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可能只是寄
中转的好像见过
麦国培 发表于 2011-5-9 20:01

有在广州湾检查的中国邮件。
陈刚
email:gangchen69@hotmail.com

TOP

就存世量来说,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从上海寄出的国际邮件已见数百封,时有所见,估计存世量在1000以上,2000-3000也未可知。而华北寄出的,已知只有100件不到,存世估计在500以内。
容易被埋没的封与流传有绪的珍稀邮票不同,已知和存世的量有时会相差较大。
陈刚
email:gangchen69@hotmail.com

TOP

可能只是寄
中转的好像见过
中国邮史研究会、《中国邮史》杂志、中国邮史出版社、“华邮网”创办人:麦国培 528100广东佛山三水区西南镇永兴路十三号106铺 电话:0757-87732650 邮箱:p1878@vip.163.com 会刊、稿、查询、投诉、结帐网址:http://www.p1878.com/bbs/viewthr ... &extra=page%3D1
会号411(微信号:m52740)

TOP

我倒有几个广州湾的
麦国培 发表于 2011-5-9 19:50

寄出?中转?
陈刚
email:gangchen69@hotmail.com

TOP

5. 1942年8月7日青岛寄瑞士封,贴华北半值票25分。当时国际平信邮资为50分,故盖欠资戳。不过没有中转戳和到达戳,只能归于平淡之列。
原票面值为50分,也许是老外不懂汉字数字,不明白半值加盖的意义,或是揣着明白装糊涂,企图蒙混过关。
2011-4-22 11-31-58_0003.jpg
2011-4-22 11-33-04_0004.jpg
陈刚
email:gangchen69@hotmail.com

TOP

我倒有几个广州湾的
中国邮史研究会、《中国邮史》杂志、中国邮史出版社、“华邮网”创办人:麦国培 528100广东佛山三水区西南镇永兴路十三号106铺 电话:0757-87732650 邮箱:p1878@vip.163.com 会刊、稿、查询、投诉、结帐网址:http://www.p1878.com/bbs/viewthr ... &extra=page%3D1
会号411(微信号:m52740)

TOP

多谢孟兄提醒,在遂溪经转一章里找到了相关记载。
余的书估计十之八九都已经散架了,装订实在遗憾。
陈刚
email:gangchen69@hotmail.com

TOP

孟兄所说那段时间寄美加邮件交国统区递送,尤其是43楼的封通过印缅出境,我没有看到相关的实物证据,从可能 ...
cannon928 发表于 2011-4-25 21:50



    前陣子閒來再翻了一下廣東余耀強先生的海外飛鴻.書中有提及香港滯留信函退回中國後.國統區曾利用廣州灣法國局出口之相關記載.陳兄可參考看看.

TOP

1.陳兄這山西小字封以時間看應是走西土折衷郵路.
2.五省混貼符合華北郵總規定.但一般人似不甚清礎.故所見多日人製作之人為封較多.自然封極少.又是寄國外者更不易見得也.

TOP

是少见的
中国邮史研究会、《中国邮史》杂志、中国邮史出版社、“华邮网”创办人:麦国培 528100广东佛山三水区西南镇永兴路十三号106铺 电话:0757-87732650 邮箱:p1878@vip.163.com 会刊、稿、查询、投诉、结帐网址:http://www.p1878.com/bbs/viewthr ... &extra=page%3D1
会号411(微信号:m52740)

TOP

4. 1942年2月27日北京寄瑞士日内瓦,贴山西大字(?)五角票。
六省加盖票的跨地区使用虽不算少见,但自然使用封也不是太多见。
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沦陷区寄国外(除日本)的邮件急剧减少,其中十之八九又是从上海寄出的,1942年以年底寄出的为多。
此封应该是走土耳其邮路,可惜没有国外中转戳。
2011-4-22 11-35-40_0006.jpg
2011-4-22 11-36-23_0007.jpg
陈刚
email:gangchen69@hotmail.com

TOP

好東西.這汪偽政權檔案史料來自南京二檔館.已出版多年.資料要較台灣多許多.台灣之汪偽史料有個怪現象.即該藏的不收藏.反而多藏在國防部史政局.一般要找來研究有一定之難度.

TOP

难得的资料
中国邮史研究会、《中国邮史》杂志、中国邮史出版社、“华邮网”创办人:麦国培 528100广东佛山三水区西南镇永兴路十三号106铺 电话:0757-87732650 邮箱:p1878@vip.163.com 会刊、稿、查询、投诉、结帐网址:http://www.p1878.com/bbs/viewthr ... &extra=page%3D1
会号411(微信号:m52740)

TOP

41年12月15日调资的问题,可能是这个文件吧?
涉及国统区与沦陷区,华北华中的协调关系,以及16分国内资费的调整时间。有些意思。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陈刚
email:gangchen69@hotmail.com

TOP

确实,前面我所说的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出发至美国的可能仍经太平洋到美国,而此后如何则不太清楚。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现象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夕由中国寄美的水陆路邮件,时间或长或短,几乎最后都送到了美国,而反之由美英寄中国的,只要在珍珠港事件爆发时还没到中国,几乎都给退回本国了,最早有见10月上旬寄出的。可以想见,这些英美等外国邮轮,不论是在返航英美的路上,还是在驶往中国的路上,获悉此事件爆发,美日宣战,都想方设法驶回本国了,所以才有此现象。
陈刚
email:gangchen69@hotmail.com

TOP

這一時期(1941.12.08-1943.01.09)淪陷區寄美加郵件之困難與複雜性確如陳兄所言而不易推論.加之實物少且訊息少更使之難上加難.不過仍少不了要大膽之假設.再予以小心之求證.
1.太平洋戰爭后.此類郵件要走太平洋郵路幾乎是不可能.就算先走日佔昭南ˋ南洋郵路.也會在南太平洋中斷.若走日泰郵路.到了泰國也不知如何再往下走.
2.誠如陳兄言.經國統區由印緬出海的可能性太低.但不排除經國統區由其他地區轉送之可能性.就汪蔣分立之歷史過程中.加之淪陷區郵政地位之特殊性.出現了兩造在政治經濟上曖昧不明又不能言語的事例.這方面要找到確切之文字記錄.相信也有一定之難度.上海復旦近代史研究汪偽歷史最強.諸如黃美真ˋ石源華ˋ蔡德金等前輩.加之豐富之館藏.相信可以找到些許相關史料.就像上回討論30年12月15日淪陷區調資問題般.以汪偽交通部檔印證此段郵史般.不過那個帖子好像不見了.
3.若不經国統區.走西伯利亞還是有可能.就此期郵件經歷之時程看.跨越兩大洋三大洲是有極大可能.台灣陳文翔先生引郵政檔案言及1942年初.土耳其郵路開通.凡歐洲中立國軸心國郵件總包寄中國者.將利用此郵路...記載.換言之1942年後.國統區雖未利用淪陷區出口郵件.但仍藉此道進口歐陸郵件.淪陷區寄美加走西伯利亞.過土耳其.不管是再走地中海或西亞也會出現困難.故在途中一定要再找一個像土國般之角色中轉.這途中要找到如此角色.我的推測是老巴勒維.
4.就郵件量看.由日美ˋ日英交換船交換一般郵件之可能性應不存在.

TOP

这个是ebay上出现的。境遇类似
不过看邮戳,以及原打算寄航空的情况,很可能在41年12月3日就寄出了。
090907111614b389360ed3fc9f.jpg
0909071116423069e7ff813e2d.jpg
陈刚
email:gangchen69@hotmail.com

TOP

这个上海42年6月12日寄出的,如孟兄所说,也是在纽约检查,不过被扣留了,直到战后才放出。
华北这一时期的容后慢慢再贴。
2011-4-25 21-55-41_0001.jpg
2011-4-25 21-56-18_0002.jpg
陈刚
email:gangchen69@hotmail.com

TOP

孟兄所说那段时间寄美加邮件交国统区递送,尤其是43楼的封通过印缅出境,我没有看到相关的实物证据,从可能性来说也不大,因为一般由印缅(缅甸)出境大多会盖缅甸的检查戳。而且几乎不见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不见有沦陷区经国统区出境的,反之倒有不少,因为日军控制了大多数出海口。在41年12月以后,则国统区经沦陷区出境的也不见了,虽然国内邮件还是通的。当然也有极少数例外,如发现几件广东中山42年8月左右经广州、重庆、迪化出境到美国、澳大利亚的封,结合42年初从香港退回的邮件,不少是经广州、重庆再出国的,可以推测在某些地区,存在由沦陷区送到国统区再出境的现象,但极其有限。上海寄出的41年底滞留在香港的邮件,多次年9月退回上海,再另寻方法寄到美国,到达时已是1943年,不见有经国统区的迹象。
具体是如何到美国的,则还不清楚,迹象显示没有像寄欧洲邮件那样经土耳其邮路,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出发的可能仍经太平洋到美国。此后有可能往西走经印度洋、大西洋到美国。42-43年间,美日、英日间共有十余次的交换船约好时间和地点交换人员与物资,其中包括邮件,但主要是俘虏和滞留敌国人邮件。由开始时的几千件到后来的10几万件、数千磅的邮件交换,其中是否有一般邮件不得而知。不过从现存一般邮件到达日期,结合交换船的航程看,显然还有其他途径。
陈刚
email:gangchen69@hotmail.com

TOP

期待。。。。。喜欢这一段历史。
不知道陈兄又没有留意最近的一个拍卖,
有一批1941年底和1942年初上海寄 ...
charon_ldm 发表于 2011-4-25 11:54



   好東西,喜歡喜歡!
e-mail: devhym@vip.sina.com
深圳建设路001-17#邮政信箱 518001
黄育敏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