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一个小戳和驿站有关

平时不太注意玩信销票,周末找了一枚,因为戳比较全.
上网查查,原来此处曾有驿站.
                        江 益 镇 介 绍
江益镇是共青城滨湖乡镇、农业大镇、特色强镇,面积为90平方公里,人口1.4万,下辖江益、栗畈、红林、爱国、跃进、荷塘、增垅、南湖、红星9个行政村,1个茶林场、1个渔场、1个社区居委会。
  江益镇位于鄱阳湖西岸,东面与永修县的吴城镇相连,南面与永修县的恒丰企业集团为界,西面与永修县的军山农贸公司和燕坊镇毗邻,北面与甘露镇和星子县的苏家垱乡连接。我镇区位独特,交通便利,昌九高速公路、京九铁路、昌九城际铁路穿境而过,青丰公路、江军公路、江共公路三条出境公路全面贯通,行政村都通了水泥道路。
  江益镇中心坐标为北纬29.8°,东经115°45′,属滨湖和丘陵相间地势,海拔较低,地势平缓,山丘一般在25°以下,有利于发展农业、养殖业和畜牧业的发展。我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为1350-1710㎜,日照时数为2千小时,无霜期200天左右。
  全镇有耕地面积1.5万亩,林地面积1.4万亩,水面4.4万亩,湿地2万亩。此外,可开垦宜农面积1.3万亩,宜林面积1.4万亩。
  江益镇传统种植以水稻、棉花、花生等为主。养殖以生猪、鸡、鸭为主。近年来,特色种养业发展迅猛,蛋鸡养殖35万羽,杂交油茶种植5600余亩,草莓种植1000余亩,水产养殖2万亩,目前全镇已有爱民禽蛋等专业合作社7个,为农业发展注入了活力。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镇党委通过学习调研,出台了刺激“一村一品”发展方案,计划利用三年时间,实施“十百千万农业开发工程”:即圈养生猪10万头、养殖蛋鸡100万羽、搭建草莓大棚1000亩、兴建油茶基地1万亩。进一步加快特色种养规模,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快速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新貌。
  在共青城大开发、大开放、大发展的带动下,我镇招商引资发展迅速,共青城工业新区已推进到我镇的江益村和栗畈村,中芬数字生态城、西游记文化产业园已落户我镇。江益镇工业企业发展较快,尤其是建材和服装加工业发展较快,全镇有建材企业6家,服装加工业5家。
  江益镇旅游资源丰富。鄱阳湖的广袤湿地,为候鸟越冬提供了优越的环境,每年冬季国家一类保护动物丹顶鹤等候鸟迁徙到鄱阳湖越冬,为鄱阳湖构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位于栗畈村昌九高速公路西侧的夫安寺,相传建于清乾隆年间,是乾隆帝题名。位于江益村昌九公路东侧的驿南古街,是古代的官马大道驿站,相传从宋代始建,已有千年历史,至今古迹清晰可见。
  目前,我镇在基层组织设置上,有1个党总支,21个党支部,党员人数348人,其中女党员38人,35岁以下党员50人,高中以上文化程序党员144人。近年来,江益镇党委积极探索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新思路,一是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行业协会和工业园区开发上设立党组织;二是在跨村区域、特色种养产业和党员流向上分设党支部;三是在关键部位、特殊环节和条件成熟的基础上成立党组织,为共青城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坚强的基层组织保证。
  我镇突出以民为本,四季关注民生,积极做好农民工回乡创业和返乡就业工作,着力解决群众反映突出的民生问题,将民生保障服务落到实处。同时,密切关注群众维权和社会维稳工作,妥善解决征地拆迁、土地流转、计划生育等发展过程中引发的矛盾和问题,形成调处纠纷和化解矛盾的长效机制,创建充分平安、高度和谐的江益大镇。

永修.jpg (85.15 KB)

永修.jpg

邹.元:中国邮史研究会836号会员
地址:深圳罗湖区(不收寄邮件)
个人邮箱:zouyuan75@163.com

来了解一下!
中国邮史研究会、《中国邮史》杂志、中国邮史出版社、“华邮网”创办人:麦国培 528100广东佛山三水区西南镇永兴路十三号106铺 电话:0757-87732650 邮箱:p1878@vip.163.com 会刊、稿、查询、投诉、结帐网址:http://www.p1878.com/bbs/viewthr ... &extra=page%3D1
会号411(微信号:m52740)

TOP

本帖最后由 江村居士 于 2009-7-27 15:44 编辑

如此看来,1958年的江益,仍会沿袭旧的道路格局,还是一处交通要道。估计今不如昔了。
尚念兴    认证会员
321013   浙江金华  婺江新村26 - 2 - 402
电  话:13957997056
电子邮箱:jhshnixi@163.com
QQ:920480223

TOP

没错,这应该也是南昌至九江再至武汉\上海等地的一个邮路方向.但估计已经不会在邮件上留有江益的什么痕迹了.
邹.元:中国邮史研究会836号会员
地址:深圳罗湖区(不收寄邮件)
个人邮箱:zouyuan75@163.com

TOP

公路、铁路一通,愿来的驿道,都遭冷落,也让一些人断了财路。
尚念兴    认证会员
321013   浙江金华  婺江新村26 - 2 - 402
电  话:13957997056
电子邮箱:jhshnixi@163.com
QQ:920480223

TOP

江西是鱼米之乡,早先水运发达.
人员、物资多通过水路与省内外联系,尤其以赣江流域通鄱阳至长江,上达川省,下至长江入海处,而一条重要的邮路也是以此水路为主。
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提高,通运手段的变迁,此水路也基本消亡,这也是社会发展不可逆转的一面。
邹.元:中国邮史研究会836号会员
地址:深圳罗湖区(不收寄邮件)
个人邮箱:zouyuan75@163.com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