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红印花小一元怎么最近都出笼了? [打印本页]

作者: zhangsky    时间: 2010-8-18 07:53     标题: 红印花小一元怎么最近都出笼了?

红印花小一元不是都应该在藏家手里的吗?怎么最近纷纷出笼?年初Interasia已经出来一枚,苏黎世香港9月拍卖又要出来一枚:http://www.zurichasia.com/

作者: edvardtin    时间: 2010-8-18 08:10

ZurichAsia不收?家?用,很吸引人的。

作者: 曾雷    时间: 2010-8-18 08:21

就差钱!!!

作者: 杨峰    时间: 2010-8-18 08:24

现在华邮行情好,再者,未来不乐观。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0-8-18 08:29

不怕
炒翻天会有好处的
作者: edvardtin    时间: 2010-8-18 08:39

居然有???集,看?我的??要?了。

作者: liuyuan    时间: 2010-8-18 09:13

现在行情好,怕以后不会有这么好的价格,所以都拿出来拍了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0-8-18 09:24

只愿身在此山中
作者: 方鸿渐    时间: 2010-8-18 09:39

物价难道还会下跌?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0-8-18 09:45

正常的吧
作者: 杨峰    时间: 2010-8-18 10:01

国际化趋势,看看国外19世纪邮票,实寄封价格,再看看我们的,泡沫很大。。。。。。

作者: thwuwei    时间: 2010-8-18 10:23

行情好,泡沫大,能不流出.

作者: 饕餮    时间: 2010-8-18 15:26

猪壮啦就得出笼

作者: 清邮路    时间: 2010-8-18 17:47

强者恒强

作者: psu    时间: 2010-8-18 22:00

邮票和股票一样,需要有涨有跌的。
作者: edvardtin    时间: 2010-8-18 22:06

可能是丁先生的郵集基本完工了,市場上對紅印花的追捧熱度下降了。
作者: 杜邦    时间: 2010-8-18 22:45

确实现在很多票票涨幅已高,有些非理性了,再涨些,我连仅剩的大龙、小龙票也准备出掉换钱花了(就留一套阔边大龙旧全就够了)。倒是新中国票最近很多品种(像生肖票,短期一周内涨幅超过百分之五十)暴涨突然拉起,据说以往的记录行情都是清民票起头,老纪特随后,到了新中国新票行情启动也就近尾声了,不知今年这波行情会不会也是如此,如果也是,那就是现金为王了!!!
作者: 小晟    时间: 2010-8-19 00:02

现金? RMB的购买力每况愈下吧, 通涨可是一直存在的。
作者: zhangsky    时间: 2010-8-19 01:28

49年以前,一枚小一元能够在北京换个四合院的宅子,现在恐怕2环内的一个3居室都够呛。
作者: keihk    时间: 2010-8-19 01:31

才两枚,不算“都”。
作者: edvardtin    时间: 2010-8-19 01:32

看來郵價漲不過房價。
作者: TK    时间: 2010-8-19 07:55

才两枚,不算“都”。
keihk 发表于 2010-8-19 01:31



咁就赶快“DO”
作者: 大清江山    时间: 2010-8-19 09:24

邮市涨跌是正常的,价格跌一下不是更好,可多收一些研究研究。收藏自己喜欢的为主,投资为二。
作者: 杜邦    时间: 2010-8-19 09:59

高了卖了,跌了买入,以邮养邮,除了稀罕难觅的喜欢品种坚决不卖外,其他品种都可以考虑,毕竟越集邮越穷,而且越喜欢贵票,不以邮养邮怕生活都无以为继了,集邮以来,已经由略有结余发展到每月靠信用卡负债过日子,而每看到喜爱的邮品如同吸了鸦片一样的亢奋,一掷千金只为满足那一瞬间的冲动,这就是典型的集邮后遗症,呵呵,穷啊,这也就是如麦会之富有也是天天穷字挂在嘴上了,偶尔还会出点邮品、封之类换钱花
作者: 杜邦    时间: 2010-8-19 10:01

本帖最后由 杜邦 于 2010-8-19 12:43 编辑

我们大家集邮到后来,结果就是很穷的有钱人,或者精神富裕却是生活中的穷人了,看来收藏这玩意可不是一般人玩的起的,精神文明建设总是建立在物质文明丰富的基础上的,呵呵,一家之言
作者: tomchiu    时间: 2010-8-20 14:23

国际化趋势,看看国外19世纪邮票,实寄封价格,再看看我们的,泡沫很大。。。。。。
杨峰 发表于 2010-8-18 10:01


中国集邮人口比起老外是绝对优势,清朝票不多,供需正常反应,泡沫应该不是很大
作者: hillking    时间: 2010-8-21 09:08

不错,呵呵。。。
作者: 卢长春    时间: 2010-8-21 23:10

来学习。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0-8-22 14:09

慢慢来
作者: 戳迷    时间: 2010-8-22 14:28

目录很好!PDF文件!可以留作参考了!
作者: 卢长春    时间: 2010-8-22 22:22

参考学习一下,不错。
作者: 贺付阳    时间: 2010-9-6 19:25

国内通胀太厉害了,人民币能买到的东西越来越少了。
作者: stamp_age    时间: 2010-11-1 17:30

还是买黄金好啊,呵呵。
作者: stamp_age    时间: 2010-11-1 17:31

现在集邮的好像多是我等中老年人,在邮市上基本看不到什么年轻的面孔,自己感觉长此以往,邮票的价格总会跌下来的。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0-11-1 23:11

支持大跌
作者: 香港內詳封大王    时间: 2010-11-2 14:02

居然有奧軍郵集,看來我的帳號要幹了。
edvardtin 发表于 2010-8-18 08:39



    玩收藏的人經常會夢見自己變成乞丐,不知大家是否有同感
作者: stamp_age    时间: 2010-11-2 23:24

玩收藏的人經常會夢見自己變成乞丐,不知大家是否有同感
香港內詳封大王 发表于 2010-11-2 14:02


按照我的经济状况,要是不小心买了个假的,不用做梦,马上就真的变成乞丐了
作者: 卢长春    时间: 2010-11-2 23:33

要留点吃饭钱的。
作者: 甄民馨    时间: 2010-11-3 00:22

随着经济的发展,币值向下是必然的规律。
市场总体上是遵循物以稀为贵的原则的。
作者: 香港內詳封大王    时间: 2010-11-3 08:44

本帖最后由 香港內詳封大王 于 2010-11-3 08:46 编辑
按照我的经济状况,要是不小心买了个假的,不用做梦,马上就真的变成乞丐了
stamp_age 发表于 2010-11-2 23:24



    士可殺不可辱,本王如買到足以傾家蕩産的假貨誓死不當乞丐,一頭栽大海做個了斷

    聽過因股票跳樓的,好象還沒聽過因郵票跳樓的
作者: stamp_age    时间: 2010-11-3 23:23

士可殺不可辱,本王如買到足以傾家蕩産的假貨誓死不當乞丐,一頭栽大海做個了斷

    聽過因股 ...
香港內詳封大王 发表于 2010-11-3 08:44


大王这么高手,这种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是零啊,呵呵。
作者: 卢长春    时间: 2010-11-4 00:06

所以大王敢说的。
作者: 假师爷    时间: 2010-11-10 13:56

国际化趋势,看看国外19世纪邮票,实寄封价格,再看看我们的,泡沫很大。。。。。。
杨峰 发表于 2010-8-18 10:01



    邮票,信封的贵贱要看存世量和需求的。美国一百多年来国内没有战争,所以很多信封,普通面值的邮票都完好地保存下来了,结果存世量很大,价格自然就便宜了。我还花几毛美金买过1860~1880年间的信封呢。就如同买宋朝铜钱一样,老外不明白为什么上千年的东西怎么会这么便宜,量多而已。
   但中国这时期动乱不断,再加上文革的破四旧,抄家。大多数邮品都毁掉了,留下来的邮品很少。改革开放以来集邮人数剧增,形成僧多粥少的局面,价格自然就上去了。现在大家的钱多了,集邮一段时间,自然会向中高档邮品(特别是清民区)方向发展。我认为清民区的邮票价格不会有大的波动,呈现慢牛增长态势,但是否能跑过房市,股市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另外要说明的是,美国的经典邮票也是非常贵的,经常是几百上千美金一张。相对而言,红印花,大龙,小龙,慈寿票是很便宜的了。
  集邮是一种很划算的爱好,你想一想还有什么爱好能够让你花不多的钱就能欣赏美,愉悦身心,结交好友,然后年老了卖掉所得还能有所收益呢?相当于白玩儿了一辈子还有小赚
作者: 万中一    时间: 2011-3-17 11:42

同意楼上的观点.
作者: snipermama    时间: 2011-4-18 16:51

正常,鸡蛋灌饼都涨了50%,什么泡沫。我问你们中国那里没泡沫?
作者: hart    时间: 2011-4-20 11:34

邮票,信封的贵贱要看存世量和需求的。美国一百多年来国内没有战争,所以很多信封,普通面值的邮 ...
假师爷 发表于 2010-11-10 13:56


马上卖屋子,买邮票 .




欢迎光临 华邮网 (http://www.p1878.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