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会员集邮区
首页
搜索
帮助
导航
图库
私人消息 (0)
公共消息 (1)
系统消息 (0)
好友消息 (0)
帖子消息 (0)
华邮网
»
地方邮史
»
上海邮史
» 上海世博喜迎台湾邮友 两岸同好合办学术交流
返回列表
发帖
集邮集邮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集邮集邮
当前离线
UID
348
帖子
4087
精华
0
积分
12277
阅读权限
100
在线时间
127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5-27
最后登录
2019-9-25
版主
1
#
跳转到
»
倒序看帖
打印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0-7-30 18:40
|
显示全部帖子
上海世博喜迎台湾邮友 两岸同好合办学术交流
邮友
,
上海
,
台湾
,
世博
,
同好
本帖最后由 集邮集邮 于 2010-7-30 18:42 编辑
随着两岸“大三通”的实现,大陆与台湾集邮界的交流日益频繁。6 月中下旬,不少台湾邮友前来上海,体验精彩世博,顺道参加两家拍卖行的邮品春拍,东方封片戳研究会抓住时机,发起沪台集邮学术交流联谊活动,极限集邮研究会、上海海峡两岸邮史研究会、原地封研究会、上海华夏专题集邮研究会、上海中老年生肖集邮研究会、上海蜀陵邮学会、浦东新区邮协、上海生肖集邮研究会、上海邮戳研究会、静安区邮协、杨浦区邮协、上海宁波经济促进会邮协、上海附加费集邮研究会、上海浦兴社区集邮联谊会,以及台湾自动化集邮研究会、台中市封片戳研究会先后响应,随即联合举办“沪台集邮学术交流会”,6月19日下午,在浦东市民中心多功能厅隆重召开。
会场宽敞、明亮,设施一流,聚集了台湾来客和本地集邮精英60余人,邮友们通过PPT交流各自在集邮研究中的最新学术成果。
原地封研究会方忠民作了题为《中国首日封制作和收藏历史》的报告,他以大量实物说明中国首日封收藏发端于民国时期;1929年孙中山奉安封是最早的官方首日封;民国时期首日实寄封收藏在40年代中达到高潮,他将新中国首日封收藏分成五个阶段。他的报告与展示引起与会者的很大兴趣。上海海峡两岸邮史研究会王珏宣读《浅谈邮品见证海峡两岸空运通航进展史》,他展现了20余年来收集的海峡两岸通邮实寄品,从汪辜会谈、两岸直航、春节包机、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等,回顾了“三通”实现的过程,让人感到欢欣鼓舞。台中封片戳会姚天才推介《民国时期上海与南京邮亭初考》,这是他在资料严重缺乏下的作出的研究,从邮亭的起源、简介、戳型等诸方面入手,考证了1935年以来沪、宁两地邮亭的设置与功能。上海华夏专题会施邑屏的论题为《重视专题邮集的基础知识》。从表面看似是老生常谈,但生动的例证启人心智,精准与细腻地阐明了“编组专题邮集要掌握这一专题的基础知识和集邮的基础知识,两者缺一不可,加上好的思路,好的拓展,才能突出邮集故事性、趣味性和知识性强的特点”。台湾自动化集邮研究会会长杨敏宽的报告为《海峡两岸通邮纪念邮资票发行及票品欣赏》,他以大量实物与资料介绍了题示邮资票的发行实况和各类变异,给听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极限集邮研究会徐正炎在屏幕上展示《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极限明信片》,将载体片与成品片进行对比,对不同戳记的同图片作了说明。
限于时间,台湾集邮家夏大玮的《孙中山片量多就一定价廉吗?》和上海集邮家的6篇论文未及在现场交流。交流会由东方会秘书长周国良主持。上海市集邮协会常务理事邵林受专职副会长兼副秘书长沈丽华委托,到场祝贺活动成功举办,鼓励各家基层和专业邮会加强集邮学术研究,支持海峡两岸集邮者对中国邮政历史和中国邮票的研究进行交流,希望通过交流同结硕果。出席本次活动的还有羌陆明、张乐民和山东集邮家陆游等。邮友们纷纷聚在本次活动“观世博,结邮谊”的大幅海报前合影,晚间,还共同参加了联谊酒会,进行抽奖游戏,互相签名留念。
6月26日,全国集邮联副会长刘广实、会士唐无忌等出席了本次活动部分举办单位为台湾集邮家饯行的晚会。 (黄斌华 周国良 )
—拟刊《上海集邮》2010年第8期
收藏
分享
何剑均 402号
微信号:hjj123123999
集邮集邮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集邮集邮
当前离线
UID
348
帖子
4087
精华
0
积分
12277
阅读权限
100
在线时间
127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5-27
最后登录
2019-9-25
版主
2
#
发表于 2010-8-2 18:19
|
显示全部帖子
姚先生也参加东方会吗?相当复杂的。。。。
吴翔1 发表于 2010-8-2 17:41
不复杂的,只要交会费就可以了。
何剑均 402号
微信号:hjj123123999
TOP
返回列表
华邮特别论坛
中国邮史研究会专版
江苏分会编辑部
湖南分会编辑部
浙江分会编辑部
网站公告
新手上路
投诉与建议
版主交流区
China Stamp & Postal History Forum
2017丁酉年生肖一框邮集全国邀请展
2010’全国一框网络集邮展览
网上大讲堂
华宇拍卖专区
布约翰华邮专版
通用邮票社
华邮网大众拍卖厅
拍卖行拍卖信息
结标&流标区
邮品交流区
邮品征求栏
传统集邮研究厅
大清邮票
大龙邮票
小龙邮票
万寿邮票
红印花邮票
蟠龙邮票
其它邮票
清代邮戳
清代邮资
清代邮史
客邮邮票
精华版
美国客邮
英国客邮
日本客邮
德国客邮
俄国客邮
法国客邮
比利时客邮
意大利客邮
客邮邮戳
客邮邮资
客邮邮史
工部书信馆
上海书信馆
汉口书信馆
重庆书信馆
镇江书信馆
九江书信馆
福州书信馆
烟台书信馆
宜昌书信馆
厦门书信馆
南京书信馆
芜湖书信馆
其它书信馆
书信馆邮戳
书信馆邮资
书信馆邮史
民国邮票
帆船邮票系列
孙像邮票系列
国币邮票系列
金圆邮票系列
银圆邮票系列
纪念、特种邮票系列
其它邮票系列
民国邮戳
民国邮资
民国邮史
人民邮政(解放区)邮票
苏区时期
抗战时期
解放战争时期
解放区邮史
解放区邮戳
解放区邮资
新中国邮票
玩转信销票
普、改、航、欠邮票
老纪特邮票
文革邮票
编号邮票
JT邮票
编年邮票
新中国邮戳
新中国邮资
新中国邮史
沦陷区政权邮票
华中邮票
华北邮票
蒙疆邮票
苏北邮票
伪满邮票
沦陷区政权邮戳
沦陷区政权邮资
沦陷区政权邮史
邮政用品
商埠邮政用品
大清邮政邮政用品
民国邮政用品
解放区邮政用品
新中国邮政用品
印花税票
《印花交流》专版
史前及清代税品
民国税票
解放区税票
新中国税票
外国税票
邮史研究厅
鉴宝(估价、鉴定)
邮品估价
真伪鉴定
其它通信机构
驿站
民信局
侨批局
文报局
军邮(含机要)
港、澳、台
地方邮史
北京邮史
天津邮史
河北邮史
山西邮史
上海邮史
浙江邮史(浙江省分会专版)
江苏邮史(江苏省分会专版)
山东邮史
福建邮史
安徽邮史
广东邮史
广西邮史
海南邮史
河南邮史
湖南邮史(湖南省分会专版)
平原邮史
湖北邮史
江西邮史
四川邮史(川渝分会专版)
重庆邮史
云南邮史
贵州邮史
西康邮史
陕西邮史
甘肃邮史
青海邮史
宁夏邮史
西藏邮史
新疆邮史
内蒙邮史
黑龙江邮史
吉林邮史
辽宁邮史
台湾邮史
其它地方邮史
自动化专区
机盖日戳
邮资机戳
电子邮票
自动化邮品交易区
现代邮品
邮政附加费
快件邮品
贺年片及企业金卡
极限片
原地集邮
文献
集邮文献
邮政文献
集邮文化区
邮会、邮展区
龙城邮学会
组集技巧
网上邮展
各地方邮会专版
集邮协会专版
火车邮史研究会
专题交流所
素材探讨
专题邮品交易
其它收藏品
古泉纸币
旧书文献
纸品杂项
华邮慈善行
其它区
新手升级区
曝光区
网友记事区
网站友情连接
历史栏目
四川地震赈灾义拍专版
赈灾义拍专区
[收藏此主题]
[关注此主题的新回复]
[通过 QQ、MSN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