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上海老地名-泥城桥 [打印本页]

作者: 集邮集邮    时间: 2008-6-7 17:52     标题: 上海老地名-泥城桥

      具有80 多年历史的西藏路桥,以前也称“泥城桥”,老桥已拆除重建。改建后的西藏路桥跨径为三跨,梁底则取椭圆曲线,同时保留原有桥梁桥墩处高耸且刻划丰富的灯柱设计,使桥梁更显风韵。同时,桥梁底高将从4.98米抬高到5.70米,桥宽40米。改建后的西藏路桥既能满足一般的交通功能需求,又可成为苏州河上一座景观建筑。

具有欧式韵味的西藏路桥位于苏州河与西藏路的交汇处,始建于1922年,文化含量相当高。因此,时代风貌的更新和历史文化底蕴的组合将在新桥的设计中充分体现。

    西藏路桥为何曾被称为“泥城桥”?查资料获悉:清咸丰三年(1853年),今西藏路处即筑有木桥,因毗邻泥城浜,故称“泥城桥”。另有一说:1854年4月初,英美联军向驻守在新闸的清军北营发动攻击,一外国士兵在烂泥里滑了一脚,在拔出泥脚时说道“这一仗可称为泥脚之战”。此语在报道排印时,将FOOT(脚),误排成CITY(城)。于是,这场战斗被史家称作“泥城之战”。

    上海真正的“泥城桥”有三座,北泥城桥在今北京路口的星火日夜商店附近;中泥城桥在今南京路市百一店附近;南泥城桥在今广东路口。习惯上称的泥城桥,仅指北泥城桥而已。1899年,工部局拆除旧桥,重建木桥,后泥城浜被填平筑成西藏中路。1922年,连同木桥一并拆除,在原桥东侧建一座混凝土桥。1942年命名为西藏路桥。西藏路桥北堍有一幢楼高五层的钢筋混凝土建筑,曾是民国时期的中央、中国、交通、农业四家银行的物贸仓库。“八·一三”时,八十八师五二四团团副谢晋元率官兵约800名,以“四行仓库”为主要据点,与日寇进行了一场殊死搏斗。抗战胜利后,上海人民设置了“晋元路”、“晋元中学”、“晋元园”,以示纪念抗日英雄将领。由满州路改名的晋元路,就在西藏路桥北堍两侧。因此,一提起西藏路桥,就会想起“八百壮士”的伟大功绩,西藏路桥也就成为具有特殊意义的桥梁。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6-7 17:56

好资料,值得参考,
作者: guguoyu    时间: 2008-7-12 19:38

“泥城桥”地区桥南部分分属“黄浦”,“人民公园”邮局范围,桥北部分分属“闸北”,“天目路”邮局范围。其最近处有“新闸路”邮政所。 px5UkAtY.jpg


图片附件: [上海老地名-泥城桥] px5UkAtY.jpg (2008-7-12 19:37, 81.18 KB) / 下载次数 0
http://www.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16123&k=dcbe039064023486b60dc8cda91ba0ae&t=1717221365&sid=Pi8nG8


作者: 集邮集邮    时间: 2008-7-12 22:30

谢谢顾兄补充。




欢迎光临 华邮网 (http://www.p1878.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