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邮啪”微拍群创建于2015年,由麦国培负责把关主持,至今已拍卖超过2.5万项邮品,无一例伪品和争议。因群经常满人,需要参拍请联系群主(微信号:m52740)排队入群或委托出价,谢谢理解。所有拍品均为高清大图,微信看图时请点下面的→查看原图→即可。
2151#、40年代日军北支派遣队-北京东交民巷横滨正金银行“军事邮便”明信片,有存档装订小孔。盖陆军部队“检阅济”检查戳,是日本侵略中国历史见证。通信内容有关存取款事宜,是横滨正金银行在华档案。底价50元 2152#、日军北支派遣队第一野战军1942.7.11-北京7.12-北京7.13东交民巷横滨正金银行“军事邮便”信件,带打印书信。内容有关日军游乐场捐建,方便受伤日军疗养事宜,是日本侵略中国历史见证,也是横滨正金银行在华档案。抗战历史与邮史,野战军邮颇为少见。底价200元 2153#、少见又难得的台湾民居单贴符资首年片:北京1986.11.3-美国航空明信片,单贴普23.90分台湾民居,此票面值特殊,单贴使用很少见,发行当年早期使用更难得,是民居邮票中的重点和难点。底价50元 2154#、有趣的白塔邮资片加贴邮票又不销戳使用例:江苏无锡1988.2.14-上海,辽宁沈阳1989.1.29-上海,均为白塔2分邮资片加贴民居邮票凑足外埠明信片4分邮资使用,可能这些地方邮局较少收寄邮资片,所以只销了加贴的民居邮票,邮资片上的邮资均没有销戳,到达上海后也没有补销处理,颇为特殊和有趣。这种现象万中无一,配对收藏颇为难得。无底价 2155#、有趣的来回改寄混贴邮资片:上海1988.6.16-安徽合肥信函6.19-上海6.21-安徽安庆明信片,使用白塔2分邮资片加贴普21.3分。本件寄出时只写了安徽市地址,邮局送到安徽省城合肥投递不着贴条退回,盖特殊的“信函”业务戳。寄件人又在明信片和退条上加上“安庆市”继续寄出,这种来回改退重寄颇为少见,邮资片加贴邮票使用更难得。底价50元 2156#、内蒙古自治区1962年5月1日庆祝自治区成立五十周年纪念戳笺一组六件,地名包括:集宁、海拉尔、莫力达瓦旗、呼和浩特、满洲里、科右前旗,均贴普8半分,为双文字戳式。内蒙古这类纪念戳很少见,特别是一些小地名局所,可能为仅见,重要的纪念戳和地方红色文化邮品。底价180元 2157#、少见的“邮电公事”汇款催领公函,江苏吴江1987.4.1-吴江4.2“邮电公事”挂号公函,带有“汇款催领单”内件。因3月16日已经发出汇款通知,但收件人半月仍未到局领取,故邮局特发挂号公函再次催领,此种邮品颇为少见。无底价 2158#、湖北武汉1972.8.29-湖北武汉武昌红安路武汉旅社8.30“长途电话收费证明单”,以“邮电公事”挂号免资方式寄出,落地戳为特殊的高腰框非标准戳式。该旅社为长途电话代办点,定期结算。文革时期,邮政与电信短暂分开后又合并,本件就是该段时期的邮史、电信史见证,此业务少见,也是文革邮史佳品。无底价 2159#、少见的70年代中山银行寄香港提单信:70年代(约1978年)中国人民银行中山县支行-香港国华银行侨汇结算邮件,贴普18.8分,邮件交船带运到香港,不经邮政处理。根据规定,这些船带邮件同样需要付足邮资,以符合邮章,邮票用该行“中国人民银行中山县支行侨汇业务专用章”盖销,典型的侨汇(回批)结算邮件和轮船提单信,中山这种形式特殊又少见,颇为难得。底价500元 2160#、湖南常德市1963.2.11-本市“邮电公事”免资邮简,是常德专员公署邮电局市内电话附带费收据。见证地方建制,时代信息浓厚,也是特殊的邮电公事业务。无底价 2161#、精彩的特殊“邮资总付”首尾日存档样戳封。80年代推行邮政编码后,地方邮局陆续启用编码日戳取代地名戳。江苏六合于1989年12月31日停用地名戳,1990年1月1日启用编码“211500”的新戳,特殊的是,该局使用“国内邮资已付”戳时误刻为“总付”,当新旧戳更替时这一错误没有改正,依然刻成“国内邮资总付”,成为特殊和著名的错戳。本件为该地方邮电局盖于“邮电公事”封上的新旧日戳更替存档戳样封,这种存档封通常只有一两件,颇为重要和难得,也是收集邮资已付戳中的难点。底价180元 2162#、内蒙呼和浩特1957.9.17-山西太原迎新街9.20平信,贴普8.8分,由中行呼和浩特支行寄出,使用双文字公函封。销票戳与落地戳均为57式戳首年早期使用例。销票戳为双文字大戳,落地戳则是非规范的宽框戳式,因框宽导致下月牙较窄,字体偏小,一大一小相映成趣,毛笔字书法美丽。底价280元 2163#、罕见的满洲国时期特殊欠资邮件:满洲奉天日本邮电局1933.2.2-北平2.6-北平2.7邮资片,使用日本1钱5厘邮资片加贴5厘邮票,邮资2钱。有存档装订小孔,无损其价值。 满洲国成立后,中华邮政不予承认,贴用日本邮票邮件一律作欠资处理,寄件人也会对应预贴中华邮政邮票,补够邮资。正面对应贴上帆船2分邮票,本件正面盖有“T”字戳。到达北平后帆船邮票补销2月6日戳。但此时国内明信片邮资为2.5分,补纳的帆船邮票只有2分,本件实欠资半分,因此背面有加贴黄欠资邮票1分,销2月7日戳,正是欠资半分的罚倍邮资。 本件颇为奇特和曲折,两次补资,日中两国邮票混贴,见证抗战历史与邮史,更是日本侵华罪证,这种原已补中国邮资但还欠资的情况百中无一,是该类特殊邮史邮品中的重点与难点。底价1800元 2164#、金圆加盖邮票上海首日使用盖销票:上海大东一版孙像20元加盖金圆1分低值票,左上角双边角位,带“54”版号,加盖文字向右移出框,盖1948.11.1的日戳。这是早年集邮前辈在得到该票出售信息时购买并盖戳留念品,可以佐证这种低值金圆邮票的发售时间及原票版号等,传统集邮佳品,颇为难得。底价100元 2165#、河北邮政管理局1947.7.10报销单,为在天津“福兴铁工厂”购买各种铁器等物资作邮政局维修之用,包括有趣的“恭桶盖”,也即我们常说的厕所板。古人称上厕所为出恭,厕桶上的盖称“恭桶盖”。贴交通图印花税票50元四方连,盖有各种邮政、商号、会计科、公司戳章印7个,颇为规范,早期邮政档案史料和印花税票使用例。无底价 2166#、南昌1951.5.27“邮资已付”戳记计费单,贴普1.8000元等票,邮票按规定对剖。普1蓝8000元的使用为普票中著名的难点,该票发行后因面值并不适用而停止印刷,所以使用品是著名的难点,贴双连更难得。无底价 2167#、云南禄丰1950.9.28“请领及发给邮票单照”,沿用民国单式,邮票面值还是半分-5元,实际为请领旧币普票800元2000枚,1000元400枚,手续齐全,品相美丽。无底价 2168#、文普50分单贴符资使用例:四川遂宁上游1975.12.21-四川新龙12.28包裹单,邮资50分,单贴文普50分符资使用,销票戳为带有时代特色的“上游”地名。落地戳分别为1号、4号,其中4号戳的日期“28”倒置,成为错戳。本件是文革邮史、特殊邮戳、传统集邮佳品。无底价 2169#、文普解放军单一面值贴用符资使用例:四川苍溪东溪1973.10.14-四川新龙11.1/11包裹单,邮资70分,贴文普解放军七枚。邮票贴得颇为诡异和违规,下边贴四连,上边叠贴三连,从下边第一枚破损可推测,邮票在使用前邮局已经撕损,小地方邮局为免追责,故自作聪明把邮票叠贴在上,遮盖破损。上级邮局亦准予放行处理,这种在使用前已经破损的情况很少见,特别是包裹业务,肯定是邮政人员违规操作与处理,文革邮史与传统集邮佳品。底价200元 2170#、2011年党微专用邮票无齿试印样,带有大宽边及右厂铭,金色底色,难得的红色题材邮票佳品。底价50元 2171#、文革五星地名邮件:四川蓬溪五星1973.8.26-四川新龙9.14/9.19包裹单,邮资0.47元,贴普13、普14等票四枚。销票戳为时代特色“五星”地名,文革时期很多地名被短暂更改,如红卫、跃进等等,时代特色浓厚,文革邮史佳品。底价50元 2172#、1949年2月5日上海德昌烟草股份有限公司提货单,背贴民国印花税票2角,早期的烟草工业、印花税相关收藏品。底价50元 2173#、安徽六安毛坦厂1951.12.28-霍山12.28-六安12.31-舒城事务文件,贴改5三枚,邮资150元。为中粮毛坦厂寄出的市场行情物价表,摊开后为邮简式折叠,内印非常丰富的当时粮油等产品及市场价格。见证了建国初期市场供应及物价等,信息量大。通常这业务都是印刷品,以事务文件交寄很少见,邮资也省了50元。底价150元 2174#、1952年8月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第四十师政治处”发出的“革命军人证明书”,尺寸约14×25.5厘米。为河南南阳县杨姓战士1948年1月参军证明书,任职班长,盖该部队大红方印。是建国前参军战士的重要红色档案。底价50元 2175#、浙江湖州长兴县1935.6.22-安徽屯溪6.26-安徽屏山6.30平信,贴孙像5分,典型的浙皖小地方邮路。由长兴小东门内“公和生”商号寄出的家书,历经三地,邮程8天,收件人舒子卿,地方特色姓氏。底价50元 2176#、基督教中华循道公会华南教区驻广州沙面1946.11.20-台山中国银行邓福林主任收平信,使用该会公函封,贴国币加盖100元,邮票开信时小损,此教会邮件颇为少见。底价150元 2177#、清代宣统时期(约1910年)《时事报》千号纪念赠品,雄鸡报喜图案信笺,随报附送,不另取费,古色古香,尺寸为13.5×25厘米,传统文化厚重。《时事报》为旧上海著名报刊,1907年12月5日在上海创刊,1911年5月18日改名《时事新报》,本件正是出刊千期时的纪念信笺,见证中国报业发展历史。底价100元 2178#、清代宣统时期(约1910年)《时事报》千号纪念赠品,古瓦当、星宿图案信笺,随报附送,不另取费,古色古香,尺寸为13.5×25厘米,传统文化厚重。《时事报》为旧上海著名报刊,1907年12月5日在上海创刊,1911年5月18日改名《时事新报》,本件正是出刊千期时的纪念信笺,见证中国报业发展历史。底价100元 2179#、清代宣统时期(约1910年)《时事报》千号纪念赠品,盆栽、茶具图案信笺,随报附送,不另取费,古色古香,尺寸为13.5×25厘米,传统文化厚重。《时事报》为旧上海著名报刊,1907年12月5日在上海创刊,1911年5月18日改名《时事新报》,本件正是出刊千期时的纪念信笺,见证中国报业发展历史。底价100元 2180#、1915年5月13日“江苏淞沪警察厅”司法档案一套4件,包括案情陈述、解案单、原告被告供词等,有厅长徐国梁签字盖章。内容为事主家中箱内储有大洋50元忽然不见,期间只有邻居张蒋氏不分昼夜来往屋内,故报警求查辑。尺寸约50×28.5厘米,详细记述相关过程,毛笔字书法美丽,盖红色大官印,徐厅长签字盖印。内容信息量大且颇为有趣,处理规范,带有“江苏淞沪警察厅”司法科封套。如此完整一套颇为难得,是历史名人亲笔、司法题材重要档案,已历百年,严肃庄重。 徐国梁(1876-1923.11.10),字辅洲,天津人,1903年毕业于北洋警务学堂,任职于天津警察署。1913年调往上海任第三区警察署署长。1914年1月任江苏淞沪警察厅闸北分厅厅长,同年7月升任上海警察厅厅长,负责维护上海华界社会治安,1915年1月授陆军中将衔兼江苏省警务处长,后任江苏淞沪警察厅厅长。1923年10月授将军府将军。底价40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