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靠一个比一个牛比,现场看来怨言不少

TOP

外國不承認大清郵資,所以才需要客郵將郵件運往國外,但是此回片上的大清郵資亦應不被承認才對,為甚麼會有效投遞?
田進福     香港新界屯門時代廣場北翼2期36-37號舖本人所發圖片,除註明出處外,大部份是本人拙藏,為普及郵學討論,歡迎下載使用。

TOP

可能特例吧
中国邮史研究会、《中国邮史》杂志、中国邮史出版社、“华邮网”创办人:麦国培 528100广东佛山三水区西南镇永兴路十三号106铺 电话:0757-87732650 邮箱:p1878@vip.163.com 会刊、稿、查询、投诉、结帐网址:http://www.p1878.com/bbs/viewthr ... &extra=page%3D1
会号411(微信号:m52740)

TOP

无国内落戳的话,价格就少了3分2咯。

TOP

无国内落戳的话,价格就少了3分2咯。
名戳 发表于 2009-7-30 11:38

底價是2.5萬!成交價真令人咋舌。
究竟是我一知半解,還是拍家?所以才如此勇猛出價?
田進福     香港新界屯門時代廣場北翼2期36-37號舖本人所發圖片,除註明出處外,大部份是本人拙藏,為普及郵學討論,歡迎下載使用。

TOP

或许有高人看中了吧。
卢长春:第698号会员联系地址:江苏徐州西苑小区艺君花园2号楼3单元302室.卢长春邮政编码:221006联系电话:13151238601大清邮政与集邮网:www.daqingpost.com电子邮箱:lccdaqingpost@126.comQQ号:391781465

TOP

纪会长说得不错,此片确实是本次拍卖中的珍品之一,可惜估计到场买家可能均以邮史见长而收集邮政用品的少,所以并没有了解到此片的价值,故低价成交。
邮政用品双邮资片最难得使用例就是回片的真正使用,既双片往返实寄片(指未撕开的)和国际回片。因国人不习惯使用邮资片,以及清代邮政局时常把双片裁开作两张单片的发行方式,所以大清第2、3、4三版双邮资片,目前发现的联在一起的往返实寄片和国际回片总和的数量都少于右折片的存世量。而此张三次国际回片为目前存世所仅见,从龚文生当年在欧洲购得之后近20年未见有第二片出现,所以龚文生生前曾撰文说:如果说三次右折片是清片的王中王的话,那么他认为此片就是清片里的皇中皇。
至于邮资问题,尽管清代国家邮政始终没有加入万国邮联,但1902年以后大清邮政局和各国分别通过邮政双边协议形式解决了邮资问题,所以此后寄国外的信件均不用加贴客邮。而,目前存世的10件左右清代第二、三、四版国际回片上,除了个别早期使用的加贴寄出国邮票或在华客邮外,后期只要付足大清邮政的四分国际邮资则都被各国承认而未再加贴外邮。
所以相比之前清二次国际回片4-5万港元、孙像15分国际回片2-4万人民币的成交价,此片作为清三次国际回片的存世孤品,11万港元的成交应该并不算贵。

TOP

這個只是互換郵件合約,個人如沒有理解有誤,只是將中國郵件帶往國外及中國將對方郵件投遞於國內。
田進福     香港新界屯門時代廣場北翼2期36-37號舖本人所發圖片,除註明出處外,大部份是本人拙藏,為普及郵學討論,歡迎下載使用。

TOP

听听高见,看来捡漏了
中国邮史研究会、《中国邮史》杂志、中国邮史出版社、“华邮网”创办人:麦国培 528100广东佛山三水区西南镇永兴路十三号106铺 电话:0757-87732650 邮箱:p1878@vip.163.com 会刊、稿、查询、投诉、结帐网址:http://www.p1878.com/bbs/viewthr ... &extra=page%3D1
会号411(微信号:m52740)

TOP

若單以此片是否能解釋到終清一代,中國是有國際回片的郵政章程?
另請chebf_l先生能否講明有那些國際回片只要補足中國郵資便可當國際回片使用?
謝謝先生賜教!
田進福     香港新界屯門時代廣場北翼2期36-37號舖本人所發圖片,除註明出處外,大部份是本人拙藏,為普及郵學討論,歡迎下載使用。

TOP

找了一下,我没有!
中国邮史研究会、《中国邮史》杂志、中国邮史出版社、“华邮网”创办人:麦国培 528100广东佛山三水区西南镇永兴路十三号106铺 电话:0757-87732650 邮箱:p1878@vip.163.com 会刊、稿、查询、投诉、结帐网址:http://www.p1878.com/bbs/viewthr ... &extra=page%3D1
会号411(微信号:m52740)

TOP

站於集郵資片的角度,誠如先生所言是枚很罕有的使用例,若是站在郵史的角度,如何能証明終清一代,只要在雙片上貼足清票郵資便有可作國際回片的服務?
個人只能長氣的說,殊例不能視作罕有的常例,這就如有人加貼四分郵資於三次片上寄往德國,然後可以說成國際片郵資除四分外,還有五分郵資。
田進福     香港新界屯門時代廣場北翼2期36-37號舖本人所發圖片,除註明出處外,大部份是本人拙藏,為普及郵學討論,歡迎下載使用。

TOP

清代中国并未发行国际明信片,这里讲的国际回片是将国内邮资双明信片回片部分加贴3分邮资,收信人直接将回片裁下从国外寄回的使用例,作为邮资双片的正常使用形式回片上面的4分邮资在与各国签订协议之后是被承认的,而无需加贴收信人所在国邮票。至于例子,本次拍卖的三次回片即是一例,本次拍卖的298(二次回片)也是一例。
而被次拍卖的291(二次回片),就是在邮政协议签订之前的使用例,所以上面除了加贴的3分清邮政邮票之外,还需另外加贴10C法国客邮才能被德国邮政承认邮资,并从德国寄回,在这个时期起作用的就只有那张法国客邮的邮资。

TOP

本帖最后由 edward 于 2009-7-30 19:27 编辑

先生所提的298更是令人莫明奇妙,中德簽定互換郵件條約是1905年10月25日,生效日期是1905年11月3日,如按先生之言,此片理應加貼客郵。
若按此片實例,是否講明德郵一早承認大清郵資?那麼在生效日期前由中國寄出加貼德郵票的應怎樣理解?
田進福     香港新界屯門時代廣場北翼2期36-37號舖本人所發圖片,除註明出處外,大部份是本人拙藏,為普及郵學討論,歡迎下載使用。

TOP

另就個人有限知識,清國一直都是處於被動狀態。國內有客郵,只要單單貼上客郵郵票而未有客郵局銷票,清郵政也要義務投送至就近客郵局才轉投國外,所以基本上沒有所謂雙邊平等的郵政協約。若有人在法國貼上清郵票寄信回國內,是會視為欠資處理,當然萬一有漏網之漁,也不要高興,以為清國在列強設有中國客郵局。
田進福     香港新界屯門時代廣場北翼2期36-37號舖本人所發圖片,除註明出處外,大部份是本人拙藏,為普及郵學討論,歡迎下載使用。

TOP

先生所说疑问确实是个问题,不过这个个案确实是我举例不当,不好意思。不过此片为当时特例(详细见下段),我上面的回复中所说明的关于国际回片在清代使用的情况是不错的,在条约之后使用的二次片可以参见嘉德2001秋拍2129号。
关于298确实应该加贴客邮或者德国邮票,未加贴原因,龚文生在《中华邮联会刊(第八期)》P124-128提出了自己的3种假设:1)德国邮政局经手人疏忽而放行;2)回片上的外国邮票可能被原寄局(广州局)误贴在去片上,而寄件人持去片在邮局出示而获放行。这种在双片上误贴邮票的情况在当时确有所见,比如存世两张挂号实寄得完整三次双片中,就有一张是将回片邮资贴于去片上。无论他的假设是否成立,此片应算是特例。
我上面回复中的重点说明的是关于清代邮资明信片中国际回片使用例的情况,还有本次拍卖的三次国际回片的珍罕性问题,以上的说明是成立的。

TOP

謝謝先生賜教,使我獲益良多,用另一角度來審視郵品。

個人認同先生所言,站在某部分的郵政類(如三次片),此特例在同類郵品更能突顯出此類郵品閃耀及不同之處。
田進福     香港新界屯門時代廣場北翼2期36-37號舖本人所發圖片,除註明出處外,大部份是本人拙藏,為普及郵學討論,歡迎下載使用。

TOP

有意义,进来继续学习。
卢长春:第698号会员联系地址:江苏徐州西苑小区艺君花园2号楼3单元302室.卢长春邮政编码:221006联系电话:13151238601大清邮政与集邮网:www.daqingpost.com电子邮箱:lccdaqingpost@126.comQQ号:391781465

TOP

进来听听高见!
中国邮史研究会、《中国邮史》杂志、中国邮史出版社、“华邮网”创办人:麦国培 528100广东佛山三水区西南镇永兴路十三号106铺 电话:0757-87732650 邮箱:p1878@vip.163.com 会刊、稿、查询、投诉、结帐网址:http://www.p1878.com/bbs/viewthr ... &extra=page%3D1
会号411(微信号:m52740)

TOP

另外這類國際回片外國郵政單位如何理解為回片?既無法文也無英文標示為回片,是否國外的郵政人員只是慣性處理,不在乎郵資承認與否,反正此片來到本國,亦有人拿來投寄,便一視同仁蓋戳銷票放行,造成清代有國際回片的使用服務?
田進福     香港新界屯門時代廣場北翼2期36-37號舖本人所發圖片,除註明出處外,大部份是本人拙藏,為普及郵學討論,歡迎下載使用。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