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请教陈刚兄 [打印本页]

作者: 小马哥    时间: 2008-7-3 14:38     标题: 请教陈刚兄

此封40,6,11由上海航空寄加尔哥达,贴邮资共计3.1元,未注明任何经转邮路的提示.

背面又河内6,24中转戳,加7,21落地戳,正面另有检查章.

多数上海出境的国际邮件均应由香港中转,但此封却由河内转.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望兄提示.

谢谢!

uWUsGeIF.jpg
TplATGxT.jpg


图片附件: [请教陈刚兄] uWUsGeIF.jpg (2008-7-3 14:37, 94.1 KB) / 下载次数 0
http://www.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12978&k=440b04982d4b431a0ba3090f0116d0df&t=1718927221&sid=idpP2J



图片附件: [请教陈刚兄] TplATGxT.jpg (2008-7-3 14:37, 90.52 KB) / 下载次数 0
http://www.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12979&k=810f8ff03a150e0a1038cd17699f686d&t=1718927221&sid=idpP2J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7-3 14:45

呵呵,愿闻其详。
作者: 小马哥    时间: 2008-7-3 14:46

此时国内到河内不是已经停航了吗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7-3 14:52

不清楚,没有研究,但估计可以查到资料。

小马哥买书查一查就清楚。


作者: 小马哥    时间: 2008-7-3 14:55

QUOTE:
以下是引用麦国培在2008-7-3 14:52:33的发言:

不清楚,没有研究,但估计可以查到资料。

小马哥买书查一查就清楚。

抗战邮路的几本书我都翻遍了.

但没有答案.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7-3 14:59

我这里有一本《中华邮史趣谈》不知你有没有,我们会出版的。
作者: 小马哥    时间: 2008-7-3 14:59

也就只能是上海到香港,然后到昆明,昆明走滇越铁路到河内,然后由河内去印的.

那这样绕来绕去不是神经病吗?还不如从香港直接转到印度.

再说当时国内跟河内的线路已经停了啊.


作者: 小马哥    时间: 2008-7-3 15:00

QUOTE:
以下是引用麦国培在2008-7-3 14:59:15的发言:
我这里有一本《中华邮史趣谈》不知你有没有,我们会出版的。

还没有.

呵呵~

最近没钱了.

过一阵再买吧.多少钱?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7-3 15:01

等你有钱的时候再说吧。

说不定到时卖2元一本。


作者: 小马哥    时间: 2008-7-3 15:08

QUOTE:
以下是引用麦国培在2008-7-3 15:01:33的发言:

等你有钱的时候再说吧。

说不定到时卖2元一本。

那你给我一本吧.

我马上去凑两块钱.

估计一个星期应该能凑到,到时候汇给你.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7-3 15:26

等有这价格一定通知你,请耐 心等待。
作者: fred    时间: 2008-7-3 19:14

不会查错了地方了吧。当时上海由日本控制。不知当时有没有上海到加尔各答航线。[em54]
作者: 小马哥    时间: 2008-7-3 21:11

QUOTE:
以下是引用fred在2008-7-3 19:14:24的发言:
不会查错了地方了吧。当时上海由日本控制。不知当时有没有上海到加尔各答航线。[em54]


作者: 民国邮票    时间: 2008-7-3 21:22

QUOTE:
以下是引用小马哥在2008-7-3 21:11:03的发言:
QUOTE:
以下是引用fred在2008-7-3 19:14:24的发言:
不会查错了地方了吧。当时上海由日本控制。不知当时有没有上海到加尔各答航线。[em54]

到加尔各答的航线是出现在香港沦陷后,,,国际航空邮路之前基本都从香港中转,,,,而香港又在41年底才沦陷,,,,,,怎么会走印度?


作者: 小马哥    时间: 2008-7-3 21:25

QUOTE:
以下是引用民国邮票在2008-7-3 21:22:47的发言:
QUOTE:
以下是引用小马哥在2008-7-3 21:11:03的发言:
QUOTE:
以下是引用fred在2008-7-3 19:14:24的发言:
不会查错了地方了吧。当时上海由日本控制。不知当时有没有上海到加尔各答航线。[em54]

到加尔各答的航线是出现在香港沦陷后,,,国际航空邮路之前基本都从香港中转,,,,而香港又在41年底才沦陷,,,,,,怎么会走印度?

老兄先看看封在发言好吗?

老兄的发现跟我的问题没有关系啊!


作者: fred    时间: 2008-7-3 21:39

马老师我不大懂,抱歉![em54]


作者: 小马哥    时间: 2008-7-3 21:42

QUOTE:
以下是引用fred在2008-7-3 21:39:58的发言:

马老师我不大懂,抱歉![em54]

我更不懂!

所以才要请教专家.

现在只有等专家来指点迷津了.

此封确实比较怪


作者: 小马哥    时间: 2008-7-3 21:46

现在探讨的是伤害到加尔哥达是怎么走的问题.

按理说当时没有上海到加的直飞航线.

此件有河内中转戳,肯定是经过昆明.

但由香港到昆明在到河口再去印度,这个邮路我想不通.


作者: cannon928    时间: 2008-7-4 01:02

这个封的邮路问题,似乎不是太难解释。虽然当时也有伪中华航空上海经台北到广州的航线,但不知为何,上海寄出的国际航空邮件,利用此线的不多。这个封寄信人的考虑应该是从上海经水路至香港或河内,然后再搭英航的飞机经新加坡至加尔各答。邮资的计算是平信0.5+航空至印度1.3/5克X2=3.1,这里需要作些解释的是航空至印度的资费,表上是1.55/5克,但包括国内与国外航空费。国内到河内走水路的话,应减去0.25/5克。这种减去0.25/5克的算法,在此后上海等沦陷区经美国寄欧洲的航空邮件中常见,为5.4/5克。相对的从国统区走此线的,因为一般都是航空出境,所以多见邮资表上所列5.65/5克。当时虽然也还有法航与荷航,但航空费不同。史载此线的一时中断是6月14日,所以实际此封到河内后,可能是经水路或陆路到加尔各答,或是留到7月13日航线再开以后再航空至加尔各答,这也部分解释了为何到加尔各答花了这么长时间。

比1楼的封更有些意思的是下面这个,当时也引起了一些讨论,大家不妨考虑一下。

x5OhM9RW.jpg
5ml9eYS5.jpg


图片附件: [请教陈刚兄] x5OhM9RW.jpg (2008-7-4 01:01, 40.25 KB) / 下载次数 0
http://www.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13177&k=ac4b2b5bb29acd0a471187822e3e63df&t=1718927221&sid=idpP2J



图片附件: [请教陈刚兄] 5ml9eYS5.jpg (2008-7-4 01:02, 36.64 KB) / 下载次数 0
http://www.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13178&k=d526b5c119151572373e17e6d85bdd46&t=1718927221&sid=idpP2J


作者: 小马哥    时间: 2008-7-4 01:24

原来是这样啊!

从上海到河内原来走的是水路啊.

呵呵~我还以为是走滇越线呢.

看来是我想复杂了.

不过按照陈兄所讲,此线6,14停航,那此封也算是个滞留封吧?是否也有点意思呢?


作者: cannon928    时间: 2008-7-4 01:42

有点小意思,不过后面只是我个人的推测,还要有更多的实物来证明。


作者: fred    时间: 2008-7-4 07:54

邮路不是由寄信人设定的吧.所以只要来上海看看相关档案即可.
作者: cannon928    时间: 2008-7-4 08:36

QUOTE:
以下是引用fred在2008-7-4 7:54:32的发言:
邮路不是由寄信人设定的吧.所以只要来上海看看相关档案即可.

今天也许难以想象,从30年代初直到47年底实行统一费率为止,国际航空邮件的航空费是按不同航空公司的航空邮路分别定价的,所以寄信人可以选择邮路,交纳相应航空费,不少还会在封上注明,当然,由于某些原因,结果没按照寄信人的要求办的情况也会有,这就要根据封上的过路戳及检查条戳来判断了。

下面这位仁兄就是放着当时泛美太平洋邮路不走,就是要经欧洲至美国,结果人家还照办了。

SLoaP5Qk.jpg
99UMHfJ0.jpg


图片附件: [请教陈刚兄] SLoaP5Qk.jpg (2008-7-4 08:36, 27.85 KB) / 下载次数 0
http://www.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13184&k=2b81d03d9b58470d53775b36aca05776&t=1718927221&sid=idpP2J



图片附件: [请教陈刚兄] 99UMHfJ0.jpg (2008-7-4 08:36, 19.43 KB) / 下载次数 0
http://www.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13185&k=05d13510da059afd61795b2d23d8d79d&t=1718927221&sid=idpP2J


作者: 邮票邮戳    时间: 2008-7-4 13:46

学习中,真学到不少!!!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7-4 14:24

很有意思,陈兄高手也。

 


作者: fred    时间: 2008-7-4 18:45

由于八一三抗战改走其他路还是有的,那时上海正在打仗.陈老师还能举出其它例子吗?


作者: cannon928    时间: 2008-7-7 22:20

QUOTE:
以下是引用fred在2008-7-4 18:45:14的发言:

由于八一三抗战改走其他路还是有的,那时上海正在打仗.陈老师还能举出其它例子吗?

八一三抗战对国际邮路的直接影响不是太大,主要是8月16日龙华机场被炸以后,中航上海-香港线停飞了,所以寄美国的邮件一般先水路至香港,再经泛美太平洋线。

至于邮路指示,下面这个是一个例子,寄信人要求航空至日本,再水路到美国,美国国内再航空,要比使用泛美太平洋线全程航空省钱。

4NxTjuZA.jpg


图片附件: [请教陈刚兄] 4NxTjuZA.jpg (2008-7-7 22:20, 60.86 KB) / 下载次数 0
http://www.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14351&k=88d6b33ec807ff3ca5f5847fe0b4b226&t=1718927221&sid=idpP2J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7-7 22:31

陈兄出手不凡,难得!
作者: 小马哥    时间: 2008-7-7 22:50

一战邮路不懂就找田兄,如果二战邮路不懂就请教陈兄.准没错.呵呵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7-7 22:54

QUOTE:
以下是引用小马哥在2008-7-7 22:50:21的发言:
一战邮路不懂就找田兄,如果二战邮路不懂就请教陈兄.准没错.呵呵

全成你的义务劳动者了!


作者: 小马哥    时间: 2008-7-7 22:57

QUOTE:
以下是引用麦国培在2008-7-7 22:54:58的发言:

全成你的义务劳动者了!

会长怎么这么说啊?
我把两位当作我的老师.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7-7 23:00

哈哈,又拜师了?
作者: 小马哥    时间: 2008-7-7 23:03

大家都各有所长.
大家都是我的老师.
呵呵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7-7 23:09

有什么孝敬老师的?
作者: 小马哥    时间: 2008-7-7 23:12

见面请你喝茶吧.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7-7 23:15

十年难见一面,见了是我请你一餐又一餐,不过老兄加了一次大螃蟹!
作者: 民国邮票    时间: 2008-7-7 23:17

学习了,,,我也发一个,,,

lNXl45Rj.jpg

V7KlpNUS.jpg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7-7 23:18:43编辑过]



图片附件: [请教陈刚兄] lNXl45Rj.jpg (2008-7-7 23:17, 54.95 KB) / 下载次数 0
http://www.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14363&k=dcd48c50150dbfbbadaf12d2c67e5229&t=1718927221&sid=idpP2J



图片附件: [请教陈刚兄] V7KlpNUS.jpg (2008-7-7 23:17, 38.28 KB) / 下载次数 0
http://www.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14364&k=94e30703e3ac64ac1099a04271bc5b2e&t=1718927221&sid=idpP2J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7-7 23:18

我也来排队学习一下!
作者: fred    时间: 2008-7-8 07:04

各位老师,原来是沦陷区的封?不大清楚[em63].国民党的邮政人员一般不会.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7-8 9:09:05编辑过]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7-8 10:27

沦陷初期仍受中华邮政领导,使用中华邮政的邮资、邮戳、邮票。
作者: cannon928    时间: 2008-7-8 14:54

经香港到孟买的,比较常见。
作者: fred    时间: 2008-7-8 18:40

谢谢陈老师.[em56]




欢迎光临 华邮网 (http://www.p1878.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