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 4918# 麦国培

多谢!
诚惶诚恐,唯有尽力为大家服务,促进两会邮友间交流。
中国邮史研究会1239号会员
Member of CSS
R.O.B.E.R.T. J.I.A.
REDMOND WA USA

TOP

回复  阮秀佑

听说福州鼓岭封都流拍了,它应算是福州沾边的东西,为什么没人买?
williamzhang 发表于 2014-11-6 03:35


另外还有一些福州封价格不是很高,可惜那天晚上我临时有会,结果赶回家时发现已经拍过了。错过了抬价的机会,可惜
中国邮史研究会1239号会员
Member of CSS
R.O.B.E.R.T. J.I.A.
REDMOND WA USA

TOP

此T24神秘买家是新出来的买家,估计是个洋人,Dr. Eida的接班人。他出手要拍的东西几乎无上限,邮票,信封 ...
genel 发表于 2014-11-5 11:14


这次福州封/票的价格好,明年可能会有更好的福州封片出现,好价才能引来好货。大肥鹅已经增肥不少了,说不准明年会有罗星塔的黑天鹅出现呢。
中国邮史研究会1239号会员
Member of CSS
R.O.B.E.R.T. J.I.A.
REDMOND WA USA

TOP

贾爷,不知你是否藏有夏咏美笔迹的信封图片?
阮秀佑
重庆市北部新区锦橙路22号水晶郦城四组团4栋10楼6号

TOP

回复  williamzhang

多谢老张和麦会。
这也是缘分。今年五月波特兰邮展,CSS年会也同时召开,西雅图离 ...
假师爷 发表于 2014-11-6 15:28



    恭喜
本人主编《清代古典邮票研究》16开邮刊
欢迎赐稿、订阅
山东省邹平县第一中学 256200刘源  
13561550601  (兼微信号)
liuyuan1976@163.com  (支付宝兼邮箱)

TOP

回复  麦国培

(北美最新消息)
麦会, 今天收到11月份美国中华集邮会(CSS)会刊,会刊报到一则消息,我 ...
williamzhang 发表于 2014-11-6 10:23


恭喜师爷。
中国邮史研究会第170号会员- 侯鸿洲联系地址 : Block 112, Bedok Reservoir Road, #06-266, Singapore 470112. 博客:華洋郵務, http://blog.sina.com.cn/imperialphilatelic  

TOP

多谢刘兄和侯兄指点,以后还要请大家多多帮忙。
中国邮史研究会1239号会员
Member of CSS
R.O.B.E.R.T. J.I.A.
REDMOND WA USA

TOP

回复 4924# 阮秀佑

我收藏的多是别人寄给夏师姑的封,但是她寄出的封片不多(因为她寄出的就很难回到她手里了),可能会有一二。我记得有个她寄出的民国封,还有她1927年签字的支票(收款人好像也姓阮),到时候拍个照片给您看看。
信件类,我收藏的多是他父亲及兄长早期寄出的信件。要仔细找,也可能会有夏师姑给他父兄的信。
中国邮史研究会1239号会员
Member of CSS
R.O.B.E.R.T. J.I.A.
REDMOND WA USA

TOP

那时候在福州和教会有来往的只有两家姓阮的,阮一和阮二,后者是教会积极份子,也是牧师;我们家是前者,阮景光曾任职福州基督教YMCA总干事、集邮会会长。
阮秀佑
重庆市北部新区锦橙路22号水晶郦城四组团4栋10楼6号

TOP

那时候在福州和教会有来往的只有两家姓阮的,阮一和阮二,后者是教会积极份子,也是牧师;我们家是前者,阮 ...
阮秀佑 发表于 2014-11-7 13:03


福州有个 G.G. Uong, 还出了个 D.D. Uong (是个造纸专家)。我简单地记作阮哥哥/阮弟弟。

您说的阮二,不知是什么名字?

长话短说,下面贴几张图,欢迎指教。
中国邮史研究会1239号会员
Member of CSS
R.O.B.E.R.T. J.I.A.
REDMOND WA USA

TOP

这张支票上有夏师姑的签名,付给阮xx,好像是付的“衣服”钱。
阮兄,您能否看看这支票的阮xx是否就是您提到的阮二?
福州-支票.jpg
中国邮史研究会1239号会员
Member of CSS
R.O.B.E.R.T. J.I.A.
REDMOND WA USA

TOP

夏师姑寄出的信,左上角有她的签名:

福州-民国-夏.jpg
中国邮史研究会1239号会员
Member of CSS
R.O.B.E.R.T. J.I.A.
REDMOND WA USA

TOP

夏师姑寄出的这枚片是个精品,记录了一段中国历史的变革。有可能是福州最早的五改元戳。张老邮戳目录中有记录类似一枚。福州城小圆戳也很少见。

福州-夏.jpg
中国邮史研究会1239号会员
Member of CSS
R.O.B.E.R.T. J.I.A.
REDMOND WA USA

TOP

回复 4926# 石叻侯

老侯,你也是一位大忙人,所以每次能看见你的光临老张都很高兴。
告诉你一件事情,前天我收到美国中华集邮会11月会刊,我先看到师爷被选上为主任的好消息,随后我又看到我在8月份美国康州大邮展上拍的四张相片也被刊登在会刊上,其中有一张是我跟美国的麦会长(James Maxwell)在一起相片。当时我很高兴,连忙叫太太来看,我没料想到她不但没表扬我,反而不屑一顾地说:“这有什么好高兴的?又不是什么“捡漏”。”我听了很扫兴,很想顶她:“你什么也不懂,就知道“捡漏”!”不过我忍住了.那天晚上我本想把这些相片也张贴在这里,但被太太这么一说我什么心情都没有了。

老侯,我想问你:我们邮人除了“捡漏”是否还有很多其它高兴的事?比如说,你辛辛苦苦写的邮文被刘先生看中了;你在上海看到老阮;你在华邮网看到师爷的罕见的福州邮品;你看到你的学生老张进步了,竟然还出现在CSS会刊上等等,你是否也很开心,很高兴呢?
William Zhang
PO Box 600722
Newtonville, MA 02460
USA
Member of CSS

TOP

夏师姑寄出的信,左上角有她的签名:
假师爷 发表于 2014-11-7 14:23


今次 Interasia 拍賣會,有兩件美國寄福州與羅星塔進口明信片、分別寄 HIXSON 與夏師姑。
IMG_20141028_0001-1000.jpg

IMG_20141028_0001-1000.jpg (96.26 KB)

IMG_20141028_0001-1000.jpg

關道華
地址 ;香港寳珊道1號第三座6樓A室
電郵 : ttwkwan@netvigator.com

TOP

没想到阮先生文中的夏师姑百年以后在论坛重放异彩
本人主编《清代古典邮票研究》16开邮刊
欢迎赐稿、订阅
山东省邹平县第一中学 256200刘源  
13561550601  (兼微信号)
liuyuan1976@163.com  (支付宝兼邮箱)

TOP

回复  石叻侯

老侯,你也是一位大忙人,所以每次能看见你的光临老张都很高兴。
告诉你一件事情,前天我 ...
williamzhang 发表于 2014-11-7 20:57



    期待图片,一张图片信息顶得过10K文字
本人主编《清代古典邮票研究》16开邮刊
欢迎赐稿、订阅
山东省邹平县第一中学 256200刘源  
13561550601  (兼微信号)
liuyuan1976@163.com  (支付宝兼邮箱)

TOP

今次 Interasia 拍賣會,有兩件美國寄福州與羅星塔進口明信片、分別寄 HIXSON 與夏師姑。
dowager1894 发表于 2014-11-7 21:51


关先生,我认为那个带罗星塔戳的片不是寄给夏师姑的,而是寄给夏师姑的母亲(其实是后妈,夏查理的第二任夫人)的。
这几年,除了我买到的那批东西,我在Ebay网上,拍卖会上,张老书中及邮市上见过一些Hartwell家族的封,可能是早期流出来的。本想尽力将他们收拢来重新团聚,所以先下个信标,等拍卖会上再拼一下。结果人算不如天算,拍卖那天正赶上临时有个重要的会要参加,又加上夏时制结束,香港拍卖时间相对美国时间提前,所以赶回家时已经拍卖结束了。结果两枚片低价成交,失去一次机会。从福州/传教士邮史角度看,这两枚片并无特别之处,我有的Incoming片比这个要好。但是遗憾的是这枚片要在外漂流,无法团聚。
多谢您取得两枚片的正反图片,我会打印出来,与其它片放在一起。也算是一种安慰吧。 若片有灵,应当也会高兴的。
中国邮史研究会1239号会员
Member of CSS
R.O.B.E.R.T. J.I.A.
REDMOND WA USA

TOP

没想到阮先生文中的夏师姑百年以后在论坛重放异彩
liuyuan 发表于 2014-11-8 00:20


Hartwell家族(主要是父女俩人)在福州传教80余年(1853~1937),是有很多事迹可以讲述。网上也有一些介绍,有说传教士贡献的,也有说他们不好的,所以能够有第一手的资料来研究佐证历史信息,是很有意思的事。可惜我现在邮识/历史知识都不够,也没有很多时间下功夫研究。等以后有机会慢慢来,用邮史相关资料来解读福州传教士的经历和贡献,反映出八十年间中国的风风雨雨,应该是很有意义也很有意思的一项工作。
中国邮史研究会1239号会员
Member of CSS
R.O.B.E.R.T. J.I.A.
REDMOND WA USA

TOP

回复 4934# williamzhang

老张,可能是您在太太面前讲捡漏的故事太多了,她以为每次都可以捡漏,而且漏要越来越大。期望值太高了,所以不是捡漏的故事就不想听了。您可以多讲讲别的吸引人的故事,就像老李贴出来的新西兰中国移民的信,讲讲老李如何从字里行间找到重要的信息,这样您太太就不会对是不是捡漏那么关心了。
中国邮史研究会1239号会员
Member of CSS
R.O.B.E.R.T. J.I.A.
REDMOND WA USA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