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政起源存在三种观点 天津起源符合惯例



[日期:2006-12-27] 来源:中国集邮门户网  作者:记者 闫斌 [字体: ]
    邮政起源存在三种观点 “到底中国邮政历史应该从何时起算,业界专家分为三派。”天津市邮政函件局综合办公室主任季文军告诉记者,这三派的观点分别为天津起源说、上海起源说和北京起源说。

  据市邮政文史中心专家魏普金介绍,业界专家之所以形成三个派别,主要基于三个事件:第一是1878年3月23日,天津开始试办邮政,国家首次收寄普通百姓的信件,这是中国邮政史上的里程碑;第二是1878年7月,发行了清代海关试办邮政时期的第一套邮票——大龙邮票,这套邮票由天津发行、上海印刷;第三是1896年3月20日(清光绪二十二年二月初七),光绪皇帝批准开办国家邮政,这一天即“奉旨成立”的日期。

  从这次发行邮票的年份看,国家邮政总局是以1896年皇帝下诏作为中国邮政历史的开端,而这在业界专家中再次引发争议。

  “官办官民共用”即邮政开端

  据史料记载,清光绪二年(1876年),中国海关总税务司赫德请设送信官局,总理衙门就此致函北洋大臣李鸿章征求意见。李鸿章随即向总理衙门建议并获同意,由赫德主持,在北京、天津、烟台、牛庄(营口)、上海五处海关仿欧政办法,试办邮政。1878年春,赫德指派天津海关税务司德璀琳以天津为中心,在上述五处海关实施该项计划。3月23日,德璀琳率先在天津发布公告,开始收寄华洋公众信件,又先后组织了以天津为枢纽的海运和陆运邮路。1878年7月,天津发行了我国历史上第一套邮票——大龙邮票。

  “可以说,中国邮政天津起源有两层意思,一是说1878年3月23日是我国近代邮政之起源;二是说天津是创办近代邮政的五处海关之首。”魏普金告诉记者,其实早在此之前,当时的海关内部就已经开始办理邮政业务了。清同治五年(1866年),北京、上海、镇江、天津海关先后设立邮务办事处,开始只收寄各国驻华使馆的文件和海关本身的公私信件。1868年1月7日,天津邮务办事处开始收寄外侨的信件。但由于这段时期并没有收寄普通百姓的信件,因此业界认为这不属于近代邮政的开端,近代邮政的开端应该是“官办官民共用”。

  12月30日,我国将发行《中国邮政开办一百一十周年》纪念邮票1套1枚,面值1.2元。这枚邮票的发行再次引起了业界专家的关注Cjiyou.com——中国邮政历史到底该从什么时候开始计算?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作为中国邮政历史的发源地,天津专家更坚持“中国邮政历史应该提前18年”的观点。

  邮票发行日期专家不懂

  按照国家邮政总局的公告,《中国邮政开办一百一十周年》邮票的发行日期为2006年12月30日,而业界专家都搞不懂这个日期究竟从何而来。

  魏普金介绍,光绪皇帝批准开办国家邮政之日是1896年3月20日,“大清邮政津局”的正式挂牌日期是1897年2月2日,而《中国邮政开办一百一十周年》选在12月30日发行,和哪个日子都不能重合。

  据了解,目前国家邮政文史中心也没有对中国邮政历史起源给出一个定论,但是业界专家大多都认可天津起源说,也支持中国邮政历史应该为128年,而不是110年。

  邮政天津起源符合惯例

  据了解,对于中国邮政历史的起源,业界一些专家持有这样的观点:“1878年只是试办,1896年才应是中国邮政的正式开端。”但是,这个观点在更多专家看来经不起推敲,他们认为,从1878年7月开始到1896年皇帝下诏之前,xjiyou.com天津海关邮政发行了“大龙”“小龙”和“万寿”三组邮票,并且清清楚楚印有“大清邮政”的字样,是国家正式邮票。世界范围内公认邮政和邮票是紧密相连、密不可分的关系,既然已经有了国家正式邮票,那正式的邮政历史也就应该开始了。

  此外,从世界历史来看,电信历史是从架设第一条线路开始计算,铁路历史则是以铺设第一条铁轨开始计算,均不是以皇帝、国王下诏或政府公文作为起源。因此,以1896年皇帝下诏作为中国邮政历史的开端,在一些业界专家的眼里显得有些牵强,他们表示,从1878年到1896年,以天津为中心的邮政,其邮路、邮资、发行制度已经十分完善,以1878年作为中国邮政历史的开端符合惯例。

  天津制定第一份邮政资费表

  据专家介绍,1878年试办邮政的时候,天津海关税务司德璀琳已经开始制定寄信资费标准。1878年5月1日,天津海关书信馆发布了第一份英文《邮政通告》,对邮政资费作出明确规定。5月16日,德璀琳将这份《邮政通告》分别寄给牛庄、烟台和上海的海关税务司,请他们根据当地情况加以修改后公布。也就是说,中国邮政历史上的第一份资费表是从天津制定并发布的。

  据悉,中国海关总税务司赫德在天津试办邮政曾经遭到一些国家的反对cjiyou.com,但他仍然很有信心。为了确保天津海关试办中国邮政的中心地位,1879年12月,赫德特向各通商口岸海关发出通令,指出“总办事处暂设天津,派津海关税务司德璀琳负责管理各关邮递业务”。此后,德璀琳对各海关的试办邮政工作基本可以发号施令,如将海关书信馆改为海关“拨驷达局”;建议关闭华洋书信馆;与江海关税务司谈判上海公共租界邮务;各关税务司与所在口岸外国邮局谈判邮务协议;给宁波海关书信馆指导邮务、寄发邮票等。这意味着,天津海关邮政成为当时的邮务中心。

  1897年2月2日,“大清邮政津局”(原“拨驷达局”所在地,今解放路111号)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