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是个大漏吧! [打印本页]

作者: rchen1001    时间: 2011-8-20 06:38     标题: 是个大漏吧!

http://www.ebay.com/itm/CHINA-2-FDC-FOLDER-UNIQUE-1761-T69M-Beauties-1981-SS-/220772530029?pt=LH_DefaultDomain_0&hash=item336711776d


作者: 姜劍    时间: 2011-8-20 07:33

買家認為是大漏就是大漏了
設計師簽名的集郵品只有欣賞和收藏的價值而已,並沒有研究的價值,想在郵展上用,似乎不太現實,如果只是買著玩玩,幾百美元的價格也無所謂了。
作者: 假师爷    时间: 2011-8-20 08:54

还好,签名没有增加太多。
作者: flippy1234    时间: 2011-8-20 09:04

红楼梦小型张真心漂亮
作者: stamp_age    时间: 2011-8-20 09:08

怎么知道是真的签名,而不是仿冒的?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1-8-20 09:15

爽了
作者: 陆小凤    时间: 2011-8-20 09:16

还是卖家爽
作者: bigjohn    时间: 2011-8-20 10:13

被楼主买去了?
我一年半前在恶霸40美元就买了一件,还是竞拍得到了,没人要。
作者: rchen1001    时间: 2011-8-20 10:29

本帖最后由 rchen1001 于 2011-8-20 10:32 编辑

不是我买的,这个价我觉着高。虽说挺少见,估计比首日封少多了。
你那40刀肯定是漏,怎么也该比首日封高。也是一对吗?北京和纽腰。当年是2地同日发行。

被楼主买去了?
我一年半前在恶霸40美元就买了一件,还是竞拍得到了,没人要。
bigjohn 发表于 2011-8-20 10:13

作者: rchen1001    时间: 2011-8-20 10:39

这些集邮专用的邮展应当不收。要研究大多玩民清时代的。
買家認為是大漏就是大漏了
設計師簽名的集郵品只有欣賞和收藏的價值而已,並沒有研究的價值,想在郵展上用 ...
姜劍 发表于 2011-8-20 07:33

作者: AndyGu    时间: 2011-8-20 12:54

好东西
作者: yangruelong    时间: 2011-8-20 14:08

怎么知道是真的签名,而不是仿冒的?
stamp_age 发表于 2011-8-20 09:08



    是啊,模仿笔迹的高手好像不难找。玩这类东东,真的有些投鼠忌器。
作者: 加国过客    时间: 2011-8-20 14:16

以前我在一老外邮商处看到药用植物型张及票的原设计者签名也是在海外,不过50美元左右,应不会是仿的。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1-8-20 14:27

好像是佛山人士
作者: anbao6504    时间: 2011-8-20 15:38

好东西
作者: 摩云金翅    时间: 2011-8-20 21:17

欣赏!可以装表起来!
作者: rchen1001    时间: 2011-8-20 22:06

还真是。搜了一下。

来自:中国收藏交易网

潘可明――创出“邮票首发式”,创出“出格小型张”


余根晖 王黎阳

作为一个专业邮票设计家,潘可明的作品堪称少而精。

她的邮票代表作以两套风格迥然的《风筝》而享誉中外,尤以第二套――以不同类型的风筝为创作素材画就的邮票作品。1987年,山东潍坊为配合当地举办的“第四届风筝节”,想让潘可明以风筝为题材创作一套邮票,以此扩大潍坊的知名度。潘可明借鉴当地有悠久历史的木板年画和风筝制作的传统,凝以自己多年对邮票的心得,二者结合,终得四枚作品,一经发行即在邮票界取得巨大反响。她曾在1981年应邀赴美国参加美国集邮界为她另一套《红楼梦》邮票举办的首发式。因此,国内集邮界借鉴美国的作法,为这套《风筝》邮票在潍坊举办了《风筝》邮票首发式,并以此开创邮票界的“首发仪式”的先河。据此,潘可明堪称“中国邮票首发式”第一人。

潘可明另一个艺术亮点是《双玉读曲》的小型张创作风格。这套邮票取材于《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因为著名画家刘旦宅老师的画作极其空灵,而且不媚不俗,于是决定向刘老师约稿。由他先创作十二幅画,再用作邮票画稿。在邮票创作过程中,潘可明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段,画面与铭文配饰混然一体,尤其小型张的设计更有特色。当时国内邮票小型张的样式,大多为一张邮票,外配一个装饰性的边框。考虑到要有新意,因此与画家商量后,采用描绘黛玉宝玉在亭台楼阁边读《西厢记》的情景,他们的叛逆形象跃然而出,邮票一经面世,就受到广大邮友的极度喜爱。自此,中国邮票小型张有了新的格式:画面“出格”,或者说内外框混然一体,始创者也许可以认为就是潘可明。

据悉,这次《中国邮票设计艺术展》上,不但会展出潘可明的两套《风筝》的画稿,而且还会有《桂林写生》及《岭南庭园》的画稿。

(潘可明:生于1940年,广东人,我国著名的邮票设计家。1965年毕业于湖北艺术学院后即在邮票设计部门工作。邮票设计代表作有:《刻舟求剑》、《风筝》、《食用菌》、《红楼梦――金陵十二钗》等。)



(编辑:无尘)

好像是佛山人士
麦国培 发表于 2011-8-20 14:27

作者: bao麒麟    时间: 2011-8-20 22:44

名家墨宝?!
作者: leee8888    时间: 2011-8-21 06:24

很好,价钱不懂。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1-8-21 14:57

学到很多




欢迎光临 华邮网 (http://www.p1878.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