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民國拍品的探討 [打印本页]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8-6-20 11:35     标题: 民國拍品的探討

歡迎大家上傳成交後的民國拍品,共同討論。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8-6-20 11:48

台灣亞太17期3547號:帆船1分郵資片,加貼一版帆船1分、4分各1枚,銷巴塘十一年五月十二日,經雲南阿墩子十一年五月廿三,雲南府1922.JUN(6月).15,寄美國。底價:新台幣25,000______成交:34,000(不含佣) kvuiS2IQ.jpg
96ni71Wx.jpg
這枚片的亮點在那裡?

图片附件: [民國拍品的探討] kvuiS2IQ.jpg (2008-6-20 11:45, 94.99 KB) / 下载次数 1
http://www.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8932&k=677942eb6219e26d35d69e38bab3a5ef&t=1718616800&sid=54T8vB



图片附件: [民國拍品的探討] 96ni71Wx.jpg (2008-6-20 11:46, 69.89 KB) / 下载次数 2
http://www.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8933&k=62aa144ae6b81ffeeb73b0e744159534&t=1718616800&sid=54T8vB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6-20 15:17

巴塘好像是藏族地区。

边区邮路和邮资较佳,不多见。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8-6-20 15:55

以下是引用麦国培在2008-6-20 15:17:27的发言:

巴塘好像是藏族地区。

边区邮路和邮资较佳,不多见。

值港幣8,948(不含佣)。國際明片郵資自1922年1月1日至10月31日調資為六分,在這段時間,一分帆船片混貼其他郵票共六分郵資寄國外,甚為罕見,加上巴塘及阿墩子郵路及郵戳,可算是一分帆船片的精品。而在1922年11月1日至12月31日的國際八分郵資片,比這枚更是珍罕。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6-20 16:05

学习了,巴塘资料:

巴塘地处川滇藏三省区结合部,是康巴地区的历史重镇、大香格里拉的明珠,中国的弦子之乡。这里气候温和,物产丰富,山川形胜,风光旖旎,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古往今来,一直被人们誉为“上有天堂,下有巴塘,内有苏杭,外有巴塘”。秀在深闺、神奇壮观的自然景观融“险、峻、奇、伟”于一炉,集“高、雄、雅、秀”于一体;源远流长的悠久历史、独特浓郁的民族风情、灿烂辉煌的民族文化、独具风韵的民间文艺,构成人们观光、探险、旅游、渡假的理想境地,是充分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自然生态与康巴文化有机结合的一块人间圣地。


作者: 施辉平    时间: 2008-6-20 16:38

学习了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8-6-21 11:15


台灣亞太17期3547號

西式封貼南非1分郵資,銷PAQUEBOT英文船郵戳,寄騰越1918 DEC 2(12月2日),因欠資加貼北京一版欠資1分1枚, 2分3枚,5分1枚,計12分,由南非UNRBAN 1918 FEP 21(2月21日),經香港1918 NOV 5(11月5日),江門1918 NOV 7,廣州1918 NOV 9(11月9日),河口1918 NOV 18(11月18日),雲南府1918 NOV 20(11月20日),郵路清楚。

拍價台幣28,000

成交:28,000(不含佣)

港幣:7368

 

urguFsMF.jpg


5IYkG71y.jpg
7WIVTwgN.jpg


图片附件: [民國拍品的探討] urguFsMF.jpg (2008-6-21 11:14, 70.78 KB) / 下载次数 1
http://www.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9238&k=da54c79965a64d8a28ed0881e8b66a58&t=1718616800&sid=54T8vB



图片附件: [民國拍品的探討] 5IYkG71y.jpg (2008-6-21 11:15, 73.81 KB) / 下载次数 1
http://www.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9239&k=735ed9c07f328e2ca261f41076ceb7d9&t=1718616800&sid=54T8vB



图片附件: [民國拍品的探討] 7WIVTwgN.jpg (2008-6-21 11:15, 48.5 KB) / 下载次数 2
http://www.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9240&k=817dc75c35e772acf656f651eb4225d9&t=1718616800&sid=54T8vB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8-6-21 11:20


這枚封最大的賣點是郵路,而這條郵路較傳統的騰越郵路又較不同,大家可以嘗試分析為何會這樣走法。

 

另一賣點則是欠資票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6-21 11:22:11编辑过]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6-21 13:41

这个确实很好,从邮史和传统角度来看都值得购入,个人认为价格还有上升空间!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8-6-21 17:18


若果將這枚封的時間往前推回至1910年,它的身價可能是逾倍上升。

 

在廣州及雲南府的過途戳都有國內及國際戳,究竟是那枚戳先蓋,然後再用別一枚日戳?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8-25 16:38:38编辑过]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6-21 19:08

个人认为是腰框戳先盖!民国纪年与公元纪年之别。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8-6-21 21:12

我也有同感。但是請教兩枚戳是否意味由兩個不同部門蓋戳?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6-21 22:15

估计一个是总局的国际股!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8-6-21 23:41

再小心細看,由香港至江門,蓋江門國際戳(小圓日戳暫稱國際日戳,腰框戳稱國內戳,是方便作簡單論述。),可能是香港屬境外,故由江門對口單位接收(江門局應屬小局,但可能有國內及國際郵戳),蓋江門國際中途戳。再由內地局(江門)交寄,廣州局以國內對口單位,蓋國內戳為憑記,隔天再由國內轉國際單位(因要經法屬越南入雲南),蓋另一枚國內戳及一枚國際戳,經越南後入中國境內,蓋一枚河口的國際戳,再由河口國內對口單位與雲南府國內單位交收,蓋雲南府國內戳一枚;同日,轉回國際單位轉交騰越局(騰越應屬國際交換局,在這段時期,騰越局似乎只擁有國際戳,未曾見聞有蓋國內戳的郵品出現。而河口郵局亦應與騰越局同屬一樣情況。)。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6-21 23:43

江门有二种戳,因华侨多,故邮件交收也多!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8-6-22 00:13

這枚封另有一個很值得探討的問題,就是由國外南非寄中國騰越,當這枚封由香港中轉至江門時,它已進入了中國境內,接著要處理的是屬中華郵政的責任,沒有理由再由中國再次交國外處理(透過越南入河口)。我一直有留意這類由國外寄騰越的郵件,沒有循正常郵路(經緬甸)進入騰越的,當郵件進入中國其他地方中轉時,都是走國內郵路,沒有再次透過他國中轉的。這枚封的罰資是否是包含了再次經國外中轉的資費?還請大家幫忙,是否有這可能性的出現。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6-22 9:24:11编辑过]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8-6-22 14:43

這封所貼的是否是南非1分郵郵?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6-22 21:46

水平有限,尚需慢慢学习和消化!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8-6-22 21:49

我剛剛私下收了短信,知道為何出現這些問題;但是我還希望謝兄能發帖子在這裡,然後讓大家折解。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6-22 21:57

值得关注!
作者: 謝明書    时间: 2008-6-22 22:01

前輩您好!原來以為亞太的那封騰越封是您買去了,我當時也想標,不過實在有點貴,就放棄了。我後來仔細看了一下,它的郵路似乎是從南非寄江門,信上的收件地址是Kongmoon(江門), west river, china。江門是在珠江的西部。所以原本是從南非寄江門海關(custom), 但也許是收件人不在,所以轉址到騰越,(旁邊鉛筆改註 TengYueh),因此這封的走法才會先從香港入廣州江門,後來再轉寄經河口,雲南,到騰越,和一般國外寄騰越的走法不一樣(一般應該不會先入國內(廣東)再出國外(越南)再轉國內),至於為何是欠資,就又不清楚了。這是我的個人猜測,請前輩看看。 不過這封另一個好的地方在於它也是國內互寄卻走國際郵路的例子。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8-6-22 22:19


感謝台北人兄的提點,自己實在太大意了。這枚封不是我拍下。

 

可以這樣理解這封信:因收信人從江門去了騰越,轉回廣東總局處理。因是收信人改地圵,責任不在郵局,無須要負重新郵寄國外的郵資,所以直接經國外郵路寄騰越。因此,欠資是再寄國外的資費。

我亦曾看過一枚封是從國外寄上海(符合郵資),因收件人地址改騰越,再由上海經緬甸入騰越,另加欠資,彌補國外郵費。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6-22 23:16:39编辑过]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6-22 22:26

学习了,看来研究宜仔细看实物!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8-6-22 22:48

以下是引用麦国培在2008-6-22 22:26:23的发言:
学习了,看来研究宜仔细看实物!

這反映了,當資料出了問題,最後推論產生了另外的問題:就像這枚封,便產生了由國內再經國外往騰越(基於他國轉寄了國內其他地方,要重新轉寄)要收欠資的疑問。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8-6-22 22:49


這封由香港寄天津,因收件人轉往日本東京,可能由收件人朋友或同事再粘二枚新票,轉寄日本,這樣可免除加收欠資費用。

 

另可參考何輝慶先生的〈欠資郵史〉,有這類收件人地址改往他國,需要加國外郵費欠資的例子。

 

ZAo73gAc.jpg


tuDrHWk9.jpg


图片附件: [民國拍品的探討] ZAo73gAc.jpg (2008-6-22 22:49, 88.61 KB) / 下载次数 1
http://www.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9798&k=f585b51a3961cc0212ba2574023ace08&t=1718616800&sid=54T8vB



图片附件: [民國拍品的探討] tuDrHWk9.jpg (2008-6-22 22:49, 76.08 KB) / 下载次数 1
http://www.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9799&k=c836f014fd47e408195d3114ec707389&t=1718616800&sid=54T8vB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6-22 22:53

不错,天津通框戳也很有趣!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8-6-24 06:32     标题: 贵州加盖50元孙像邮资明信片


5泓盛2007年秋拍

拍價:RMB30,000

成交:RMB42,560

1947年10月5日贵州加盖50元孙像邮资明信片贵阳实寄广州,加贴孙像国币1元改200元双连,符合当时250元邮资,中途历经数次转寄(误寄?)才寄达广州,贵州加盖50元实寄片,目前暂时所知存世仅1片。。极为罕见。

 

相關資料可參考台灣夏大緯先生的網頁

http://tw.myblog.yahoo.com/twhsia/article?mid=2342&prev=2396&next=2333&l=f&fid=7

2PIJhTLh.jpg




图片附件: [民國拍品的探討] 2PIJhTLh.jpg (2008-6-24 06:31, 94.38 KB) / 下载次数 1
http://www.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10202&k=67d31ddb6df4ad8b48efd893631097eb&t=1718616800&sid=54T8vB


作者: 华邮网    时间: 2008-6-24 09:21

学习了,好贴,让我们了解了珍品的来龙去脉。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8-6-24 09:27

以下是引用华邮网在2008-6-24 9:21:21的发言:
学习了,好贴,让我们了解了珍品的来龙去脉。

語調這麼像麥先生!?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6-24 09:45

呵呵,准备为本网新加一个管理员,先发11个贴把头像变换一下。

稍后此网名由公司人员管理本网使用。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6-24 09:49

此片虽然是集邮人所寄,但亦很自然和难得,在无可替可的情况下,所以拍出天价。

现今物价上涨,珍邮概念早已大转移,大概价值十万元以上的才勉强算是珍邮和贵品吧,现在拍价过十万的东西,估计用十张纸也写不完!

以前对珍邮和贵票的理念,现在已经完全改变,所以作为集邮人应该更新思想,不要老停留在旧的概念中。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8-6-25 12:33


泓盛2006年春拍

拍品描述:1910年宣统登基紀念票7分,北京天壇圖極限明信片,銷北京日戳,片票戳一級配合,十分難得,上品。

拍價:RMB5,000

成交:RMB11,000

 

為何此片拍得此驕人成績?

 

49TpkxWm.jpg




图片附件: [民國拍品的探討] 49TpkxWm.jpg (2008-6-25 12:33, 89.92 KB) / 下载次数 1
http://www.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10585&k=75e5906391c34acb640d0051dd231feb&t=1718616800&sid=54T8vB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6-25 14:07

这件为极限片,由于中国的极限集邮始于80年代初中期,故从清代到文革前的极限片都罕见,清代和民国的更是难找和自然为主。故价格一直很高。

本网有两位极限高手,一位李宏,一位谢恩顺,都是会友,对中国早期极限片都有收集,可惜这两位都暂时不肯露宝,所以我们只能在此抛砖引玉了。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8-6-25 17:30

同期的有三枚,一枚流拍,另一枚拍得500元,為何這枚如此高價? Jyu5PKKX.jpg
流拍

 

 

nmYyFhaR.jpg
500元

图片附件: [民國拍品的探討] Jyu5PKKX.jpg (2008-6-25 17:21, 75.44 KB) / 下载次数 1
http://www.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10647&k=3cc30b6cc0085e2539f59dbf7a584d6b&t=1718616800&sid=54T8vB



图片附件: [民國拍品的探討] nmYyFhaR.jpg (2008-6-25 17:29, 82.6 KB) / 下载次数 1
http://www.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10653&k=12c379c7769769deff8d7a6845d3c5bc&t=1718616800&sid=54T8vB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6-25 19:05

流标那件是不合格的,极限片要求片票戳三合一和谐才是佳片。下一件戳估计是假的,且上海非原地,就是真的也不是合适之选!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8-6-25 19:13

但是成交價RMB11,000這件似乎都是很有問題,不比另外兩件好得多少。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8-6-25 21:14

以下是引用edward在2008-6-25 19:13:24的发言:
但是成交價RMB11,000這件似乎都是很有問題,不比另外兩件好得多少。

這枚片貼混法客郵不是很怪嗎?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6-25 21:21

个人觉得很舒服很和谐!极限片不需要实寄的,消印即可!

作者: 小马哥    时间: 2008-6-25 21:23

第一片MC确实感觉不舒服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8-6-25 21:30

以下是引用麦国培在2008-6-25 21:21:43的发言:
个人觉得很舒服很和谐!极限片不需要实寄的,消印即可!

混貼法客郵,不是劃蛇添足嗎?對我而言,這樣的製作實在令人不舒服。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6-25 21:39

哈哈,你可能不大明白早期极限片之难了!所以不是最完美的也多人抢。
作者: 小马哥    时间: 2008-6-25 21:46

此片伪品极多,应该注意!

MC我搞专题的时候也曾经玩过.

经我手的各国早期片(1910年以前)也有近百张了.

我当然知道早期MC的珍贵.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8-6-25 22:04

以下是引用麦国培在2008-6-25 21:39:56的发言:
哈哈,你可能不大明白早期极限片之难了!所以不是最完美的也多人抢。

我雖然沒有玩極限片,但是混貼法郵不是很荒謬嗎?而這枚客郵票與極限片圖案完全沒有相關,若以參賽來說,會否扣分?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6-25 22:09

哈哈,非二三句说得清楚的!早期的都是偶然形成,而且极限片本身就是全集邮品为主,不能用邮史的角度和眼光去看!
作者: 小马哥    时间: 2008-6-25 22:37

QUOTE:
以下是引用麦国培在2008-6-25 22:09:09的发言:
哈哈,非二三句说得清楚的!早期的都是偶然形成,而且极限片本身就是全集邮品为主,不能用邮史的角度和眼光去看!

早期的MC全都是自然实寄.

人为的反而极少见.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6-25 22:44

QUOTE:
以下是引用小马哥在2008-6-25 22:37:46的发言:
QUOTE:
以下是引用麦国培在2008-6-25 22:09:09的发言:
哈哈,非二三句说得清楚的!早期的都是偶然形成,而且极限片本身就是全集邮品为主,不能用邮史的角度和眼光去看!

早期的MC全都是自然实寄.

人为的反而极少见.

老兄此说:

1.证明你比较外行!

2.你也没看清本贴和理解我们在说什么!


作者: 小马哥    时间: 2008-6-25 22:50

不跟你争了.

就按你说的算了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8-6-26 08:26

以下是引用小马哥在2008-6-25 22:50:16的发言:

不跟你争了.

就按你说的算了

小馬哥的意是這樣嗎:這類自然又符合郵資的極限片存世的應該不會太少,所以這枚混貼法郵的,應該不應如此高價。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8-6-26 08:33

以個人愚見,這人及其競拍者郵識可能一知半解,見有清封片常有混貼客郵,如此類推,便誤將這枚混貼法郵的極限視為珍品,高價競拍。當然希望有集極限片(原圖卡)的高手能指點迷津。(請小馬哥原諒,我不是說您不是高手,只是希望有更多人參與討論。)
作者: 小马哥    时间: 2008-6-26 10:38

QUOTE:
以下是引用edward在2008-6-26 8:33:47的发言:
以個人愚見,這人及其競拍者郵識可能一知半解,見有清封片常有混貼客郵,如此類推,便誤將這枚混貼法郵的極限視為珍品,高價競拍。當然希望有集極限片(原圖卡)的高手能指點迷津。(請小馬哥原諒,我不是說您不是高手,只是希望有更多人參與討論。)

呵呵~

田兄.我本来也不是高手.

我要学习.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FIP对极限的规则发起的比较晚.

具体什么时候我要查资料.印象中好象是七十年代吧.

忘记了,资料也没在手头.

所以,对于MC制作的标准要参照规则的下发时间来看,在规则下发以前,所有的不符合规则的MC是可以作为邮集素材参展的(当然这也要差不多才可以,首先片土,邮票,邮戳要一直或者相关).规则下发以后,FIP对制作MC的制作有了强制性的要求.例如票必须贴一张,片图的图案要大于明信片面积的75%(好象是,记得不太清了),还有就是明信片版本的问题,要尽量使用票发行以前的明信片,还有就不不能使用"原图卡",也就是完全按照邮票图制作的明信片.另外还有很多的条条框框.在集邮者自己也自发的兴起很多制作的要求,例如尽量要使用摄影片等等.

我上面之左翼说明早期明信片人为的极少见,是因为早期人们根本没有MC的制作意识.我们所说的早期片基本上是从普通的实际明信片中掏得,在普通的实际明信片中能找到票片戳一致或者相关的片的概率是极小的.所以早期MC是很珍贵且难得的.

当然早期也有一些人为的MC,但那只是当时的集邮者处于兴趣自己做着玩的.但他们当时不可能有制作MC的意识.只是碰巧找到跟邮票相关的明信片,就贴了邮票盖了戳而已.

个人感觉MC是一种为了集邮而集邮的邮展门类,所以我一直也不大喜欢.它的主要价格就在于艺术价值和美观的价值,应该跟实际邮政的关系不大.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6-26 16:09

QUOTE:
以下是引用小马哥在2008-6-26 10:38:31的发言:
QUOTE:
以下是引用edward在2008-6-26 8:33:47的发言:
以個人愚見,這人及其競拍者郵識可能一知半解,見有清封片常有混貼客郵,如此類推,便誤將這枚混貼法郵的極限視為珍品,高價競拍。當然希望有集極限片(原圖卡)的高手能指點迷津。(請小馬哥原諒,我不是說您不是高手,只是希望有更多人參與討論。)

呵呵~

田兄.我本来也不是高手.

我要学习.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FIP对极限的规则发起的比较晚.

具体什么时候我要查资料.印象中好象是七十年代吧.

忘记了,资料也没在手头.

所以,对于MC制作的标准要参照规则的下发时间来看,在规则下发以前,所有的不符合规则的MC是可以作为邮集素材参展的(当然这也要差不多才可以,首先片土,邮票,邮戳要一直或者相关).规则下发以后,FIP对制作MC的制作有了强制性的要求.例如票必须贴一张,片图的图案要大于明信片面积的75%(好象是,记得不太清了),还有就是明信片版本的问题,要尽量使用票发行以前的明信片,还有就不不能使用"原图卡",也就是完全按照邮票图制作的明信片.另外还有很多的条条框框.在集邮者自己也自发的兴起很多制作的要求,例如尽量要使用摄影片等等.

我上面之左翼说明早期明信片人为的极少见,是因为早期人们根本没有MC的制作意识.我们所说的早期片基本上是从普通的实际明信片中掏得,在普通的实际明信片中能找到票片戳一致或者相关的片的概率是极小的.所以早期MC是很珍贵且难得的.

当然早期也有一些人为的MC,但那只是当时的集邮者处于兴趣自己做着玩的.但他们当时不可能有制作MC的意识.只是碰巧找到跟邮票相关的明信片,就贴了邮票盖了戳而已.

个人感觉MC是一种为了集邮而集邮的邮展门类,所以我一直也不大喜欢.它的主要价格就在于艺术价值和美观的价值,应该跟实际邮政的关系不大.

不迫迫小马哥,他根本不会说那么多,这次要表扬,这样才是探讨的姿态。

确实不错,证明小马哥有些认识。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6-26 16:22

QUOTE:
以下是引用edward在2008-6-26 8:33:47的发言:
以個人愚見,這人及其競拍者郵識可能一知半解,見有清封片常有混貼客郵,如此類推,便誤將這枚混貼法郵的極限視為珍品,高價競拍。當然希望有集極限片(原圖卡)的高手能指點迷津。(請小馬哥原諒,我不是說您不是高手,只是希望有更多人參與討論。)

极限片是一个新兴领域,其实小马哥说的已经是个大概。

极限片要求票、片、戳相关连和合一。

例如天坛的极限片,就需要天坛片、天坛邮票、天坛附近邮局的戳,这样三合一才是佳作。

由于早期,特别是民国和清代,中国还没有人制作极限片,所以大部分的极限片都是偶然形成的,我收集过和研究过亦看过不少这类片,发觉它们很多都是当时有意识的行为,不少还是专门销印的,但当时亦只是当时觉得有趣而制造下来,亦可以说是极限集邮的一个发展前期。

正如我在上边所说,早期极限片难得,所以极限集邮的规则对早期片就有所放宽。

由于极限片需要票、片、戳三和谐,所以早期的符合要求的很难,很多时票和片合,但邮戳却不合。即天坛的票和片却销北京以外的戳,这就不能算是合格的极限片。

所以中国人看中国极限片就很容易,外国人看就难些,反过来中国看外国极限片亦一样很难。

大量存世的早期极限片,以金字塔为最多,票和片很吻合,但戳就天知道了,因为很多都是其它地方的戳,并非金字塔所在地区。

小马哥说的极限片以实寄为主,其实就指是外国的,我们这个贴是讨论中国的,应以中国的情况为准。

中国的这类极限片,很多确实只是销印,就像很多清代和民国销印片一样。

由于极限片是集邮品,所以不需要实寄,不需要邮资相符,但不能以无效邮资来制作。即以作废了的邮票不能制成极限片。

很多时事物到了中国就完全变了样,由于中国早期极限片少见,所以很多人就倒戳,把邮戳倒拨日期,还有一种亦是很可恶(我认为很可笑亦很可惜)的做法,就是找一些清代或民国片,贴上新发行的邮票盖个戳上去制作,从而人为提高其价值,要知道早期片亦是文物,很多境像值得我们去保存和认识,这种人为强加凑合,实在令人反感和觉得可惜。


作者: 小马哥    时间: 2008-6-26 22:38

QUOTE:
以下是引用麦国培在2008-6-26 16:22:40的发言:
QUOTE:
以下是引用edward在2008-6-26 8:33:47的发言:
以個人愚見,這人及其競拍者郵識可能一知半解,見有清封片常有混貼客郵,如此類推,便誤將這枚混貼法郵的極限視為珍品,高價競拍。當然希望有集極限片(原圖卡)的高手能指點迷津。(請小馬哥原諒,我不是說您不是高手,只是希望有更多人參與討論。)

极限片是一个新兴领域,其实小马哥说的已经是个大概。

极限片要求票、片、戳相关连和合一。

例如天坛的极限片,就需要天坛片、天坛邮票、天坛附近邮局的戳,这样三合一才是佳作。

由于早期,特别是民国和清代,中国还没有人制作极限片,所以大部分的极限片都是偶然形成的,我收集过和研究过亦看过不少这类片,发觉它们很多都是当时有意识的行为,不少还是专门销印的,但当时亦只是当时觉得有趣而制造下来,亦可以说是极限集邮的一个发展前期。

正如我在上边所说,早期极限片难得,所以极限集邮的规则对早期片就有所放宽。

由于极限片需要票、片、戳三和谐,所以早期的符合要求的很难,很多时票和片合,但邮戳却不合。即天坛的票和片却销北京以外的戳,这就不能算是合格的极限片。

所以中国人看中国极限片就很容易,外国人看就难些,反过来中国看外国极限片亦一样很难。

大量存世的早期极限片,以金字塔为最多,票和片很吻合,但戳就天知道了,因为很多都是其它地方的戳,并非金字塔所在地区。

小马哥说的极限片以实寄为主,其实就指是外国的,我们这个贴是讨论中国的,应以中国的情况为准。

中国的这类极限片,很多确实只是销印,就像很多清代和民国销印片一样。

由于极限片是集邮品,所以不需要实寄,不需要邮资相符,但不能以无效邮资来制作。即以作废了的邮票不能制成极限片。

很多时事物到了中国就完全变了样,由于中国早期极限片少见,所以很多人就倒戳,把邮戳倒拨日期,还有一种亦是很可恶(我认为很可笑亦很可惜)的做法,就是找一些清代或民国片,贴上新发行的邮票盖个戳上去制作,从而人为提高其价值,要知道早期片亦是文物,很多境像值得我们去保存和认识,这种人为强加凑合,实在令人反感和觉得可惜。

关于真戳倒日期的问题:

倒日期,你说它是真是假?戳是真的,谁也说不清.

明明知道是倒戳到在邮展上可以用.

没有评审员会研究你的MC是否是倒戳,只要戳是真的就可以.

MC本身就是人为制作的集邮品.

MC在中国发展的历史并不长,但在中国这个特定的区域里~~~~~

哎!

没办法说清.

大家自己理解吧.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6-26 23:44

倒戳让中国极限和原地走向死胡同!
作者: -邓-    时间: 2008-6-27 10:32

同意麦会观点:倒戳让中国极限和原地走向死胡同!

很多评审员是知道的,但它不是吃人类粮食的。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6-27 11:22

各位可能有所误解,首先评审员是不管邮品真假的(因为评审规则有模式,但邮品总类繁多,评审员不可能什么都懂),所以正规邮展中就有专家组。专家组才是管邮品真假的,当专家组发现伪品后,就会验证,然后再出具意见反映给评审,再由评审决定是否降级或处理。

可惜完善的评审制度到了中国就变成一种虚假现象。

山东邮展有专家组,伪品一大堆 ,但根本就没有去开框验证,更别提降级了。

总之,完善的东西到了中国就变了味道。这是国情!


作者: TK    时间: 2008-6-27 13:25

QUOTE:
以下是引用麦国培在2008-6-25 19:05:29的发言:
流标那件是不合格的,极限片要求片票戳三合一和谐才是佳片。下一件戳估计是假的,且上海非原地,就是真的也不是合适之选!

 

第二枚片图也是祈年殿,只是仅见到祈年殿的顶部而已,和谐较差。

而且这枚销北戴河戳,比第三枚销上海戳好不了多少。

第三枚能以5000元拍出,确实物非所值。

现今收集金字塔极限片不止要求一定要销开罗戳,还进一步要求销金字塔戳的,销其他地点邮戳的已引不起收藏者的兴趣。


作者: TK    时间: 2008-6-27 13:29

QUOTE:
以下是引用麦国培在2008-6-26 23:44:09的发言:
倒戳让中国极限和原地走向死胡同!

 

可惜有些极限集邮会的领导人,竟然“默许”倒戳,

其态度是只“讨论”假戳,不愿讨论倒戳。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8-6-27 13:35

成交:RMB11,000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6-27 13:44

终于引来高手了!其实玩极限本来就人为性很强,再来倒戳就真是没救的了!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8-6-28 20:10

我將此帖放在台灣一個集極限片的討論區,大家可以看看: hhttp://www.5819375.idv.tw/phpbb2/viewtopic.php?t=13557


作者: 心怡永在    时间: 2008-6-28 20:35

对于混贴客邮是否合理先不探讨,但对其邮资不甚理解,按理说明信片贴邮资是4C,如果说宣统2,3,7C的面值,多贴邮资可以理解,但贴35生丁客邮实在不可解释,1881年前,信函寄法国需要贴35生丁,但之后法国已经取消了海运附加费,改为信函贴25生丁。对于明新片,按道理是贴4C邮资,10生丁客邮票,贴上35生丁是不可能的。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8-6-28 20:57

這枚極限片已經是超出了常理之外的討論,連台灣郵友們看後也吃一驚。只能用少見多怪來形容,一是指我自己,二是指得標者。就如同“荒謬郵史天價取“的帖子一樣,令人感到郵識不是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老子有錢,喜歡怎樣拍就怎怎拍。
作者: 謝明書    时间: 2008-6-28 22:21

它符合極限片的要求票片戳和諧即可,

不需要符合郵資,

所以討論買這片的人有沒有郵識似乎意義不大

因為買這片的人他跟本就不在乎這片的郵路郵資呀!

 

而且這枚在極限片的評價應該很高吧?

如果它是不好的極限片,

就會像其他流標的片子一樣,

不會被搶到天價了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8-6-28 22:29

完美的極限片貼票的要求是否限貼一枚?
作者: 謝明書    时间: 2008-6-28 22:37

呵呵!我本來想說會不會這片是最早的天壇極限片,不過北京戳的日期看不清,而那個法國戳,也不是大家講的法國客郵,反而不知是哪裡的地名,而且年份也看不清。另外天壇片假的太多了,這枚票的北京戳幾乎所有的文字(英文中文日期)都在票上,銷在票外的框也和票上的框顏色不大對頭,是不是真品還是要再考慮。 三片裡面,就第二片的銷戳最可信,第三片銷上海的那就更假了,整個戳都在票上。 YeUB3WpB.jpg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6-28 22:53:05编辑过]



图片附件: YeUB3WpB.jpg (2008-6-28 22:53, 13.43 KB) / 下载次数 1
http://www.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11547&k=5b62d5b0db63ef41ea3429ef359ce74e&t=1718616800&sid=54T8vB


作者: 謝明書    时间: 2008-6-28 22:45

查到了,那個戳是Diego Suarez,在非洲的馬達加斯加,所以跟本和法國客郵無關,只可惜年份不能判讀 9zF06aME.jpg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6-28 22:48:52编辑过]



图片附件: 9zF06aME.jpg (2008-6-28 22:48, 10.23 KB) / 下载次数 1
http://www.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11546&k=96785e2ad71f4c05d351d9600b891183&t=1718616800&sid=54T8vB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8-6-28 23:08

謝兄真是仔細,我看法國郵票,便當成是法客郵。這個郵戳沒有去考究,一是自己懶散,二是見有兩國票,便覺不對,再沒有詳看此戳。但是最重要的是透過這個討論,讓大家知道極限片在大陸是被扭曲的。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8-6-29 06:47


泓盛第2930號拍品描述:

1云南1932年伦敦二版孙像单圈加盖小字“限滇省贴用”新票全套7枚。原胶轻贴上品,陈目Y36-42。高额三枚票附2008年顾问专家保证书。此套票伪加盖甚多,真票极为罕见,如此好品像更是不可多求的民国大珍品。

起拍價:RMB15,000

成交價:RMB105,280(含佣金)

 

 

請教為何這套票如此昂貴? 5WDAaKmF.jpg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6-29 6:58:48编辑过]



图片附件: [民國拍品的探討] FuT8mRcv.jpg (2008-6-29 06:41, 71.02 KB) / 下载次数 1
http://www.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11619&k=50f2c2cc6a6e7328ad6b18ffa6274943&t=1718616800&sid=54T8vB



图片附件: [民國拍品的探討] TslsA1dg.jpg (2008-6-29 06:47, 71.02 KB) / 下载次数 1
http://www.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11620&k=3aa2d4ce50c2fee0c845bb82e1a7a5f7&t=1718616800&sid=54T8vB



图片附件: JUzme8ye.jpg (2008-6-29 06:48, 90.62 KB) / 下载次数 1
http://www.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11621&k=fb2246bf6b5629afb925e11c4039902a&t=1718616800&sid=54T8vB



图片附件: 5WDAaKmF.jpg (2008-6-29 06:57, 95.93 KB) / 下载次数 1
http://www.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11622&k=c18df338047c926ee5d380a621b6389f&t=1718616800&sid=54T8vB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6-29 21:30

有意思,继续关注中!
作者: 小马哥    时间: 2008-6-30 00:52

QUOTE:
以下是引用edward在2008-6-28 22:29:08的发言:
完美的極限片貼票的要求是否限貼一枚?

在规则制定以前么有这要求.


作者: 小马哥    时间: 2008-6-30 00:54

那件天坛片的戳我看着觉得不太舒服.

 

小字!xihuan1!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6-30 10:11

这种具体还要看实物,因图片有误差,不能轻易定期伪(比较明显的假就可以肯定)。

现在讨论的这种片值不值,符不符合要求,真假反而不是讨论要求(因看此图片确实难以界定)


作者: TK    时间: 2008-6-30 12:59

QUOTE:
 

 

票上的戳看来没问题,但票外的是否后补,还待高人指点。

北京“子”局位于崇文门内,戳内日期虽欠清,应是庚戌年,或十一月廿几日。


作者: TK    时间: 2008-6-30 13:05

QUOTE:
以下是引用麦国培在2008-6-30 10:11:23的发言:

这种具体还要看实物,因图片有误差,不能轻易定期伪(比较明显的假就可以肯定)。

现在讨论的这种片值不值,符不符合要求,真假反而不是讨论要求(因看此图片确实难以界定)

 

愚见认为古典极限片贴有其他邮票是可以接受的,规则似无明文规定禁止使用于展集。

如果是真品,以我国古典极限片的稀少来说,价格亦算合理。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6-30 13:54

完全同意老兄之高见!
作者: jntaoyan    时间: 2008-7-1 09:30

高手论邮,学习了。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7-1 17:16

大家多些良性交流,相信必会有进步。
作者: fred    时间: 2008-7-2 06:39

麦主席说的对,如果换一个角度 看看它们里面可能有别于其它的亮点.也许更值得注意.
作者: fred    时间: 2008-7-2 07:10

此枚"法国"邮票,可能出自法属"苏丹"国[在莫桑比克海峡科摩罗群岛第二大岛,在马达加斯加岛和非洲大陆之间].学过历史都知道无论是科摩罗群岛还是马达加斯加岛在清末民国初都属法国殖民地.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7-2 7:21:12编辑过]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7-3 14:46

原来如此,再次学习。
作者: 李宏    时间: 2008-7-3 22:51

QUOTE:
以下是引用小马哥在2008-6-25 22:37:46的发言:
QUOTE:
以下是引用麦国培在2008-6-25 22:09:09的发言:
哈哈,非二三句说得清楚的!早期的都是偶然形成,而且极限片本身就是全集邮品为主,不能用邮史的角度和眼光去看!

早期的MC全都是自然实寄.

人为的反而极少见.

 

1910年以前的极限片如果是自然实寄的,是非常好的东西;反之,则是不好的。人为的确实极少见。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7-3 22:54

李兄最有发言权了,早应该给我们指导一下了!

作者: 民国邮票    时间: 2008-7-3 22:57

学习,,,,,学习,,,
作者: 李宏    时间: 2008-7-3 23:40

那张天坛片,虽然混贴法国邮票,但盖销非洲马达加斯加邮戳,明信片并没有实寄过。如能拿个证书,上展品则会放心些。

1910年以前的极限片如果是自然实寄的,是非常好的东西,这是因为可以佐证极限片的盖销的邮戳是真的,而且在早期通过自然实寄所产生的极限片要比集邮者自己刻意制作的极限片在国际极限领域中的评价是不一样的。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7-3 23:43

老兄是权威,以你所说为准,希望多给我们扫扫盲,真的对此一知半解!
作者: 王厚邦    时间: 2008-7-4 00:14

我的研究:北京-庚戍-子-戳 为伪戳。只要和真戳对比即知。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7-4 0:17:38编辑过]


作者: 小马哥    时间: 2008-7-4 00:33

QUOTE:
以下是引用王厚邦在2008-7-4 0:14:58的发言:

我的研究:北京-庚戍-子-戳 为伪戳。只要和真戳对比即知。

 

 

   


 

同意


作者: 王厚邦    时间: 2008-7-4 22:16

   在《北京邮史》栏中 ,spaceship(肖宏)  发表的"北京老照片明信片" 的1楼中第2张明信片上有一个: 

 

北京-戊申-子戳,这是真戳.两者可对比一下.


作者: fred    时间: 2008-7-5 07:05

估计拥有此物的买家肯定通不过国内的鉴定.[em63][em63]但听说当时有英国,法国去欧洲的货船(经好望角),尤其是法国,途中会停马达加斯加岛(会不会停莫桑比克海峡上的岛就不知道了.当然英国,法国可能有当时的资料).可能是中转贸易,会不会转递邮件那就不清楚了.该邮票应该当时在北京买不到,但是往返与该线的客商以及船员可能会有.当然一切的前提是票,戳,封都是真的.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7-5 14:07

国内的鉴定没有用,国际邮展不承认的。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7-5 14:30

QUOTE:
以下是引用王厚邦在2008-7-4 22:16:18的发言:

   在《北京邮史》栏中 ,spaceship(肖宏)  发表的"北京老照片明信片" 的1楼中第2张明信片上有一个: 

 

北京-戊申-子戳,这是真戳.两者可对比一下.

像上海、天津、北京这样的大城市,一个邮局有数个甚至数十个戳是不稀奇的,只有完全一样的戳才能可以对比!


作者: fred    时间: 2008-7-5 19:29

我国的纪3无齿的真伪鉴定结果出来没有?外国人说孙传哲大师签名的那张才是精品.各位老师觉得如何?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8-7-6 08:25

以下是引用edward在2008-6-29 6:47:17的发言:

泓盛第2930號拍品描述:

1云南1932年伦敦二版孙像单圈加盖小字“限滇省贴用”新票全套7枚。原胶轻贴上品,陈目Y36-42。高额三枚票附2008年顾问专家保证书。此套票伪加盖甚多,真票极为罕见,如此好品像更是不可多求的民国大珍品。

起拍價:RMB15,000

成交價:RMB105,280(含佣金)

 

 

請教為何這套票如此昂貴?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930.jpg: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6-29 6:58:48编辑过]

請問誰可以介紹這套票?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7-6 16:05

QUOTE:
以下是引用fred在2008-7-5 19:29:50的发言:
我国的纪3无齿的真伪鉴定结果出来没有?外国人说孙传哲大师签名的那张才是精品.各位老师觉得如何?

不知那个外国人说?
有名气还是没有名气的?
集邮的还是不集邮的?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7-6 16:06

QUOTE:
以下是引用edward在2008-7-6 8:25:58的发言:

請問誰可以介紹這套票?

存世稀少即珍贵。
据悉其中某枚加盖量极为稀少。


作者: fred    时间: 2008-7-6 19:35

麦主席,当年纪3无齿是否发行过?有的书已把它编进目录了.孙大师已作古,不知找谁去问?[em56]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7-6 19:39

QUOTE:
以下是引用fred在2008-7-6 19:35:51的发言:
麦主席,当年纪3无齿是否发行过?有的书已把它编进目录了.孙大师已作古,不知找谁去问?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没问题,等我百年之后问一下孙大师,然后再告诉你!


作者: fred    时间: 2008-7-6 20:07

[em54][em54][em54],49年后还有很多象纪3无齿那样的东东在海外发现.
作者: TK    时间: 2008-7-9 07:58

QUOTE:
以下是引用麦国培在2008-7-5 14:30:50的发言:

像上海、天津、北京这样的大城市,一个邮局有数个甚至数十个戳是不稀奇的,只有完全一样的戳才能可以对比!

 

完全同意!
该枚明信片所销邮戳与祈年殿极限片邮戳的年份不同。
就算同一年份的戊申年子戳,下面这个戊申年七月份戳,两者只相差半年左右,就与该明信片的不同,而且该明信片只见到单面,楼主未贴格式面,不知曾否实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7-9 8:16:09编辑过]






欢迎光临 华邮网 (http://www.p1878.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