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不知成因的四川民居“趣味品” [打印本页]

作者: lzwxh    时间: 2008-7-5 09:06     标题: 不知成因的四川民居“趣味品”

请大家看看这件四川民居“趣味品”,不知成因,还望高手解惑!

 

hH8V3pYi.jpg
b39u2CCL.jpg


图片附件: [不知成因的四川民居“趣味品”] hH8V3pYi.jpg (2008-7-5 09:05, 98.8 KB) / 下载次数 0
http://www.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13440&k=6e37ab251c4c9748a41e3542cd5186a7&t=1718929332&sid=6bYiHz



图片附件: [不知成因的四川民居“趣味品”] b39u2CCL.jpg (2008-7-5 09:05, 95.48 KB) / 下载次数 0
http://www.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13441&k=70b0475d9fc578478c1f1c9ff05fa5ab&t=1718929332&sid=6bYiHz


作者: sggdxq168    时间: 2008-7-5 09:51

摩擦所致的
作者: lzwxh    时间: 2008-7-5 10:20

QUOTE:
以下是引用sggdxq168在2008-7-5 9:51:27的发言:
摩擦所致的

谢谢孙友关注! 您还没有看到关键所在,此票至少有3点奇特之处。票幅、齿孔、图案都与其他四川民居票不一。


作者: sggdxq168    时间: 2008-7-5 11:02

1  50分细齿有胶面印,这个肯定不是

2  此票有细 粗齿,这个是细

3  四川民居印刷看似两头上翘,这是张贴邮票时候的变形,

4  图案雪花,此类票不少

 

以上个人所言,不正扶倾,呵呵


作者: lzwxh    时间: 2008-7-5 12:59

先看看票幅差异:

 

DT8uDPVv.jpg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7-5 13:05:39编辑过]



图片附件: [不知成因的四川民居“趣味品”] DT8uDPVv.jpg (2008-7-5 12:58, 86.01 KB) / 下载次数 2
http://www.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13502&k=282a5721d57065359cec291f9894b8f5&t=1718929332&sid=6bYiHz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7-5 14:16

票看上去应该是真的,缩水民居倒没有见过,误差一点点不奇怪,差了一大断值得探讨。
作者: 邹元    时间: 2008-7-5 16:47

这样一对比确实神奇了,关注!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7-5 16:49

纸张收缩误差半个齿是有的,但差这么远的就没有见过。

而且这枚票的打孔方法导致它不可能有大的误差。


作者: lzwxh    时间: 2008-7-5 17:34

谢谢大家!

此票的民居图案与面值和铭记之间的距离比正常票短一大截,这是如何形成的呢?不可思议!或许这就是短2毫米的原因。

 

M308FKAZ.jpg


 

 

左侧第六齿与第七齿间明显偏短,右侧第三孔、第四孔孔内有齿。

 

xZ9X7G9C.jpg


图片附件: [不知成因的四川民居“趣味品”] GkEwlA1A.jpg (2008-7-5 17:06, 99.95 KB) / 下载次数 0
http://www.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13545&k=4fd349c7a4999543cd28d7fabc915b3f&t=1718929332&sid=6bYiHz



图片附件: [不知成因的四川民居“趣味品”] M308FKAZ.jpg (2008-7-5 17:17, 96.87 KB) / 下载次数 0
http://www.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13553&k=d81a7fe6ea6b67ff69da3dfa9cddd3f5&t=1718929332&sid=6bYiHz



图片附件: [不知成因的四川民居“趣味品”] xZ9X7G9C.jpg (2008-7-5 17:30, 97.92 KB) / 下载次数 0
http://www.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13555&k=098033d8ee604aa7f35cafce4e213716&t=1718929332&sid=6bYiHz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7-5 17:44

看大图后估计是邮票撕坏了再拼凑成这样!退一步也有可能是二张票合成一张了!用户常有这种做法,本版我也发过!

作者: 徐刚    时间: 2008-7-5 17:53

关注


作者: -邓-    时间: 2008-7-5 18:09

QUOTE:
以下是引用麦国培在2008-7-5 17:44:41的发言:
看大图后估计是邮票撕坏了再拼凑成这样!退一步也有可能是二张票合成一张了!用户常有这种做法,本版我也发过!

应当是拼凑.


作者: sggdxq168    时间: 2008-7-5 18:49

细节决定一切,15天没有一点长进,只有再继续学学习了.
作者: 王小虎    时间: 2008-7-5 19:13

少了一个齿,的确奇怪。我的看法也倾向于拼贴。
作者: 杨海涛    时间: 2008-7-5 19:47

票幅的宽窄也不一致,关注高手解读~~~
作者: 风的味道    时间: 2008-7-5 19:47

   可是很难看出拼接的痕迹,如果是拼接很明显是普通用户欺骗邮政所为,但是这个拼得太专业了,如果不是齿孔有问题真看不出来。
作者: 风的味道    时间: 2008-7-5 19:49

另外说一下,1994年2月只有28日没有29日。
作者: 杨海涛    时间: 2008-7-5 19:54

从图右侧那看,好像下面有票~~~感觉不是普通的拼贴
作者: 曾经拥有    时间: 2008-7-5 19:57

QUOTE:
以下是引用麦国培在2008-7-5 17:44:41的发言:
看大图后估计是邮票撕坏了再拼凑成这样!退一步也有可能是二张票合成一张了!用户常有这种做法,本版我也发过!

我也估计是拼凑.


作者: 曾经拥有    时间: 2008-7-5 20:08

上一个拼凑的看看,与楼主的不同. lnPSD6Iq.jpg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7-5 20:09:09编辑过]



图片附件: lnPSD6Iq.jpg (2008-7-5 20:09, 12.26 KB) / 下载次数 0
http://www.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13583&k=4adc4cfb1e6d13ff8e6bfda9ad66f3b6&t=1718929332&sid=6bYiHz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7-5 20:08

所以说看实物是最清楚的了!大家多交流就会进步!
作者: 杨海涛    时间: 2008-7-5 20:19

若是拼接,则应在面值及“中国人民邮政”处进行,那上面的齿孔又如何解释?
作者: lzwxh    时间: 2008-7-5 20:42

QUOTE:
以下是引用杨海涛在2008-7-5 20:19:52的发言:
若是拼接,则应在面值及“中国人民邮政”处进行,那上面的齿孔又如何解释?

谢谢大家关注! 正如杨版所说,若是拼接,则应在面值及“中国人民邮政”处进行,但上下都没有拼贴痕迹。这是当年单位收发室寄发的信,一般都是先到邮局买回邮票后再寄,没有必要为一枚50分邮票去做如此费神且做得如此天衣无缝的事。 如是拼接,我也不会发图求教大家了。

 下面的大图,大家看看有拼接痕迹吗?

 

VMBrpljE.jpg
TCsKK9eZ.jpg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7-5 20:47:10编辑过]



图片附件: [不知成因的四川民居“趣味品”] VMBrpljE.jpg (2008-7-5 20:33, 99.27 KB) / 下载次数 0
http://www.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13590&k=cc8efae5c706fafb663ff93ac472e561&t=1718929332&sid=6bYiHz



图片附件: [不知成因的四川民居“趣味品”] TCsKK9eZ.jpg (2008-7-5 20:33, 97.45 KB) / 下载次数 0
http://www.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13591&k=a72c8534e14b050bf92023f0d9f1a862&t=1718929332&sid=6bYiHz


作者: stones    时间: 2008-7-5 20:48

100%的拼贴

图片上已经很清楚了

不是20楼那种简单的拼贴

 


作者: lzwxh    时间: 2008-7-5 20:53

QUOTE:
以下是引用风的味道在2008-7-5 19:49:48的发言:
另外说一下,1994年2月只有28日没有29日。

日期错误肯定是邮局营业员失误所致。


作者: lzwxh    时间: 2008-7-5 21:04

QUOTE:
以下是引用stones在2008-7-5 20:48:23的发言:

100%的拼贴

图片上已经很清楚了

不是20楼那种简单的拼贴

 

拼接必然有痕迹的,票面是完整的,没有拼接痕迹。彭友能指明一下拼接的地方吗?谢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7-5 21:05:59编辑过]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7-5 21:47

是邮票撕裂了拼凑时出了误差,所以就有叠起来的现象! 把下边扫个大图一看便知,所以才有票铭处漏印的假像!
作者: lzwxh    时间: 2008-7-5 22:03

QUOTE:
以下是引用麦国培在2008-7-5 21:47:34的发言:
是邮票撕裂了拼凑时出了误差,所以就有叠起来的现象! 把下边扫个大图一看便知,所以才有票铭处漏印的假像!

呵呵,票铭处不是漏印的,是我当初用水涂掉的,还以为是胶面印,但上边的图抹不掉,搞不明白。


作者: 杨海涛    时间: 2008-7-5 22:11

要期待正确答案,发个正、背面的大图给麦会,图案大小在3MB左右,或者直接挂号寄给麦会吧,麦会可以说是这方面的专家~~~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7-5 22:13

不用了,直接下水泡泡就知道是我们所说的那样了!
作者: 王小虎    时间: 2008-7-5 22:18

其实如是拼接,在放大镜下可立窥端倪,莫非这拼接技术真到了登峰造极、以假乱真之地步?
作者: 杨海涛    时间: 2008-7-5 22:24

期待结果~~~
作者: lzwxh    时间: 2008-7-5 23:00

正在泡泡中。
作者: 午夜清风    时间: 2008-7-5 23:04

关注。。。

 

从右侧看,像是上下两层纸,左侧6、7齿孔处表面光滑 ,不好解释,还要看事物。。。

 

期待揭开谜底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7-5 23:10

谢谢楼主提出如此的好话题,大家都很好奇和好学!

作者: lzwxh    时间: 2008-7-5 23:40

结果出来了,果然不出大家所料……

      这拼贴也太厉害了,除齿孔处外,拼接处放大镜扫描仪都看不出来。非常感谢麦会及各位高手指教!!!!

 

Z0lyrdny.jpg


图片附件: [不知成因的四川民居“趣味品”] Z0lyrdny.jpg (2008-7-5 23:38, 78.11 KB) / 下载次数 0
http://www.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13698&k=c606d4adc00c2afc4f24066537b4738f&t=1718929332&sid=6bYiHz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7-5 23:44

呵呵,肯学和肯研究就好,其实我寄信多,经常会撕破邮票再拼回寄,所以一见大图就有此感觉了!很好的一个学习过程!
作者: lzwxh    时间: 2008-7-5 23:57

QUOTE:
以下是引用麦国培在2008-7-5 23:44:55的发言:
呵呵,肯学和肯研究就好,其实我寄信多,经常会撕破邮票再拼回寄,所以一见大图就有此感觉了!很好的一个学习过程!

确实如此,因看不出拼接痕迹,还一直把它当成好东西,贻笑大方了。


作者: 王小虎    时间: 2008-7-5 23:58

呵呵,不会是接纸印吧?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7-5 23:59

哈哈,谁都闹过笑话,这就是很好的经验了,是好事,没人会笑话你的,错了不肯认才是笑话!
作者: stones    时间: 2008-7-5 23:59

利用薄揭进行拼贴除了这种旧票再利用之外

更是邮票作伪的一种常见手段

这一点麦先生肯定了解更多

我就不再班门弄斧了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7-6 00:16

细齿接纸印是直的,不是横的!大家多交流一起进步!
作者: 杨海涛    时间: 2008-7-6 08:17

果然不出麦会所料,学习了~~~~
作者: sggdxq168    时间: 2008-7-6 09:21

俺始终关注着,真是让人兴奋的一件事情,请教麦会以及师友,这个东西,是邮局人员的行为,还是有人故意而为之.我见过邮局人员在撕邮票的时候,经常有这样的行为.如果是有人故意制造,这是不是一个制假的范例.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7-6 16:11

估计是寄信人自己弄的,邮局邮票撕坏了,可以用在包裹上。很少再售给用户。

作者: 杨海涛    时间: 2008-7-6 20:43

有意而无心造就的东东~~~
作者: lzwxh    时间: 2008-7-6 20:51

通过此帖学了不少东西,看来凡事都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再次谢谢关大家了!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7-6 20:56

玩多玩久就成精了!慢慢学习就会进步,关键是多来本网!
作者: 杨海涛    时间: 2008-7-6 21:00

来这真的可以学到很多东西!!!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7-6 21:03

呵呵,不错。
作者: -邓-    时间: 2008-7-7 17:54

若接触多了就基本知道了!
作者: fred    时间: 2008-7-7 19:15

这门手艺,真的很高。[em85]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7-7 20:09

QUOTE:
以下是引用fred在2008-7-7 19:15:47的发言:
这门手艺,真的很高。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偶然之作,非有意为之!


作者: fssjy    时间: 2008-7-8 15:17


作者: 糊涂本本    时间: 2008-7-8 22:54

有趣


作者: 小东收藏    时间: 2008-7-10 23:15

学习了!!


作者: 花果山一把手    时间: 2008-7-12 14:14

仔细学习了.正在感触中~~~~~~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7-12 14:50

大家多些来,不懂或有疑问的多上传交流,相信一定会进步。




欢迎光临 华邮网 (http://www.p1878.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