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上海民居邮政赝品的故事 [打印本页]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5-23 23:22     标题: 上海民居邮政赝品的故事

有邮友问及相关情况,特把此票的来龙去脉向大家说说,以还邮史之真面目,同时亦为增加大家集邮的乐趣多个话题。

此票在92年底出现,当时第一个发现人应该是湖南的周支友先生,他发现后即告诉本人是在广东宝安出现,因我在广东故忍不住就到当地去考察一翻。


 这是我第一次去深圳时办的通行证,挺有民工气质。

VjtmRa7t.jpg
VvUjYs9Z.jpg
t8CR4Jzu.jpg


图片附件: [上海民居邮政赝品的故事] VjtmRa7t.jpg (2008-5-23 23:22, 37.07 KB) / 下载次数 2
http://www.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1839&k=71c1f8a0452df77be5033860b950abfd&t=1718636060&sid=e6mYc0



图片附件: [上海民居邮政赝品的故事] VvUjYs9Z.jpg (2008-5-23 23:22, 31.19 KB) / 下载次数 0
http://www.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1840&k=15965d97de045500d0c7c176347ecb15&t=1718636060&sid=e6mYc0



图片附件: [上海民居邮政赝品的故事] t8CR4Jzu.jpg (2008-5-23 23:22, 122.87 KB) / 下载次数 2
http://www.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1841&k=1e8d38d6f2c9d5b152190c3932b7cce2&t=1718636060&sid=e6mYc0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5-23 23:23

真票与假票的区别比较明显,例如齿孔、纸质明显不同,没有背胶,图案的配色亦不同,假票亦是双色套印,但呆板和不自然,当然骗邮局或一般集邮者是没有问题的,这票是新中国首次出现的邮政赝品,有他的特殊意义和历史背景,以下是真票和伪票的区别,请大家自行分辨。
6KV6VZev.jpg
94G60fHP.jpg
这伪票其实还有两个版,第一版印刷更差,而且数量奇少,目前所见都只有旧票或实寄封,新票从来没有见过,我这里展示的是第二版。


图片附件: [上海民居邮政赝品的故事] 6KV6VZev.jpg (2008-5-23 23:23, 145.65 KB) / 下载次数 4
http://www.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1842&k=487c9da3e05e12b3155d3863bd37dd6e&t=1718636060&sid=e6mYc0



图片附件: [上海民居邮政赝品的故事] 94G60fHP.jpg (2008-5-23 23:23, 147.73 KB) / 下载次数 0
http://www.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1843&k=fe58e7d42a022f1acb33f8bbe867c287&t=1718636060&sid=e6mYc0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5-23 23:24

假票仿的是上海民居细齿第二版式,即黑窗版式。

这个伪票的第二版印刷全张应该为上下两格,根据实物所见,上格为上边带黑色标,下边则没有色标。下格则为上边没有色票,下边有一条黑色标,但都没有绿色的色标和电眼。

齿孔两格的特征完全一样,可能是先印刷切裁后用同一台机器再打孔。特征是第三行横齿孔左边纸漏了几个齿,上下格都是一样,说明是同一台打孔机打出来的。因此,应该是切了之后再打孔。

以下是上格之版票和局部:

q5Zk72mZ.jpg
sCzHsN7k.jpg
Wu5SouRW.jpg
1tJAjnje.jpg
pCUwg7kw.jpg


图片附件: [上海民居邮政赝品的故事] q5Zk72mZ.jpg (2008-5-23 23:24, 132.64 KB) / 下载次数 3
http://www.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1844&k=0f518b4ef875064976799f4770996639&t=1718636060&sid=e6mYc0



图片附件: [上海民居邮政赝品的故事] sCzHsN7k.jpg (2008-5-23 23:24, 138.8 KB) / 下载次数 0
http://www.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1845&k=d68d0d8ff467c11dbe4d677a34dfb47d&t=1718636060&sid=e6mYc0



图片附件: [上海民居邮政赝品的故事] Wu5SouRW.jpg (2008-5-23 23:24, 123.8 KB) / 下载次数 1
http://www.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1846&k=0c5fe3d621e54c5167f4e7a8a449d93a&t=1718636060&sid=e6mYc0



图片附件: [上海民居邮政赝品的故事] 1tJAjnje.jpg (2008-5-23 23:24, 138.87 KB) / 下载次数 0
http://www.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1847&k=060e1ead1f6b6573a455d6ba8af573b3&t=1718636060&sid=e6mYc0



图片附件: [上海民居邮政赝品的故事] pCUwg7kw.jpg (2008-5-23 23:24, 124.85 KB) / 下载次数 0
http://www.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1848&k=c1e3dbdc48e3a87c4be5e2aff6c7247b&t=1718636060&sid=e6mYc0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5-23 23:26

谢谢各位关注,这票第一版和第二版的区别主要是中间阳台窗台的小三角形,第一版三角形是封口的,第二版三角形是呈屋状多边形。

实物区别非这票第一版和第二版的区别主要是中间阳台窗台的小三角形,第一版三角形是封口的,第二版三角形是呈屋状多边形。实物区别非常明显,这是《中国邮史》(《现代集邮》)第一卷第二期上刊登的图片。

RmuqZ1lA.jpg


图片附件: [上海民居邮政赝品的故事] RmuqZ1lA.jpg (2008-5-23 23:25, 147.65 KB) / 下载次数 0
http://www.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1849&k=bf36f0cd45fa26ec40ee5d83b1d57d5a&t=1718636060&sid=e6mYc0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5-23 23:26

继续我的故事:

  我是932月中去宝安的,当时办了通行证,实际深圳分关内和关外,入关内要证,入关外则不用。

  到了宝安才知道,这种假票有其特殊的存在原因和空间,当时的宝安正是大发展,民工众多,而电话费又贵,加上民工家乡亦大多没有电话,想与家乡或亲友通音信,只有通过邮寄信件,所以邮寄信件是最省成本和最方便直接的,但当地邮政配套根本跟不上,方圆数十里可能只有一个邮局,所以当地很多杂货店都有代售邮票,而且0.20元的邮票一概售价为0.25元,因为他们亦是面值或八到九折购进,没有多大的利润。

  由于用邮量大,而邮政又跟不上,地方小店又大量出售这种票,所以这就给造假者有机可乘,据我了解,这些假票是造假者上门兜售,由于售价比邮局便宜,加上当时的人亦不会想到是假票,故就购售,在当地杂货店,有售真的亦有售假的,亦有真假并售的,当然以售真的为主,售假的并不多。

  我第一次去当地,到了很多个地方,因为找的第一个镇并没有发现,只好一路步行,沿途找这些士多店购买,每一间都是买一两枚,看见有伪品的才敢买版票,前后大约步行了大约20多公里,由一个镇走到另外一个镇,其中在西乡就比较集中发现,因此,我就在西乡大小店铺四处查找,由于这些店邮票的存货量不是很大,多的可能有一两版,少的可能只剩几枚,所以只能东找西找,最后亦给我买了一些,可能全部总数有20余版,当然这已包括零票在内。

 

  我在当地只住了两天,成功就回家,并第一时间把票寄发国家和省邮政局汇报相关情况,可惜石沉大海,没有收到任何的回复!

   此票我购回后即分送同好,对于要求购版票的相熟邮友亦适当收回一些劳务费用,但让出的数量不多,因为我亦怕惹上不必要的麻烦,故不会公开出售。

   为了记录这个邮史,以及把手头的散票用去,故我委托本地邮友代写地址,由于323日到宝安西乡,投寄了一批贴这类票的邮件,目前藏家手上的这类票封,大多是我当年所寄,虽然这批封大多没有落地戳,但确实是实寄过的,因本地邮局一直都很少盖落地戳,故这亦是一个历史的真实纪录。

这批封盖销的绝大部份宝安的机盖戳,所以亦不会担心倒拨日戳之类,而且都是本人当时所寄(见下图)。

由于集邮人大部份都是从我手上得到这些票,故后来引发了一个不少的误会,上海一位收集民居的前辈,居然认为这票是我这里发现的,甚至怀疑是我造出来的,后来通过沟通他才明白和理解,最后还因此而成为好友。

所以调查研究过才有发言权,道听途说以讹传讹不但害人,而且会害了自己,因为事实是不容歪曲和不能歪曲的,真相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渐露!

8ZFM2RDs.jpg


图片附件: [上海民居邮政赝品的故事] 8ZFM2RDs.jpg (2008-5-23 23:26, 140.91 KB) / 下载次数 3
http://www.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1850&k=1ddd2f61e36d5bcf3ebabf5d493a1f69&t=1718636060&sid=e6mYc0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5-23 23:27

对于这种邮政赝品,集邮届对此评价是比较高的,他是欺骗邮局的产物,在集邮的角度是很值得去研究和收集,而且国际集邮展览的相关评审规则亦有特别注明,可以放入邮集之中。而且亦是衡量一份相关邮集水平的一个标准,以民居票为例,如果你的民居集中没有这种伪票,那么评审会认为你欠缺收集和研究,因为它在民居的发行史上非常重要和有知名度,而且它不是属于找不到的品种,所以相关邮集一定要有这票。

反过来其它的邮票亦一样,邮政赝品在清末民初已经出现,他们的价格更高,如帆船的邮政伪品,每枚的价格从数百元到两千元不等,而且只有票没有封,如果是封的话可能要翻一到十倍。

邮品的价格是看供求关系,拍卖的以及特殊的东西更加没有谱,因为错过了就可能没有机会。

最后说明一点,本人并不是鼓励造假和贩假(如因为发这贴而与我探讨的邮友,请恕本人不会理会),而只是从一个历史角度和集邮角度去介绍和披露,上海民居票作为新中国首次发现的邮政赝品,这种票无论从任何角度都是值得去收集和研究的。


作者: -邓-    时间: 2008-5-24 13:40

真实邮史,传统研究.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5-24 14:10

谢谢,贴子太多了,可能有些朋友都来不及看。
作者: 张冬冬    时间: 2008-5-24 14:49

学习了

原来背后这么多故事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5-24 14:52

呵呵,每一件邮品都有不同的故事,只是有些有愿意去说有些人不愿意去说而已。
作者: 畅哥    时间: 2008-5-24 15:56

学习了!听麦会讲故事,学麦会的精神!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5-25 20:40     标题: 8月6日22:00截标:1986年《北京集邮》合订本

谢谢,故事太多了,慢慢讲!
作者: 君子    时间: 2008-5-26 21:37

真实的纪录


作者: 风的味道    时间: 2008-5-31 09:21

以前就听说过,再次阅读!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5-31 09:25

欢迎大家把自己的集邮故事和心得记录下来。
作者: 邹元    时间: 2008-5-31 17:40

[em56]再次学习,很多集邮的经历回味起来是很有意思的!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5-31 21:38

也是人生经历和成长过程
作者: njya    时间: 2008-6-24 11:57

步行20多公里。。。。精神可嘉,学习了,谢谢!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6-24 14:13

主要是当时年轻,加上去了亦希望有收获,当时该地都是开发区,交通非常不便。
作者: quhailong    时间: 2008-7-7 20:00

学习了!听麦会讲故事,学麦会的精神!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7-7 20:12

呵呵,故事太多了,说不完!
作者: xieenshun    时间: 2014-1-7 21:02

翻出来看看,图看不见了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4-1-7 21:16

不觉又是二十年的事了!
作者: 泡面与可乐    时间: 2014-1-8 14:33

学习了。可惜图看不到
作者: 信雅达    时间: 2014-3-2 07:20

找到一枚92年8月份的,看来改写记录了。




欢迎光临 华邮网 (http://www.p1878.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