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精彩的成都郵史封 [打印本页]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9-3-15 17:39     标题: 精彩的成都郵史封

這是一枚非常精的改退封,由荷蘭寄成都,因寄信人只寫了收信人的名字,其他資料不詳,所以不找不著收信人,收信的成都第八局開始,由第二局至第九局逐間投遞尋找收信人,最後交回上海死信局處理。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9-3-15 17:40

真是好东西,恭喜了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9-3-15 17:44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9-3-15 17:47

田兄此文给我好了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9-3-15 17:57

以下是引用麦国培在2009-3-15 17:47:47的发言:
田兄此文给我好了

感謝您的厚愛,沒有問題!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9-3-15 18:00

人见人爱却让田兄漏到了!哈哈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9-3-15 18:22

此封確實精彩,但是因有很多郵戳不甚清晰,固此令很多人卻步,才會讓我檢漏。若沒有高解像度電腦設備,恐拍也很難看到當中運作過程。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9-3-15 18:22

這是個流程表,日期欄內最左邊的數字為時間。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9-3-15 18:25

要慢慢的解读!
集邮的乐趣正在于此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9-3-15 18:27

3y005aw7.jpg
考考大家,這兩戳是屬那間支局?

图片附件: [精彩的成都郵史封] 3y005aw7.jpg (2009-3-15 18:26, 107.81 KB) / 下载次数 0
http://www.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65052&k=78905c8a3b359f0823182966a8f59077&t=1718199039&sid=078AdA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9-3-15 18:28

这是总局的!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9-3-15 18:34

兩枚都是?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9-3-15 18:47

无号的都是,很好分的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9-3-15 19:04

只有您回帖,不太好玩,所以暫不透露答案。

兩枚戳的英文字明顯是不同的,至於有沒有其他可能,留待多些人猜猜,然後彼此再分析吧。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9-3-15 19:56

QUOTE:
以下是引用edward在2009-3-15 19:04:58的发言:
只有您回帖,不太好玩,所以暫不透露答案。

兩枚戳的英文字明顯是不同的,至於有沒有其他可能,留待多些人猜猜,然後彼此再分析吧。

总局的戳特多!不同是常有现像


作者: alainfang    时间: 2009-3-15 22:06

 不懂,排队学习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9-3-15 23:25

iNxqZQyI.jpg
Bt7efieE.jpg


图片附件: [精彩的成都郵史封] iNxqZQyI.jpg (2009-3-15 23:24, 151.24 KB) / 下载次数 0
http://www.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65117&k=a7e732ef4205d3f798e28b030275b3bd&t=1718199039&sid=078AdA



图片附件: [精彩的成都郵史封] Bt7efieE.jpg (2009-3-15 23:25, 136.93 KB) / 下载次数 0
http://www.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65118&k=7257f13843be38f25a1b56111b830e94&t=1718199039&sid=078AdA


作者: 清邮路    时间: 2009-3-15 23:26

上海红戳是不是画错了?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9-3-15 23:30

以下是引用清邮路在2009-3-15 23:26:21的发言:

上海红戳是不是画错了?

應該是FEB 27 24,1924年2月27日,少27日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3-15 23:52:24编辑过]


作者: 清邮路    时间: 2009-3-15 23:38

QUOTE:
以下是引用edward在2009-3-15 23:30:13的发言:

應該是FED 27 24,1924年2月27日,少27日

为什么不是SEP.27?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9-3-15 23:44

因為月分的第一個字母不像S!像P或F!
作者: 清邮路    时间: 2009-3-15 23:47

QUOTE:
以下是引用edward在2009-3-15 23:44:24的发言:
因為月分的第一個字母不像S!像P或F!

s更合理。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9-3-15 23:50

以下是引用清邮路在2009-3-15 23:47:43的发言:

s更合理。

為何?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9-3-15 23:51

进来学习了解一下!


作者: 清邮路    时间: 2009-3-15 23:53

QUOTE:
以下是引用edward在2009-3-15 23:50:04的发言:

為何?

因为下面不是24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9-3-15 23:54

FEB 27 24後面的字母是B!寫錯字!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9-3-15 23:57

以下是引用清邮路在2009-3-15 23:53:00的发言:

因为下面不是24

下面那個字不能辨認,只靠FEB來判斷是24年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9-3-15 23:57

半年后才到上海似乎有点久了
作者: 清邮路    时间: 2009-3-16 00:01

QUOTE:
以下是引用麦国培在2009-3-15 23:57:44的发言:
半年后才到上海似乎有点久了

也是这样看的!
另外,上海戳很有特色!上海两字一高一低!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9-3-16 00:03

看不大清!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9-3-16 00:07

以下是引用麦国培在2009-3-15 23:57:44的发言:
半年后才到上海似乎有点久了

因為FEB(這個字母還可以辨別)是2月,故此推斷年分是1924年。

死信留當地局一段時間才交給死信局,半年也不算太長時間。第 一輯《郵史探微》有一枚清片銷最後郵局重慶06年12月28日小圓戳,交回上海死信局為?年6月15日。
作者: 清邮路    时间: 2009-3-16 00:07

QUOTE:
以下是引用清邮路在2009-3-16 0:01:26的发言:

也是这样看的!
另外,上海戳很有特色!上海两字一高一低!

就是S.圆頭——确认!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9-3-16 00:14

继续研究!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9-3-16 00:34

以下是引用edward在2009-3-15 18:27:38的发言: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cheng-5.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考考大家,這兩戳是屬那間支局?

左:第七局
右:第九局

可以看看17樓!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3-16 0:35:48编辑过]


作者: alainfang    时间: 2009-3-16 00:53

厉害,佩服[em17]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9-3-16 01:33

以下是引用alainfang在2009-3-16 0:53:04的发言:
厉害,佩服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不知方先生是說那一點厲害?能否具體點明?
作者: alainfang    时间: 2009-3-16 01:48

QUOTE:
以下是引用edward在2009-3-16 1:33:16的发言:

不知方先生是說那一點厲害?能否具體點明?

看上去两个差不多的戳,您能区分出来不同的区.还不厉害?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9-3-16 02:01

字很明顯不同,左邊的C尾下有一直劃,右邊的直劃在H下。
作者: alainfang    时间: 2009-3-16 02:07

 我说的是,您能够根据手头上的材料,推断出这两个相近的戳来自不同分局的能力令人佩服.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9-3-16 02:13

因為這兩戳是分別蓋在第七及第九局的無法投遞條上,所以便能知道,亦是這枚郵品的重要之處。
作者: alainfang    时间: 2009-3-16 02:24

 所以佩服呀[em56]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9-3-16 02:30

這個不是我的本事,只因有這郵品在手,才可以考考大家。是否正確,還須大家參與討論,明白瞭解多點,才能定論。
作者: alainfang    时间: 2009-3-16 02:32

我怎么就没有这么好的邮品呢?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9-3-16 02:39

這枚是08年泓盛秋拍的流拍品,見沒有人要,便冷手執個熱煎堆。這封確實不錯,尤其是對於成都郵史來說,是一枚重要郵品。同時亦可略知郵局的運作,是枚不可多得的好史料題材。
作者: alainfang    时间: 2009-3-16 02:40

没有参加过国内的拍卖会.看来漏不少.恭喜了.

作者: 清邮路    时间: 2009-3-16 07:02

QUOTE:
以下是引用edward在2009-3-16 2:39:05的发言:
這枚是08年泓盛秋拍的流拍品,見沒有人要,便冷手執個熱煎堆。這封確實不錯,尤其是對於成都郵史來說,是一枚重要郵品。同時亦可略知郵局的運作,是枚不可多得的好史料題材。

正是如此!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9-3-16 08:46

QUOTE:
以下是引用edward在2009-3-16 0:34:49的发言:

左:第七局
右:第九局

可以看看17樓!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3-16 0:35:48编辑过]

这点我不大认同,因为邮局对戳的刻制还比较严格,总局的不刻数字,支局的不一定要刻上支局数字,否则无法区别而导致越权。
这种退条上虽然写有这个支局,但盖的戳不一定就是这个支局的!
个人认为这两个戳是总局的。
(当然不排除支局开办缺少日戳临时借用总局的,但这种情况不多而且缺乏证明)


作者: alainfang    时间: 2009-3-16 09:01

 搬板凳,学习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9-3-16 09:40

以下是引用edward在2009-3-15 17:44:05的发言: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按圖可以放大,圖中郵戳由左至右以使用先後排列,大家可以看看各支局的郵戳使用,然後請給與意見。

麥先生亦指出支局不一定要刻上支局數字,這個可能性既是存在,加上實物,應該第七及第九局存在沒有支局篇號的日戳。

另麥先生提出的証是:
1)这种退条上虽然写有这个支局,但盖的戳不一定就是这个支局的!(如何能証明此兩戳不是依局號而蓋?況且不是一枚無法投遞條是蓋無支局號戳,而是兩枚。一枚有機會支局不依章蓋戳以明責任,兩枚的出錯便不尋常了。大家可以比較其他有蓋支局篇號的無法投遞條。)
以下是引用麦国培在2009-3-16 8:46:25的发言:

这点我不大认同,因为邮局对戳的刻制还比较严格,总局的不刻数字,支局的不一定要刻上支局数字,否则无法区别而导致越权。
这种退条上虽然写有这个支局,但盖的戳不一定就是这个支局的!
个人认为这两个戳是总局的。
(当然不排除支局开办缺少日戳临时借用总局的,但这种情况不多而且缺乏证明)


作者: 小马哥    时间: 2009-3-16 15:11

田兄这见封真好!
眼馋!
我也想要。
如果有出手的打算别忘了小弟啊!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9-3-16 16:32

若果出讓,會通知您一聲。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3-16 17:58:44编辑过]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9-3-16 22:32

继续研究好了,不管是支局还是总局,都无损其价值!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9-3-22 16:50

在第七及第九枚的無法投遞條上,蓋了沒有編的腰框戳。
這類無編號日戳主要是總局使用,分局亦有可能使用的,
在實寄封片上很難看出是那局所用,但是基於是總局的使用戳,
大家便自然地將這類無編號戳視為經總局投遞。
而這枚多次改投封上的記錄,

印証了成都的第七及九局亦使用無編號戳。
藉著這兩枚戳的特徵,可以從其他封片上分辦出這些無編號戳是由總局、第七第或九局投遞。
所以,這封是一枚很好的成都郵史的化石。


swoPJo3w.jpg
左:第七局
右:第九局


图片附件: [精彩的成都郵史封] swoPJo3w.jpg (2009-3-22 16:48, 136.73 KB) / 下载次数 0
http://www.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66303&k=4d42ce58669df1e37c2f0a05499b3a6d&t=1718199039&sid=078AdA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9-3-22 16:57

但我还是认为是总局的,这二个支局批示后退回,总局补个戳上去表示认同是很正常的事,因不同的戳是代表不同的局,这点还是很明确的!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9-3-22 17:01

但是其他的條子也不是這樣處理呀!

並且,在第七局的條子蓋了不同時間的同一枚戳,如何理解?

請參考8樓,可以看到這些戳的使用次序。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3-22 17:06:48编辑过]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9-3-22 17:08

总有一二个不规范之作的,我有一个五框的退件集,有机会来三水你慢慢研究可能会有新发现!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9-3-23 11:11

以下是引用麦国培在2009-3-22 17:08:07的发言:
总有一二个不规范之作的,我有一个五框的退件集,有机会来三水你慢慢研究可能会有新发现!

謝謝您的邀請及不吝賜教!


但是第七局的無法投遞條上的二枚戳,一枚標示8時,一枚是18時。若是總局蓋的,如何理解此紙條上的戳?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9-3-23 13:50

田兄要这样理解,我也无话可说.
要知邮戳的时间很有随意性,有时确实是事实,有时却只是象征性质.
邮戳的随意性太强,玩得多了自然就明白.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9-3-23 16:43

麥先生請細心想想,這兩枚不同時段蓋的戳都是同一枚郵戳,怎樣也不能理解為同時蓋了兩次,每次都換時刻釘,所以就算如何隨意性,也說明是在不同時間上處理這信問題----可能曾經找收信兩次。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9-3-23 17:39

回头慢慢再看看
作者: jojo    时间: 2009-3-27 02:42

我有一个疑问:

既然此信函寄件人地址清楚,为什么此信没有退回荷兰德文特?


作者: alainfang    时间: 2009-3-27 03:24

QUOTE:
以下是引用jojo在2009-3-27 2:42:02的发言:

我有一个疑问:

既然此信函寄件人地址清楚,为什么此信没有退回荷兰德文特?

估计寄信人的姓名和地址也没有写清楚
作者: jojo    时间: 2009-3-27 04:59

QUOTE:
以下是引用alainfang在2009-3-27 3:24:48的发言:

估计寄信人的姓名和地址也没有写清楚


按这种制式信封可能是某企业、报社等使用的,信封抬头处按理是该企业的完整地址。而且这应是公函吧,退回公司就够了。

不过现在这处抬头被改退批条遮盖难窥全豹。


作者: alainfang    时间: 2009-3-27 06:56

不知道送死信局有没有具体的标准。

作者: 吴翔    时间: 2009-3-27 07:15

学习,呵.[em01][em74]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9-3-27 08:21

(N. V. Internationaic xxxxxxxxxxxxxxxxxxxxxx ,,Novadel")
DEVENTER (Holland)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3-27 8:35:20编辑过]


作者: jojo    时间: 2009-3-27 08:36

QUOTE:
以下是引用edward在2009-3-27 8:21:34的发言:
(N. V. Internationaic xxxxxxxxxxxxxxxxxxxxxx ,,Novadel")
DEVENTER (Holland)


上行是公司名稱?下行是地址。
頗像:麥麥集郵公司(香港旺角)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3-27 8:22:31编辑过]


[em01] 田先生搞怪

不过这样看就好办了,似乎应该是:
Deventer, Holland : N. V. Internationale Oxygenium Mij. "Novadel"

公司简介,呵呵:

Internationale Oxygenium Mij Novadel. March 11, 1925, [Convention date]. Bleached products ; treatment by damping or heating ; treating with air and gases, with solid substances, with radiations; mixing and agitating. - To improve the appearance and other qualities of meal, flour or milling products one or more organic acid anyhdrides and one or more aldehydes or a mixture of one or more of said anhydrides with one or more aldehydes, or substances which contain or set free these compounds are added to the flour, these materials reacting with air or oxygen present in or poured into the flour, and so producing a flour-improving substance actually in the flour. Oxygen or gases containing or setting free oxygen or mixtures which can liberate oxygen is or are blown through the flour &c. and added materials. As specific examples of the process (i) benzaldehyde and acetic anhydride or (ii) acetaldehyde and acetic anhydride or (iii) butaldehyde and succinic acid anhydride are successively injected into wheat flour after which air is blown through for some time. Anhydrides and hydrogen peroxide or peracids and anhydrides may be used the blowing through of air not then being necessary. Catalyzers such as salts of chromium, cobalt, iron, uranium and vanadium may be used with materials setting free the flour-improving substances, such catalyzers being used with or in place of weak alkaline reacting materials. Any acid-reacting, material produced in the flour during the process may be neutralized by the addition of an alkaline substance such as bicarbonate of soda. Oxygen may be passed through the flour containing the materials to produce the flour-improving substance, or compounds to produce oxygen may be mixed with the materials. Heat may be applied to the flour containing the materials. The activity of the materials may be increased by mechanical or physical treatment, such as stirring, exposure to ultra-violet light, or the like. The flour or meal may be dropped down a tower and the added substances blown in the opposite direction, or the flour or the like may be carried in a thin layer through a room in which the added substances are atomized.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3-27 8:47:07编辑过]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9-3-27 08:45

N. V. Internationalc xxxxxxxxxxxxxxxxxxsonappy ,,Novade
作者: jojo    时间: 2009-3-27 08:49

QUOTE:
以下是引用edward在2009-3-27 8:45:26的发言:
N. V. Internationalc xxxxxxxxxxxxxxxxxxsonappy ,,Novade


呵呵,这个。。。没找到。。。


作者: jojo    时间: 2009-3-27 08:53

贴票是公司打孔,好像是“N...”,也许不是小公司,不过确实没有找到。。。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9-3-27 09:02

JCHMb850.jpg


图片附件: [精彩的成都郵史封] JCHMb850.jpg (2009-3-27 09:02, 159.64 KB) / 下载次数 0
http://www.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67010&k=596420d50bde9964791586ca50dab935&t=1718199039&sid=078AdA


作者: alainfang    时间: 2009-3-27 09:04

 学习了。厉害。田兄的宝贝就是厉害。[em63][em63]
作者: jojo    时间: 2009-3-27 09:09

这个PERFIN蛮有意思。常见都是字母后一个点,Co后一个点,唯独见到这个字母后有三个点的。也许跟荷兰文特性有关?PERFIN的组织蛮多,也许谁有荷兰这方面资料,就知道是哪个公司了。

两位仁兄re贴都是神速。。。pfpf
作者: alainfang    时间: 2009-3-27 09:11

QUOTE:
以下是引用jojo在2009-3-27 9:09:07的发言:
常见都是字母后一个点,Co后一个点,唯独见到这个字母后有三个点的。也许跟荷兰文特性有关

好像没有听说过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9-3-27 09:12

学习了,打孔的不错。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9-3-27 09:12

以下是引用alainfang在2009-3-27 6:56:51的发言:
不知道送死信局有没有具体的标准。

麥先生有個五框退件集,請麥先生答吧。
作者: alainfang    时间: 2009-3-27 09:15

QUOTE:
以下是引用edward在2009-3-27 9:12:38的发言:

麥先生有個五框退件集,請麥先生答吧。

麦会太厉害了,什么都有。我上次和一个邮集的设想,他说他都已经有1-2框了。
作者: jojo    时间: 2009-3-27 09:16

QUOTE:
以下是引用alainfang在2009-3-27 9:11:13的发言:

好像没有听说过


我也觉得弗兰芒语应该不至于这么表示省略。


作者: jojo    时间: 2009-3-27 09:17

QUOTE:
以下是引用alainfang在2009-3-27 6:56:51的发言:
不知道送死信局有没有具体的标准。


这个也同问,请麦会赐教。


作者: alainfang    时间: 2009-3-27 09:19

QUOTE:
以下是引用jojo在2009-3-27 9:16:23的发言:


我也觉得弗兰芒语应该不至于这么表示省略。

省略号的确是三个点。但是这里好像用不上省略号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9-3-27 09:23

會不會是NL?
作者: alainfang    时间: 2009-3-27 09:24

那L岂不是倒了。大漏呀[em17]

作者: jojo    时间: 2009-3-27 09:29

QUOTE:
以下是引用edward在2009-3-27 9:23:21的发言:
會不會是NL?


这是个很好的思路!确实有可能借笔。这样也能解释针孔的情况。只是目前看与公司名称不够吻合。倒像了NetherLands,哈哈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9-3-27 10:20

一个封引出那么多的话题,真好玩。
作者: edwardtin    时间: 2011-2-21 13:12

大家看看是:SEP 27 23
還是:FEB 27 24

图片附件: 23-6-13a.jpg (2011-2-21 13:12, 127.4 KB) / 下载次数 29
http://www.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338033&k=4e255769f0ffb03b1ad182c68bee80a9&t=1718199039&sid=078AdA


作者: 老邮迷    时间: 2011-2-28 08:58

来学习了,真像FEB!




欢迎光临 华邮网 (http://www.p1878.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