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这个回执上为何贴了枚邮票? [打印本页]

作者: 斩风123    时间: 2010-8-16 21:57     标题: 这个回执上为何贴了枚邮票?

xzg0023-4.jpg

请教大家!这个回执上为何贴了枚邮票?其中是否另有隐情?拜托各位高手为我解惑!

图片附件: xzg0023-4.jpg (2010-8-16 21:56, 105.53 KB) / 下载次数 16
http://www.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233341&k=fff0ae098d4614a9e9ed93842d20afaa&t=1717217972&sid=J35A4q


作者: 王小虎    时间: 2010-8-16 22:12

没有隐情,就是回执费。正常的东西
作者: 斩风123    时间: 2010-8-16 22:17

回执费一般都在交寄信件时一并贴在信封上了,这为何贴到了回执上了呢?
作者: 吴世君    时间: 2010-8-16 22:20

这个年代是有的。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0-8-16 22:25

常见
作者: 王小虎    时间: 2010-8-16 22:26

回执费贴于回执单上,多见的很,后期也多。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0-8-16 22:29

最近买了一个
一半贴封上
一半贴回执上
作者: 斩风123    时间: 2010-8-16 22:30

上面写明计人民币0.40元,不知这封双挂号的信件邮资是否收了0.40元?按1960年之双挂号邮资为0.30元(平信0.08元+挂号0.12元+回执0.10元)。是否需要再收0.10元票来贴在回执上?
作者: 王小虎    时间: 2010-8-16 22:43

没原件难说了。写的也不一定是邮费
作者: 罗平    时间: 2010-8-17 11:04

邮政回执业务是一种可以提供邮件已投递证明,获得接收人确认邮件收妥的的业务。“邮件回帖”是邮政回执业务按规定格式统一印刷的卡片,回帖卡必须由寄件人明确填上寄发邮件者姓名、地址后附于相关邮件上,收件人在收取邮件时必须在回执上确认签字(盖章),由投递局邮局退回原寄局交寄件人签字确认,最后交档案室保存。回贴卡片就是回执业务获得接收人确认邮件收妥的凭证。
万国邮联1885年首创邮政回执业务,开始的回执业务仅限于国际函件,其后各国陆续开拓国内邮件回执业务。邮联1920年对回执片纸张提出具体要求,它不装入信封和直接退交寄件人。1924年里斯本会议对回执卡片尺寸提出具体要求,同时开展包裹、汇款的回执业务。1974年洛桑会议规定以航空最快速度退还回执而不收航空费,世界回执业务在不断发展与完善。
我国回执业务1897年2月启用,清、民、解放区邮政均开展回执业务,解放后,回执业务迅速得到恢复和发展。随着社会历史的变革,新中国邮政回执业务不断完善发展,受到用户喜爱。一些邮史资料和邮品由于研究收集的人少而逐渐在历史长河中流失,发展过程出现的一些现象也颇耐人寻味。根据本人的收集研究,本文将对新中国邮政回执业务邮史作一回顾。

1.        邮政回执业务的资费
回执是一项邮政附加业务,使用回执业务是收费的。不同时期的回执费一般随着邮资的变化而变化。其费用与其它邮资关系、资费变化率和调整幅度都是值得研究和探讨的,因为她从侧面反映了历史时期社会的政治、经济的状况。
a.        变化沿革
新中国旧币制时期: 国内回执邮资共调资7次,费用与挂号费相同。所有调资出现在1949-1950年邮电合并之前,其后包括回执费邮资再无调整。(图1-1-2)是新中国老币制时期的双挂号实寄封。本埠和外埠信函邮件1950年7月后使用1200元回执费。双挂号的回单费与其后开办的“回执”邮资的处理手续稍有不同,但性质与费用相同,本文将同以回执业务对待。
1955年3月1日币制改革,执行新币制所有邮资无实质改变,新币1元等于旧币1万元。1958年邮资做出小量调整,回执费由12分下降至10分。1969年4月1日回执业务停办,1981年7月1日恢复,费用同时升至20分。自执行新币制以来,此期间邮政主要邮政业务资费基本不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内物价都已有较大升幅,为适应邮政事业发展,1990年7月31日,执行30年的平信8分邮资做出较大幅度调整。然而,回执业务同时再次停办,至1991年1月1日恢复法院系统回执业务受理,回执费改收5角。1996 年12月1日全面恢复回执业务,费用升至3元至今。新币制至今国内回执调资4次,挂号、回执邮资大多不同,最近一次回执邮资期间,平信和挂号邮资虽然两次调整,而回执邮资并未改变。回执业务时停时办,办办停停,是一段特殊业务的特殊历史。
新中国国内回执业务邮资调整情况参阅(附表)。

b.        回执费处理方式
邮政回执仅适用于信函、保价、包裹和汇款等给据业务。回执业务在收取回执费用后,回执资费邮票的贴用方式目前发现大致有三种,一是直接贴于邮件上,例如信函。二是贴用于邮件专用单式上,例如包裹单、汇票、汇款通知单。三是贴用于专用回执(回帖)单式上。
信函的回执邮资邮票通常贴于信封上(图2-1),但也有贴在回帖上的特殊处理例(图2-2)。有些信函,例如早期快件信函邮资使用快件签条,邮资在签条上手填,而回执快件的回执资费采用单独贴用邮票方法,这种邮资分列处理是少见有趣的特殊方式(图2-3)。
包裹业务的回执邮资多见填写回执资费栏、盖邮资已付戳记或贴包括回执费的邮票于包裹详情单上(图3-1),也有盖邮资已付戳再单贴回执资费邮票的邮资分列处理(图3-2)。间中可以发现包裹单上附收件回帖和回帖贴有回执邮资邮票现象(图3-3)。
汇兑业务票汇时期,前期回执费邮票贴于汇票(图4-1),后期贴于“收款回帖”(图4-2)。汇兑信汇时期,回执费邮票多贴于收款通知单上(图4-3),少数邮票贴于收款回帖上(图4-4)。

c.        邮政回执业务资费的一些规定
1974年国际邮联洛桑会议规定国际回执以最快航空邮路退回和不收航空附加费,另回执卡与邮件一起称重计费。我国国内回执,解放初的只作平信方式寄递,70年代后期回执才开始允许使用航空寄递,航空寄递需要加收加贴航空邮费,用蓝色“航执”标签并加盖“航执”戳记。1988年7月后回执卡寄递改按挂号方式处理,这些好像与国际邮联规定有所不同。
新中国回执邮件的退回,其回帖按退回平常函件方式处理,1988年7月后按挂号函件方式处理,收取邮件退回费用,回执费用不退。
值得注意的是,回执业务邮件查询是免收查询费的。

2.        邮政回执业务停办与只对法院开放的特殊历史
新中国邮政的回执业务历史中曾停办过两次,第一次1969年4月1日。由于当时存在回执退转不及时,回执上收件人签收不正规,造成不被寄件人确认而起不到寄件人期望的作用而停办。由于单位、企业乃至个人的需要,邮政经过内部管理的加强,停办12年的回执业务于1981年5月1日恢复。但老问题得不到解决,于是开办9年的回执业务1990年7月31日再次停办。
回执业务对一些单位尤为需要,世界各国邮政均设回执业务,为配合法院寄送审判文书的需要,1991年1月1日,法院按挂号信函寄递诉讼文书的,特许使用邮政回执业务。第二次邮政回执完全停办时间仅有5个月。1995年11月1日为适应机关单位的特殊需要,又将回执业务的使用范围扩大到单位部门,直至1996年12月1日邮政回执业务全面恢复至今。
(图5-1-1)是1992年山东茬平县法院寄出回执封,邮资贴于信封上,平信20c,挂号30c,回执50c。(图5-1-2)是1993年四川苍溪县法院寄出回执封,信封上的邮资,20-40克平信邮资40c,挂号30c,回执邮资50c贴于回帖上(图5-2)。单独开放法院系统的回执业务,这段邮史比较特殊,使用范围窄,相关邮品不为集邮者注意,已是难得一见的邮品。

3.        回执单式的变化
新中国的回执卡片格式、尺寸虽然有具体要求和规定,但经过繁体字向简体字,新币制与旧币制的过渡,又因各省自行印刷,所以不同时期,各地使用的回执卡片之间有较大的差异。“收件回帖”卡片适用于各类回执业务,早期回执收件回帖单式使用邮编号码为 5-1204,红色油墨印刷,该编码卡片,早期使用繁体字尺寸较大,后期改用简体字尺寸较小。大跃进期间出现横式印刷的收件回执卡。(图6-1)为竖式红色繁体字收件回帖,(图6-2)为竖式红色简体字收款回帖。60年代初启用横式邮编同是5-1204的“邮件回执”和“收件回帖” ,(图6-3)为横式红色简体字“邮件回执” ,(图6-4)为横式黑色简体字“收件回帖” 。
新中国汇兑回执使用专用的“收款回帖”,早期沿用民国时期格式,邮编码为 5-3210,使用黑色油墨印刷,尺寸大小差异较大。(图7-1-a-b)为黑色竖式繁体字收款回帖。55年后使用简体字,(图7-2)为竖式黑色简体字收款回帖。60年代收款回帖的编码由5-3210 改为(邮3005)横式印刷,字体有红有黑。(图7-3-a-b)为横式红色简体字收款回帖,(图7-4)为横式黑色简体字收款回帖。
八十年代,各类业务回帖卡逐步统一,邮编(邮1117),使用红字横式印刷的“国内邮政回执”使用至今(图7-5)。

4.        回执邮件戳记
在回执邮件上需加盖相关“回执” 、“双挂号” 、“A.R” 戳记。信函的回执业务又叫双挂号。如下是信函、包裹、汇款单上的相关戳记。这些戳记,部分是省管理局刻制下发,还有较多为市、县局邮政部门自行刻制,多不规范。信函回执戳记见图8 a 1-3,包裹单上回执费及回执戳记见图8 b 1-6,汇款单上回执费及回执戳记图8 c 1-6。

5.        后语
回执是邮政的一项基本业务。回执业务与其它邮政业务历来都是有严格规程和有严格监管理的。但是从收集的邮品看,监管存在漏洞,导致各地出现执行不规范和业务停停办办现象。
邮政回执业务规程是有的,例如,81年邮政总局通知第八条(二)提到,回帖上不贴邮票,各类邮件的回执费,连同其他邮费一并用邮票贴在邮件封面上,各类包件的回执费连同其他资费用邮票贴在详情单上一并盖销。回执签收后交回邮局存档保存。88年版的国内邮件处理规则规定:回执中收件人没有签章的也必须用邮政公事封挂号寄请投递局补办。
从目前所收集到的回执邮品看,有些不正常。第一,邮局存档邮品大量出现于市场,虽然因此为集邮人提供了大量的研究素材,但证明邮局在处理过期存档邮件中出现了漏洞。第二,发现存在较多的非常规邮品。例如,回帖上贴用回执邮资邮票,有违规嫌疑。第三,各地屡屡出现邮递员不回收附在邮件上的回帖,还有回帖不用签名、不加盖邮戳、回执邮件直接投放用户信箱等,这现象延续时间之久,数量之多是使不正常的。邮局不回收回帖卡片,一旦用户追查,未知邮局如何应对。
信函、包裹、汇兑回执均发现回执邮资单独贴在邮品上。此现象信函发现较少,早期快件回执属例外。其他资费使用邮资已付戳记,只有回执资费贴用邮票,包裹、汇兑均出现此现象。是因内部结算不同还是其他原因,询问邮局人员未有理想回应。回执邮资邮票的粘贴,往往与所查文件、文献有出入,法规与执行的混乱会使人不得要领。
专门研究、收集回执业务邮品的人不多,本人根据自己多年收集研究的信函、汇兑、包裹邮品中的回执邮品和单式,在这里进行初步归纳整理,对中国邮政回执业务历史的研究与回顾或许对邮政管理和集邮研究者会有些许启发。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0-8-17 11:35

好好学习
作者: caiyunaifeng    时间: 2010-8-17 12:16

收集过一些贴票的汇款回执,现在要连罗老师的文章一并收集了!
作者: 罗平    时间: 2010-8-17 12:49

附图多网站难于上传,相关邮文合附图见南粤集邮和佛山集邮,愿与同好交流。
作者: 王小虎    时间: 2010-8-17 16:10

罗老的文章可读性极高,在《南粤集邮》就喜欢看罗老的文章。
作者: 张冬冬    时间: 2010-8-17 16:16

学习一下
作者: 陆小凤    时间: 2010-8-17 19:12

好资料,收藏了
作者: 斩风123    时间: 2010-8-18 10:21

本帖最后由 斩风123 于 2010-8-18 10:57 编辑

这回明白了,学到不少,非常感谢罗老师!
作者: 王童力    时间: 2010-8-24 23:53

前两年就此问题曾在专题网上得罗老师指点,非常感谢
作者: 曾雷    时间: 2010-10-11 20:20

没有隐情,就是回执费。正常的东西
王小虎 发表于 2010-8-16 22:12



    我手里的就是,并且是我自己寄的东西。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0-10-11 20:25

再来学习




欢迎光临 华邮网 (http://www.p1878.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