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看宜黄戳,知中国虎。。。

kmquUW1z.jpg
egOP8lS0.jpg
iDuYB55w.jpg
DHojvnRc.jpg
每次去市场都能见到老虎的爪子或牙齿,今天找到个封,知道现在什么地方还有老虎出没。[em76]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5-11 20:23:19编辑过]

邹.元:中国邮史研究会836号会员
地址:深圳罗湖区(不收寄邮件)
个人邮箱:zouyuan75@163.com

有趣,好玩。
中国邮史研究会、《中国邮史》杂志、中国邮史出版社、“华邮网”创办人:麦国培 528100广东佛山三水区西南镇永兴路十三号106铺 电话:0757-87732650 邮箱:p1878@vip.163.com 会刊、稿、查询、投诉、结帐网址:http://www.p1878.com/bbs/viewthr ... &extra=page%3D1
会号411(微信号:m52740)

TOP

普及些相关知识,与大家共同学习!
8sUzSiI5.jpg
5yy1LXuF.jpg

地理位置

  宜黄位于江西省东部,地处武夷山山脉与雩山山脉向抚河平原过渡地带。全县土地总面积19.44万公项,其中林业用地面积15.09万公项,占土地总面积的77.6%。境内有3条南北走向的山脉,东支主峰军峰山,海拔1760.9米,中支主峰鱼牙嶂,海拔1467.9米,西支主峰大王山,海拔1136.6米,形成了东、南、西三面群山环抱,南高北低的地势。境内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丰富,光照充足。县内遍布类型多样,繁盛茂密的森林被群落,其间生长着水鹿苏门羚野猪黄麂华南兔等多种野生动物,是华南虎理想的生存繁衍地带,历史上是我省华南虎的主要分布区之一。
   

保护区建立原因

    据县志记载,解放前宜黄县境内虎、豹比较常见。五、六十年代,由于人们认识上发生了偏差,将虎视为“害兽”而加以大肆捕杀。据县土产、外贸、供销等部门收购华南虎虎皮数统计,宜黄县在五十年代猎捕华南虎55只,六十年代猎捕华南虎25只,七十年代猎捕华南虎10只,占同期江西省猎捕华南虎数量264只的34%。

  八十年代以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省内外华南虎的栖息地不断恶化,华南虎种群数量锐减,但在建有华南虎保护区的宜黄县境内的神岗新丰中港东陂白竹等乡镇,不断有人看到华南虎的身影。九O年十一月至十二月,受世界自然基金会派遣,美国猫科动物专家伽瑞科勒博士偕夫人摩诺女士专程到宜黄鱼牙嶂一带考察,认定我县仍存在华南虎。

  部、省专家通过虎迹、访问和栖息地调查,不仅证实了宜黄县仍然有华南虎存在,而且还可能存在华南虎繁殖种群。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5-11 20:24:39编辑过]

邹.元:中国邮史研究会836号会员
地址:深圳罗湖区(不收寄邮件)
个人邮箱:zouyuan75@163.com

TOP

华南虎亦称“中国虎”,是中国特有的虎种,生活在中国中南部。属食肉目,猫科,主要生活在森林、丛林和野草丛生的地方,没有固定巢穴,活动区域大,可行走50多公里,属夜行性动物,白天休息,晨昏活动最频繁,善于游泳,不会攀爬,捕食勇猛,喜单独行动,视觉、听觉极为发达,脊柱关节灵活,行走时爪能收缩,没有响声,十分轻巧迅速,捕食大型食草类动物,饱餐后可维持数日,冬季发情交配,每胎产2--4仔,平均寿命20余年,性成熟年龄3--6岁。华南虎历史上分布广泛,六十年代之后,其数量急剧下降,已相当稀少。现存活个体20--30只,
I8HX2SoD.jpg

华南虎-详细

华南虎英名:Chinese Tiger 
学名:panthera tigris amoyensis
域:真核域(Eukaryota)
界:动物界(Animalia) 
门:脊索动物门(Chordata)
亚门:脊椎动物亚门(Vertebrata)
纲:哺乳纲(Mammalia) 
目:食肉目(Carnivora)
科:猫科(Felidae)
属:豹属(Panthera)
种:虎(P. tigris)
亚种:华南虎(P. t. amoyensis)

华南虎是1905年德国动物分类学家贺泽麦(Hilzheimer)依据5个产自汉口(今武汉)的虎头骨标本后所定名的。amoyensis这个名字是amoy(厦门)的拉丁化名词,这是因为华南虎最早被美国一生物学家发现于厦门岛而定名的。

华南虎是中国特有的亚种,其头骨要明显的小于东北虎和印度虎,雄虎头骨的平均长度仅为318mm。原为中国分布最广、数量最多、体型较小,但资格最老的一个虎种。全球的虎仅有一种,均产于亚洲,上个世纪尚有8个亚种:孟加拉虎东北虎爪哇虎、华南虎、里海虎巴厘虎苏门达腊虎,但后三个亚种相继灭绝,中国的新疆虎(尚未搞清属于哪个亚种)是在20世纪初灭绝的。 

华南虎-体貌习性

 

华南虎生活在中国中部,是亚种老虎中体型最小的。雄性华南虎长约2.5米,重约149—225千克,而雌性体型要小一 华南虎些,长约2.3米,重约90—125千克。与孟加拉虎西伯利亚虎相比,华南虎身上短而宽的斑纹间距很大。母华南虎的怀孕期约103天,平均每次可以产两三头幼虎。不到两年的时间,幼虎就可以学习捕食,三四岁就具有繁殖能力。华南虎正处于垂危状态,野外数量约20只,呈孤岛分布,且捕食对象稀缺。华南虎于1996年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皮书列为“濒危”级别、极度濒危的十大物种之一。

野生老虎吃新鲜肉,捕食对象包括野猪野牛和一些鹿,体重从30-900公斤不等。老虎一顿最多可以吃掉18公斤肉,饱食一餐后可连续几天不进食。而人工养殖的老虎就不同了。它们每天都在吃,每餐要吃掉4.5公斤左右的肉,由马肉和维生素混合而成。

与其他的亚种相似,华南虎主要是猎食有蹄类动物,最喜欢的体形约为30-400磅。雄性华南虎则会攻击较大形的猎物,如黑熊马来熊等。

华南虎-栖息地

 

华南虎在中国中部和南部都曾经出现过华南虎,但现在仅分布在长江南部。华南虎的栖息地包括亚热带森林和岩石山脉,长有茂密的植被,有足够的食物和水源。

地处闽西的梅花山国家A级自然保护区,是目前华南虎最易生存和繁衍的地方。梅花山保护区及其毗邻地带有670 平方公里的天然阔叶林、草坡、灌丛,蕴藏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有兽类66种、鸟类198种、爬行类69种、两栖类29 种。特别是食草动物类多,数量分布大,如黄麂、野猪、毛冠鹿苏门羚黑麂水麂华南兔等。这就为华南虎生存、栖息和繁衍提供了极为理想的环境。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猫科动物专家科勒博士1990年到梅花山考查后,称梅花山是华南虎的故乡
在梅花山自然保护区,历年来不断发现大量的华南虎活动踪迹。由于老虎有“挂爪”行为,所以可以依此推断其存在的有无。所谓“挂爪”是指老虎在活动过程中,除留下粪便、足迹和残食的痕迹外,经常在路上边爬地边射尿,留下爪痕,猎人称之“挂爪”。自1990年以来,保护区管理处广泛开展对华南虎的调查,共发现华南虎爬挂91处,足迹17个,收集到目击华南虎信息11条。调查结果充分显示了梅花山及其毗邻地带不仅有华南虎活动,而且还在生存繁衍。科勒博士认为,梅花山及其毗邻地区“至少有3个家族的华南虎存在”。1992年2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委托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和原林业部共同召开中国优先领域研讨会,对中国的自然保护区进行全面评审,梅花山自然保护区被评为“现有华南虎数量最多、活动最频繁的区域”。

华南虎-原始分布及数量

 

华南虎亚种曾广泛分布于华东、华中、华南、西南的广阔地区,以及陕西、陇东、豫西和晋南的个别地区(湖北、江西、贵州、福建、广东、广西、浙江、湖北、四川、河南、陕西、山西、甘肃等省、自治区)。
原始分布区大致为(东西超过2000公里,南北超过1500公里):
东    东经1190~1200(浙闽边界)
西    东经1000左右(青川边界)
南    北纬210~350(秦岭至黄河一线)

20世纪50-60年代:
根据中国皮毛市场每年虎皮收购量的不完全统计,1956年收购虎皮1750张。20世纪50年代江西省有20多个县发现有虎,该省1955-1956年捕虎171只。20世纪50-60年代,在川东的万县以及陕、川、鄂交界的大巴山地区已经找不到虎的踪迹。湖南省1952-1953年共捕虎170只。1964年,寿振黄先生根据各地虎骨和虎皮收购数量估计当时华南虎每年约被猎捕800只,显然有“放卫星”的嫌疑。1966年在安徽也都捕到过虎。50年代初广东省猎虎50多只,60年代约为20只。1958年在贵州中部的清镇、1959年在贵州西部的威宁都曾捕到过虎。秦岭地区的虎于灭绝60年代。1960-1963年河南省至少捕杀虎60多只。
20世纪70-90年代: 

在休息的华南虎
在休息的华南虎
到1970年后,江西的华南虎年捕猎量少于10只,1975年后再没捕过虎。河南省在70年代初期每年捕虎7只,浙江省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每年捕虎3只。70年代广东省猎虎猎捕不足10只。湖南最后捕到野生虎是在1976年。20世纪70年代末估计中国野生华南虎的数量为40-80只。山西省最后捕获的虎在1974年1月,在原平县收到一副虎骨后再未发现过虎。1979年中国全年只收到一张虎皮。20世纪80年代后野生华南虎数量已极少,有人估计中国野生华南虎的总数为30-80只。湖北最后捕到的野生虎是1983年,在利川市百户湾林场发现1只幼虎,之后送到重庆动物园。1987年5月的统计显示广东省境内活动的华南虎有成年虎4只,幼虎12只。1990-1992年,原林业部与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开展的华南虎及其栖息地调查估计当时中国广东、湖南、江西、福建交界处华南虎有20-30只。

21世纪初:
2000-2001年的华南虎及其栖息地调查搜索过程中没有看见一只野生虎的身影,一些学者认为野生华南虎已经灭绝。

邹.元:中国邮史研究会836号会员
地址:深圳罗湖区(不收寄邮件)
个人邮箱:zouyuan75@163.com

TOP

好,学习一下
张冬冬  
昆明呈贡大学城昆明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再生资源系    650500
中国邮史研究会1047号会员
支付宝:jackzhdd@163.com

TOP

华南虎-目前分布

 

华南虎

华南虎曾广布于华东、华中、华南、西南的,“阔地区以及陕西、陇东、豫西和晋南的个别地区。至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华南虎还分布在湖南、江西、贵州、福建、广东、广西、浙江、湖北、四川、河南、陕西、山西、甘肃等省区。

由于南方人口稠密,经济开发、农垦活动频繁,森林砍伐量大,中国对华南虎的保护措施大大晚于东北虎等原因,在20世纪50 70年代华南虎分布区急剧缩小,种群数量下降很快。目前华南虎可能分布在广东、福建、江西、湖南、浙江等省,数量极为稀少。

以下是近20年来发现有野生华南虎活动踪迹的地点(6个省),估计数量为15只。

小华南虎
小华南虎
一、江西(6处潜在分布区,数量不详)
1. 雩山山脉(宜黄、乐安、南丰、崇仁、南城、广昌、宁都7个县)
2. 罗霄山脉(上粟、莲花、铜鼓、宁岗 、井冈山、永新6个县)
3. 武夷山脉(铅山、贵溪、资溪、瑞金、石城5个县)
4. 怀五山山脉(德兴等2个县)
5. 幕山脉(修水、武宁、靖安、永修4个县)
二、广东(3处潜在分布区,5-6只)
1. 大东山-八宝山片(连州、阳山、乳源、乐昌部分地区)
2. 车八岭-黄牛石片(始兴、翁源、连平等县的部分地区)
3. 万石山-观音山东片(仁化、南雄、乐昌等)
三、湖南(2处潜在分布区,最近统计为还有3只)
1. 壶瓶山自然保护区
2. 莽山自然保护区
四、福建(2处潜在分布区,数量不详)
1. 梅花山自然保护区
2. 福建三明地区
五、浙江(1处潜在分布区,估计有3只)
1. 庆元百山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六、贵州(3处潜在分布区,数量不详)
1. 以梵净山为核心的武陵山区
2. 以赤水、习水与四川、重庆交界地区
3. 金沙县的冷水河至青池与四川交界地带 

华南虎-繁殖

 

珍稀华南虎幼崽降生南非

拯救中国虎国际基金会创办人全莉在2007年11月25日宣布,1只雄性华南虎幼崽于2007年11月23日23:30在南非自由省老虎谷顺利降生。这是一个历史性意义的时刻,因为这是第一次华南虎在中国以外的地方出生。华南虎现存仅有笼养70只,野外仅存不到30只。

华南虎刚出生时的虎噜
刚出生时的虎噜

这只华南虎幼崽目前十分健壮,出生时体重1.2公斤,比一般的老虎要大,虽然还闭着双眼,却能发出响亮的叫声,特别是在喂食的时候。这是由在南非老虎谷进行野化训练的母虎“国泰”和公虎“虎伍兹”交配繁育的第一只华南虎幼崽。

从2007年8月7日至11日,两只老虎在4公顷营地连续交配,1个小时最多达9次,最后母虎终于有喜,整个怀孕过程长达103天。

生产过程历时12小时,4岁半的“国泰”对幼崽表现出了她的母爱,清洁并舔舐自己的幼仔,但不寻常的寒流使我们不得不将幼崽取出,防止其冻死。

公虎“虎伍兹”3岁半,体重140公斤,由于经过3年的野化训练,体魄强壮,显得威风凛凛。他还没有见到自己的幼崽。

在国泰生产以后,老虎谷员工对国泰进行了24小时监测,然后将其放回了较大的老虎营地。国泰没有对我们工作人员取走幼崽表现出负面反应。现在幼崽由来自另一个野生动物中心的专家进行人工喂养。工作人员计划在合适的时候将幼崽再次引回母虎身边。今后他将接受和其他从小来到南非的老虎一样的野化训练

华南虎八个月大的虎噜
八个月大的虎噜

全莉兴奋地说,华南虎幼崽的诞生标志着中国虎南非野化训练取得了显著成效,它们不仅学会了捕猎野生动物,还自然繁育小虎,为拯救中国虎南非野化繁育项目注入了新鲜血液

拯救中国虎国际基金会作为中国虎南非野化项目的发起者,致力于对中国动物园的笼养老虎进行野化训练,以重获捕猎能力,并繁育后代回归中国野外。虽然有人说这不可能,但全莉却以实际行动反驳了他们。

2003年以来,已经有三批5头老虎被送到距南非最大城市约翰内斯堡600多公里的老虎谷保护区进行野化训练,在南非的土地上学会了躲避风雨和炙热阳光的生存技巧,从抓家养的小,到野生的珍珠鸡,再到捕猎在大自然中生长的野生白面羚羊,还学会了迂回包抄、以逸待劳的捕食技巧。至今它们已捕猎60多头白面羚羊,掌握了捕猎普通食草野生动物的本能。

南非老虎谷方圆330平方公里,横跨自由、北方两省,里面有可供老虎狩猎用的10多种本地猎物,如南非白面大羚羊,跳羚,大角斑羚,黑角马,斑马鸵鸟、剑羚、还有黑背胡狼、狞猫等小型食肉类动物。

随着小虎的降生,该项目又上了一个台阶,中国也正在为建立可供这些小虎崽放归的先锋保留地做准备工作。

在南非老虎谷接受野化训练的母虎“国泰”继2007年11月首次产仔之后,2008年3月30日,又一次成功地生下两只小虎。4月12日,另一只母虎“麦当娜”在自然条件下生下两只幼仔,一只幼崽由于难产夭折,另一只幼崽在出生七天后由于细菌感染在罗瑞公园死亡。

据统计,到2008年为止,全世界圈养的华南虎数只有70只,其中包括正在南非野化的7只。

华南虎南非老虎谷第253周的兄弟连:金箍棒兄弟
南非老虎谷第253周的兄弟连:金箍棒兄弟

而野生华南虎迄今只发现粪便和足迹,已经基本濒临灭绝。华南虎的平均寿命是24岁,16岁以前为繁殖年龄,由于在繁殖年龄内有些华南虎因为体质和近亲问题不能繁殖,目前全国有繁殖能力的仅为6-7对。尽管目前人工繁殖技术发达,但是目前仍难以进行人工采精,主要还得依靠自然繁衍,新生小虎成活率低、发病率极高。从1963年至1995年圈养华南虎共生仔245只,但存活仅100只,存活率不足41%。

目前圈养的华南虎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近亲繁殖由此导致的种群退化,这也是导致华南虎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这些华南虎都是由6只野生华南虎(2雄4雌)繁衍而来的。其中,5只种虎是1958年至1962年在贵州省捕获的,另外一只种虎是1970年在福建省捕获的。

华南虎的怀孕期约为103天,平均每次可以产两三头幼虎。
华南虎的人工繁殖始于1963 年的贵阳市黔灵公园。1958年从贵州清镇捕获1 只野生雄性华南虎,于1963 年先後与1958 年从贵州长顺捕获的1只野生雌性华南虎、和1959 年从贵州毕节捕获的1只野生雌性华南虎交配。两只雌性华南虎分别产下1雄1雌2只幼仔和1只性幼仔,38年来全国圈养华南虎共产仔122 胎287 只,除32 只死亡外,存活雄体151只,雌体104只。在46 年的圈养中,华南虎共死亡250只。可以准确确定死亡年龄的有191只, 其寿命之和为10179岁。记录的266 只幼体,在出生后30 天内死亡的有117 只,死亡率高达44 %;成体的死亡率在4-12岁时为4 %-5 % ,超过13 岁的死亡率增大。
记录的最大年龄约24岁(雌体) 。该个体的谱系号为“25“,于1966 年在湖南野外捕获, 当时约2岁,送到长沙圈养。1980 年转送到重庆,1982年又运到洛阳,于1988年6月9日死去,在圈养条件下生活了22年。


邹.元:中国邮史研究会836号会员
地址:深圳罗湖区(不收寄邮件)
个人邮箱:zouyuan75@163.com

TOP

华南虎-濒危原因

 

华南虎生存的威胁

包括栖息地遭破坏、近亲繁殖和盗猎

栖息地的破坏

人类大量砍伐森林,造成华南虎的数量急剧减少,只剩下中国南部的一个孤立虎群。中国林业部最近根据推测华南虎出没的地方而列出了21个保护区。

近亲繁殖

由于华南虎数量太少,很容易近亲繁殖,导致疾病的产生,对周围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变弱,并出现生殖问题。

华南虎盗猎

黑市对于虎骨虎皮和老虎其他部位的需求仍然十分猖獗。

一些人们甚至认为传统中药里面如果添加了虎制品就会出现奇特的功效。巨大的经济利益驱使许多盗猎者去猎杀野生老虎,即使他们知道这是违法的。

虎对华夏民族文化的影响可谓渊远流长,人们谈虎色变畏虎敬虎,认为“老虎吃人”的心理根深蒂固。中国建国初期,大约还有4000多只华南虎,但在当时华南虎的栖息地已在日益缩小,人与虎之间的冲突时有发生,因此被当时政府定为害兽。随即华南虎遭到大量捕杀,各种象“打虎能手”之类的称号满天飞。时至今日,野外数量约20只,呈孤岛分布,且捕食对象稀缺。在饲养下的50只呈严重近亲退化现象十分明显。仅靠现有的存活数量,这种物种充其量只能勉强维持二三十年时间。 
华南虎于1996年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皮书列为极度濒危的十大物种之一。中国一级保护动物。 

华南虎-走向灭绝

 

人工圈养的华南虎
人工圈养的华南虎
华南虎之所以濒临灭绝,先是50年代的捕杀和60年代的“除害”运动。1956年冬,福建的部队和民兵捕杀了530只虎、豹。在这场运动中,江西的南昌九江吉安以及福州捕杀了150多只老虎。1959年冬,贵州有30多头虎、遭猎捕。1963年广东北部共捕杀了17只老虎,雷州半岛也有17只被捕杀。1953年至1963年,有一个专业打虎队在粤东、闽西、赣南共捕杀了130多只虎、豹。老虎当作“害虫”是对华南虎的致命打击。

与东北虎相比,华南虎命运要糟得多。1959年2月,林业部颁发的批示里,把华南虎划归到与、豹、同一类有害动物,号召猎人“全力以赴地捕杀”;而东北虎被列入与熊猫金丝猴长臂猴同一类的保护动物,可以活捕,不能杀死。

1962年9月中国国务院颁布指示保护和合理利用野生动植物资源,列出19种动物为严禁捕猎动物,并在一些地区受到保护。华南虎再度被排斥在外。1973年5月,农业部禁止猎捕东北虎和孟加拉虎,而允许每年控制限额捕猎华南虎。每年控制的数量以当地农业部门按“有计划地保证数量持续增长”为原则。但是,华南虎的数量不但没有增长,反而继续减少。 1977年修改了规定,将东北虎置于保护种类的首位,华南虎和孟加拉虎列为禁捕的第二类,但此规定因无配套措施,无法得以严格实施,以至于眼下华南虎已到灭绝边缘。

华南虎-华南虎保护第一人

 

华南虎金莉与小虎
金莉与小虎
全莉曾就读于北京大学,留学美国,并先后在可口可乐、著名时装品牌古奇等公司就职,现与英国丈夫居住在伦敦

2000年,全莉在伦敦成立了世界第一个保护中国虎的“拯救中国虎国际基金会”。

全莉保护计划是把中国的华南虎转移到南非的自然生态环境中,让它们学习捕猎,恢复野性后再返回家乡

在中国林业部等政府部门和南非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至今已有5只华南虎被运到了南非。不幸的是其中一只因染病夭折,但另外被命名为“国泰”、“虎伍兹”和“麦当娜”的华南虎已经适应新的环境,并已经“大开杀戒”。

2007年11月23日,国泰的第一只华南虎幼崽在南非降生,这不仅是拯救中国虎项目的第一次,更重要的是首次华南虎在国外降生。不仅是拯救中国虎项目的里程碑,也是老虎保护史上的重要成就。

2008年3月30日,国泰顺利地在自然条件下于南非老虎谷产下了她第二胎,两只幼崽分别于12:40及13:25出生。国泰开始自己抚养幼崽们,工作人员没有人工干预。

2008年4月12日,华南虎麦当娜在老虎谷首次产下二崽,一只幼崽由于难产夭折,另一只幼崽在出生七天后由于细菌感染在罗瑞公园死亡。拯救华南虎的工作难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提高它们的野外生存技巧,二是为它们建立一个永久野外放归保护区。全莉说,现在最关键的问题是资金。 全莉的丈夫司图亚特·博锐。博锐2003年成立了国际自然保护融资公司,并担任总裁。博锐说,自己至今已为妻子的华南虎保护工作筹集了1000万美元,希望到2008年能够筹集到5000万。这样,保护华南虎的力度会更大。 面对一些专家担心华南虎注定终将灭绝的结果,全莉说,她与同行一直坚信,只要努力就有希望。即使将来华南虎真的告别了这个星球,她相信自己拯救濒临灭绝动物的努力会给中国其他濒危动物带来福音。

邹.元:中国邮史研究会836号会员
地址:深圳罗湖区(不收寄邮件)
个人邮箱:zouyuan75@163.com

TOP

华南虎-传统文化

华南虎蛋雕
华南虎蛋雕
中华虎文化渊远流长。这其中的"虎"就是指华南虎。它很早就成为中国的图腾之一。1987年河南省濮阳西水坡一带发掘出土了一对,距今大约6000年,它伴于一位祖先遗骨的东西两侧,依照方位,恰与后世盛行的“东青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相吻合,堪称“中华第一虎”。著名的司母戊大鼎的鼎耳的外廓饰着一对虎纹,虎口相向,口中含着人头。《周易·乾卦文》也说:“云从龙,风从虎。”因为龙飞于天,虎行于地,所以龙虎相合成为雄伟强盛的象征,是人崇拜并畏惧的对象。汉朝时,人们就开始在除夕之夜在门上画虎以驱魅,以后最正宗的门神画上,除有神荼、郁垒二神外,都还绘有老虎。

华南虎艺术品
艺术品
虎的形象威风凛凛,因此自古以来就被用于象征军人的勇敢和坚强,多用虎将、虎臣、虎士、虎贲、虎师、虎威、虎步、鹰扬虎视、燕颔虎须等词语,读上去就有一种不凡的气势。古代调兵遣将的兵符上面就用黄金刻上一只老虎,称为虎符。在古代战争中,虎的作用并非仅限于此,它还有作为战争工具直接参战的记录。影响极广的十二生肖中就有虎的一席之地。

虎还流传于人们的口语中。在文字、语言、诗歌、文学、雕塑、绘画、小说、戏曲、民俗,以及更为广泛的民间传说、神话、故事、儿歌等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中,虎的形象无所不在,成为中华文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华南虎-相关组织机构

 

拯救中国虎国际基金会

华南虎-相关法律

 

华南虎宪法
宪法
所有老虎包括华南虎,都已被列入《国际野生物贸易公约(CITES)》的附录一中,禁止任何虎制品的国际间交易,而且许多国家已经和不断加强相应的国内法律制定和执行。举例来说,香港曾经是虎骨的主要消费中心,在1994年4月颁发的港内禁令下,拥有任何含有或声称含有老虎制品成分的药物都是违法的。

在中国,老虎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禁止任何对老虎的追猎和捕杀。中国刑法规定杀死华南虎最多可监禁7年。1993年中国政府颁布禁令,不允许任何对虎骨,虎皮和其他虎制品的利用和交易。所有库存的,不管是用来制作传统中药还是手工艺品的虎骨和其他虎制品都被销毁。




转自互动百科
http://www.hudong.com/wiki/??????è??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5-10 18:43:35编辑过]

邹.元:中国邮史研究会836号会员
地址:深圳罗湖区(不收寄邮件)
个人邮箱:zouyuan75@163.com

TOP

回复 8# 邹元

找到了真的大王戳

大王山.jpg (197.65 KB)

大王山.jpg

大王山1.jpg (213.54 KB)

大王山1.jpg

邹.元:中国邮史研究会836号会员
地址:深圳罗湖区(不收寄邮件)
个人邮箱:zouyuan75@163.com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