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本帖最后由 bluesky8888 于 2020-8-13 13:36 编辑

回复 14009# williamzhang


   张先生,这件封上的上海海关邮资已付戳非常罕见,据InterAsia2018年6月举办的第71期拍目介绍,该公司统计出存世共16封盖此戳的实寄封,时间跨度为1872年2月至1875年5月,当然ebay这件11月份上海寄出的肯定不在其列。InterAsia该场拍卖会共展出5件盖此戳的实寄封,拍出一件,成交价30多万港元,对比您所述eBay的成交价真的相差悬殊。关于此封,我也有疑问:一是这个封上最重要的上海海关邮资已付戳,与InterAsia第71期拍目上的5件有一处不同,即日期字钉与底部shanghai之首字母“S”的位置,拍目上基本对齐,此封则“S”较为靠前。二是盖销邮票所用之上海S1橄榄型戳,此封上虽然戳不甚清晰,但与拍目上对比也有明显差异。三是信封左上原注经南安普顿中转,后涂抹改注似为诺维奇信件,当然此信就是寄与诺维奇同一郡的艾尔舍姆的,封背有这两地的邮戳,问题是这两个都是英国内陆地名,在一封经轮船远跨重洋运送的信件上,除了上海、香港两个客邮局戳,到了英国只能找到内陆城市的邮戳,而无此前港口中转戳记,始终有点奇怪,加上封面左下方日期似乎与其说是1875年11月7日,倒更像是1875年12月7日,因此上海和香港两个客邮局戳记有无问题也需根据实物仔细辨别。关于前两点涉及的拍目图片如下:









朱宁 联系方式:qinglan8888@foxmail.com
研究清代实寄封片

TOP

回复 14012# williamzhang


   张先生,这张明信片应该是寄到英国萨福克郡(Suffolk)朗梅尔福德(Lang Melford)。
朱宁 联系方式:qinglan8888@foxmail.com
研究清代实寄封片

TOP

回复 14015# williamzhang


   张先生,我以前看福建封片时,因为并不了解这些人物的历史,很少特别关注人名。说到福州信封,最近正好见到一封,不知您是否留意?

朱宁 联系方式:qinglan8888@foxmail.com
研究清代实寄封片

TOP

回复 14017# williamzhang


   张先生,碑型戳是从形状上对邮戳分类而来的称谓,实际上上至邮政总局,下至村镇信柜,在没有正式日戳前,都会自刻木戳使用,而中国传统刻戳大多都用方形,这类方形邮戳因形似碑刻,就叫碑型戳。关于涵江销票用戳为何有两个的问题,确实比较少见,因不了解当地邮史,不敢妄下结论,提供一点猜测供您参考:涵江通邮较早,在1903年《大清邮政公署备用舆图》中已注为通邮地区。因此您这两件1905年封上获发干支日戳是非常正常的,之所以还有信柜戳,可能也是因为涵江在清代来说属于通商较早、外贸规模较大的口岸,因此邮件寄递的数量较大,为方便而设立了多个信柜,信柜开出后邮件先盖信柜戳,至邮政局再加盖局戳,所以出现了两种销票戳的情况。
朱宁 联系方式:qinglan8888@foxmail.com
研究清代实寄封片

TOP

回复 14019# williamzhang


   张先生,我贴的这件成交价是6500港元(不含佣金)。
朱宁 联系方式:qinglan8888@foxmail.com
研究清代实寄封片

TOP

回复 14015# williamzhang


   张先生,前几天才说的Brewster的信封,今天我就看见一封,请您欣赏:
朱宁 联系方式:qinglan8888@foxmail.com
研究清代实寄封片

TOP

回复 14026# williamzhang


   张先生,村镇信柜并未随着政权更替而消失,反而在民国时继续发展。《中国邮戳目录》就转述了甲戌邮刊第五卷第二期的记载,说一直到民国廿四年,邮政总局还觉得村镇信柜太少,决定大力发展,且没有规定邮戳制式,并因此推测信柜木刻戳在这个时期又大量出现。所以个人觉得民国时除了根据规定更改的制式日戳外,不使用统一日戳的村镇信柜继续沿用原来的邮戳是很合乎逻辑的。毕竟在当时来说,改朝换代影响的都是城里老爷们,到乡下原来咋样还咋样。
朱宁 联系方式:qinglan8888@foxmail.com
研究清代实寄封片

TOP

本帖最后由 bluesky8888 于 2020-8-18 21:20 编辑

回复 14030# weng


   这个拍卖还没结束,过段时间细说。
朱宁 联系方式:qinglan8888@foxmail.com
研究清代实寄封片

TOP

回复 14033# williamzhang


   张先生,您这几件信封非常清晰地反映了福州邮政系统在1907年对邮戳使用的调整,关于这一点,《中国邮戳目录》在干支中英文日戳中有所涉及,但没有您这么深入、全面。从您的藏品中,我发现福州局的日戳从全中文又改成了中英文,并且将三格式改为腰框式,这一变化与《中国邮戳目录》所述一致。但延平、谭尾街的日戳只改为腰框式,洋口则干脆未改,不知具体有什么原因。邵武封贴票处被剪确实有些可惜,虽然封仍有收藏价值,但残破之后价值肯定是有很大下降的,另外,由于邵武邮戳也一并被剪掉了,不知此时邵武是否也改为腰框式日戳了呢?
朱宁 联系方式:qinglan8888@foxmail.com
研究清代实寄封片

TOP

回复 14037# williamzhang


   张先生,张恺升《中国邮戳目录》中有甲辰年二月七日上海双圈楷字干支戳和甲辰年二月八日山东长山单圈楷字干支戳,说明这两种戳式几乎同时开始启用,据说是委托日本刻制的。至于双圈宋字干支戳,张恺升先生在《89年集邮汇报》中撰文推测应是在国内刻制的,启用时间大约是丙午年下半年(《中国邮戳目录》记载最早见丙午年九月)。至于腰框式干支戳,《中国邮戳目录》谓全中文戳丙午年五月开始出现,同年腊月出现中英文戳。
朱宁 联系方式:qinglan8888@foxmail.com
研究清代实寄封片

TOP

回复 14039# williamzhang


   我觉得您的猜测很合理,这类邮政业务需求较多的地方只靠正规邮局可能不够。
朱宁 联系方式:qinglan8888@foxmail.com
研究清代实寄封片

TOP

回复 14042# williamzhang


   这是苏黎世亚洲最新一期拍目中的一件,这场拍卖会9月5日结束。
朱宁 联系方式:qinglan8888@foxmail.com
研究清代实寄封片

TOP

回复 14041# weng


   考虑寄信人的身份,我也认为印刷品的可能性较大。
朱宁 联系方式:qinglan8888@foxmail.com
研究清代实寄封片

TOP

肖先生, 学习了, 谢谢。

两张汉口日客邮封
这个月初, eBay拍卖两张1882年和1883年日客邮封, 是 ...
williamzhang 发表于 2020-8-26 09:59



   张先生,真巧,最近我也在国外拍卖会上看到两件与福州有关的领事馆信封,其中一件就是美领馆信件。这件信封据描述是一组7件信封拍品之一,为1878年美国埃克塞特寄福州美领馆的信件,背后有1878年上海美国邮政代办戳:




还有一件是1871年德国汉堡寄澳大利亚墨尔本德国领事馆的信封,收件人为“中国”号邮轮船长,从封上文字来看,似乎这封信是经福州中转的:

朱宁 联系方式:qinglan8888@foxmail.com
研究清代实寄封片

TOP

翁先生,是的,  此信封上有英文字 “Via Russia" , 但上面有法客邮戳, 看不清戳是否是上海法客邮戳? ...
williamzhang 发表于 2020-8-28 20:37



   张先生,1903年邮政通传88号规定,南方各口岸国际邮件注明经俄国邮路者,寄至上海与法国客邮局交换后从西伯利亚陆路邮出,所以那个看不清的法国客邮戳应该是上海戳,而且这件不是走的海路,而是走的西伯利亚陆路。
朱宁 联系方式:qinglan8888@foxmail.com
研究清代实寄封片

TOP

回复 14069# 肖万里


   按邮政通传88号规定,对于注明经俄国的邮件,上海、烟台和天津三个交换局应按寄达国家分成5类分拣封袋,其中寄英国的是发到多佛尔-伦敦火车邮局,所以我的理解是如果上海分拣封袋工作到位,则可能在俄国就不必再分拆一次了,这样的话就盖不上俄国中转戳了(反之,如果在俄国盖了戳,说明可能没按规定分拣封袋)。张兰青的《从“经由苏伊士”到“经由西伯利亚”1869-1937》中有一张1903年天津法国客邮局经西伯利亚寄到德国的邮资片,就是没有俄国中转戳的,图如下。张先生这张9月16日从上海寄出,10月11日就到英国了,中间只用25天,符合西伯利亚邮路的时间,因此可能就是上海邮政局直封经俄国寄到英国的。

朱宁 联系方式:qinglan8888@foxmail.com
研究清代实寄封片

TOP

回复 14071# williamzhang


   张先生,经苏伊士运河的中欧海上邮路,至少要40天左右,而经西伯利亚铁路的陆上邮路,可以缩短至20多天,最快甚至有20天之内,所以我认为您如果看到时间与之相符的,应该就是走陆路的邮件。西伯利亚铁路正式对邮盟各国开放是在1903年10月1日,但之前俄国客邮局已经在使用这条线路联通中欧邮路了。1902年中法签订邮务协定,1903年10月23日大清邮政总办帛黎签发邮政通传88号,正式决定长江以北、长江各口岸及上海临近地区国际邮件可经西伯利亚邮路寄送,定上海、天津、烟台三处交换局负责分拣封包后交法国客邮局通过西伯利亚铁路寄送,而山海关以东以牛庄为中心局通过俄国客邮寄欧洲,长江以南国际邮件如注明经俄国或西伯利亚,也送至上海一并经法国客邮局寄送。从这段历史来看,1903年10月1日之前通过这条邮路寄出的经西伯利亚中欧邮件,应该都是通过俄国客邮,之后则有法国客邮。尚先生和肖先生还说到了一点,即1904-1907年日俄战争期间这条邮路时断时续,效率也不好保证,所以有些邮件是直接走海路到欧洲的,但时间上不太可能低于正常的西伯利亚邮路用时。因为中欧海路,要么走苏伊士,要么横跨太平洋再走大西洋,基本上都要一个多月。
朱宁 联系方式:qinglan8888@foxmail.com
研究清代实寄封片

TOP

回复 14075# williamzhang


   张先生,您的这个论题很大啊。我感觉除了知晓程度外,可能还需要考虑几个方面:一是长江以南各地,特别是西南地区,国内邮路条件很差,选择是否经西伯利亚寄送国际信件时,要综合计算国内段寄到上海的时间和经西伯利亚寄到欧洲的时间;二是您所谈到的几场大战乱,1904-1907年日俄战争,1914年一战爆发、1917年十月革命一直到1923年中苏恢复通邮,再到1932年伪满政权建立后中国单方面停止从西伯利亚邮路寄送邮件,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几乎都对西伯利亚邮路的通畅造成阻碍;三是二战后航空运输的发展,效率又大大超过了铁路。
朱宁 联系方式:qinglan8888@foxmail.com
研究清代实寄封片

TOP

回复 14079# williamzhang


   张兰青写过《从“经由苏伊士”到“经由西伯利亚”1869-1937》,其中对于二战前西伯利亚邮路及其史前封的介绍较为详细,这个网站有转载,您可以去搜索一下
朱宁 联系方式:qinglan8888@foxmail.com
研究清代实寄封片

TOP

本帖最后由 bluesky8888 于 2020-9-6 06:48 编辑

回复 14083# williamzhang


   这件似乎是没有成交,拍卖公司给的底价大约是2万元人民币,我猜一是因为这是一件国家邮政早期的印刷品邮资实寄封,而这样的封片数量较少(但是从您的藏品来看,这位传教士可能经常向美国寄这类印刷品,或许是募捐用的宣传品),二是因为这件信封上,销票和日戳用的虽然都是福州大圆戳,但是这两个戳的日期差了两天,您那件两个戳上时间差得更多,有可能是因为当时福州开出的邮船班次间隔较长,因此在邮局盖销邮票后无法立即寄出,需要等待船期。
朱宁 联系方式:qinglan8888@foxmail.com
研究清代实寄封片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