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两个封 [打印本页]

作者: hart    时间: 2013-8-10 09:04     标题: 两个封

本帖最后由 hart 于 2013-9-8 17:59 编辑


作者: hart    时间: 2013-8-10 09:06

本帖最后由 hart 于 2013-9-8 17:59 编辑

回复 1# hart

第二个正常平信贴民国票,但票却只是用笔划销,并不见中国邮戳,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3-8-10 09:42

好东西啊,蒙古的热门
作者: 唐山    时间: 2013-8-10 10:16

不懂,看看热闹,学习
作者: 姜劍    时间: 2013-8-10 19:36

2個封都是很常見的郵品,沒有反映出郵資或郵路的特殊性,也並非寄自偏遠郵局,當然也就沒有突出的郵政史價值。早期蒙古郵政史有諸多特性,並非所有實寄封都有高價值,值得高價購買。

第一個封是由俄國郵局寄出,當然不貼中國郵票,就和中國其它地方的俄國郵局寄出的實寄封不貼中國郵票是一個道理。
至於第二個信封,郵票漏銷了,郵局以郵戳邊緣涂銷,這也是極為正常的處理方式。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3-8-10 20:27

蛮好蛮好。
作者: psu    时间: 2013-8-10 21:50

学习学习
作者: hart    时间: 2013-8-11 07:12

蛮好蛮好。
麦国培 发表于 2013-8-10 20:27


谢麦会
作者: hart    时间: 2013-8-11 07:15

2個封都是很常見的郵品,沒有反映出郵資或郵路的特殊性,也並非寄自偏遠郵局,當然也就沒有突出的郵政史價值 ...
姜劍 发表于 2013-8-10 19:36

谢谢姜先生指点,学到很多,不愧是蒙古和俄国邮品的专家,以后还望多多指教。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3-8-11 08:22

第一个蛮好的,现在市场上也不多见。
作者: hart    时间: 2013-8-11 10:49

第一个蛮好的,现在市场上也不多见。
麦国培 发表于 2013-8-11 08:22



  谢谢鼓励,也不是太差的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3-8-11 11:19

大清邮政开办前,蒙古寄中国邮件的邮递大致有五种,一种是驿站,二种是民信局(包括私人带送),三种是俄国客邮,近年有学者(如魏刚先生)认为还有第四种是经中国驿站(台)带到张家口转大清邮政寄递,即邮、驿合递,我个人发现第五种是经私人带送到张家口再经大清邮政,即民、邮合递。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蒙古的史前邮品,确实以俄国客邮寄出为常见,但还是很值得研究与关注。因内中所用戳式,贴票等,也是有亮点的,但这需要自己的研究与发现了。
作者: hart    时间: 2013-8-11 11:55

大清邮政开办前,蒙古寄中国邮件的邮递大致有五种,一种是驿站,二种是民信局(包括私人带送),三种是俄国 ...
麦国培 发表于 2013-8-11 11:19


谢谢,有意思,学习了。
喜欢第二个大石桥胡同,我的老家是辽宁大石桥,但我一直找不到大清的大石桥邮品,就用这个民国的同名的代替了。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3-8-11 12:16

第二个我也喜欢,但我喜欢的理由是无人可知的,或许若干年后大家就知道,呵呵。
作者: wzqwu    时间: 2013-8-11 14:50

第二个我也喜欢,但我喜欢的理由是无人可知的,或许若干年后大家就知道,呵呵。
麦国培 发表于 2013-8-11 12:16



   漏销??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3-8-11 14:52

哈哈,漏销专集。
作者: 方鸿渐    时间: 2013-8-13 02:13

第二个有点意思。好像有过争论到底这中国邮票是谁贴的,这里似乎说明是寄信人贴的。
作者: hart    时间: 2013-8-13 04:42

第二个有点意思。好像有过争论到底这中国邮票是谁贴的,这里似乎说明是寄信人贴的。
方鸿渐 发表于 2013-8-13 02:13


还是方生厉害,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不用戳销票,也许是收信人补的票,邮差当场销票,为了有区别,故用毛笔或戳边划一下,作为注销。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3-8-13 08:11

研究深入。
作者: 若一经眼    时间: 2013-8-16 16:38

第二个封的中国邮票是到中国后邮局要求取信人补资的。旧中华邮政人员,包括新中国五十年代时期早期(因有旧中华邮政的留用人员),作为欠资补贴邮票都是不用邮戳直接在邮票上盖戳销票的,而是用邮戳的边缘牙轮在所贴的补资票上滚一下销票,以与正常贴票销戳的区别。所以这一封是中国邮政不承认蒙古邮资的欠资封。
作者: hart    时间: 2013-8-16 16:48

第二个封的中国邮票是到中国后邮局要求取信人补资的。旧中华邮政人员,包括新中国五十年代时期早期(因有旧 ...
若一经眼 发表于 2013-8-16 16:38


谢谢非常清晰的解释,看来我的猜测是靠谱的。
作者: 姜劍    时间: 2013-8-16 19:29

第二个封的中国邮票是到中国后邮局要求取信人补资的。旧中华邮政人员,包括新中国五十年代时期早期(因有旧 ...
若一经眼 发表于 2013-8-16 16:38
蒙古欠資封? 蒙古寄來的信封,在什麽情況下被視為欠資郵件,資費怎麼算?
作者: 方鸿渐    时间: 2013-8-16 20:58

第二个封的中国邮票是到中国后邮局要求取信人补资的。旧中华邮政人员,包括新中国五十年代时期早期(因有旧中华邮政的留用人员),作为欠资补贴邮票都是不用邮戳直接在邮票上盖戳销票的,而是用邮戳的边缘牙轮在所贴的补资票上滚一下销票,以与正常贴票销戳的区别。所以这一封是中国邮政不承认蒙古邮资的欠资封。
若一经眼 发表于 2013-8-16 16:38


好像当时很多加贴中国邮票的蒙古封都是销戳的。而且九一八之后从满洲寄关内,邮局加贴中国邮票的,也是销戳的,这种滚一下销票的却不是很常见。
作者: hart    时间: 2013-8-17 07:16

欢迎和感谢大家来讨论和指点这两个封,看法不一致没问题,关键是从中学到东西,谢谢各位朋友!
作者: hart    时间: 2013-8-17 07:24

蒙古欠資封? 蒙古寄來的信封,在什麽情況下被視為欠資郵件,資費怎麼算?
姜劍 发表于 2013-8-16 19:29


谢谢姜先生,有没有可能寄信人在寄信时,由于某种原因(有意或无意)只贴了蒙古邮票,而大清邮政又不承认蒙邮资,故视为欠资邮件,邮资按当时西藏和蒙古寄往各省的邮资9分补贴。
作者: 姜劍    时间: 2013-8-17 07:35

谢谢姜先生,有没有可能寄信人在寄信时,由于某种原因(有意或无意)只贴了蒙古邮票,而大清邮政又不承 ...
hart 发表于 2013-8-17 07:24

貼蒙古郵票的時代,已經不是大清,而中華郵政,也在蒙古不復存在。貼有蒙古郵票的實寄封,寄往中國的,除了寄往哈爾濱的蘇倆克封,朗加爾封等特定郵件,差不多都是商業或家書。中國商人在蒙古創業的艱辛,不是當代人何以瞭解,也不是輕描淡寫的簡單。
中國人從蒙古寄信回中國,特別是寄給本號的,大多會事先貼好中國郵票,以免被課欠資。這裡必須說明一下,中國郵政對蒙古欠資郵件收取欠資郵費,絕不是象徵性的,而是一定收取。
作者: hart    时间: 2013-8-17 07:39

回复 26# 姜劍

不好意思,写错了,是中华邮资,不是大清。
作者: 姜劍    时间: 2013-8-17 08:35

回复  姜劍

不好意思,写错了,是中华邮资,不是大清。
hart 发表于 2013-8-17 07:39



蒙古郵政史是一個趣味性很強的話題,因為多種郵政機構或郵遞方式在這裡存在過,有些還並存過,造成概念上的混亂也屬正常。

蒙古郵政史有連續性的特徵,我們不能只站在中國郵政史的觀念上去看這個問題,否則會出現理解上的片面性,一些對概念的解釋就被別人看作笑話。
早年在蒙古的中國人(漢人),以商人和專業務工人員為主,蒙古的郵資高昂,寄回郵件,一定會考慮郵資問題。
通常,一般性的郵件,都會使用蒙古郵票加貼中國郵票的辦法,稍有重要性的郵件就會只貼蒙古郵票而不貼中國郵票,而最重要的郵件會使用掛號。

知道每一分錢應該怎樣花,應該怎樣去節省,這就是我們中國的商人。
作者: hart    时间: 2013-8-17 08:49

回复 28# 姜劍

谢谢姜先生,不明白为什么一般性的郵件,都會使用蒙古郵票加貼中國郵票的辦法,稍有重要性的郵件就會只貼蒙古郵票而不貼中國郵票 ?
作者: 姜劍    时间: 2013-8-17 08:57

回复 29# hart


因為中國人太聰明了




欢迎光临 华邮网 (http://www.p1878.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