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這三枚封上沒有當地英客郵局戳,
汕头北京有没有英国客邮局,田先生会不知道?
飞刀帮帮主
寻找林诗音
-------------
注明,本人意见准确率50%,信则灵不信则不灵。本人卖出物品3个月内无条件退货,如果是赝品1年内可以退货。时间长了我会记不清的

TOP

汕头好像有吧
中国邮史研究会、《中国邮史》杂志、中国邮史出版社、“华邮网”创办人:麦国培 528100广东佛山三水区西南镇永兴路十三号106铺 电话:0757-87732650 邮箱:p1878@vip.163.com 会刊、稿、查询、投诉、结帐网址:http://www.p1878.com/bbs/viewthr ... &extra=page%3D1
会号411(微信号:m52740)

TOP

田兄有时候是在捣浆糊

TOP

本帖最后由 alainfang 于 2010-7-27 01:08 编辑

其实,中国邮局怎么知道外国邮局的邮资。中国邮局根本无法判断外国邮件到底是欠资与否。
外国邮局的邮资又没有到中国邮局备案,难道英国邮政不能打折?贴在邮件上的邮票不能脱落?明年美国邮政涨价,是不是也要得到中国邮政大佬的许可?
况且1914年前中国也不是邮联国家,邮联规定的邮资费用都不适用。
要中国邮政加贴欠资票
显然的可能性就是
1)邮局有专门公告项目
2)有违规项目
3)特殊费用
当然,您自己要贴,也没有办法。

TOP

本帖最后由 edwardtin 于 2010-7-27 01:37 编辑
其实,即使有各种原因,一个收信人能收到2个这种旷世奇封,本身就说明问题了。要不大家看看概率论的科普读物 ...
李寻欢 发表于 2010-7-27 00:03

樓主那兩枚欠資片主要的問題是有人認為是收件人事後加貼欠資票,其理据是沒有寄遞國發出的欠資憑据,收寄國應該不會視欠資處理,從而從得出此欠資票是後期加工的,這論點是否有點武斷?郵政操作本身就是充滿彈性,如干支戳是用於國內信件,也經常使用於出口郵件上。明信片改印刷品,也因應不同的郵務人員而給與放行。況且,寄信人刻意濫用印刷品郵資,寄遞國雖然未視為欠資,明顯地是違犯章程,若果此刻收寄國有郵務人員認為不妥,是否不能追收欠資?
田進福     香港新界屯門時代廣場北翼2期36-37號舖
本人所發圖片,除註明出處外,大部份是本人拙藏,為普及郵學討論,歡迎下載使用。

TOP

请教田兄,为什么明显违反章程?两个邮件都没有标明印刷品邮资呢?

TOP

同时,根据大清邮政规定,欠资由寄出地决定,发送地发现欠资,应该退回上游邮政机构。如果是挂号信,发送地发现欠资,应该照旧投递,同时向寄出地查询,不得擅自加收欠资。田兄去麦会那里买本大清管理手册看看,好不好。

TOP

甚麼是上游郵政機構?若果運作是鐵的定律,華郵便應該很一目了然了。
法國與清國的郵務交往應該是很頻繁吧,難道經中國寄出的與法客郵有關的郵資中方的洋顧員或較高層的人不理解?明信片10生丁、平信25生丁如何對換,理應不會難倒當時洋人主理的郵政機關。況且處理這些進口外文封理該不是一般低層人員能力所及吧。
田進福     香港新界屯門時代廣場北翼2期36-37號舖
本人所發圖片,除註明出處外,大部份是本人拙藏,為普及郵學討論,歡迎下載使用。

TOP

本帖最后由 alainfang 于 2010-7-27 02:39 编辑

这变成外交封了?那您寄给奥巴马一封信,是不是也要算国书呢?

您自己去查书,规章上这么规定的,联信封上随便写个经过西伯利亚,您都认为铁定是走西伯利亚邮路了,邮政章程,难道不比寄信人写个子强?

同时为什么法国明信片必须10生丁,您规定的?中国邮政规定的?法国邮政的事情,要通报中国邮政吗?他们物价上涨,下跌,难道要向成都邮政总局汇报。

中国自1902年同法国签订协议之后,根本不用管法国邮资如何,贴了中国邮票,就可以了,为什么一定要知道法国邮资多少?您去香港邮政柜台去问问美国寄香港,明信片什么价格?就是去问香港邮政总裁都不知道。

很多东西本来就很清楚。不清楚的只是因为1)很多公告没有公开,2)公开的公告,章程,您没有看。

赶快去买本书看看吧,能让您清楚很多。

就像冬季邮路,水路和旱路是否都要支付国内邮资。大家争论的那么欢。其实到公告中一看,清清楚楚写的明白。

TOP

若果運作是鐵的定律,華郵便應該很一目了然了。

edwardtin 发表于 2010-7-27 02:17

即使不是铁律,也不应该常常看见违反,一个收信人能有2件违反常规的邮件,还不值得怀疑?

TOP

本帖最后由 edwardtin 于 2010-7-27 08:43 编辑

若果有人很喜歡以此方式通信,山東坊子便出來了一批明信片改印刷品,這樣被定欠資的機會便大增了,所以出現兩次欠資片也不是太困難吧?

圖中這枚是從新加坡寄廣東嘉應州,應屬僑批吧?貼8分票,欠資及罸資共4分。
請問這8分是英國國內平信郵資?為甚麼欠資是2分?剛好是國際郵件10分郵資。

1007261129f68e98e2ba2a6e42.jpg (68.04 KB)

1007261129f68e98e2ba2a6e42.jpg

田進福     香港新界屯門時代廣場北翼2期36-37號舖
本人所發圖片,除註明出處外,大部份是本人拙藏,為普及郵學討論,歡迎下載使用。

TOP

抱歉,海峡元1元不是1元银元。 海峡元1元=2先令4便士=28便士。 银元是22便士。 8分海峡元等于10.2分银元。
田大哥,东西反正不是我的,大家愿意怎么认为就这么认为好了。讨论来,讨论去,我也没有好处。抱歉,不奉陪了。
不过下次您再贴东西的时候,请先考证一下。
From 1898, the Straits dollar was issued by a new Board of Commissioners of Currency and private banks were prevented from issuing notes. Its value depreciated over the next eight years and was then pegged at two shillings four pence sterling (2先令4便士=28便士)in 1906

TOP

本帖最后由 edwardtin 于 2010-7-27 09:00 编辑
這三枚封上沒有當地英客郵局戳,
汕头北京有没有英国客邮局,田先生会不知道?
李寻欢 发表于 2010-7-27 00:12

寄汕頭的為何沒有英國客郵戳?按道理若是以英國國內郵資投寄,便應該有客郵戳吧?然後英客郵才會將信轉交華方辦理。
另外再次詢問,國內郵資是8分?剛好欠2分便是國際郵資,所以才被華局欠資及罸資共4分?
田進福     香港新界屯門時代廣場北翼2期36-37號舖
本人所發圖片,除註明出處外,大部份是本人拙藏,為普及郵學討論,歡迎下載使用。

TOP

抱歉,海峡元1元不是1元银元。 海峡元1元=2先令4便士=28便士。 银元是22便士。 8分海峡元等于10.2分银元。
...
alainfang 发表于 2010-7-27 08:55
謝謝學習了!
請問新加坡寄中國的正常國際郵資是多少?
田進福     香港新界屯門時代廣場北翼2期36-37號舖
本人所發圖片,除註明出處外,大部份是本人拙藏,為普及郵學討論,歡迎下載使用。

TOP

不清楚,如果按照国际邮联的标准应该是8分了。连您这种邮史专家都不清楚各地邮资,您指望邮局人员清楚各地货币,邮资?天方夜谭吧。同时请教一下,除了当印刷品外,没有其他打折可能?军邮是不是也是半价?大清那个总包加盖好像也是半价出售的。您能确定法国当时就没有合法打折的可能性?中国邮政凭什么一定认定是误作印刷品,要罚款?依据是什么?

TOP

我是這種郵史傳家
這種是指沽名釣譽?還是買回來的?

其中一枚是將“CARTE POSTALE”劃去的。

國際資既是8分,為何華局視為2分欠資,是否因“這種郵史傳家‘誤導?
田進福     香港新界屯門時代廣場北翼2期36-37號舖
本人所發圖片,除註明出處外,大部份是本人拙藏,為普及郵學討論,歡迎下載使用。

TOP

原来划去CARTE POSTALE 要罚钱的?下次千万要小心了。

TOP

我只说可能是8分,到底多少,要查当地记录了,侯爷呢?他是地头蛇呢

TOP

本帖最后由 edwardtin 于 2010-7-27 09:54 编辑
原来划去CARTE POSTALE 要罚钱的?下次千万要小心了。
alainfang 发表于 2010-7-27 09:40

沒有劃去的也有罸錢的機會,怎麼避!

另若果8分是正確的,新加坡也未視為欠資,郵局憑甚麼罸資?這罸資似乎不是沖著英國國內郵資而來的。
田進福     香港新界屯門時代廣場北翼2期36-37號舖
本人所發圖片,除註明出處外,大部份是本人拙藏,為普及郵學討論,歡迎下載使用。

TOP

沒有劃去的也有罸錢的機會,怎麼避!
挂号,挂号邮件,即使欠资也不做罚款,不过小心宵小光顾
另若果8分是正確的,新加坡也未視為欠資,郵局憑甚麼罸資?
据麦会说是侨批夹带大件套小件,违法,罚款
edwardtin 发表于 2010-7-27 09:48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