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当时从英国印刷的第一套小龙票没按时到达, 不得不加印上海大龙票应付需求.


大龙 发表于 2011-10-12 10:05


这是周博士的猜测,没有事实证据。

---
你的財寶在那裡,你的心也必在那裡
#

Extra Goettingam non est vita, si est vita, non est ita.

TOP

法国佬的某一种推测是不曾有过贴票上海大龙实寄封
所以没有实物存世
parisiica 发表于 2011-10-12 19:17



    据说唯一贴上海小龙实寄封也是假的?

---
你的財寶在那裡,你的心也必在那裡
#

Extra Goettingam non est vita, si est vita, non est ita.

TOP

我都糊涂了,太吓人了
王 骏

TOP

回复 803# edvardtin


    至少本资料的作者是这样认为的,他认为戳不可靠
塞納河畔

TOP

据说唯一贴上海小龙实寄封也是假的?
edvardtin 发表于 2011-10-12 19:19


那福州寄出贴双龙不会假吧
王 骏

TOP

多探讨是好事
中国邮史研究会、《中国邮史》杂志、中国邮史出版社、“华邮网”创办人:麦国培 528100广东佛山三水区西南镇永兴路十三号106铺 电话:0757-87732650 邮箱:p1878@vip.163.com 会刊、稿、查询、投诉、结帐网址:http://www.p1878.com/bbs/viewthr ... &extra=page%3D1
会号411(微信号:m52740)

TOP

第二套小龙票到达后, 上海大龙票不再使用. 后来按面值卖给了集邮者. 这也就是目前上海大龙票的主要来源.
大龙 发表于 2011-10-12 10:05


我想请教大龙先生,邮票不是按照面值卖的吗?如果后来集邮者能按面值买邮票,难道在上海大龙使用的时候,集邮者不能买邮票?除非邮局不出售邮票,只收现金,然后邮局加贴邮票?第2套小龙到达时候才和大龙发行时间相差几年?2-3年前没有集邮者,2-3年后集邮者大量出现?这符合逻辑吗?

---
你的財寶在那裡,你的心也必在那裡
#

Extra Goettingam non est vita, si est vita, non est ita.

TOP

那福州寄出贴双龙不会假吧
清邮路 发表于 2011-10-12 19:23

http://www.p1878.com/bbs/viewthr ... F%BA%A3%2Balainfang

---
你的財寶在那裡,你的心也必在那裡
#

Extra Goettingam non est vita, si est vita, non est ita.

TOP

上海大龙剪片

下方为部分法国到达戳.

Scan 1109.JPG (47.73 KB)

Scan 1109.JPG

TOP

上海大龙剪片

Scan 1110.JPG (48.97 KB)

Scan 1110.JPG

TOP

本帖最后由 大龙 于 2011-10-13 05:40 编辑

上海大龙剪片复原图

Scan 1109 - a.JPG (55.35 KB)

Scan 1109 - a.JPG

TOP

看过忘记了,再看一遍后,疑虑重重
王 骏

TOP

回复 810# 大龙


    看上去是左面揭掉一枚大龙?
王 骏

TOP

大龙先生不觉得奇怪吗,上海大龙发行日是8月2日,总共没有多少旧票存世,居然頭几日都有旧票存世。何解?最开始几天寄信的人多?

---
你的財寶在那裡,你的心也必在那裡
#

Extra Goettingam non est vita, si est vita, non est ita.

TOP

回复 815# edvardtin


    猜猜是开张誌喜,销戳留念
王 骏

TOP

法国人的推测
自1863至1893年间,上海工部书信馆采用会员登记方法,客户多为大贸易公司等,几乎占所有营业额,早期根本不贴邮票,即使有零星的外籍海员、商人要寄信也可直接交纳现金,也不贴邮票
为防止会员(外籍公司)的中方雇员营私舞弊,夹带私人邮件,要求在交寄私人邮品时购买邮票,"作为邮资已付的会计凭证"直接盖销后留存……所以上海大龙的使用是作为支付凭证存根,而不是贴在邮品上寄出,其使用数量也极小
至于后世流传的旧票有全戳,也有半戳(绝大部分)与当时的集邮观念、习惯有关(刚兴起的集邮活动还不成熟,常把白边及半个戳剪掉,贴入邮册)
塞納河畔

TOP

回复 817# parisiica


    也就是说,上海大龙不是邮票
问题严重了
王 骏

TOP

法国人的推测
自1863至1893年间,上海工部书信馆采用会员登记方法,客户多为大贸易公司等,几乎占所有营业额,早期根本不贴邮票,即使有零星的外籍海员、商人要寄信也可直接交纳现金,也不贴邮票
为防止会员(外籍公司)的中方雇员营私舞弊,夹带私人邮件,要求在交寄私人邮品时购买邮票,"作为邮资已付的会计凭证"直接盖销后留存……所以上海大龙的使用是作为支付凭证存根,而不是贴在邮品上寄出,其使用数量也极小
至于后世流传的旧票有全戳,也有半戳(绝大部分)与当时的集邮观念、习惯有关(刚兴起的集邮活动还不成熟,常把白边及半个戳剪掉,贴入邮册)
parisiica 发表于 2011-10-12 20:01


有1865年8月1日,大龙邮票发行工部局公告存世

---
你的財寶在那裡,你的心也必在那裡
#

Extra Goettingam non est vita, si est vita, non est ita.

TOP

回复  parisiica


    也就是说,上海大龙不是邮票
问题严重了
清邮路 发表于 2011-10-12 20:06


作为邮资凭证,上海大龙当然是邮票
塞納河畔

TOP

那是不用贴信的邮票?
王 骏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