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盖“北京(服10)”邮戳的盖销票 [打印本页]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6-8 15:09     标题: 盖“北京(服10)”邮戳的盖销票

 

小麦专栏(07-1fficeffice" />

 

盖“北京(服10)”邮戳的盖销票

麦国培

      盖销邮票以低于面值出售给集邮者,是推动集邮也可为邮政增加收入的一种方法,建国初期,邮局曾大量推出盖销邮票,至今邮市中仍能轻易找到这些盖销邮票。

      盖销邮票的邮戳,大多为北京地名的普通日戳,笔者曾留意过,这类戳式、戳号多种,如能详加收集和整理,也是一段难得的邮史,可惜因集研邮史者多忽略此一领域,至今也没有见到系统的介绍文章!

      在这类盖销票中,笔者偶集到一件用北京“服ffice:smarttags" />10邮戳盖销之票。

      附图为特88-3)“重型机械厂”,盖的即是三格实线中英文左读式北京“服10戳,戳的时间为19551127,文字清晰可见。

      “服”字戳的意思为“流动服务”(或临时服务),在三格戳中偶有发现,如广东、江苏均有使用,但不易收集。

      因“服”字戳是临时(流动)性质,用它来盖销邮票就有些不可思议了,可能此戳是北京邮局收回不用,因有盖销邮票任务才“废物利用”,再取出作盖销邮票之用,实情如何,仍有待探讨,用此种邮戳盖销邮票,为我们增加了收集趣味和研究的课题。

 

 

aIJAU2oj.jpg




图片附件: [盖“北京(服10)”邮戳的盖销票] aIJAU2oj.jpg (2008-6-8 15:08, 145.18 KB) / 下载次数 1
http://www.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5520&k=0efa5ddcfc65e4e1dd1254cb4f1706fd&t=1718541485&sid=m35Cx0


作者: xiaoyu888    时间: 2008-6-8 21:37

好戳,是不多见.我也有一件!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6-8 22:43

如果在封就更罕见了!
作者: 小马哥    时间: 2008-6-11 23:37

我有个北京服1的航空封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6-14 16:15

服1的我也有,服10的倒没有见过封。
作者: 王厚邦    时间: 2008-6-23 22:08

  “服”字戳的意思为“服务”部门,此(服10)似为北京集邮公司的“服务”部门,此戳用来盖销邮票作成盖销票出售。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6-23 22:11

王兄此说大误!
作者: 王厚邦    时间: 2008-6-23 23:16

请听麦会高见。

 

我也有此戳,即盖在一套特9方连的盖销票上。应是从北京集邮服务部门出来的 。当时不叫公司。是集邮公司的前身。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6-23 23:34:10编辑过]


作者: 王厚邦    时间: 2008-6-23 23:27

我此戳的 时间是 1955年11月,需查一下当时的集邮服务部门应叫什么名字?

 

 

麦会的戳是在特8盖销票上。我的票是在特9盖销票上,似为一批的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6-23 23:35:32编辑过]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6-23 23:34

已如文章介绍!全国大小城市都有,那来那么多的集邮服务网点?!
作者: 王厚邦    时间: 2008-6-23 23:53

请将已发表的文章介绍一下,以便拜读和 学习!

 

就我一点收集而言,嵌“服”字戳非常少见,本人实在孤陋寡闻,请麦会指教!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6-23 23:56

QUOTE:
以下是引用王厚邦在2008-6-23 23:53:43的发言:

请将已发表的文章介绍一下,以便拜读和 学习!

 

就我一点收集而言,嵌“服”字戳非常少见,本人实在孤陋寡闻,请麦会指教!

难道你没看完本贴?第一楼就是我的文章了啊!


作者: 王厚邦    时间: 2008-6-24 08:24

1955年1月9日成立了 中国集邮公司,(服10)可能从它那里出来的。
作者: 王厚邦    时间: 2008-6-24 10:06

广东的“服”和“服务”戳

 

      谦野和之先生的《新中国邮政日戳祥影印集》中 有广东的“服”和“服务”戳。谦野和之先生把它归入“押运服务戳” 类。   为:“负责派出各种邮运工具及在车船派出押运班邮局,由省局指定,多为邮运工具配属局、车次船班起点局邮戳”。书中给出的广东的“服”和“服务”戳上的时间为1962年和1963年。这样的邮运工具配属局或车船派出押运班邮局会盖销方连邮票出售吗?

 

    而北京(服10)戳的时间是1955年11月。在中国集邮公司成立后。所以可能为中国集邮公司(不是北京集邮公司)专用出售盖销票的邮戳。—这只是我的推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6-24 10:23:00编辑过]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6-24 10:11

QUOTE:
以下是引用王厚邦在2008-6-24 10:06:31的发言:

广东的“服”和“服务”戳

 

      谦野和之先生的《新中国邮政日戳祥影印集》中 有广东的“服”和“服务”戳。谦野和之先生把它归入“押运服务戳” 类。

 

为:“负责派出各种邮运工具及在车船派出押运班邮局,由省局指定,多为邮运工具配属局、车次船班起点局邮戳”。书中给出的

 

广东的“服”和“服务”戳上的时间为1962年和1963年。这样的邮运工具配属局或车船派出押运班邮局会盖销方连邮票出售吗?

 

而北京(服10)戳的时间是1955年11月。

王兄,要知这是一个热爱中国邮品的外国人所写,他对此完全没有深入的认识和研究。

这种“服”字戳,在使用的地区根本没有什么押运服务,想不到你专玩戳,居然也受此误导!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6-24 10:12

QUOTE:
以下是引用王厚邦在2008-6-24 8:24:16的发言:
1955年1月9日成立了 中国集邮公司,(服10)可能从它那里出来的。

天方夜谭


作者: 王厚邦    时间: 2008-6-24 10:28

那么,北京(服10)这把戳的主人是谁呢?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6-24 10:31

王兄,请仔细看本网的贴,这里发了不少各地“服”字戳,相信对你认识和研究很有帮助。

 


作者: 小马哥    时间: 2008-6-24 12:05

不错不错!

这才像搞学问!

应该有点学术性的辩论才热闹吗


作者: 心养    时间: 2008-6-24 12:31

QUOTE:
以下是引用王厚邦在2008-6-23 22:08:06的发言:
  “服”字戳的意思为“服务”部门,此(服10)似为北京集邮公司的“服务”部门,此戳用来盖销邮票作成盖销票出售。

同意王老师的说法     服10是集邮公司销票用的  


作者: 王厚邦    时间: 2008-6-24 12:38

应是中国集邮公司销票用的。那时还没有北京集邮公司。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6-24 12:42

不知各位有否看一楼文章?“服”了你们!
作者: 心养    时间: 2008-6-24 13:53

明白麦会的意思    戳是服务流动性质的戳 但收回做销票用了 而不知道原因  不知道对吗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6-24 14:43

QUOTE:
以下是引用心养在2008-6-24 13:53:55的发言:
明白麦会的意思    戳是服务流动性质的戳 但收回做销票用了 而不知道原因  不知道对吗

非常正确!

我在文章中已介绍其情况,此戳应该是流动服务专用,我还有服1的封。

由于这种戳是临时性质,当流动服务需要的结束后,这种戳就没有用途。所以被相关机构借用来销票是很合理和很正常的。

在全国来说这种服务戳还是比较普遍,有“服”字,“服务”,“流动服务”等称呼,其性质和用途完全一样,但确实有些戳未能专用。

这是很普遍和很常见的现象,根本不用少见多怪而望文生义,把意思反转和强加于此戳。

小夏集戳很多,相信你也明白这种专用戳用于其它途径是很正常的,从清代到现在都是如此。


作者: 美丽杀手    时间: 2008-6-24 19:42

嘿嘿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6-24 19:43:29编辑过]


作者: 美丽杀手    时间: 2008-6-24 19:47

都是北京的好戳
作者: 王厚邦    时间: 2008-6-24 21:25

                                         一、

      我說:北京(服10)戳为中国集邮公司专用出售盖销票的邮戳。—这其实不是我原创的,我也是在收集到这戳后不知何意,向几位北京邮友讨教后才知道的。我同意这种說法。

 

      麦会說:“服”字戳的意思为“流动服务”(或临时服务)戳。可能此戳是北京邮局收回不用,被相关机构(应是中国集邮公司)借用来盖销邮票之用的。

 

     麦会的說法要成立,就要有有关的资料或有在55年11月之前的该戳实寄封—证明过去确实曾作流动邮戳用的就可以。

 

                                   二、

 

     谦野和之先生把它归入的“押运服务戳” 是个大类。服务戳只是其中之一:“由省局指定,多为邮运工具配属局、车次船班起点局邮戳”。其实和麦会的“流动服务”邮戳的意思基本一样。因为邮运工具配属局、车次船班起点局的邮戳”,都有流动邮局戳的意思在内。谦野和之先生的这段叙述也是有参考价值的。說不定他也是从文献资料上抄来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6-24 21:26:31编辑过]


作者: 心养    时间: 2008-6-25 09:41

QUOTE:
以下是引用麦国培在2008-6-24 14:43:45的发言:
QUOTE:
以下是引用心养在2008-6-24 13:53:55的发言:
明白麦会的意思    戳是服务流动性质的戳 但收回做销票用了 而不知道原因  不知道对吗

非常正确!

我在文章中已介绍其情况,此戳应该是流动服务专用,我还有服1的封。

由于这种戳是临时性质,当流动服务需要的结束后,这种戳就没有用途。所以被相关机构借用来销票是很合理和很正常的。

在全国来说这种服务戳还是比较普遍,有“服”字,“服务”,“流动服务”等称呼,其性质和用途完全一样,但确实有些戳未能专用。

这是很普遍和很常见的现象,根本不用少见多怪而望文生义,把意思反转和强加于此戳。

小夏集戳很多,相信你也明白这种专用戳用于其它途径是很正常的,从清代到现在都是如此。

我也是刚学习   对于此戳也不了解   相信xiaoyu888版主会有高见  


作者: 王厚邦    时间: 2008-6-25 11:35

 

 

    再仔细看了几遍麦会在第1楼的文章,非常同意文章末尾的一段话:

 

  “实情如何,仍有待探讨,用此种邮戳盖销邮票,为我们增加了收集趣味和研究的课题。”

 

     从现有的北京(服10)戳的实物可以得出:该戳为中国集邮公司专用出售盖销票的邮戳,这点大概麦会也同意吧,不同意的只是认为这戳原来不是中国集邮公司的,而是向北京邮局借来的,它过去是枚流动服务邮戳。—如果我没有领会错的话。

 

    那么让我们继续寻找55年11月之前的北京(服10)戳的实寄封,以证明该戳确实如麦会所言:该戳原先为北京邮局的一枚“流动服 务”邮戳。或让知情者发表有关北京(服10)邮戳的来龙去脉的真相:这戳究竟是谁的?

 


作者: stones    时间: 2008-6-25 11:45

好像又绕回去了


作者: 姜运南    时间: 2008-6-25 12:33

QUOTE:
以下是引用王厚邦在2008-6-24 21:25:15的发言:
                                         一、

      我說:北京(服10)戳为中国集邮公司专用出售盖销票的邮戳。—这其实不是我原创的,我也是在收集到这戳后不知何意,向几位北京邮友讨教后才知道的。我同意这种說法。

 

      麦会說:“服”字戳的意思为“流动服务”(或临时服务)戳。可能此戳是北京邮局收回不用,被相关机构(应是中国集邮公司)借用来盖销邮票之用的。

 

     麦会的說法要成立,就要有有关的资料或有在55年11月之前的该戳实寄封—证明过去确实曾作流动邮戳用的就可以。

 

                                   二、

 

     谦野和之先生把它归入的“押运服务戳” 是个大类。服务戳只是其中之一:“由省局指定,多为邮运工具配属局、车次船班起点局邮戳”。其实和麦会的“流动服务”邮戳的意思基本一样。因为邮运工具配属局、车次船班起点局的邮戳”,都有流动邮局戳的意思在内。谦野和之先生的这段叙述也是有参考价值的。說不定他也是从文献资料上抄来的。

 

 

真的是笑话,“由省局指定,多为邮运工具配属局、车次船班起点局邮戳”说的是火车,轮船邮局,对于玩邮戳的人来说,把这2种邮局邮戳和流动邮局戳说是“意思基本一样”,真的是开玩笑了,这2种不论从邮政还是集邮的角度来讲都是完全不同的2种意义的邮戳了。在说了,研究新中国的邮戳,一个日本人的资料怎么能当依据来用了。

很多东西的研究,不一定是要有实物才能确定的,但是邮戳的刻制肯定是有邮政规则规定的,虽说有些特殊的列子会有些变化,但是不会从本质有改变了,就像腰框戳,是清代的戳式,但是有些地方民国才刻制启用的,能见到这个戳式的就一定说是清代启用的吗,同样了,这个北京的“服”字戳,能看到他做为盖销邮戳使用,而不管别的地方都是在流动邮局使用的无数例证,而像当然的,一定把在盖销邮票上使用的“服”字戳给说成是集邮服务使用的邮戳了。


作者: 王厚邦    时间: 2008-6-25 13:44

      真的是笑话,“由省局指定,多为邮运工具配属局、车次船班起点局邮戳”只说是火车,轮船邮局,怎么偏偏把汽车邮局排除在外呢?

      真的是笑话   研究新中国的邮戳,一个日本人的资料怎么就不能当依据来用了。能不能用是看研究的深度,不是看那个国籍的人,水原明窗的解放区邮票资料就不能当依据来用了?而且我只是说:“谦野和之先生的这段叙述也是有参考价值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6-25 14:37:03编辑过]


作者: 王厚邦    时间: 2008-6-25 14:33

        在研究时,不能因为找不到实物就改说:“很多东西的研究,不一定是要有实物才能确定的。”来搪塞。确实从其他方面可以找到旁证,但找到实物才是最有力的证据。

      举“腰框戳”为例,我看这样才上下对得起来:

      就像腰框戳,是清代的戳式,但是有些地方民国才刻制启用的,能见到这个戳式的就一定说是清代启用的吗?同样了,这个 “服”字戳,别的地方都是在流动邮局使用的,有无数例证,而这个北京的“服(10)”邮戳,就一定也是流动邮局使用的了?

 

       再说,“流动邮局使用的,有无数例证”。可不可以告诉我“无数”究竟大约有多少?除了麦会税的广东、江苏等地外,再加上北京的(服1)和(服10)两个外,还有多少?怎么麦会说:“但不易收集。”,而你姜先生却有“无数例证。”而我也只有一个(服10)戳。所以我以一窥万,错误难免。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6-25 14:51:19编辑过]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6-25 14:46

王兄,本论坛上已发过多种“服”字戳,请你仔细搜索,可能会有所参考。

包括广东五华和广东海南的。

 


作者: 王厚邦    时间: 2008-6-25 15:07

麦会:我很想看到本论坛上已发过多种“服”字戳,但经几处搜索,依然没有找到。在“广东邮史”栏没有找到

 

         你就告诉我在什么栏目中。免得我瞎找。谢谢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6-25 15:14:59编辑过]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6-25 15:16

我替你找找好了,主要是贴子太多!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6-25 15:22

五华服1

http://www.p1878.com/dispbbs.asp?boardid=190&Id=65&page=20

 

海南服1乙

 

http://www.p1878.com/dispbbs.asp?boardid=122&Id=3625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6-25 15:23

另外,北京应该有服1至服10的编号。

我有服1的封。

由于这种戳是流动性质,实物使用时间很短,所以很难全部集齐。


作者: 王厚邦    时间: 2008-6-25 18:07

谢谢麦会,见到了广东五华服1 还和广东琼山服1乙两戳,学习了 。

 

另外,询问北京邮友,北京只见到服1和 服10,未见服2-服9戳。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6-25 19:04:07编辑过]


作者: 姜运南    时间: 2008-6-25 18:36

因为我们在讲的是新中国的邮戳,而新中国邮戳里面是没有汽车邮局的,所以我才没有提到

水原先生对于解放区邮票是很有研究,但是濂野先生(他也是我邮友,每期刊物都有给我邮寄)对于新中国邮戳的研究,真正玩新中国邮戳的邮友心里都有数了,此二位先生对于相应研究中国邮品的情况能画等号的吗?

邮戳的不易收集,是数量的多少是一个概念吗?就新中国同时期(旧币时期)的“流”字的流动服务戳来说,有几个是容易好找的,但是当很多邮友把手中的这类戳都集中到一起的时候,我相信数量肯定是不少的,但是在每个人的手中的,数量肯定不多的。

 


作者: 王厚邦    时间: 2008-6-25 19:52

姜先生说:新中国邮戳里面是没有汽车邮局的。

 

而邮识水平为“邮友心里都有数”的谦野和之先生在他的著作中却列出了汽车邮局这一节。如给出了 50年7月12日的 北京汽车邮局戳等。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6-25 19:58:43编辑过]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6-25 19:58

这倒没有注意,但该书记录不少伪戳作者也不自知,引用时应慎重!
作者: 姜运南    时间: 2008-6-25 20:08

拜托你好好看清楚,那个是实物的图片还是手描的戳样了。因为书我没有带在身边,他书中讲的北京这个汽车邮局的戳好像是同火车邮局是一样性质的,根本就不是集邮者所讲的汽车邮局的性质了
作者: liudan    时间: 2008-6-25 22:50

这个“服”戳应该和押运无关,我不太清楚是什么原因理解为押运服务戳?

火车邮局、轮船邮局属于邮政运输范畴(邮路),而我们通常所说的流动邮局、流动服务是邮政营业范畴,是不相干的。虽然也有把火车邮局称为流动邮局,但只能说是一词多义造成的。

那么作为汽车邮戳,应该区别两类,即属于邮政运输、表示邮路的汽车邮戳,如“50年7月12日的 北京汽车邮局戳”,此戳只见有手描戳,没见过实物。通常来说,汽车邮路没有邮戳,但是目前只见有七个城市(全是东北的)有使用类似于火车邮戳的汽车邮路戳。另外在民国时期也见有,有图的仅一例,甲戌邮刊中刊登的“宝潭汽车邮局”,另外在《中国邮史》的某期(忘记哪期了)曾有一份邮政文件提到一种此戳。

还有一种就是汽车流动邮局戳,这个是作为固定邮局的补充,以流动服务来方便消费者用邮,以收寄邮件为主。如亚运会期间北京就有十辆汽车流动邮局,在杭州也有过这种,我亲眼见过。但是这种邮局实际使用的戳让不统一,有用“流”“流动”“服”,杭州的则名“西湖邮局”,有的则什么也看不出,和普通邮戳一样。


作者: 小马哥    时间: 2008-6-25 22:56

QUOTE:
以下是引用liudan在2008-6-25 22:50:00的发言:

这个“服”戳应该和押运无关,我不太清楚是什么原因理解为押运服务戳?

火车邮局、轮船邮局属于邮政运输范畴(邮路),而我们通常所说的流动邮局、流动服务是邮政营业范畴,是不相干的。虽然也有把火车邮局称为流动邮局,但只能说是一词多义造成的。

那么作为汽车邮戳,应该区别两类,即属于邮政运输、表示邮路的汽车邮戳,如“50年7月12日的 北京汽车邮局戳”,此戳只见有手描戳,没见过实物。通常来说,汽车邮路没有邮戳,但是目前只见有七个城市(全是东北的)有使用类似于火车邮戳的汽车邮路戳。另外在民国时期也见有,有图的仅一例,甲戌邮刊中刊登的“宝潭汽车邮局”,另外在《中国邮史》的某期(忘记哪期了)曾有一份邮政文件提到一种此戳。

还有一种就是汽车流动邮局戳,这个是作为固定邮局的补充,以流动服务来方便消费者用邮,以收寄邮件为主。如亚运会期间北京就有十辆汽车流动邮局,在杭州也有过这种,我亲眼见过。但是这种邮局实际使用的戳让不统一,有用“流”“流动”“服”,杭州的则名“西湖邮局”,有的则什么也看不出,和普通邮戳一样。

我有北京汽车邮局实物,不过是民国后期的,不知道是否是留兄所说的.

一会儿找出来发了.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6-25 22:57

QUOTE:
以下是引用liudan在2008-6-25 22:50:00的发言:

这个“服”戳应该和押运无关,我不太清楚是什么原因理解为押运服务戳?

火车邮局、轮船邮局属于邮政运输范畴(邮路),而我们通常所说的流动邮局、流动服务是邮政营业范畴,是不相干的。虽然也有把火车邮局称为流动邮局,但只能说是一词多义造成的。

那么作为汽车邮戳,应该区别两类,即属于邮政运输、表示邮路的汽车邮戳,如“50年7月12日的 北京汽车邮局戳”,此戳只见有手描戳,没见过实物。通常来说,汽车邮路没有邮戳,但是目前只见有七个城市(全是东北的)有使用类似于火车邮戳的汽车邮路戳。另外在民国时期也见有,有图的仅一例,甲戌邮刊中刊登的“宝潭汽车邮局”,另外在《中国邮史》的某期(忘记哪期了)曾有一份邮政文件提到一种此戳。

还有一种就是汽车流动邮局戳,这个是作为固定邮局的补充,以流动服务来方便消费者用邮,以收寄邮件为主。如亚运会期间北京就有十辆汽车流动邮局,在杭州也有过这种,我亲眼见过。但是这种邮局实际使用的戳让不统一,有用“流”“流动”“服”,杭州的则名“西湖邮局”,有的则什么也看不出,和普通邮戳一样。

很有参考价值!学习了。


作者: liudan    时间: 2008-6-25 22:57

火车邮局、轮船邮局的业务就是邮政运输,但在以前也承担很小部份的收寄邮件的业务(属于邮政营业),这只是附带性质的,改变不了其作为邮政运输性质的本质。

而汽车邮路就不同,纯粹的邮政运输,并不承担收寄业务(好象会带人),东北的七个城市的那些汽车邮路戳,多为集邮人士盖出来的,实际上并不收寄邮件,不可能产生自然的汽车邮路戳实寄封。

城市里的那些提供流动服务的汽车邮局(如民国末期的汽车行动邮局),就是邮政营业,相对于固定邮局,并不是邮政运输。

在中国邮戳史中,张恺升先生就区别了这两种戳,即“公路汽车邮局”“都市汽车邮局”


作者: liudan    时间: 2008-6-25 22:59

QUOTE:
以下是引用小马哥在2008-6-25 22:56:43的发言:
QUOTE:
以下是引用liudan在2008-6-25 22:50:00的发言:

这个“服”戳应该和押运无关,我不太清楚是什么原因理解为押运服务戳?

火车邮局、轮船邮局属于邮政运输范畴(邮路),而我们通常所说的流动邮局、流动服务是邮政营业范畴,是不相干的。虽然也有把火车邮局称为流动邮局,但只能说是一词多义造成的。

那么作为汽车邮戳,应该区别两类,即属于邮政运输、表示邮路的汽车邮戳,如“50年7月12日的 北京汽车邮局戳”,此戳只见有手描戳,没见过实物。通常来说,汽车邮路没有邮戳,但是目前只见有七个城市(全是东北的)有使用类似于火车邮戳的汽车邮路戳。另外在民国时期也见有,有图的仅一例,甲戌邮刊中刊登的“宝潭汽车邮局”,另外在《中国邮史》的某期(忘记哪期了)曾有一份邮政文件提到一种此戳。

还有一种就是汽车流动邮局戳,这个是作为固定邮局的补充,以流动服务来方便消费者用邮,以收寄邮件为主。如亚运会期间北京就有十辆汽车流动邮局,在杭州也有过这种,我亲眼见过。但是这种邮局实际使用的戳让不统一,有用“流”“流动”“服”,杭州的则名“西湖邮局”,有的则什么也看不出,和普通邮戳一样。

我有北京汽车邮局实物,不过是民国后期的,不知道是否是留兄所说的.

一会儿找出来发了.

不是的,你说的是流动邮局,他说的这个是汽车邮路戳,三格式,上格是两层,“北京-汽车邮局”,下格是邮路区间“京津”。很多邮戳书上都有这个图,但明显是手描的。


作者: liudan    时间: 2008-6-25 23:05

哈尔滨至佳木斯汽车邮路戳,和火车邮局一个性质,但和流动服务的汽车邮局是两码事。1980年发行的邮政运输邮票中,所指的汽车邮政运输就是这个东西。

9V1KUlR5.jpg




图片附件: [盖“北京(服10)”邮戳的盖销票] 9V1KUlR5.jpg (2008-6-25 23:04, 86.89 KB) / 下载次数 0
http://www.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10758&k=ebcfe3edb407f79100746b6f3d4e63db&t=1718541485&sid=m35Cx0


作者: 王厚邦    时间: 2008-6-26 10:29

                                                       北京的流动服务戳

 

      看了北京黄鼎峙先生的邮集“建国初期的北京邮政”(载中国集邮网)和文章:“建国初期北京邮政初探”(载《集邮博览》1994年11月)知道北京于1953年4月1日成立流动服务局。使用的邮戳为点线三格式,上格为“北京”;中格为年月日;下格为“流动邮局”。其戳式不必我再上传了,因为就在本栏中Ppjingtao先生于6月22日发贴:“北京流动邮局戳”中已经上传了一个图。(注意 :日期为 55年10月 17日)

 

 

     这就告诉我们:流动服务在北京用的是:“流动邮局”戳。而不是北京(服10)戳。对北京(服1)戳,我没有此藏品,就没有发言权。

 

     我只集到一个北京(服10)戳。又承麦会告知,又看到了2个广东的服字戳,就此而已,正是孤陋寡闻,非常惭悔。而姜运南先生说有无数例证说明别的地方的流动邮局使用了“服”字戳。我很想向姜运南先生学习讨教,除了广东、北京外,将你见到的“无数例证”讲点给我听,我想至少总有10来个省市吧,能有20个左右的省市也在情理之中,这将使我和许多邮友增长邮识,以后不至于想当然再作无稽之谈。

    

VvbYRIWV.jpg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6-26 10:37:00编辑过]



图片附件: [盖“北京(服10)”邮戳的盖销票] Jjbu6Nnh.jpg (2008-6-26 10:25, 35.67 KB) / 下载次数 0
http://www.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10817&k=a978948d55dec663506eb8cd4d1270ce&t=1718541485&sid=m35Cx0



图片附件: [盖“北京(服10)”邮戳的盖销票] VvbYRIWV.jpg (2008-6-26 10:27, 35.67 KB) / 下载次数 0
http://www.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10818&k=6c8800a1c306fc45237a33bc99bf336e&t=1718541485&sid=m35Cx0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6-26 11:29

谢谢王兄参与,你可以再看我的贴,服字戳文字设置分“服”、“服务”、“流动服务”数种。

北京是大城市,有多种名称不稀奇,试想此戳如果注上“流动服务”四个字,根据无法放置。

我再多提一些意见给你参考,其实服1和服10估计是专门为外国驻华机构服务的,所以它的邮戳是中英文式,而且服1见的所有实寄封都是寄国际的,由于有其临时性质,所以时间很短就不用了。新中国中英文戳是国际专用戳,设计成如此是有其原因的,亦符合它的使用范围。

你提供的那件全中文则可肯定是国内用戳。所以王兄你要分清楚概念和用途,灵活思维和灵活理解。

至于专用邮戳改作它用的例子,随便举几百例都没有问题,例如快信戳盖在平信上,机要专用戳盖在平信上,落地戳盖在邮票上作销票等等......。真是闭上眼睛可以举出几百例!

 

此种流动服务戳应该是新中国特有,我个人收集大概十来二十种不同。

其实会刊也介绍过一些,可翻阅查对。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6-26 11:29

上边打错字了:

北京是大城市,有多种名称不稀奇,试想此戳如果注上“流动服务”四个字,根本无法放置。


作者: liudan    时间: 2008-6-26 13:11

1953年后出现的流动邮局应该和此服戳无关,此服戳应该也是流动服务形成的,请看《北京志邮政志》245页:

1951年7月1日开始,在前门火车站月台上试办邮电服务车。

会不会和此邮电服务车有关。


作者: 王厚邦    时间: 2008-6-26 13:44

                                  各持己见都是推测可能,真相大白需待经手之人

                                     

      对北京(服10)戳的讨论,麦会在第1楼的文中,也只是提出了一种可能,即:可能此戳是北京邮局收回不用,因有盖销邮票任务才“废物利用”,再取出作盖销邮票之用,实情如何,仍有待探讨

 

      而我是提出了另一种可能:北京(服10)戳为中国集邮公司专用出售盖销票的邮戳。这是我收集此戳后向北京邮友问来的,我同意这说法。

 

      中国集邮公司向北京邮政局下的流动服务局借个北京(服10)戳这件事,是有很大胆的想像力。我想不出来,中国集邮公司不是北京邮局的下级,他可以自己刻戳,何必借呢?借何必要借(服10)戳?所以我认为麦会和我提的都是一种可能情况。是在瞎子摸象。

     

      要将可能变为确论,光有旁证或推测是不够的,需要有直接的证据。我们等待当时中国集邮公司的有关人士揭底吧。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6-26 15:56

QUOTE:
以下是引用王厚邦在2008-6-26 13:44:15的发言:

                                  各持己见都是推测可能,真相大白需待经手之人

                                     

      对北京(服10)戳的讨论,麦会在第1楼的文中,也只是提出了一种可能,即:可能此戳是北京邮局收回不用,因有盖销邮票任务才“废物利用”,再取出作盖销邮票之用,实情如何,仍有待探讨

 

      而我是提出了另一种可能:北京(服10)戳为中国集邮公司专用出售盖销票的邮戳。这是我收集此戳后向北京邮友问来的,我同意这说法。

 

      中国集邮公司向北京邮政局下的流动服务局借个北京(服10)戳这件事,是有很大胆的想像力。我想不出来,中国集邮公司不是北京邮局的下级,他可以自己刻戳,何必借呢?借何必要借(服10)戳?所以我认为麦会和我提的都是一种可能情况。是在瞎子摸象。

     

      要将可能变为确论,光有旁证或推测是不够的,需要有直接的证据。我们等待当时中国集邮公司的有关人士揭底吧。

讨论有不同观点是正常的,但一些史料要注意。蓝色的那段话有明显错误。

 


作者: 王厚邦    时间: 2008-6-26 16:25

中国集邮总公司是可以刻戳的,但只可以刻什么戳和 什么时间开始可以刻戳应有文件规定。是否早到 1955还要查证, 兰色那段话的错误大概就在 这里吧?

 

上面写的 “是有很大胆的想像力。我想不出来,”标点符号错了 ,应是:“是有很大胆的想像力,我想不出来。”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6-26 16:37:19编辑过]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6-26 16:32

纪念戳可以刻,但日戳不能刻,日戳是代表邮政服务(业务),集邮公司何来邮政服务(业务)可言?

大概在80年代,总公司仿刻过邮戳,捅了个大漏子,邮电部全国发文公开批评,可想而知有多严重,在50年代更加不可能专门刻制邮戳去销票。

王兄应该开拓思维,不能局限于集邮专用戳上。

你再买多些盖销票研究一下就会明白,新旧币盖销票所用戳式不下数十种,是发行一次新邮票有盖销任务的时候就随时向相关邮局借用日戳,所以才有那么多的不同戳式用于盖销票上!


作者: 王厚邦    时间: 2008-6-26 16:49

我看到的在文件资料上:规定:中国集邮总公司和各市公司营业部门的日戳,按本款1项表列的规定刻制。省(区)公司不办现业,不刻发日戳。

                                       邮票出口公司:上面刻汉文地名,下面刻汉语拼音地名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6-26 16:57

那是后期了,而且那种戳是注明是集邮专用戳,与日戳区别很明显的。

现在总公司可以仿制日戳了。

其实更大一点,旧币盖销票数以千万计,所用戳亦有数十种,如果有专用服务戳销票,何来如此少见(仅见服10一种,而且目前个人仅发现盖了两种票),早就应该每一张盖销票都用服务戳来销了。


作者: zp大鹏展翅    时间: 2013-9-9 08:37

谢谢麦会,见到了广东五华服1 还和广东琼山服1乙两戳,学习了 。

另外,询问北京邮友,北京只见到 ...
王厚邦 发表于 2008-6-25 18:07



  一枚北京服2的航一封,发上来。因图片太大,只能发个局部。 北京服2.jpg

图片附件: 北京服2.jpg (2013-9-9 08:37, 56.9 KB) / 下载次数 25
http://www.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768588&k=e61f0b5ec86a60a84119aa44a1b7d8a0&t=1718541485&sid=m35Cx0


作者: zp大鹏展翅    时间: 2013-9-9 08:42

航一普票票混贴封销北京服2戳.jpg 回复 60# zp大鹏展翅

图片附件: 航一普票票混贴封销北京服2戳.jpg (2013-9-9 08:42, 108.19 KB) / 下载次数 33
http://www.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768589&k=e086068685382d53976f2f61abfcee57&t=1718541485&sid=m35Cx0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3-9-9 08:45

好东西来了
作者: 王大宝    时间: 2013-9-9 08:51






欢迎光临 华邮网 (http://www.p1878.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