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懸掛招領戳 [打印本页]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9-7-14 09:44     标题: 懸掛招領戳

本帖最后由 edward 于 2009-7-14 16:46 编辑

此懸掛招領戳是否很少見?

图片附件: 18-3-18a.jpg (2009-7-14 16:46, 127.53 KB) / 下载次数 3
http://www.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82334&k=7a488dddb92beab9d50ce1511b711cc2&t=1717369615&sid=ZrYcJO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9-7-14 09:52

发达了,喜欢。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9-7-14 10:21

這類戳似乎在張愷升的戳書中沒有介紹過。
麥先生見識廣,不知有其他文章介紹過?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9-7-14 14:16

很少见,可能是无着邮件在最后的一个处理环节。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9-7-14 16:57

本帖最后由 edward 于 2009-7-14 17:03 编辑

這枚戳很能說明為甚麼很多這類改退封片為甚麼由最後投遞局至退信局(紅色日戳)時間會相隔一段距離,而改退條很多都是會用筆寫上無法投遞理由,書寫理由主要是查無此人或此人他遷等。

图片附件: 18-3-18.jpg (2009-7-14 16:57, 116.76 KB) / 下载次数 0
http://www.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82426&k=1c3bd637de23baa81f01fbba30681b4c&t=1717369615&sid=ZrYcJO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9-7-14 17:13

真是好东西!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9-7-14 17:38

此段毛筆字不太看懂:
「XX京無人誤收故退原寄」

图片附件: 18-3-18b.jpg (2009-7-14 17:38, 139.6 KB) / 下载次数 0
http://www.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82434&k=502643be24b084c5c613efe4f6e97506&t=1717369615&sid=ZrYcJO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9-7-14 17:47

应该无法退回吧?
作者: 石叻侯    时间: 2009-7-14 19:26

田兄﹐ 我覺得應是 ‘此人出京無人收取故退原寄"。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9-7-14 20:06

田兄﹐ 我覺得應是 ‘此人出京無人收取故退原寄"。
石叻侯 发表于 2009-7-14 19:26


作者: 昨天的我    时间: 2009-7-14 21:14

少见,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9-7-15 08:56

此封由英國某地寄出,其郵路:
英國(1918年3月18日)> 奉天(4月27日)> 北京(4月28日)> 北京十支局(4月28日12時)>北京十支局招領(4月28日16時)> 北京退信局(5月21日)> 退回英國(7月18日)

1)英國至奉天耗時49天。
2)4月28日到北京總局後轉交十支局投遞,由中午12時至16時尋人不遂,掛局招領。
3)招領38天後轉退信局交回英國,退信回英國耗時59天。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9-7-15 09:36

北京的红戳第一次见!
作者: 江村居士    时间: 2009-7-15 10:01

少见,很喜欢!
作者: 江村居士    时间: 2009-7-15 10:02

田兄﹐ 我覺得應是 ‘此人出京無人收取故退原寄"。
石叻侯 发表于 2009-7-14 19:26

是“……无人代收……”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9-7-15 10:09

是“……无人代收……”
江村居士 发表于 2009-7-15 10:02

謝謝!!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9-7-15 10:10

大家都说好!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9-7-15 10:13

北京的红戳第一次见!
麦国培 发表于 2009-7-15 09:36

我曾看過北平的。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9-7-15 10:23

说明你见得比我多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9-7-15 10:53

印像中在早期郵政時,只有上海和廣州死信局戳,似乎天津及北京未曾看過。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9-7-15 10:55

确实是这二地多见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9-7-15 11:23

是否早期西伯利亞鐵路不是主要對外郵路,主要是以上海及廣州為對外國際局,故此早期郵品較常看到此二局的死信戳?
而自1918年西伯利亞鐵路中斷,走海路除傳統以上海為主外(廣州亦經轉上海而不經蘇伊士運河),同時為減輕上海局的壓力,北方郵件部份經轉奉天至大連出口,所以才會出現北京死信局?
作者: 石叻侯    时间: 2009-7-15 12:01

是“……无人代收……”
江村居士 发表于 2009-7-15 10:02


尚兄对极了! 我中文有限啊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9-7-15 12:04

郵政章程規定:「無法投遞郵件...無寄件人姓名地址者...於揭示公告一個月後,如無人領取,則由指定郵局處分之」,指定郵局應是指死信局。

一般的退信郵件能揭示公告的規則,似乎只能由最後處理的投遞局及死信局的日戳來判定,蓋「懸掛招領戳」以明責任的卻是非常罕見。
作者: 石叻侯    时间: 2009-7-15 12:04

此封是不是田兄的囊中物了 ?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9-7-15 12:12

此封是不是田兄的囊中物了 ?
石叻侯 发表于 2009-7-15 12:04

是啊!
作者: 石叻侯    时间: 2009-7-15 12:25

看來不便宜啊 ﹗近台幣15000.
作者: 昨天的我    时间: 2009-7-15 12:36

看來不便宜啊 ﹗近台幣15000.
石叻侯 发表于 2009-7-15 12:25

折合人民币是多少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9-7-15 12:37

看來不便宜啊 ﹗近台幣15000.
石叻侯 发表于 2009-7-15 12:25

因那枚懸掛招領戳才會如此勇猛出價!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9-7-15 12:54

折合人民币是多少
昨天的我 发表于 2009-7-15 12:36

連佣金大約要4千多港元,大約折合人民幣是3千九佰多元吧。
作者: 石叻侯    时间: 2009-7-15 13:01

原來如此。 初時也想標的﹐ 因北京紅色死信局戳較少見。 但還是放棄了﹐ 銀子不夠。
另﹐ 如您細看﹐ 封條北京戳山有一行字 " 馬報X查"的信差戳。也少見。
不錯的封。
作者: 老邮迷    时间: 2009-7-15 15:50

这封老师买的太值了,羡慕。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9-7-15 16:14

本帖最后由 edward 于 2009-7-15 17:26 编辑

條上其中一名「張俊欽」應是信差,另一名「馬振亭查」應是較高級的差長。

图片附件: 18-3-18c.jpg (2009-7-15 16:14, 105.24 KB) / 下载次数 0
http://www.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82532&k=43d12fe23442846b75a4d636ff124623&t=1717369615&sid=ZrYcJO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9-7-15 16:19

这封老师买的太值了,羡慕。
老邮迷 发表于 2009-7-15 15:50

貴的買不起,惟有挑一些中下價錢的。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9-7-15 21:51

看来关注的不少
作者: 昨天的我    时间: 2009-7-15 22:23

主要有钱人太多了,他们都不把钱当钱用
简直太嫉妒了,啥时候我也这么有钱就好了




欢迎光临 华邮网 (http://www.p1878.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