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想和台湾王丰铨先生谈谈 [打印本页]

作者: 喜子    时间: 2014-10-14 02:28     标题: 想和台湾王丰铨先生谈谈

看见先生的新书正在征订,看见新书封面上有些疑问品,不免担心。一是担心您的清誉,而是担心读者被误导。请先看些链接:

http://www.p1878.com/bbs/viewthread.php?tid=152159&extra=page%3D1


http://www.p1878.com/bbs/viewthread.php?tid=152169&extra=page%3D1



http://www.p1878.com/bbs/viewthread.php?tid=152167&extra=page%3D1


http://www.p1878.com/bbs/viewthread.php?tid=152168&extra=page%3D1


http://www.p1878.com/bbs/viewthread.php?tid=172899&extra=page%3D1


看完链接,我们可以进入正题。“意大利卖家的这批票的源流本来就出自作者王先生所在的城市——台湾高雄,并且我有证据可以表明其关联性。”对引号内的这段文字如果您不感到好奇,那我会猜想您出这本书是真的为了推广邮学吗?


为了不致我们胡思乱想,请各位看见此帖与王丰铨先生相熟的郵友,能转告一下王先生来此与所有关心此事、此书的郵友以及热心读者见面。


也欢迎各位阅读此帖的郵友跟帖发言,本帖只针对此事与此书,但是不卖书。


恭候
作者: alainfang    时间: 2014-10-14 03:09

十分关注。
作者: xinjoo    时间: 2014-10-14 03:18

顶喜子兄认真的治学态度,搬小板凳来好好学习
作者: delicacy    时间: 2014-10-14 05:21

持续关注
作者: sxy667788    时间: 2014-10-14 06:44

关注!
作者: shao8086    时间: 2014-10-14 08:16

本帖最后由 shao8086 于 2014-10-14 08:32 编辑

哈哈!這些鳥事很多郵人都知道,但事主根本聽不進去,只想當超級巨星(生旦丑裡那一個).
作者: genel    时间: 2014-10-14 08:23

回复 6# shao8086

此封公开,在台湾邮界一定有反应. 希望你跟踪报道.
作者: 喜子    时间: 2014-10-14 08:30

哈哈!這些鳥事很多郵人都知道,但事主根本聽不進去,只想當超級巨星.
shao8086 发表于 2014-10-14 08:16


恐怕不只这么简单吧,请看当时网拍原件和封面上的同一件,是谁把原来的污渍又涂改成现在这个样子?为什么?

封面红框这一件


[attach]1042075[/attach]



放大一些


[attach]1042076[/attach]



原件


[attach]1042077[/attach]
作者: shao8086    时间: 2014-10-14 08:30

回复  shao8086

此封公开,在台湾邮界一定有反应. 希望你跟踪报道.
genel 发表于 2014-10-14 08:23


上週六作者在台北郵政博物館有場心得報告會,我下午去丹堤咖啡時聽郵友評論給了8個字"言不及意,不知所云",
而且聽朋友講書賣的很差.
作者: 喜子    时间: 2014-10-14 08:32

94.jpg 95.jpg 100.jpg

图片附件: 94.jpg (2014-10-14 08:31, 129.19 KB) / 下载次数 113
http://www.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1042078&k=1cfd6ef181ae12dc2c3e026efa76b31d&t=1718592486&sid=I6IBr9



图片附件: 95.jpg (2014-10-14 08:31, 86.56 KB) / 下载次数 113
http://www.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1042079&k=a33fa0c215c597e150fce92690c9f8ef&t=1718592486&sid=I6IBr9



图片附件: 100.jpg (2014-10-14 08:31, 66.9 KB) / 下载次数 97
http://www.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1042080&k=dbe8089a0e7efb2ca91cc7d325251bbd&t=1718592486&sid=I6IBr9


作者: shao8086    时间: 2014-10-14 08:34

回复 8# 喜子

看這戳色再過幾年應該就會消失滅跡.
作者: 喜子    时间: 2014-10-14 08:40

回复  喜子

看這戳色再過幾年應該就會消失滅跡.
shao8086 发表于 2014-10-14 08:34



   我不知怎会忽然想起钱万能,希望不要。。。
作者: 全方位    时间: 2014-10-14 10:25

謝謝趙先生
請看短訊
作者: 喜子    时间: 2014-10-14 10:47

謝謝趙先生
請看短訊
全方位 发表于 2014-10-14 10:25


短信已经回复,既然作者不能出面回应,这帖仍然会保留。我不会删一个字,邮圈很小,有大家见面的一天。
作者: delicacy    时间: 2014-10-14 11:20

光凭这些拍品出自意大利卖家而断定作假,还有点牵强。不知道有什么其它过硬的证据能说明这批货的来历。
作者: 喜子    时间: 2014-10-14 13:38

回复 15# delicacy

我不是希望您好奇,而是觉得为什么作者也是号称支付如此大费用的名家在得知我的表述后还能如此淡定?这事本来就是请作者出来对质,我不会同他一样闭门造车!
我一人说岂不上他的当?!
作者: 喜子    时间: 2014-10-14 14:48

作者自己买了,本来他收藏自己欣赏就是他个人的事。但是现在要把这些东西充进新书以推广邮学的名义出版,这件事情的性质就变了。我之所以开帖向作者发出邀请,是希望在众目睽睽之下说清楚这件事,在讨论结束之前,此书不宜出版。

名家的著作对于普通集邮爱好者,会象教科书那样受到重视,那样的一本书会影响甚至改变很多人的,后果不用我说了吧?!真的出版了,对我们(也包括老由和其他几位公开开贴跟帖质疑的郵友,我十分赞同老由的观点)的一再而持续质疑置若罔闻,那算不算欺世盗名??

全方位的老板在短信里告诉我说,作者不会上网。马未都也不会上网,人博客都开了几年了!这是不回应的理由吗?那些票当时也不是现场拍,是网拍!
作者: shao8086    时间: 2014-10-14 15:19

....全方位的老板在短信里告诉我说,作者不会上网。 ...
喜子 发表于 2014-10-14 14:48



許老闆若是這樣回復要打屁股,王先生有上過華郵網在下面這帖的第7頁#128樓有他的簽名,除非有人
冒他的名當馬甲,相信華郵網也有記錄.


http://www.p1878.com/bbs/viewthread.php?tid=152159&extra=&page=7


回复 125# 肖万里

肖兄 謝謝
等您國內郵局方面聯絡過來, 我會支持一些明年上海工部展的活動
前幾日網路上的拍賣, 敝人有幸已獲得幾乎所有拍品, 感謝麥會長同意於他'中國郵史'銷售廣告中刊登敝人近日所出之台灣老台幣新書(共1200頁)以及數年前代理經銷的上海工部大龍綠皮書. 於國內敝人目前指定泓盛拍賣及南陵郵刊代做銷售; 不知肖兄您是否有其他廣告路線可供銷售? 您可以直接與我聯繫. 至於新版上海工部新書(約800頁)將於半年內出書, 是否有幸請肖先生代詢當地經銷? 此次即將出刊之新書, 內容豐富, 精品如林.肖兄您可直接與我連洽
王豐銓



王豐銓
台灣省高雄市苓雅區中正一路120號3F-1
作者: 喜子    时间: 2014-10-14 16:03

好吧,只请作者王丰铨先生来此确认一下这两个人的姓名对还是不对?买东西总有账单吧

卖家》the_collectors_outlet 姓名》Rina Nicoletti 所在国家城市》意大利
40037 Sasso Marconi
BOLOGNA
Italien

买家也是作者的买手》姓名》Shih Chia Hung  
San-Min district,
TAIWAN
Kaohsiung city ., 80799
作者: 喜子    时间: 2014-10-14 16:31

下面是当时此卖家拍品华郵部分的成交情况,未包括28900英镑成交的那件新书封面上的剪片
92.jpg

图片附件: 92.jpg (2014-10-14 16:31, 95.65 KB) / 下载次数 103
http://www.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1042301&k=1dc6c1b5c274d9d363da44bd44f2ac45&t=1718592486&sid=I6IBr9


作者: 喜子    时间: 2014-10-14 16:55

在此之前,该卖家还卖出过这一件当是引起争议的邮品,大部分人都觉得很罕见其中也包括本人,集邮越来越辛苦

    90.jpg
    91.jpg

图片附件: 90.jpg (2014-10-14 16:54, 68.68 KB) / 下载次数 83
http://www.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1042309&k=1b7e9c12350a56e00abbbebdf73203e2&t=1718592486&sid=I6IBr9



图片附件: 91.jpg (2014-10-14 16:54, 76.79 KB) / 下载次数 98
http://www.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1042310&k=f9567202a7cd347ff7344d4b1aa95db4&t=1718592486&sid=I6IBr9


作者: 喜子    时间: 2014-10-14 17:06

回复 21# 喜子

后来,此卖家拿出的东西越来越粗糙,终于完全以一边倒的态势加以否定,华邮网的郵友比较欢欣鼓舞。

现在再来回放一下



86.jpg 87.jpg

88.jpg 89.jpg

图片附件: 86.jpg (2014-10-14 17:05, 89.08 KB) / 下载次数 88
http://www.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1042311&k=e22d35ce1411c3b8426243d47e734ec5&t=1718592486&sid=I6IBr9



图片附件: 87.jpg (2014-10-14 17:05, 103.41 KB) / 下载次数 93
http://www.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1042312&k=8e8fdf135b0ff791b80f43c43187f78c&t=1718592486&sid=I6IBr9



图片附件: 88.jpg (2014-10-14 17:05, 53.83 KB) / 下载次数 95
http://www.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1042313&k=4b1d6e93f5cdd2467d17e362effcafb8&t=1718592486&sid=I6IBr9



图片附件: 89.jpg (2014-10-14 17:05, 33.03 KB) / 下载次数 76
http://www.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1042314&k=959b88f73ccf4077eb74c92f868f8943&t=1718592486&sid=I6IBr9


作者: 喜子    时间: 2014-10-14 17:19

郵友在喜大普奔之后没过半年,您出版新书的喜讯又被传到华邮网,当我们这些热情洋溢的傻瓜一睹为快之时,扑面而来的是我们看见了相熟的邮品出现在您大作的封面。您非常信守了当时的拍卖结束后的诺言,我也相信您把这些宝贝统统都放进了书里。
作者: 喜子    时间: 2014-10-14 17:21

本帖20楼的那张成交情况截图是可以放大的,只要在上面点击一下即可。
作者: 喜子    时间: 2014-10-14 17:37

为什么我说这批东西的来源是台湾高雄?

现在您要看仔细:因为您的买手,也就是您委托帮您拍这批东西并转交给您的朋友,是他出了问题。

您的这位朋友在网上购物及其踊跃,情绪高涨,高涨到他一度信用卡额度都不够支付了。说来很巧,他问我的一位朋友也买了一些东西,一直拖着拖着,我朋友后来不愿意等了,就在EBAY上投诉他,后来他拖不过,就保证说两天以内会让他的朋友代付,但是东西要寄到台湾,结果他也非常守信用,真是有人把这笔款付了。
您猜,这付款人是谁?——付款人居然就是这个意大利的卖家!

您看懂了吗?不信,您还可以去问他。
作者: sxy667788    时间: 2014-10-14 18:01

越来越清楚了
作者: xinjoo    时间: 2014-10-14 18:45

首先很仰慕书作者一直对邮学的贡献,让邮友们受益良多,十分的感激和钦佩。

来随便说两句不太懂行人的话吧,从治学的角度来看,作者似乎略草率了一些, 邮学虽说不是科学,但各位大师们那一位相信都有着同样严谨的逻辑和治学态度,对于一个新的发现出现,首先当然是依据自己的经验能力学识去判断,得到第一认识,然后对历史悠久的邮品来说应该努力找到它的来源问题,尤其是140多年都未曾出现的,不免引人生疑。背后故事想怎么说都可以,但是证据确是简单而朴素的。  如果发一篇科学学术文章,有了完整的来龙去脉和分析结果以后,是提交杂志的几个评审去审核,评审们如果一致通过,那基本上可以排期发表,如果有问题,要么回去revise,要么被rejected。当然邮学文章没法这样,但也应该最好和同行们,对于新的发现以及来龙去脉进行一些深入的探讨和交流,对于很多人提出的质疑给予回应和探讨,以得到更多的了解和认知,排除大疑点,存小疑点是可以理解的。此时发文章,就可以掌握措辞的度,比如‘确认’或是‘可能’或是‘相信是’等等等等,这才是相对严谨也对广大邮迷粉丝们负责的态度。 150周年不算什么,不用着急,也许151年或者155年才是您的大成就时。


此批东西的真假,真是完全不懂,但觉得喜子兄执着的和认真精神很值得敬佩,而且确实这种事情肯定是对事不对人,大家也都是为了邮学好,喜子兄也不想作者一时的着急而给自己多年的心血蒙上阴影。

不懂乱说的哈,大家见谅。
作者: 喜子    时间: 2014-10-14 19:44

其实这帖也是楼上所说,作者的邮集早于2005年就拿到亚展大奖,至今真是名家。

我是对此事此书觉得慎重一些就比较好。名家也是凡人,凡人都会出错。恳切希望作者能有这个度量。

关于这帖,我只坚持实事求是,所以我会做到一字不删,一字不改。
作者: 陆小凤    时间: 2014-10-14 19:53

本来想买这书学习了,惊到了,故事的发展耐人寻味。以前总觉得大陆的邮书,不负责任的多,没想到台湾的也有这样的事。难道自拍自顶???难道这些的分局都在台湾???

讲清楚的好,否则书卖出去了,教后人如何分辨和评价。
支持楼主~~~~~
作者: 喜子    时间: 2014-10-14 19:55

本来想买这书学习了,惊到了,故事的发展耐人寻味。以前总觉得大陆的邮书,不负责任的多,没想到台湾的也有 ...
陆小凤 发表于 2014-10-14 19:53



   我的朋友您也认识的
作者: shao8086    时间: 2014-10-14 20:06

回复 21# 喜子


看到這個封,想當時要福州買家趕緊去退是對的,真的好古封面世我們期待,但是偽品就是要擋它,其實也
沒甚麼,就是那幾個戳一個比一個不順眼,試想現有帶大沽海關戳的古封或票,上面戳色都是屬於會蛻色
的,為何這封上的確像新的,才開始比對每個戳,發覺每個都有問題.現在又能說甚麼呢?
王先生大作封面上的封,背圖那個上海英客郵戳,我也貼了一件1863年更早的,一比真假立判,問題就在
王先生也被洗腦入迷,已經聽不進去.
作者: 喜子    时间: 2014-10-14 20:12

回复 31# shao8086


   万一作者不能听劝,我会把意大利卖家的那批东西的图片全部挂在此帖,留图为证。
作者: 阮秀佑    时间: 2014-10-14 22:09

回复 32# 喜子


   楼主在1楼链接中提到的意大利卖家出品的那件福州书信馆封(下图第1件),肯定是一棵大毒草!   让大家都来做有心人,顺藤摸瓜,把它一连串都拔起来。


Foochow 1 1.jpg Foochow 2.jpg


Foochow 3.jpg Foochow 4.jpg



下图这件才是真身---上海寄美国。

Foochow 5.jpg Foochow 6.jpg

图片附件: Foochow 1 1.jpg (2014-10-14 22:06, 85.7 KB) / 下载次数 115
http://www.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1042516&k=ce611dd7d4cffe59414dae987abe4c56&t=1718592486&sid=I6IBr9



图片附件: Foochow 2.jpg (2014-10-14 22:06, 85.1 KB) / 下载次数 113
http://www.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1042517&k=d2138e60240fa6953540bd6141596f6a&t=1718592486&sid=I6IBr9



图片附件: Foochow 3.jpg (2014-10-14 22:07, 152.98 KB) / 下载次数 99
http://www.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1042518&k=64b2f7cb40157f445625a7121658fa6d&t=1718592486&sid=I6IBr9



图片附件: Foochow 4.jpg (2014-10-14 22:07, 162.16 KB) / 下载次数 133
http://www.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1042519&k=85c0c6703f216928533fde4658da98b8&t=1718592486&sid=I6IBr9



图片附件: Foochow 5.jpg (2014-10-14 22:07, 184.02 KB) / 下载次数 107
http://www.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1042520&k=bc7d712a4222f67d5ef5112762224e22&t=1718592486&sid=I6IBr9



图片附件: Foochow 6.jpg (2014-10-14 22:08, 182.12 KB) / 下载次数 122
http://www.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1042521&k=f7a89f35f0c27c2c66cc8808a60e6fda&t=1718592486&sid=I6IBr9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4-10-14 22:12

好贴要顶
作者: alainfang    时间: 2014-10-14 22:32

再来学习。学海无涯呀。
作者: liuyuan    时间: 2014-10-14 22:53

实事求是
作者: shao8086    时间: 2014-10-14 22:56

回复  喜子


   楼主在1楼链接中提到的意大利卖家出品的那件福州书信馆封(下图第1件),肯定是一棵大 ...
阮秀佑 发表于 2014-10-14 22:09


哈哈!幾乎所有出品都是量身製作,所以目標大才會有人替你設想.
作者: tllxf1969    时间: 2014-10-14 23:01

好好学习一下~谢谢楼主~
作者: 中大小张    时间: 2014-10-14 23:24

好复杂的一个逻辑帖,值得反复反复看
作者: delicacy    时间: 2014-10-15 02:02

回复 25# 喜子


    这绝对是爆炸性的内幕,如果属实,这"洗票"的方式的确巧妙。源自高雄,通过ebay这个平台高价"返销"高雄,之后出书洗白,最后拍卖获利。团伙作业啊
作者: delicacy    时间: 2014-10-15 02:05

回复 33# 阮秀佑


    关于这个福州书信馆的实寄封鉴别的过程是否隐藏在老张的帖子里面?如果是可以转贴于此,让我等再学习学习。
作者: 飘来飘去    时间: 2014-10-15 05:23

回复 25# 喜子

听着好可怕啊。如果不理来源,从这批货的本身来看,最大的疑点在于哪里呢?是戳的颜色还是字体,或者是邮路,或者是邮资等等。让我们也学习一下吧。
作者: sxy667788    时间: 2014-10-15 07:10

真的是好贴,并且情节曲折,时间跨度长,远超过了悬疑剧,原以为这个剧不会再看到了,没想到又出续集了,故事的主角纷纷出场,现在到了大结局,且看最后结局如何?
作者: 姚天才    时间: 2014-10-15 07:24

本帖最后由 姚天才 于 2014-10-15 07:27 编辑

我倒是對喜子,飄來飄去的身分很感興趣!
至於王豐銓的封,書,以及ebay上的作為,無法置喙!
作者: 飘来飘去    时间: 2014-10-15 08:01

回复 44# 姚天才

我不过是一个工部邮票的普通爱好者,说实在的这些好东西也买不起,但是学习一下是好的。
作者: 肖万里    时间: 2014-10-15 08:22

本帖最后由 肖万里 于 2014-10-15 08:32 编辑

(引用本会规定)请所有参加邮友设置签名与文明交流

有感于近期本网一些争议,故再次发贴请所有参加邮友设置签名与文明交流,并由本网请非集邮圈的独立人士(网名“华邮网管”)专门代管理本网的不文明、不规范现象。



1,请所有邮友设置签名资料包括:实名、通信地址等,(可以加小数点设置,中国邮史研究会会员可以设置会员号代规地址)如本通告一周后还有未设置签名情况,本网会提出警告,三次警告后还继续如此,视为不遵守网规,直接封号一周(设置签名后可申请解封),如一周解封后还不设置,则长期封号。……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4-10-15 08:26

老由,喜子我相熟。
作者: 肖万里    时间: 2014-10-15 08:29

回复 46# 肖万里
对此有兴趣,前来学习。“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是研究邮品的过程,使我们得到进步、提高。
继续学习。
作者: genel    时间: 2014-10-15 08:50

本帖最后由 genel 于 2014-10-15 09:41 编辑

上海工部票的收藏,相对在中国古典邮票里,一直是个旁门偏枝。很多这里的看官,普通集邮人,可能不知道这件事情涉及的票和封的性质。拨开表象看本质, 其实事情很简单,这是一件经典的“仙人跳”骗案,涉及的金额,我们估计是创记录的百万级的。这件事,10年,20年,50年后还会有人讲。
作者: quaff    时间: 2014-10-15 10:29

说起来好复杂
作者: 肖万里    时间: 2014-10-15 11:58

回复 47# 麦国培

会长打破自己订的规矩哦,试想我们自己会与一位化名隐身的人进行深入的交流探讨吗?扑朔迷离,可惜我们可能难以得知真相了……

为什么不直接把高雄的始作俑者,公开他呢?我也没搞懂……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4-10-15 12:09

回复 51# 肖万里


    没有,我只是告诉你我认识这两位朋友而已,而且我是管理员,我当然有我分寸,肖兄难道认为我在这学术和打假之争中会从中作梗?!
肖兄在大事大非面前似乎也是有自己的想法!
作者: 姚天才    时间: 2014-10-15 12:15

回复  肖万里


    没有,我只是告诉你我认识这两位朋友而已,而且我是管理员,我当然有我分寸,肖兄难 ...
麦国培 发表于 2014-10-15 12:09


麥兄,這兩位"熟朋友"你認識,我不認識,能否介紹一下?
作者: hart    时间: 2014-10-15 12:17

管理员应该继续敦促大家填上签名处的完整信息。
作者: shao8086    时间: 2014-10-15 12:21

回复  麦国培

会长打破自己订的规矩哦,试想我们自己会与一位化名隐身的人进行深入的交流探讨吗?扑朔 ...
肖万里 发表于 2014-10-15 11:58



喜子郵友早就公開相關的人,只是事主王先生和少數人應該比較清楚是那幾人.不過這應該早已不是秘密.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4-10-15 12:25

回复 53# 姚天才


    你来三水我一一给你详细介绍,天才兄我们好说话。
作者: genel    时间: 2014-10-15 12:38

不说那堆票,那个上海大龙封,我所认识的行家,没有一个不是对此封,此事件摇头,无语! 实在是离谱太多了.
我倒是好奇,在台湾邮坛,除了当事人,有没有人认同这个封的?
作者: 陆小凤    时间: 2014-10-15 12:41

假的没兴趣追究,真假如何事不关己,却要怀疑真实身份的爱好者收藏者,这是什么样的逻辑啊!!!
作者: 肖万里    时间: 2014-10-15 12:59

本帖最后由 肖万里 于 2014-10-15 13:38 编辑

回复 52# 麦国培
我只是老童生,希望在大家的交流中可以从中学习、进步、提高邮识,也极想看到此事的真相,仅此而已。会长言重了,我不曾怀疑过你。
在大是大非面前,开诚布公,推心置腹的交流是我们大家喜乐见到的。果能让王氏幡然悔悟、众人诚服,甚至索赔,岂不是邮坛佳话?史上也有屈子类吟唱“世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
作者: shao8086    时间: 2014-10-15 13:24

不说那堆票,那个上海大龙封,我所认识的行家,没有一个不是对此封,此事件摇头,无语! 实在是离谱太多了.
我倒 ...
genel 发表于 2014-10-15 12:38



我把那封上的英上海客郵戳和我的那枚弄成一樣大,這樣就可以比較出差異.

英客郵上海戳.jpg

图片附件: 英客郵上海戳.jpg (2014-10-15 13:24, 53.06 KB) / 下载次数 100
http://www.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1042677&k=1095b89c7deeb50e1c7beea7beeaadfa&t=1718592486&sid=I6IBr9


作者: 杨光    时间: 2014-10-15 13:28

支持喜子公开郵界大机密,人肉搜索这位做假人。
作者: 杨光    时间: 2014-10-15 13:28

支持喜子公开郵界大机密,人肉搜索这位做假人。
作者: benq81    时间: 2014-10-15 13:48

不懂工部的菜鸟来顶,不管是谁,假就是假,真就是真,怀疑质疑者身份的前提先把哪些事说清。有人质疑做为大家,就应做出正面的回应。
作者: 夏大緯1    时间: 2014-10-15 14:46

圖203.jpg
圖204.jpg

圖205.jpg

圖206a.jpg

圖207.jpg

圖208.jpg

圖209a.jpg

圖210.jpg

图片附件: 圖203.jpg (2014-10-15 14:43, 197.31 KB) / 下载次数 86
http://www.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1042717&k=2d19830d0be45bff9bca45e3e6a917b7&t=1718592486&sid=I6IBr9



图片附件: 圖204.jpg (2014-10-15 14:43, 177.13 KB) / 下载次数 88
http://www.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1042718&k=586792ece2a395aeec7792b94ecc9433&t=1718592486&sid=I6IBr9



图片附件: 圖205.jpg (2014-10-15 14:43, 169.24 KB) / 下载次数 96
http://www.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1042719&k=2898b3851ab3f5eb2c6b3f45385f120b&t=1718592486&sid=I6IBr9



图片附件: 圖207.jpg (2014-10-15 14:43, 193.32 KB) / 下载次数 104
http://www.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1042720&k=bbf012fb2a9dbf08977121468c756ec0&t=1718592486&sid=I6IBr9



图片附件: 圖208.jpg (2014-10-15 14:43, 152.34 KB) / 下载次数 91
http://www.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1042721&k=e4a3c77eef0d708a6c65ef3faa1b1b70&t=1718592486&sid=I6IBr9



图片附件: 圖210.jpg (2014-10-15 14:43, 93.34 KB) / 下载次数 101
http://www.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1042722&k=124dceeee5fa68ad0f6bf40b17c1a363&t=1718592486&sid=I6IBr9



图片附件: 圖206a.jpg (2014-10-15 14:45, 169.14 KB) / 下载次数 85
http://www.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1042723&k=d4a884bbea0fec68118b2db356f0ade9&t=1718592486&sid=I6IBr9



图片附件: 圖209a.jpg (2014-10-15 14:45, 168.67 KB) / 下载次数 107
http://www.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1042724&k=80d2000261e0a6034f9cb795b52e6a6a&t=1718592486&sid=I6IBr9


作者: 泡面与可乐    时间: 2014-10-15 15:03

假的没兴趣追究,真假如何事不关己,却要怀疑真实身份的爱好者收藏者,这是什么样的逻辑啊!!!
陆小凤 发表于 2014-10-15 12:41



    强烈同意许兄的看法,

    最好还是请事论事.我对楼主的身份不感兴趣,但对这郵界大机密非常感兴趣. 完全不懂,来学习学习.
作者: 喜子    时间: 2014-10-15 15:41

我只讲这件事,请仔细阅读。我请王丰铨先生确认的卖家与买手的姓名与所在国家城市中,我还没把街道门牌号码加上,有必要我也可以加上去。
有人对我的说法质疑,那还是先请作者出来澄清。
这宗大额买卖,说轻了,作者与他的买手可以先自行沟通。要搞大的话,报警起诉也很正常。作者要证据的话,我会截图截屏给您。

我既然可以把这件事公开,并且不删改一个字,态度已经很清楚了。在王先生出面确认这两人身份无误时之前,我是谁现在不重要。

关心我是谁的郵友,事情先要分清主次!
作者: 喜子    时间: 2014-10-15 16:33

回复 64# 夏大緯1

谢谢夏先生转贴文章。

现在请问作者,文中所谓的Morgan家族在地窖里发现的这批东西,纷纷流入各大拍行之事,您怎样确定他们都是来自这所谓的Morgan家族,请问您与Morgan先生相熟吗?再请问Morgan的传教士祖父是欧洲哪一所教会的教区派出前往中国,在中国属于哪一个教区?如果您这样写,是为把意大利卖家的这批邮品归入这所谓的Morgan家族的地窖惊人发现,从而予之血统源流,那请问Morgan的传教士祖父当年就带回那么多假货回国,而且他集邮的事情对他的后人要保密?他的后人是怎样联系到中华地区两岸三地的拍行?为什么在您说的Morgan在把几件邮品在欧洲和香港拍卖公司拍出创纪录价格之后,会把数量最大的一批邮品都交到意大利而且通过Ebay拍卖?
作者: 喜子    时间: 2014-10-15 16:39

再请问作者,10楼所贴的意大利卖家在Ebay卖出的断片原件图与出现在您新书封面的同一件,为什么一旁的污渍会被人为修饰?是谁修饰的?修饰用的蓝色涂料是什么化学物质?
作者: 轻云    时间: 2014-10-15 17:30

水深呀,让我等普通集邮者不寒而栗;
幸好还有正义之士。
作者: markringo    时间: 2014-10-15 17:52

顶LZ,我以前还有计划弄一个开放的数据库,将所遇见之假冒封片收入其中,并永久公开,避免祸害后人。
作者: 泡面与可乐    时间: 2014-10-15 17:59

顶LZ,我以前还有计划弄一个开放的数据库,将所遇见之假冒封片收入其中,并永久公开,避免祸害后人。
markringo 发表于 2014-10-15 17:52



    这个idea很好啊.
作者: xinjoo    时间: 2014-10-15 18:18

看了一下作者关于来源的解释:

有些疑问想提出来一下不知道说的对么?


疑点1. 文中提到Morgan先生在清理地窖,发现家族遗留一箱里面有一批中国邮票和信封,他也不懂邮票,于2004年取出数件,低价售予欧洲邮商。

先说一下这段,一般来说英国人在家里发现宝贝是很常见的事情,我亲身经历过的朋友就有,听过的就更多了,但是文中提到的Morgan先生的处理方式确实很让我觉得很奇怪,英国人本身就是玩古董邮票等等最全民化的国家之一,光电视节目就有很多,antiques road show什么的一堆一堆的就像每天看新闻一样频繁,教你如何把家里不知道的或者前人留下的古董如何去哪里鉴定如何卖出好价钱,这其实都是常识。就拿邮票来说,英国集邮文化和传统不用多说了吧,老英其实历史文化习惯一直悠久,很多纯英国人都知道Stanley Gibbons这种公司, 就算假设Morgan先生是极少数不知道,从我见过听过的一般人遇到家里有邮票的,正常处理方式,a.拿去古董店或者古董市场询问或者鉴定, b.拿去邮票市场上去询问或者鉴定, c.拿去英国本地大小拍卖行去拍卖(大小拍卖行在英国是很常见老,百姓也很常用的方式)

文中提到的售予欧洲邮商的可能性,真的是低之又低,甚至有点违背英国人的常识了。
作者: xinjoo    时间: 2014-10-15 18:20

疑点2. 文中提到,经过2004年7月香港拍卖了Morgan先生低价售出的邮品,并拍出高价,Morgan先生才留意到祖先遗物珍贵,不再售与邮商,而交给相熟的华人委托拍卖公司出品,分别在德国C.G公司,香港Spink,上海华宇,Ebay等。

首先,还是常识问题,英国人知道是好东西,一般都会去本土的拍卖行去拍卖,比如Spink London,Stanley Gibbons等等等等,看看文中罗列的拍卖行中,国内,香港还有德国,为啥偏偏漏掉了自己的本土英国这个拍卖盛行的国家?  

其次, 逻辑问题,如果说Morgan先生知道是Spink香港卖的好?大可以第二批开始就去Spink香港拍,对于价值不菲的东西来说,相信联系也不是什么难事吧,而且spink在london就有, 为啥要舍近求远的跑去德国呢?

再次, 文中提到了,Morgan先生交给相熟的华人委托拍卖, 这个更是巧合多多了,Morgan熟识的华人,正巧就是邮票界的人,对邮票各国的拍卖行都很熟悉,到处拍卖,唯独对英国拍卖行不熟悉,其实真要是明白的,英国排行经常拍出比国内还好的价格,为什么尝试都不尝试一下呢?

而且拍卖的东西价值都很高,就这么相信这位华人朋友? 认识老英太多年了,从没见过这种英国人。

再再次, 老外的常识都知道大拍卖行拍的价格肯定不错,ebay是拍一般家常东西的地方,为啥那么多好东西,要跑Ebay去销售(甚至低价想找人直接卖,这细节我不多说了),我想问一下这位Morgan先生会同意么?

再再再次, 为啥要分这么多家拍卖行,这么多地方,如果一个地方卖的好了,直接都在一个地方出了,这不是一般人的心理常识么? 至于全球跑着卖么? 这背后的想法,不敢去推敲。

再再再再再....,没时间再细看了,该吃饭了,hoho

这都是简单的逻辑和常识问题,相信大家都明白,只是不愿多说

继续瞎说的,对事不对人,大家别骂呀,hoho
作者: cjy3220    时间: 2014-10-15 18:24

本帖最后由 cjy3220 于 2014-10-15 18:28 编辑

仔细读过,终于顿悟:"承天定数,水到渠成!"才是邮学至高境界!看来我只能迷途知返了。因为我喜欢的题材还需49年才得150周岁,真的等不了哇
作者: 杨峰    时间: 2014-10-15 19:13

水深啊,还是自己玩自己的了
作者: 肖万里    时间: 2014-10-15 19:28

请别误会,敝人对某某是谁并不关心,甚至丝毫没有兴趣。我关心的是这种对话“对质”的方式会否有完美的效果?同时好奇的是他收藏了多少上海工部宝贝?对其邮史熟知到何种地步?
作者: 喜子    时间: 2014-10-15 19:38

请别误会,敝人对某某是谁并不关心,甚至丝毫没有兴趣。我关心的是这种对话“对质”的方式会否有完美的效果?同时好奇的是收藏了多少上海工部宝贝?对其邮史熟知到何种地步?
肖万里 发表于 2014-10-15 19:28



   请问指
作者: 肖万里    时间: 2014-10-15 19:39

敝人从不反对质疑,在交流中各抒己见,若能达成共识,皆大欢喜。很正常,质疑无可厚非。方式方法可以斟酌。
作者: 喜子    时间: 2014-10-15 19:54

敝人从不反对质疑,在交流中各抒己见,若能达成共识,皆大欢喜。很正常,质疑无可厚非。方式方法可以斟酌。
肖万里 发表于 2014-10-15 19:39

这帖开到现在还说要皆大欢喜?您有观点不妨直说
作者: shao8086    时间: 2014-10-15 20:08

回复 79# 喜子

肖先生還是少說較好,難道不知道您自己在王先生購買這些戳票時,好像成了圍勢的推手.
作者: 肖万里    时间: 2014-10-15 20:14

回复 79# 喜子
假如王丰銓看了此帖,终于也认为其为赝品,找那老千算账,大著改编,这不就是皆大欢喜么?
作者: 肖万里    时间: 2014-10-15 20:21

回复 80# shao8086

听邵先生的,作壁上观。

呵呵,那次我主要是看中“北华捷报”当资料,想捡漏。不料太贵,囊中羞涩了。
作者: xinjoo    时间: 2014-10-15 20:23

我估计喜子兄的意思,也只是把存在合理疑点说出来,尽力揭露出交易背后的真实,引起作者王先生的警示,而认真对待,重新审视和处理现在这批邮品。如何处理的决定权始终是作者自己。  如果来源有问题,那也可以让广大集邮者注意,毕竟不是少数1-2件,这是全体集邮者的利益。如果真没问题,那更是好事,大家多了一批可以研究邮史甚至改变邮史的好东西。
作者: blayer    时间: 2014-10-15 21:15

支持楼主。夏老师64楼贴的文章写的不知所云啊。既然想用故事给这批东西正名,故事还讲的那么漏洞百出。
作者: 夏大緯1    时间: 2014-10-15 21:23


王先生當日演講中多次一再提及他的書「空前絕後」,

令人印像深刻。


作者: 鸣野    时间: 2014-10-15 22:09

故事好假啊。。
作者: 风的味道    时间: 2014-10-15 22:16

最关心的是事情的真相!
作者: lilyj    时间: 2014-10-15 22:22

支持楼主,揭露集邮大佬的不干净做法
作者: lilyj    时间: 2014-10-15 22:22

支持楼主,揭露集邮大佬的不干净做法
作者: shao8086    时间: 2014-10-15 23:17

本來創作出書是美事一樁,但不要因為內容瑕疵變成糗事,那來龍去脈的黑幕,也希望不要演變成醜事.
作者: genel    时间: 2014-10-16 00:52

回复 73# xinjoo

推敲的好,推敲,推敲,推敲。这个“金子”堆成的故事会成为豆腐渣。
作者: genel    时间: 2014-10-16 01:01

回复 82# 肖万里

万里先生,我是欣赏不同观点的讨论,一面倒的观点有时候不是最好。你收藏上海工部的,你自己对这个上海工部大龙封是如何看法,不妨谈谈。
作者: alainfang    时间: 2014-10-16 03:02

作者王先生对大龙的研究和贡献是有目共睹的,不过这次所出的书,有点令人大跌眼镜。但说王先生是造假者或者造假者的同伙,可能言之过早。我觉得王先生可能也是受害者。有时候碰到自己心爱的物品,鉴定真假的能力会暴跌。
作者: 木有米    时间: 2014-10-16 07:34

假如王丰銓看了此帖,终于也认为其为赝品,找那老千算账,大著改编,这不就是皆大欢喜么?

王本来就是知情者,不是受害者。
作者: cjy3220    时间: 2014-10-16 10:32

在此之前,该卖家还卖出过这一件当是引起争议的邮品,大部分人都觉得很罕见其中也包括本人,集邮越来越辛苦 ...
喜子 发表于 2014-10-14 16:55



    记得21楼这件大沽海关戳封出来的时候,我就随口对家人说了句:现在骗子太多了!因为这种日本客邮戳封的'底子'自己经手好几次!
作者: eureka168    时间: 2014-10-16 11:21

让我们先不要谈论邮戳的真实性,而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这个海工部書信舘/華郵第一封

1)在1857~8,印度民族大起义(Indian Rebellion of 1857) 发生,东印度公司印度士兵哗变。 該事件發生後,很難相信英國政府會允許印度士兵使用印地文發送和接收信件。

http://en.wikipedia.org/wiki/Indian_Rebellion_of_1857

2)在1865年,只有1372英籍人士住在上海。从理论上讲此时英国/香港客邮所有邮件信封上的地址都应用英文书写。这是不符合逻辑英国/香港客邮在上海会聘用通印地文人士为他们工作。
请注意,在这信封上没有英文邮件指令, 在封背它只有几个汉字
作者: genel    时间: 2014-10-16 12:57

回复 96# eureka168
"在这信封上没有英文邮件指令, 在封背它只有几个汉字"
封背的那几个汉字,估计是广东话! 是到达邮递手写指示. 如此推断,此封就是进口广东,香港的封改造的.
作者: eureka168    时间: 2014-10-16 13:09

本帖最后由 eureka168 于 2014-10-16 13:16 编辑

回复 97# genel


    Gene, how many  1800's  covers from Shanghai have you seen which are addressed in Hindi?  I do not remember seeing any.
作者: 嘉農    时间: 2014-10-16 13:16

有事沒上去聽演講,對此又沒研究,只能頂。
作者: genel    时间: 2014-10-16 13:36

回复 98# eureka168

我也没有见过1860-1880上海寄海外用印度文的.




欢迎光临 华邮网 (http://www.p1878.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