也不在少数啊!
早春的草 发表于 2014-10-17 20:02
xxxxxxxxxx
作者: 早春的草    时间: 2014-10-17 20:13

我说,这就是德国客邮局交给大清邮局投递的。如果还有疑问,请拿出自己收藏的 无人领取戳片 来举例和证明。(别人拍卖的不算),如果这样的片连自己都没有过过手,就不用讲了。
作者: 小北    时间: 2014-10-17 20:25

去图书馆一查就都有了,逻辑推理到最后都是需要有白纸黑字来作证。徐家汇图书馆前身上海耶稣会士图书馆,有国内最多的西文典籍,这个成套的《德文新报》特别难得,40多年的上海德国人历史,都有详细记录。
作者: alainfang    时间: 2014-10-17 20:32

物主不高兴了,我噤声。
作者: 早春的草    时间: 2014-10-17 21:06

截贴了。




欢迎光临 华邮网 (http://www.p1878.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