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论三水红印花1圆封的邮资 [打印本页]

作者: alainfang    时间: 2009-3-24 04:02     标题: 论三水红印花1圆封的邮资

<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span> 三水红印花1圆封的IPO戳,已经讨论多日。我们不妨讨论一下1圆的邮资问题。大多数人认为由于这是这个1圆是超资的,原因是当时普通邮件每半盎司收费10分,挂号费10分。所以邮资应该是20分,显然多贴。<br/>
<font size="4"><span style="color: rgb(255, 0, 0); font-weight: bold;">在这里我们希望提请各位观众注意以下事实。</span></font><br/>
<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1)这个封是否存在符合邮资的可能性。</span><br/>
当时的邮资是每半盎司10分,而不是每封信10分。除去挂号费10分外,邮资为90分。4.5盎司的信件就应该贴90分邮票。那这封信能否放入这些重量
呢?4.5盎司为150克。中国邮史总第59期就重370克。5枚袁大头也要5盎司。即使放不下半本中国邮史,难道这个信封还放不下5枚1圆的银元?由此
可见,这个封存在符合邮资的可能性.<br/>
<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2)莫斯封都是不符合邮资的吗?</span><br/>
大概很多人认为这个封不符合邮资是由于是莫斯封,但是如果大家认真翻找一下莫斯封,您会发现多数莫斯封是明显符合邮资的.少数莫斯封看上去不符合邮资,但
是或许和这个封一样是冤案呢?再说,即使其他所有的莫斯封都不符合邮资,您能一定保证这个封不符合邮资吗?比如以前我天天吃米饭,就能保证明天早上我不能
换换口味吃面包?<br/>
<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3)超资有无必要.</span><br/>
我们现在认为1圆红印花封十分珍贵.当时的情况如何呢?<br/>
<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首先</span>实寄封的收集是很现代的事情.张老在收集实寄封的时候,还感慨中
国实寄封售价很低.在上世纪50年代实寄封依然不受重视,难道20世纪初的莫斯就已经发现百年之后实寄封会热销?我们不能用现在的观念考察当时的情况.试
想一下,现在贴5块红印花的汇票值多少钱?如果当时的人能认识到这一点,或许当时贴5 块红印花的税票都不会兑现,而是留在手上了.<br/>
<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其次</span>,1圆红印花是珍贵邮票吗?根据现在已知的发行量看,1圆红印花的发行量很多,算不上中国珍邮.<br/>
<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第三</span>,利润很大吗?邮王在购买小一圆4方连的时候才出价1000圆而已.这个实寄封能贵到哪里?<br/><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第四</span>,如果莫斯能够猜到现在1圆的封很值钱,他当然也能猜到现在的人们喜欢符合邮资的封。所以决没有道理他当时寄一个超资封。以降低封本身的价值。再说要符合邮资也不是很难,多放点纸就可以。实在不行放会砖头也很容易。<br/>
<br style="font-weight: bold;"/>
<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4)其他证据.</span><br/>

<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A</span>这个是挂号封,在邮局中投递,自然邮局工作人员会提醒寄信人,邮资是否正确.<br/>

<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B</span>这个是单挂号封,如果真的是溢资80分的话,为什么不选择双挂号呢?如果单单处于集邮的目的,双挂号封应该比单挂号封少,更有意义.这里唯一合理的解释是因为是符合邮资的.<br/>

<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C</span>这里邮局加贴了5张20分的香港邮票.根据规定邮局有必要加贴寄往
国外的邮资.请注意邮局并没有义务一定加贴同中国邮票面值一致的客邮邮票.只要足够支付寄往国外的邮费就可以了.有很多客邮邮票同大清邮票面值不符合的实
寄封存世.所以即使莫斯有钱随便花,当时还是亏损的大清邮政断无道理和莫斯一样骚包.
大清邮政如此出血贴5张20分的香港邮票,绝对是由于莫斯这个封本身就要邮费1圆.<br/><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D</span> 莫斯的代理人都不是邮局高层人士,收入有限。每月最多70-80块的收入。动不动就要出一次差(好像他的代理人都不在三水),还要贴1圆邮票。这个开销也太大了。试想现在月收入7000-8000的白领,会不会从北京飞石河子,然后贴100块的邮票寄封其实只需要5.4邮资的信。所以莫斯的信大多是符合邮资的,而且很有可能都是真实实寄封,起码比赫定的西考封更加真实。<br/>

<br/>

<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 color: rgb(255, 0, 0);">综上所述.我们有理由认为这个贴1圆邮票的三水封是符合邮资的.起码未必是超资.基于疑点利益归于被告的原则.我恳请大家认同这是一个符合邮资的封.</span><br/>
<br style="font-weight: bold; color: rgb(255, 0, 0);"/>
<br/>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3-24 5:13:35编辑过]



作者: alainfang    时间: 2009-3-24 04:04

&nbsp;<img src="attachments/dvbbs/2009-3/2009324443596945.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if(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 {this.resized=true;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this.style.cursor='pointer';} else {this.onclick=null}" alt="" /><br/>

作者: alainfang    时间: 2009-3-24 04:06

&nbsp;其实我觉得我的这篇文章能够向麦会投稿.或者发在灌水区.卢斑竹您大人大量,不要删我灌水的帖子[em56][em56]

作者: alainfang    时间: 2009-3-24 05:06

&nbsp;近期,该封拍卖价格扶摇直上,是不是也由于更多的人士认同他的邮资?<br/>我都不知道我在写什么了。[em54][em54]<br/>

作者: 五味和    时间: 2009-3-24 06:00

<p>分析的合情合理,赞同。但也只能说是有这个可能。这也算是对此封的一种认同。</p>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9-3-24 07:08

?同方先生的分析,?封是自然?寄的可能很大,因此IPO戳是?局所?的。

作者: alainfang    时间: 2009-3-24 07:44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edward</i>在2009-3-24 7:08:28的发言:</b><br/>
       
        ?同方先生的分析,?封是自然?寄的可能很大,因此IPO戳是?局所?的。
       
</div><p></p>&nbsp;看来我真的应该整理一下,投个稿什么的了。[em65]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9-3-24 07:47

?直是再世哥白尼!?人皆醉我?醒!

作者: alainfang    时间: 2009-3-24 08:04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edward</i>在2009-3-24 7:47:15的发言:</b><br/>
       
        ?直是再世哥白尼!?人皆醉我?醒!
       
</div><p></p>
好像麦会也没有醉,估计是伽利略了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9-3-24 08:08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alainfang</i>在2009-3-24 8:04:17的发言:</b><br>
       
       
        <p></p>
好像麦会也没有醉,估计是伽利略了
       
</div><p></p>您?有?真看「三水有IPO??」6及7?的帖子了。

作者: alainfang    时间: 2009-3-24 08:09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edward</i>在2009-3-24 8:08:26的发言:</b><br/>
       
         <p></p>您?有?真看「三水有IPO??」6及7?的帖子了。
       
</div><p></p>
半梦半醒之中。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9-3-24 08:41

不错,可以写成文章一同探讨。
作者: 卢长春    时间: 2009-3-24 14:53

写得很详细,进来学习一下.
一些“莫斯”品还是符合邮资的。
作者: 卢长春    时间: 2009-3-24 14:56

QUOTE:
以下是引用alainfang在2009-3-24 4:06:21的发言:
 其实我觉得我的这篇文章能够向麦会投稿.或者发在灌水区.卢斑竹您大人大量,不要删我灌水的帖子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我目前似乎没删过各位的贴子呀。[em01]


作者: 清邮路    时间: 2009-3-24 15:57

我投票赞成符资。原因就是外票由邮局人员加贴,并盖IPO戳!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9-3-24 16:02

以下是引用清邮路在2009-3-24 15:57:42的发言:
我投票赞成符资。原因就是外票由邮局人员加贴,并盖IPO戳!

即是讚成是三水局的IPO戳!
作者: 清邮路    时间: 2009-3-24 16:03

QUOTE:
以下是引用edward在2009-3-24 16:02:03的发言:

即是讚成是三水局的IPO戳!

对的!


作者: 清邮路    时间: 2009-3-24 16:11

廣東省于1897年在廣州、北海、汕头、黄埔设局,及後三水又设局,除黄埔局外,均为總局。
三水當时是總局!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9-3-24 16:55

三水的级别确实很高,但本地的局所和业务不多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9-3-24 18:11

以下是引用清邮路在2009-3-24 16:11:28的发言:
廣東省于1897年在廣州、北海、汕头、黄埔设局,及後三水又设局,除黄埔局外,均为總局。
三水當时是總局!

所以除黃埔外,其他各局也發現有蓋IPO戳的實物存世,三水自不例外!
作者: alainfang    时间: 2009-3-24 18:39

QUOTE:
以下是引用清邮路在2009-3-24 16:11:28的发言:
廣東省于1897年在廣州、北海、汕头、黄埔设局,及後三水又设局,除黄埔局外,均为總局。
三水當时是總局!

麦会的邮集中写是副总邮局,请麦会确认一下。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9-3-24 18:48

要再看书了,后来是副的,邮集并非文章。
不可能写得很详细
作者: 卢长春    时间: 2009-3-24 22:16

再来学习。
要仔细看看学习。
作者: 卢长春    时间: 2009-3-25 01:37

 

首先声明:我本人对邮史、邮路、邮资、邮戳等不了解。只是凭自己的感觉和近来学习而言,且仅是我个人看法或想法而言。

此封的探讨主要是:

1、唯一性。此封系由三水寄的唯一红印花封。如能有数件的话,可能会互相印证了。我倾向于此封是真实的。

2、与“莫斯”有关。此封无疑是一“莫斯”品。我觉得“莫斯”品还是有许多真实性的。

3、“IPO”戳是哪里的?是邮局还是私人所做?我倾向于暂时可认为是三水邮局所盖。

4、一元邮资是否合理?我倾向于是合理的。

欢迎各位拍砖头!


作者: alainfang    时间: 2009-3-25 07:19

&nbsp;我本意想学塞万提斯写《唐吉诃德》,到头来,搅了一趟混水。让田兄发怒,卢版上当。[em96][em96][em96][em96][em96][em96][em96][em96][em96]
作者: 吴翔    时间: 2009-3-25 07:50

卢版~真实的实寄,邮资合理,莫斯封,盖三水邮局的IPO戳.
作者: alainfang    时间: 2009-3-25 07:54

根据我的理论,那些贴红印花5圆的估计也是符合邮资的。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9-3-25 08:19

以下是引用alainfang在2009-3-21 10:36:48的发言:
不排除是私刻的IPO戳呀。同为猫屎封的宾士船长封上的挂号标记不也有人认为是宾士船长私刻的吗?再说如果因为一个封就认定这个IPO是三水的。那么为什么不能因为这个面值1圆的封是符合邮资的呢?超重而已。

IPO戳是不是真實與郵資是不是符合是兩碼子的討論,只要郵票是真的,郵資不符合,也不能証明不合資的郵品是假的。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9-3-25 10:40

等我有银子买下来开个专门研讨会,每个来参加的送五千大洋
作者: 卢长春    时间: 2009-3-25 22:10

QUOTE:
以下是引用麦国培在2009-3-25 10:40:36的发言:
等我有银子买下来开个专门研讨会,每个来参加的送五千大洋

好事。我先报名领大洋。
继续进来学习。


作者: alainfang    时间: 2009-4-1 05:19

&nbsp;最后投票5人,3人认为不确定,2人认为符合邮资。没有人认为一定超资。[em65][em65][em65]
作者: 卢长春    时间: 2009-4-1 22:23

还能投票?没试过,下次要试一了。
作者: 红印花    时间: 2009-4-2 05:04

QUOTE:
以下是引用卢长春在2009-4-1 22:23:35的发言:
还能投票?没试过,下次要试一了。

投票截至了,下次请早
作者: 清邮路    时间: 2009-4-2 05:26

寄莫斯的邮品,基本都符资,刚才还欣赏了两件,虽然属于集邮品,但是不能否认,还是好东西。
作者: 卢长春    时间: 2009-4-2 10:41

QUOTE:
以下是引用红印花在2009-4-2 5:04:59的发言:

投票截至了,下次请早

是了.


作者: 卢长春    时间: 2009-4-2 10:43

QUOTE:
以下是引用清邮路在2009-4-2 5:26:34的发言:
寄莫斯的邮品,基本都符资,刚才还欣赏了两件,虽然属于集邮品,但是不能否认,还是好东西。

否则,也不会有人花大钱去买了.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9-4-3 08:47

以下是引用卢长春在2009-4-2 10:43:05的发言:

否则,也不会有人花大钱去买了.

方生在某網留言,此封的大壹圓可能是八國聯軍搶回來的,然後在三水貼票郵寄,所以才會拍出此天價。
作者: 清邮路    时间: 2009-4-3 08:52

QUOTE:
以下是引用edward在2009-4-3 8:47:44的发言:

方生在某網留言,此封的大壹圓可能是八國聯軍搶回來的,然後在三水貼票郵寄,所以才會拍出此天價。

田老师好幽默!
看见清清上的帖了,喜欢!


作者: alainfang    时间: 2009-4-3 08:57

QUOTE:
以下是引用edward在2009-4-3 8:47:44的发言:

方生在某網留言,此封的大壹圓可能是八國聯軍搶回來的,然後在三水貼票郵寄,所以才會拍出此天價。

那个网?我去看看?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9-4-3 08:58

以下是引用清邮路在2009-4-3 8:52:01的发言:

田老师好幽默!
看见清清上的帖了,喜欢!

您更風趣!清清?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9-4-3 08:59

以下是引用alainfang在2009-4-3 8:57:49的发言:

那个网?我去看看?

您幽默風趣!
作者: alainfang    时间: 2009-4-3 09:01

QUOTE:
以下是引用edward在2009-4-3 8:58:21的发言:

您更風趣!清清?

袁公子?碧血剑
作者: alainfang    时间: 2009-4-3 09:02

QUOTE:
以下是引用edward在2009-4-3 8:59:51的发言:

您幽默風趣!

看看大家的反应业不错吗[em63][em63]
作者: 清邮路    时间: 2009-4-3 09:17

QUOTE:
以下是引用alainfang在2009-4-3 9:02:20的发言:

看看大家的反应业不错吗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您的影响力是与日俱增啊!


作者: alainfang    时间: 2009-4-3 09:19

QUOTE:
以下是引用清邮路在2009-4-3 9:17:27的发言:

您的影响力是与日俱增啊!

看来可以去 租107铺了[em63][em63]
作者: 清邮路    时间: 2009-4-3 09:21

QUOTE:
以下是引用alainfang在2009-4-3 9:19:00的发言:

看来可以去 租107铺了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这个铺到底是什么东西?是不是档口?


作者: alainfang    时间: 2009-4-3 09:26

&nbsp;不是您原来要租105铺吗[em65][em65][em65][em65]
作者: 清邮路    时间: 2009-4-3 09:29

QUOTE:
以下是引用alainfang在2009-4-3 9:26:21的发言:
 不是您原来要租105铺吗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没那实力,不如我们住上下铺算了。要是吴桑参加,那就通铺!


作者: alainfang    时间: 2009-4-3 09:33

QUOTE:
以下是引用清邮路在2009-4-3 9:29:42的发言:

没那实力,不如我们住上下铺算了。要是吴桑参加,那就通铺!

吴桑比我们厉害多了。
作者: 清邮路    时间: 2009-4-3 09:37

那他睡上铺。
作者: alainfang    时间: 2009-4-3 09:42

&nbsp;看来我只能睡地板了。[em53][em53]
作者: 卢长春    时间: 2009-4-3 10:47

105、107,一定要做个大大的门头的。再弄点霓虹灯。[em01]
作者: 卢长春    时间: 2009-4-3 10:48

QUOTE:
以下是引用edward在2009-4-3 8:47:44的发言:

方生在某網留言,此封的大壹圓可能是八國聯軍搶回來的,然後在三水貼票郵寄,所以才會拍出此天價。

没见过。
好玄乎呀。[em01][em01]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9-4-3 12:00

进来看看有没生意做
作者: 卢长春    时间: 2009-4-3 23:14

QUOTE:
以下是引用麦国培在2009-4-3 12:00:25的发言:
进来看看有没生意做

先生的生意遍天下。[em02]


作者: chankam    时间: 2009-4-22 11:2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9-4-22 11:59

有合有不合吧!
作者: 卢长春    时间: 2009-4-22 15:02

有些的确是合乎邮资的。有些是不确定(比如这大一元的封)。
作者: shao8086    时间: 2009-4-22 18:38

我對封是沒特別研究,但對此封存有幾個疑點:
1).為何紅印花大壹圓貼在封的中上位置,好似預留貼香港商埠票.
2).香港票上的幾個戳真圓度竟然不同,感覺在票外的戳像似描繪出來的.
3).為何香港商埠票的資費也是壹圓?這資費是否合於當時規定?
4).背落款的寄件人地址,最後一行好似"WENCHOW".
5).既然香港商埠票上銷的是香港戳,顯然這票是後貼的,這"IPO"戳肯定不可能蓋在香港票貼上之前,所以應與三水無關.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4-22 18:38:39编辑过]


作者: lcm1595    时间: 2009-4-22 19:11

 5).既然香港商埠票上銷的是香港戳,顯然這票是後貼的,這"IPO"戳肯定不可能蓋在香港票貼上之前,所以應與三水無關.

為何香港商埠票上銷香港戳,就是後貼的,
"IPO"戳就是先貼香港商埠票才會銷"IPO"戳,後貼的就不會有"IPO"戳。
作者: 布娃娃    时间: 2009-4-22 19:32

&nbsp;根据规定,应该贴相同面值的邮票.但是规定似乎执行的不是很严格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9-4-22 19:36

以下是引用shao8086在2009-4-22 18:38:01的发言:

我對封是沒特別研究,但對此封存有幾個疑點:
1).為何紅印花大壹圓貼在封的中上位置,好似預留貼香港商埠票.
2).香港票上的幾個戳真圓度竟然不同,感覺在票外的戳像似描繪出來的.
3).為何香港商埠票的資費也是壹圓?這資費是否合於當時規定?

4).背落款的寄件人地址,最後一行好似"WENCHOW".
5).既然香港商埠票上銷的是香港戳,顯然這票是後貼的,這"IPO"戳肯定不可能蓋在香港票貼上之前,所以應與三水無關.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4-22 18:38:39编辑过]

可能封內物件有一定的厚度,才會使銷在邊沿的郵戳受面不同,致使銷戳變形,看看下圖,紅線指明因壓力使不平均的封面印出污色,亦說明封內所載物件的有一定的厚度和重量。
封背地址是梧州,而莫斯封片其中一製作者正是梧州海關的帥哲爾。至於第5點,林兄以作回應,不再重覆。

作者: shao8086    时间: 2009-4-22 19:41

QUOTE:
以下是引用edward在2009-4-22 19:36:24的发言:

可能封內物件有一定的厚度,才會使銷在邊沿的郵戳受面不同,致使銷戳變形,看看下圖,紅線指明因壓力使不平均的封面印出污色,亦說明封內所載物件的有一定的厚度和重量。
封背地址是梧州,而莫斯封片其中一製作者正是梧州海關的帥哲爾。至於第5點,林兄以作回應,不再重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0101.jpg:

以圖片此封四周完整的程度和封口,內置厚物是不可能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4-22 19:45:01编辑过]


作者: 布娃娃    时间: 2009-4-22 19:42

QUOTE:
以下是引用edward在2009-4-22 19:36:24的发言:

可能封內物件有一定的厚度,

那就是说邮资正确了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9-4-22 19:57

以下是引用shao8086在2009-4-22 19:41:08的发言:

以圖片此封四周完整的程度和封口,內置厚物是不可能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4-22 19:45:01编辑过]

假設不是裝厚物,仍有可能(但是不會有結果的)銷票時封下有其他信件,故此造成銷戳變形。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9-4-22 20:08

这次终于在洛阳见到实物了!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9-4-22 20:20

以下是引用麦国培在2009-4-22 20:08:27的发言:
这次终于在洛阳见到实物了!

封的四邊是否如圖的整齊?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9-4-22 20:27

只看了一眼,封很大!
作者: shao8086    时间: 2009-4-22 20:34

另外針對這香港戳樣式,我找了手邊的港票全戳,從1892年起到1901年都有,各位可以發現有一共同點就是HONG KONG的字首"H"和字尾"G"都是與月日在同一橫線上,可是此封上的香港戳卻是分別在30度和150度的斜角上 ,這是很不一樣的,因為它的樣式與稅票上的"PAID-ALL"戳是一樣的.

4kd1AqN0.jpg


图片附件: [论三水红印花1圆封的邮资] 4kd1AqN0.jpg (2009-4-22 20:34, 87.43 KB) / 下载次数 1
http://www.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70020&k=b7d5f65802f8dfe8221a61b42cda0767&t=1718847481&sid=9DD0Lc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9-4-22 20:40

好戳不少!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9-4-23 00:03

qkq9k7If.jpg
是否右下角那枚?這枚三水IPO封是布約翰剛過去的拍賣裡的一個IPO郵集,共有92枚封片,IPO戳包括:
1 廣州
2 煙台
3 鎮江
4 夏門
5 重慶
6 福州
7 杭州
8 漢口
9 瓊州
10 宜昌
11 南京
12 牛莊
13 寧波
14 北海
15 北京
16 上海
17 三水
18 蘇州
19 汕頭
20 大沽
21 天津
22 溫州
23 梧州
24 蕪湖
25 膠州
26 九江
27 沙市
28 三都澳


图片附件: [论三水红印花1圆封的邮资] qkq9k7If.jpg (2009-4-22 23:54, 106.79 KB) / 下载次数 1
http://www.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70055&k=db8cf359e80986550feea008fc37b82d&t=1718847481&sid=9DD0Lc


作者: 卢长春    时间: 2009-4-23 00:20

又学了不少,继续学习。
作者: 清邮路    时间: 2009-4-23 04:01

QUOTE:
以下是引用edward在2009-4-22 19:57:26的发言:

假設不是裝厚物,仍有可能(但是不會有結果的)銷票時封下有其他信件,故此造成銷戳變形。

请注意,三水当时的邮件是少得可怜。
认为信内是有厚物的,麦会说那纸信封很大。
既然信封很大,邮资自然不能低。
邵先生一开始提到贴票比较中间,作为莫斯集邮封的制作者,对如此面值的票,防其损伤亦是可以理解的。
还是认为符资的可能性大。


作者: alainfang    时间: 2009-4-23 05:49

&nbsp;还有贴5元de莫斯封,也是符合邮资[em65][em65]
作者: 清邮路    时间: 2009-4-23 06:09

QUOTE:
以下是引用alainfang在2009-4-23 5:49:05的发言:
 还有贴5元de莫斯封,也是符合邮资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可能,假如里面放块砖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9-4-23 08:12

QUOTE:
以下是引用清邮路在2009-4-23 6:09:54的发言:

可能,假如里面放块砖

说不定莫斯在中国开了个德国侨批局,专门帮德侨寄总包回国呢!


作者: alainfang    时间: 2009-4-23 08:35

&nbsp;还好当时没有发行50元的邮票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9-4-23 08:42

宫门20元也有人寄.
作者: shao8086    时间: 2009-4-23 08:48

"光绪二十三年(1897 年),英国强迫清朝政府签订《中英缅甸条约》,开放云南的腾冲、思茅,广西的梧州广东的三水为通商口岸,允许英国在这些地方设领事馆和海关;英国人看中河口,同年在河口开设中国最早期的、由英国人管理和收取关税的海关。钟灵毓秀的河口,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极为特殊的一席之地。"

所以在1900年梧州已經設有海關,既然有海關可能也已經設了郵政局,那這信件會何要到三水來寄?

另外這幾個都是英國政府的海關,有可能由德籍人士來管理嗎?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9-4-23 08:51

梧州邮局好像在1898年就有了,三水是1899年11月才有。
作者: TC    时间: 2009-4-23 08:55

QUOTE:
以下是引用shao8086在2009-4-23 8:48:57的发言:
"光绪二十三年(1897 年),英国强迫清朝政府签订《中英缅甸条约》,开放云南的腾冲、思茅,广西的梧州广东的三水为通商口岸,允许英国在这些地方设领事馆和海关;英国人看中河口,同年在河口开设中国最早期的、由英国人管理和收取关税的海关。钟灵毓秀的河口,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极为特殊的一席之地。"

所以在1900年梧州已經設有海關,既然有海關可能也已經設了郵政局,那這信件會何要到三水來寄?

另外這幾個都是英國政府的海關,有可能由德籍人士來管理嗎?

集郵人跑戳不足為奇!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9-4-23 09:06

以下是引用shao8086在2009-4-23 8:48:57的发言:
....
另外這幾個都是英國政府的海關,有可能由德籍人士來管理嗎?

這些都是中國海關!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9-4-23 09:18

QUOTE:
以下是引用TC在2009-4-23 8:55:24的发言:

集郵人跑戳不足為奇!

很有道理,这个莫斯收集的可能就是各地邮戳。


作者: shao8086    时间: 2009-4-23 09:27

我在搜索到的文獻中說明這"云南的腾冲、思茅,广西的梧州,广东的三水"這4處在1897年可能就已經開設海關,同時文中也敘述".....同年在河口开设中国最早期的、由英国人管理和收取关税的海关。"
所以麥兄說梧州在1898年已經開設郵政局,但是當時使用的八卦戳和大圓戳確都沒有此資料,另外田兄可能沒留意"這是中国最早期的且由英国人管理和收取关税的海关。"雖說是中國的海關確是百分百由英國人管理,既然由英國人管理,這德國人的影響力就有待考證.

作者: alainfang    时间: 2009-4-23 09:31

&nbsp;大手笔,120张厉害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9-4-23 09:47

QUOTE:
以下是引用shao8086在2009-4-23 9:27:29的发言:
我在搜索到的文獻中說明這"云南的腾冲、思茅,广西的梧州,广东的三水"這4處在1897年可能就已經開設海關,同時文中也敘述".....同年在河口开设中国最早期的、由英国人管理和收取关税的海关。"
所以麥兄說梧州在1898年已經開設郵政局,但是當時使用的八卦戳和大圓戳確都沒有此資料,另外田兄可能沒留意"這是中国最早期的且由英国人管理和收取关税的海关。"雖說是中國的海關確是百分百由英國人管理,既然由英國人管理,這德國人的影響力就有待考證.

三水、梧州海关好像同在7月开办,梧州邮政最初用的是一种特别的大型椭圆英文邮戳,我有一个封。


作者: TC    时间: 2009-4-23 10:08

 三水、梧州海关1897年5月开办
作者: shao8086    时间: 2009-4-23 10:21

依張愷升所著書中資料,"這種橢圓戳規類為帝國日戳,當時有南京,杭州,廣州,梧州,上海,黃埔,沙市等七個局,除廣州上海外均因當地海關成立較遲,無海關戳可用,在日本訂製的大圓日戳延遲交貨,故臨時刻製橡皮日戳應急.使用時間多自1897年2月2日郵政官局開張之日起,至同年6-7月間,大圓日戳起用時止."
由於大圓日戳中並無"梧州郵政局",可見大圓日戳訂製時間應該在1897年前,而梧州卻列入橢圓帝國日戳使用之列,顯見中英條約簽定後"云南腾冲、思茅,广西梧州,广东三水"應該都已經開設海關,因此此時應是海關兼管郵政.
在同書的71頁八卦戳頁尾有一段話,"蒙自,思茅,河口三個郵局自1901年10月起開始收寄公眾郵件,所以這三地的八卦戳都未使用."所以早期的郵局皆是服務海關自己,另外這也說明在國家郵政成立初期,仍有海關兼營郵政的情事.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9-4-23 10:21

谢谢指正,我只记得是同月开办的,因为三水只开办了海关,但邮学上却误认为三水同年开办了邮政,错了几十年
作者: 卢长春    时间: 2009-4-23 14:22

进来继续学习.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9-4-23 15:41

天津海關稅司德璀琳也是德國人!這些在華效力大清政府的可稱為“客卿“,而且當年清政府聘請客卿除要顧及在華各國的利益外,亦要以洋制洋的方法來維持自己的利益。
作者: shao8086    时间: 2009-4-23 17:56

但是三水,梧州,思茅等地卻是英國人的管區,德國人的手能否伸進英國人的口袋,這需要考證.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9-4-23 18:01

三水似乎德人很多,我有多件清封寄德国的!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9-4-23 18:03

QUOTE:
以下是引用shao8086在2009-4-23 10:21:08的发言:
依張愷升所著書中資料,"這種橢圓戳規類為帝國日戳,當時有南京,杭州,廣州,梧州,上海,黃埔,沙市等七個局,除廣州上海外均因當地海關成立較遲,無海關戳可用,在日本訂製的大圓日戳延遲交貨,故臨時刻製橡皮日戳應急.使用時間多自1897年2月2日郵政官局開張之日起,至同年6-7月間,大圓日戳起用時止."
由於大圓日戳中並無"梧州郵政局",可見大圓日戳訂製時間應該在1897年前,而梧州卻列入橢圓帝國日戳使用之列,顯見中英條約簽定後"云南腾冲、思茅,广西梧州,广东三水"應該都已經開設海關,因此此時應是海關兼管郵政.
在同書的71頁八卦戳頁尾有一段話,"蒙自,思茅,河口三個郵局自1901年10月起開始收寄公眾郵件,所以這三地的八卦戳都未使用."所以早期的郵局皆是服務海關自己,
另外這也說明在國家郵政成立初期,仍有海關兼營郵政的情事.

这个己是公认的,我有大清国家邮政邮票发行通告,盖印还是某海关的!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9-4-23 18:20

以下是引用shao8086在2009-4-23 17:56:21的发言:

但是三水,梧州,思茅等地卻是英國人的管區,德國人的手能否伸進英國人的口袋,這需要考證.

其實先生想指明莫斯封的有何問題?還是單指這枚三水IPO封有問題?
作者: shao8086    时间: 2009-4-23 19:12

其實台灣在編紅印花郵票上下冊的時候,裡面題材取樣是有些特別考量的,因為清代有些地方的戳記難尋,所以對於一些有問題的封,諸如大壹圓這件,是以參考品納入書中,對於封的真假是避而不答,並不是紅印花郵票專書所列出的封片都保證沒問題,我想書上應該是有註明的.
我個人覺得這件封的IPO並不在我主要辨偽的重點,如果能夠驗證上面的票戳有問題,那IPO的真假何須再辯,所以我會找手邊同期的香港戳來比對,同樣的可以找三水戳去比對,何謂集郵封?不就是人為的封,非正常(含郵路,溢資等)收寄者皆屬此類,當然甚麼都可能發生,不過在老一輩的郵人眼裡,莫斯封就是集郵封,至於封背後的故事就慢慢考證即可.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9-4-23 19:31

敬佩先生治學精神!

請先生留意下圖第一及第二枚的香港日戳的“K“字不同,應該是因蓋戳時是在不平均的表上銷票。另請看另一參考下圖郵資片上的香港戳。

1JwUDiBX.jpg


图片附件: [论三水红印花1圆封的邮资] 1JwUDiBX.jpg (2009-4-23 19:25, 97.03 KB) / 下载次数 1
http://www.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70173&k=5e5013d01fface6d5c92b3fe627f4716&t=1718847481&sid=9DD0Lc


作者: shao8086    时间: 2009-4-23 20:27

樓上這兩件香港戳與我之前上的這圖是不是不一樣,這幾個戳我是特別挑選清楚的,其他的再上個50枚也都是如此的,那為何同時期的香港戳,在圓內的大小位置卻有如此差異呢?是否有其他郵友能上一點1891~1901年的香港戳,看看與這幾件銷有IPO的香港戳,是否有一樣的.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作者: TC    时间: 2009-4-23 20:46

&nbsp;香港戳並非都是與日期平行,確實有與日期有角度的戳型。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9-4-23 20:48

日期应该是活动的




欢迎光临 华邮网 (http://www.p1878.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