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痛悼恩师——徐老星瑛

刚接到上海刘广实老师电话,上海集邮名家徐星瑛老师于昨天逝世,享年94岁。

徐老在民国时期已经享有盛誉,是中国资深邮学家,其邮学造诣极高,邮德高尚,与人为善,对后辈多有提点,是本人集邮启蒙老师之一,约1989年结识,多年来对本人、本会提携甚多,对本人集邮事业影响巨大。
徐老亦是本会903号会员,本人并代表本会对徐老逝世表示沉痛的悼念。

420日下午接到刘广实老师电话,告知徐老星瑛已于419日去世,享年92岁,虽然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但仍忍不住伤悲。

徐老是享誉邮坛之知名集邮家,为人低调,但集邮水平之高,可以说是殿堂级的元老,他的离去,是华邮界的一大损失。

我自1987年开始集邮,大约1989年左右与徐老通信,其后鸿雁往返,结下深厚友谊。

初与徐老相识时,我还只是一个十六岁的小伙子,与徐老这样的大集邮家交往,那种心情与崇拜是难以用语言表达的,所以当时书信的问题特别之多,而我的字又是写得很差,但难得的是徐老淳淳善诱,给我详尽回复,特别是教导我从传统集邮入手,使我走上民居的收集与研究,从此走上正道,终身受益。

当年对民居的收集与研究可以说是痴迷与疯狂的程度,前辈中有徐老星瑛、居老洽群,以及稍后认识的罗老遇时、钱老永昌、郑挥老、刘老广实等良师益友,1992年我首次踏出省门,远征上海,这是我人生中的一个转折点,在沪一个月,使我认识了不少大集邮家,开拓了视野,增加了人生的阅历。

与徐老首次见面是在我堂姐住处(南浔路)附近的新亚点,该点是广帮人聚集之处,在此常能听到粤语乡音,当年之聚,有如昨日之事,当时我与堂哥达培赴会,徐老与罗老二位到会,徐老还带来相机给我与堂哥拍照,当时我还未到19岁,稚气未脱,口袋还带了一包“三角伍”香烟,以作招待与充撑场面,可惜的是除了我堂哥,我们三位邮迷都不抽烟,这烟就派不上用场了,遗憾的是此次聚会竟然没有找服务员代拍下四人之合影,多年回想还是觉得遗憾。

有了首次的见面,我胆子就大了,过了不久就让堂哥陪我去徐老家,徐老家在南市张家弄,我们是骑自行车去的,从虹口南浔路过去还是比较远,七拐八拐半小时上下才到,上海的弄堂又窄又深,徐老住的地方是左拐右拐,以后去多了但偶然仍会走错,印象特深,以后徐老搬迁新居,离市区较远,本人去沪次数也减少,故新居我只是和夫人去过一次(见下图,曾刊于会刊总24期)。但平时电话、书信不断。

徐老是一个活到老学到老的学者型集邮家,在90年代初已经懂得用电脑(日本软件),并通过日本邮票的印刷研究,来对当时的民居邮票进行研究与分析,特别是通过邮票图案中的网线(分辨率)来研究民居邮票(“民居”是中国第一套电脑制版的普通邮票),在当时来说更是闻所未闻的,他对新兴事物的研究,具有开创性和指导性,对近几年发行的牡丹普资片的研究,无不反映其功力与造诣。

徐老的研究以传统集邮见长,傍及邮史,特别是新中国初期的国际邮资史,更是具有开创性,90年代初他把研究成果影印分赠同好,使收集新中国邮史的同好有了依据和参考,对推动新中国邮史的研究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92年去沪期间我首次买到一个民国的欠资破封(见下图),一直珍藏至今,这个破封现在看来是不值一提,但当年我得到时却是如获至宝,马上带给徐老点评,徐老不但对我大力鼓励和肯定,还详细给我解释其原因,告知“T”戳为英文欠资的意思,这是欠资邮件等原因,使我大为受益。。。(未完待续,请勿转载)

87.jpg (169.42 KB)

87.jpg

87-背面.jpg (133.57 KB)

87-背面.jpg

徐老.jpg (99.58 KB)

拜访徐老

徐老.jpg

中国邮史研究会、《中国邮史》杂志、中国邮史出版社、“华邮网”创办人:麦国培 528100广东佛山三水区西南镇永兴路十三号106铺 电话:0757-87732650 邮箱:p1878@vip.163.com 会刊、稿、查询、投诉、结帐网址:http://www.p1878.com/bbs/viewthr ... &extra=page%3D1
会号411(微信号:m52740)

徐老相关介绍,转自邵林先生网页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e26c410100kfob.html
邮品来复去  慧目鉴伪真——徐星瑛

(2010-07-24 06:02:22)转载标签: 邮商邮票邮刊邮品徐星瑛中国文化 分类: 邵林专著集  
徐星瑛  1919年生。浙江桐乡鸟镇人,1931年开始集邮。1945年起经营邮票。最早创办我国商业性邮品通信拍卖。1948年举办邮展期间,主办《上海邮展速报》(日报),为我国刊期最短的集邮报纸。他是新光邮票会会员、上海市集邮协会学术委员、中国邮票博物馆鉴定室专家、首批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名誉会士。



徐星瑛虽曾只以《华东区邮票》在全国邮展中拿过镀金奖,但在世界邮展摘取高奖的集邮家忘不了他的支持;徐星瑛虽然没有出版过邮学论著的个人专集,但是多种经典性集邮文献少不了他参与审稿,他有一篇《试析上海的“星期戳”》被评为全国优秀集邮学术论文……他是一位研究型的集邮家,无论对中国票、外国票、近代票、古典票,也无论对传统、专题、邮政用品、邮政史,或者航空、开放类集邮方式,都有很深的造诣;他是一位职业邮商,依靠买卖邮票维持一家九口的生计,在子女自立、本人领取退休金生活后,又以集邮自娱,并以辅导后生为乐——他是一位集邮的全才。

学生时代的徐星瑛随着家长工作的调动而南来北往,他在常熟北门附近的孝友中学上初中时就已爱上集邮,那时单双圈票还刚开始发行,中国邮票的品种单调,少年集邮者的兴趣更易为图案新奇的外国邮票所吸引,初生之犊的胆子很大,他在课堂上学到的英文立即被用于课余的集邮中去,同欧洲国家的邮商和集邮者直接通信交换邮票。父亲在营口交通银行任职时,他在那里读商科高中,学校开设日语课,为他日后与日本集邮界的交往奠定了坚实的语言基础。

抗日战争时期,徐星瑛来到上海,在纶康贸易公司当会计。抗战胜利后,他下海做邮票生意,最先在四川路桥堍的金鹰药房摆设一个柜台。这时,他经常与王纪泽、张启华、薛福中在一起,小徐、小张、小薛被邮界同仁称为“上海三小” (另有一说,非薛福中而为罗遇时)。

1945年末,钟笑炉、钟韵玉等有意合作创办一份邮刊,就是翌年1月以近代邮学研究出版社名义发行的《近代邮刊》,徐星瑛欣然加入,五人联合署名发表《发刊词》。钟笑炉编辑华邮部分,徐星瑛编辑外邮部分,其他三位分任广告、发行、财务等事务。他们明知办邮刊是要赔钱的,但都愿意分摊亏损。后来,沈清(沈培鑫)到南通的农业专科学校念书,钟韵玉回杭州办报,陆建平身体不好而退出,但陆续又有赵体臣、郭永斌、胡新、黄巍(黄维)等人的协助。到了1947年秋,钟笑炉不愿再让合作者赔钱,才独任主办人。这时,徐星瑛也自办了一种“刊物”,那是他创办的“邮票通讯拍卖会”的目录,每月一期,大部分为拍品及底价,另有他自己撰写的邮文。每期封面刊有重要拍品的图片,在那制版费用颇为昂贵的年代,甚为突出。文章则邮识与可读性并重。其中便有邮政当局焚毁光复、共和邮票时,在余烬中“死里逃生”者流入邮市的故事。这桩轶闻原是来自老邮商口头的传说,无从核查细节的真实,作者便以虚拟的人名,写成一篇不必尽信的章回小说。不料数十年后,有人将它原封不动地抄录了去,扮成真实的史料,闹出了集邮界的笑话。

由邮商举办定期的通信拍卖,徐星瑛可称“中国首创”,每期拍品都在900号左右,约有近百人投拍,成交率常在80%以上。寄送每期目录时,还附赠标有拍卖成交价的上期目录。原来,那时的书报印刷都用铅字排版,然后浇成纸型,只要补排一行成交价,添置在原先保存的纸型上,即可方便地加印拍卖结果。这也使这份不仅是“号价对应”,而且还有着拍品具体内容的结果,更具单独的参考价值。由此足见徐星瑛编辑信息的匠心和对印刷工艺的灵活运用。

1948年的邮票展览连续七天在上海最繁华的地段举行,徐星瑛以“中国邮票通讯拍卖会”名义,独自编辑、出版、发行《上海邮展速报》。这是中国集邮史上前所未有的一份日报,16开,正反面印。篇幅虽小“五脏俱全”,有“全部出品详目、珍贵邮票图、会场动态特写、各种统计资料、重要人物照片、邮展幕后新闻、邮票市场指南、邮人轶闻轶事”等内容。记者、编辑、美工、跑印刷厂、发售就徐星瑛一人。

这时的小徐锋芒毕露,在“三小”中也最为突出。长期的邮商生涯,使他懂得必须将集邮者视为朋友,在赚钱的同时必须做好服务,除了诚信、敬业、友善的精神与态度,还需扎实的邮识。为此,他勤奋钻研、积累邮识,研究版式,从印刷原理入手;研究实寄封,以追溯邮资表为目标……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不求闻达,著文多用笔名,因需售邮为商,难以久留珍品,只能多做成全他人的事情,久而久之,养成了他不喜张扬的处世风格。私营企业社会主义改造后,他同全上海的挂牌邮商统一划归邮票公司管理,通过邮票公司从事出口业务。

徐星瑛鉴定邮票的悟性也在集邮圈内广为传诵。上海解放之初,某邮商收进东北区通化版毛泽东像票加盖“八一五”四连票,因为未见经传,好多专集解放区票的资深集邮家都未敢认定,独有徐星瑛,率先从直觉和经验判断,认为是真而慨然买下一套。30年后获得准确资料,这的确是一套比较珍罕的区票。

日本有两位以收集中国邮票著名的集邮家水原明窗(1924—1993)和古庄昭夫(1931—1996)。因为徐老邮识高超成为他俩最亲密的中国同好,彼此交流信息和邮识。日本人写作的华邮学术论文中经常会提到“请教了一位中国的老集邮家,他怎么怎么说”,不提姓名,其实指的就是徐星瑛。

通过与外国集邮家的私人交往,徐星瑛拥有比较丰富的海外资料,比如各大拍卖行的邮票拍卖目录,英文和日文的著名邮刊,他还同一些邮学专著的作者保持着联系,因此年事虽高,知识却是常新的,比如邮票的磨削打孔等新工艺由他首先通过《上海集邮》介绍给我国集邮界,而且他还像年轻人那样善于接受新事物,早在1992年,集邮界还很少有人会用电脑时,他却已用这种时髦而高效的工具书写文稿、开具信封。

他不仅与高层次的集邮家交往,也愿辅导国内或身边的初集邮者或组集新手。他较早研究山东解放区邮资和新中国航空邮资,对这方面的爱好者多有具体的帮助。上海的个别邮政史邮集和青少年专题邮集作者,都曾因他的指点而令邮集增色。他曾在居家附近的大境中学和丽水中学手把手地教小朋友组集,材料、工具,甚至作为素材的邮票和邮政用品全都由他无偿提供。

他不仅重视早期票、珍罕品,而对所有集邮对象都深有感情,比如近些年来,他同居洽群一起津津有味地研究牡丹图邮资片的广告加印片,还常在邮刊上披露心得。他说,对邮品单纯欣赏美观的画面就太浅显了,要结合历史、地理,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在他80寿辰那年,上海集邮界曾为他和谈佐麟公办寿筵,到场贺客达150多人,因为他对集邮研究永不停息的精神,他被大家赞誉为“邮坛长青树”。

              ——原载《中国集邮人物风采录》第一卷
中国邮史研究会、《中国邮史》杂志、中国邮史出版社、“华邮网”创办人:麦国培 528100广东佛山三水区西南镇永兴路十三号106铺 电话:0757-87732650 邮箱:p1878@vip.163.com 会刊、稿、查询、投诉、结帐网址:http://www.p1878.com/bbs/viewthr ... &extra=page%3D1
会号411(微信号:m52740)

TOP

谢谢以上邮友的悼念,稍后我成一文以永久怀念徐老。
中国邮史研究会、《中国邮史》杂志、中国邮史出版社、“华邮网”创办人:麦国培 528100广东佛山三水区西南镇永兴路十三号106铺 电话:0757-87732650 邮箱:p1878@vip.163.com 会刊、稿、查询、投诉、结帐网址:http://www.p1878.com/bbs/viewthr ... &extra=page%3D1
会号411(微信号:m52740)

TOP

我的回忆文见一楼
徐老邮德高尚,帮扶邮友众多,欢迎大家提供点滴回忆,以作对徐老的悼念和永久缅怀
中国邮史研究会、《中国邮史》杂志、中国邮史出版社、“华邮网”创办人:麦国培 528100广东佛山三水区西南镇永兴路十三号106铺 电话:0757-87732650 邮箱:p1878@vip.163.com 会刊、稿、查询、投诉、结帐网址:http://www.p1878.com/bbs/viewthr ... &extra=page%3D1
会号411(微信号:m52740)

TOP

附徐老早年所寄的封

s09125718-1a.jpg (133.92 KB)

s09125718-1a.jpg

中国邮史研究会、《中国邮史》杂志、中国邮史出版社、“华邮网”创办人:麦国培 528100广东佛山三水区西南镇永兴路十三号106铺 电话:0757-87732650 邮箱:p1878@vip.163.com 会刊、稿、查询、投诉、结帐网址:http://www.p1878.com/bbs/viewthr ... &extra=page%3D1
会号411(微信号:m52740)

TOP


左:谈佐麟寿翁   右:徐星瑛寿翁
中国邮史研究会、《中国邮史》杂志、中国邮史出版社、“华邮网”创办人:麦国培 528100广东佛山三水区西南镇永兴路十三号106铺 电话:0757-87732650 邮箱:p1878@vip.163.com 会刊、稿、查询、投诉、结帐网址:http://www.p1878.com/bbs/viewthr ... &extra=page%3D1
会号411(微信号:m52740)

TOP

徐老住址数十年不变,记忆尤深

222.jpg (92.05 KB)

222.jpg

中国邮史研究会、《中国邮史》杂志、中国邮史出版社、“华邮网”创办人:麦国培 528100广东佛山三水区西南镇永兴路十三号106铺 电话:0757-87732650 邮箱:p1878@vip.163.com 会刊、稿、查询、投诉、结帐网址:http://www.p1878.com/bbs/viewthr ... &extra=page%3D1
会号411(微信号:m52740)

TOP

九十年代还是用这地址

222.jpg (136.8 KB)

222.jpg

中国邮史研究会、《中国邮史》杂志、中国邮史出版社、“华邮网”创办人:麦国培 528100广东佛山三水区西南镇永兴路十三号106铺 电话:0757-87732650 邮箱:p1878@vip.163.com 会刊、稿、查询、投诉、结帐网址:http://www.p1878.com/bbs/viewthr ... &extra=page%3D1
会号411(微信号:m52740)

TOP

二位恩师互寄之封

222.jpg (204.87 KB)

222.jpg

中国邮史研究会、《中国邮史》杂志、中国邮史出版社、“华邮网”创办人:麦国培 528100广东佛山三水区西南镇永兴路十三号106铺 电话:0757-87732650 邮箱:p1878@vip.163.com 会刊、稿、查询、投诉、结帐网址:http://www.p1878.com/bbs/viewthr ... &extra=page%3D1
会号411(微信号:m52740)

TOP

徐老与老沙(正华)

222.jpg (45.82 KB)

222.jpg

中国邮史研究会、《中国邮史》杂志、中国邮史出版社、“华邮网”创办人:麦国培 528100广东佛山三水区西南镇永兴路十三号106铺 电话:0757-87732650 邮箱:p1878@vip.163.com 会刊、稿、查询、投诉、结帐网址:http://www.p1878.com/bbs/viewthr ... &extra=page%3D1
会号411(微信号:m52740)

TOP

沉痛悼念徐星瑛老前辈!我1992年开始与徐老通信请教,至今已近20年,获益良多!唯近几年因徐老年事已高 ...
山东人 发表于 2011-4-20 20:34



    徐老平易近人,对后辈多有提点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风高亮节,实为邮坛楷模
本人也谨记徐老教导
尽己所能服务邮坛
中国邮史研究会、《中国邮史》杂志、中国邮史出版社、“华邮网”创办人:麦国培 528100广东佛山三水区西南镇永兴路十三号106铺 电话:0757-87732650 邮箱:p1878@vip.163.com 会刊、稿、查询、投诉、结帐网址:http://www.p1878.com/bbs/viewthr ... &extra=page%3D1
会号411(微信号:m52740)

TOP

麦会在一楼里讲徐老住南市徐家汇有误,是南市,不是徐家汇.这是二个地方.
二十年前在一邮友{此人已不再集邮} ...
jorge 发表于 2011-4-20 21:54



    抱歉,我写错了,是张家弄,已修改了!
中国邮史研究会、《中国邮史》杂志、中国邮史出版社、“华邮网”创办人:麦国培 528100广东佛山三水区西南镇永兴路十三号106铺 电话:0757-87732650 邮箱:p1878@vip.163.com 会刊、稿、查询、投诉、结帐网址:http://www.p1878.com/bbs/viewthr ... &extra=page%3D1
会号411(微信号:m52740)

TOP

谢谢大家对徐老的缅怀,请留意一楼内容的更新
中国邮史研究会、《中国邮史》杂志、中国邮史出版社、“华邮网”创办人:麦国培 528100广东佛山三水区西南镇永兴路十三号106铺 电话:0757-87732650 邮箱:p1878@vip.163.com 会刊、稿、查询、投诉、结帐网址:http://www.p1878.com/bbs/viewthr ... &extra=page%3D1
会号411(微信号:m52740)

TOP

徐老对东北地方加盖很有研究,曾赠我一册专门的书,很有史料价值
中国邮史研究会、《中国邮史》杂志、中国邮史出版社、“华邮网”创办人:麦国培 528100广东佛山三水区西南镇永兴路十三号106铺 电话:0757-87732650 邮箱:p1878@vip.163.com 会刊、稿、查询、投诉、结帐网址:http://www.p1878.com/bbs/viewthr ... &extra=page%3D1
会号411(微信号:m52740)

TOP

徐老传统集邮的水平极高
难得的是接受新鲜事物的水平绝不逊年青人
中国邮史研究会、《中国邮史》杂志、中国邮史出版社、“华邮网”创办人:麦国培 528100广东佛山三水区西南镇永兴路十三号106铺 电话:0757-87732650 邮箱:p1878@vip.163.com 会刊、稿、查询、投诉、结帐网址:http://www.p1878.com/bbs/viewthr ... &extra=page%3D1
会号411(微信号:m52740)

TOP

让历史去评定好了!
中国邮史研究会、《中国邮史》杂志、中国邮史出版社、“华邮网”创办人:麦国培 528100广东佛山三水区西南镇永兴路十三号106铺 电话:0757-87732650 邮箱:p1878@vip.163.com 会刊、稿、查询、投诉、结帐网址:http://www.p1878.com/bbs/viewthr ... &extra=page%3D1
会号411(微信号:m52740)

TOP

惜哉痛哉,良师益友,实实在在的良师益友,他比我大一轮,应是前辈,但他一直与我以兄弟相称,甚感惭愧!徐 ...
刘道宜 发表于 2011-4-21 00:37



    当年我己去港,在三水的这次重要活动并不知情,后来才知,故无缘参与,实为人生一大憾事也!
中国邮史研究会、《中国邮史》杂志、中国邮史出版社、“华邮网”创办人:麦国培 528100广东佛山三水区西南镇永兴路十三号106铺 电话:0757-87732650 邮箱:p1878@vip.163.com 会刊、稿、查询、投诉、结帐网址:http://www.p1878.com/bbs/viewthr ... &extra=page%3D1
会号411(微信号:m52740)

TOP

由于本人出道较早,这些前辈都是看着和见证我成长,他们像慈父、兄长一样关心和照顾我,对他们的陆续离去深感伤怀,但生老病死是必然,只能内心表示由衷的怀念,感谢前辈和所有邮友对我的支持和帮助。
中国邮史研究会、《中国邮史》杂志、中国邮史出版社、“华邮网”创办人:麦国培 528100广东佛山三水区西南镇永兴路十三号106铺 电话:0757-87732650 邮箱:p1878@vip.163.com 会刊、稿、查询、投诉、结帐网址:http://www.p1878.com/bbs/viewthr ... &extra=page%3D1
会号411(微信号:m52740)

TOP

像这样能够不吝赐教无私提携后辈的集邮大家越来越少。向他默哀致敬。我们更需要学习的是他的品德。
云中月 发表于 2011-4-21 18:57



    确实如此
中国邮史研究会、《中国邮史》杂志、中国邮史出版社、“华邮网”创办人:麦国培 528100广东佛山三水区西南镇永兴路十三号106铺 电话:0757-87732650 邮箱:p1878@vip.163.com 会刊、稿、查询、投诉、结帐网址:http://www.p1878.com/bbs/viewthr ... &extra=page%3D1
会号411(微信号:m52740)

TOP

回复  刘道宜
居老、徐老、刘广在李世琦家中。
刘道宜 发表于 2011-4-21 23:02



    中间的应该是赵老人龙。
中国邮史研究会、《中国邮史》杂志、中国邮史出版社、“华邮网”创办人:麦国培 528100广东佛山三水区西南镇永兴路十三号106铺 电话:0757-87732650 邮箱:p1878@vip.163.com 会刊、稿、查询、投诉、结帐网址:http://www.p1878.com/bbs/viewthr ... &extra=page%3D1
会号411(微信号:m52740)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