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毕竟,我们“玩”起来了 [打印本页]

作者: 王建平    时间: 2010-2-28 16:32     标题: 毕竟,我们“玩”起来了

毕竟,我们“玩”起来了

??《“集邮报刊特殊期号”四集》序




葛建亚






集邮报刊,是集邮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资源,也是集邮文献的一翼。阅读集邮报刊,是集邮者摄取集邮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渠道;而收藏、整理和研究集邮报刊,则成为当今文献集邮的“热门”之一。集邮报刊中的“特殊期号”,包括创刊号、试刊号、停刊号、复刊号、终刊号、增刊号,专刊号、特刊号、改刊号等,因其具有反映集邮报刊出版“节点”和发展历程的特殊意义,引起许多文献集邮者的特别兴趣。本书汇集的四部文献集邮展品(23框368张贴片),便是以集邮报刊特殊期号为素材组编而成,选自于2009年10月文献集邮研究会在高邮举办的文献集邮展览。


且从“文献集邮类”说起。它是在我国文献集邮活动开展过程中“自作自画”出现的一个尚未入流(FIP)的展览类别。其“试行”的“展览评审专用规则”,出自于全国文献集邮指导工作小组(2006年4月),首次试用于2006年10月全国集邮联、江苏省集邮协会在高邮主办的全国集邮文献及文献集邮展览。其出发点和着眼点是:“主要展示对集邮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和研究的成果”。由于突出“集”和“研”,以及对“一次文献”的“二次整理”,因而具有与集邮文献创作成果??集邮文献展品同等意义却不同层次的创造性。这是以文献学和集邮学指导文献集邮的一种有益的尝试。尽管这种“玩法”(主要是“规则”本身)还不够成熟,还有待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规范和完善,并得到更大范围推广和更高层面的认可。但毕竟我们已经“玩”起来了,并且在洛阳2009年世界邮展期间举行的FIP集邮讲座上向“老外”作了推介。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邮坛新生事物,它所具有的合理成分、文化内涵和生命力,必将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显现出来。对此,我们应当有信心,更应当以科学严谨而又积极的态度付出不懈的努力。在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有多少新事物不是在实践中催生、发育和成长的呢?!

再说本书的四部展品。


首先,展品的定位和归类问题。从“试行规则”看,这四部以集邮报刊创刊号为主要素材的展品,基本符合“文献集邮收藏类”所规定的必须是“收藏的集邮文献”(原件)和“对集邮研究或鉴赏有一定价值”的要求,故而评委认为,“展览目录”中将其归为“整理类”类欠妥,但我认为其又符合“整理类”规定的“有关特定集邮内容的文献汇编(包括剪报)、摘编或分类集成”的要求,同时又基本按照“有不少于500字打印的文字简介或说明”的要求,并未按“收藏类”所要求的“每部展品的评价不少于1000字”。当然,从研究的角度看,如果作为“整理类”,而又有“评价”的要求则有利于体现出展品作者的研究,这恰恰是今后规则修改时所应考虑的。

其次,关于这四部展品的评价。以文献集邮类评审规则中规定的“重要性和处理”、“收集难度和完整性”、“知识和研究”这三条评审标准衔量,这四部展品都还达不到较高的得分点,在高邮展示时评委们将其一律“定格”为“三等奖”,对其中有的展品尚带有鼓励成份。集邮报刊创刊号作为选题,其“重要性”本身有一定局限性,“收集难度”也是相对的,“知识和研究”因作者按“整理类”编组而未考虑“评价”空间,这些都姑且不论。但就这一选题而言,在内容或素材的限定和编排处理(包括文字表述、集邮报刊的版式研究)上,这四部展品是有差异的,也是今后需要改进和加强的。其中杜占军的《内蒙古会办集邮报刊撷英》相对较好。它将展示范围限定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内蒙古地区各级各类集邮组织出版的集邮报刊,以特殊期号介绍其“创刊、发展和演化过程”,内容相对集中,但展品标题中“撷英”二字却给人以“筛选”之感。实际上,这部展品对内蒙古地区“会办集邮报刊”中的特殊期号素材的收集已较全,如改换合适的标题,再通过一定分量的评价和研究,体现作者在简介中所说的以特殊期号介绍“内蒙古会办集邮报刊”的“创刊、发展和演化过程”,那就更有价值了。其他三部展品的主要问题是内容覆盖面太宽(有的未分地区),难以集中介绍和体现出研究分量。相信作者有藏品作后盾,今后可脱胎再造。


第三,包括这四部展品在内的文献集邮类展品的展示方式。这次在高邮,本会大部分文献集邮类展品采用邮展标准展框(25部107框)以贴片方式展示,比较直观,便于内容展示和观众交流。从以装订成册式参展到框式展示,是一个有益的改进和尝试,效果和反响较好。

在“获奖展品”《“文献集邮整理类”三集》问世之后,《“集邮报刊特殊期号”四集》又将与读者见面,感谢杜占军、王庆一、杜朝平、苑文斌四位展品作者的支持和奉献;感谢王建平在编辑这两本书中所付出的辛劳,因为我虽提出过编辑意见,但他比我懂“行情”(会员们的需求),操作上也是王建平的功劳。文献集邮的发展离不开成果交流,单纯靠办展辐射面和影响面有限;还要感谢中国邮史出版社和本会许多热心会员的帮助和资助。否则书出不来,出来了没人要也是空忙白搭。一些会员在文献集邮网上呼吁宋冀平先生将《“稿”字邮票文献资料整编》编辑出版,反映出大家对文献集邮优秀获奖成果的认同和欣赏需求,难能可贵而又令人欣慰。


文献集邮大有可为。期待有更多的邮友加入进来,更多的会友在集邮文献的收集、整理、研究和组集方面出成果,为发展文献集邮、弘扬集邮文化携手共进!


注:葛建亚  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江苏省集邮协会副会长、学术委员会主任;全国文献集邮指导工作小组副组长、文献集邮研究会会长;国家级邮展评审员;《文献集邮》主编、《江苏集邮》编辑等。


四集封面副本500.jpg


图片附件: 四集封面副本500.jpg (2010-2-28 16:31, 447.67 KB) / 下载次数 9
http://www.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150275&k=7cdd2ed3366457e0f9beb4e47c9fef09&t=1717603918&sid=0bSgrV


作者: 潇湘夜雨    时间: 2010-2-28 16:40

支持了

作者: 王建平    时间: 2010-2-28 16:43

今晚8点《四集》杀青传印刷厂,助印随即截止,还有最后3小时,倒计时开始了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0-2-28 16:49

好,期待
作者: 王建平    时间: 2010-2-28 17:10

葛序言1.JPG


葛序言2.JPG


图片附件: 葛序言1.JPG (2010-2-28 17:10, 236.65 KB) / 下载次数 7
http://www.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150284&k=b5b7f40e74408da0f9988858c3c75431&t=1717603918&sid=0bSgrV



图片附件: 葛序言2.JPG (2010-2-28 17:10, 185.84 KB) / 下载次数 5
http://www.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150285&k=ee68b1e5f13d87b2bb1aea30605c65db&t=1717603918&sid=0bSgrV






欢迎光临 华邮网 (http://www.p1878.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