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来件漂亮的清三次实寄片 [打印本页]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7-16 22:17     标题: 来件漂亮的清三次实寄片

三次片是清片中最多故事和最珍贵的,发件藏品上来,请各位欣赏和点评! W9GBYtuy.jpg
OHIdORCK.jpg
UbXp5Kpb.jpg


图片附件: [来件漂亮的清三次实寄片] W9GBYtuy.jpg (2008-7-16 22:17, 173.75 KB) / 下载次数 0
http://www.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17526&k=728ee4d5b97d9f0b037b230942327228&t=1718600635&sid=quQBzR



图片附件: [来件漂亮的清三次实寄片] OHIdORCK.jpg (2008-7-16 22:17, 135.75 KB) / 下载次数 0
http://www.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17527&k=89fe0655e00c7291aa52c7f59ba87435&t=1718600635&sid=quQBzR



图片附件: [来件漂亮的清三次实寄片] UbXp5Kpb.jpg (2008-7-16 22:17, 38.21 KB) / 下载次数 0
http://www.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17528&k=4a59790838e84b143b472c1890d2d6fe&t=1718600635&sid=quQBzR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7-16 22:19

bFkaWFTQ.jpg
R705rDrt.jpg
ILkN90kP.jpg
z1SrLWnh.jpg
相关邮戳之特写,希望大家积极参与!

图片附件: [来件漂亮的清三次实寄片] bFkaWFTQ.jpg (2008-7-16 22:19, 45.83 KB) / 下载次数 0
http://www.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17529&k=1dd391a7fc4de27323afd9661ad388df&t=1718600635&sid=quQBzR



图片附件: [来件漂亮的清三次实寄片] R705rDrt.jpg (2008-7-16 22:19, 44.34 KB) / 下载次数 0
http://www.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17530&k=b7323f1b9e2ea8101bb5fffb92072aaa&t=1718600635&sid=quQBzR



图片附件: [来件漂亮的清三次实寄片] ILkN90kP.jpg (2008-7-16 22:19, 68.04 KB) / 下载次数 0
http://www.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17531&k=d3ab4d154deb1600cf607f6bf147e84b&t=1718600635&sid=quQBzR



图片附件: [来件漂亮的清三次实寄片] z1SrLWnh.jpg (2008-7-16 22:19, 173.21 KB) / 下载次数 0
http://www.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17532&k=070614870bf1d37053d4b4c4193c1828&t=1718600635&sid=quQBzR


作者: 卢长春    时间: 2008-7-16 22:27

三次片的名品众多,欣赏了,好东西。英文字母好象是和航空、西伯利亚有关。不了解。听讲解。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7-16 22:30

哈哈,难道是飞机发明就座上了史前飞机航运?
作者: 卢长春    时间: 2008-7-16 22:44

哈哈,我看那英文字母VIA象是有点航空的意思,乱猜的。看来这洋文真不能仅凭字典来解释。不懂。

作者: 卢长春    时间: 2008-7-16 22:53

有小圆戳、干支戳,另一枚不知道。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8-7-16 22:54

VIA DALNY?大?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7-16 23:09

田兄来评点下吧,特别是邮路!

作者: 卢长春    时间: 2008-7-16 23:12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edward</i>在2008-7-16 22:54:38的发言:</b><br/>VIA DALNY?大? </div>
<p>谢谢!请讲解讲解。</p>

作者: kenneth    时间: 2008-7-16 23:15

<p><font face="Verdana">&nbsp; </p>
<p>1909年西伯利??路已重?,而此片??由上海?海路上大?,(大概?俄?客?)再上西伯利?。小弟初?到,望高人指?。</p></font>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7-16 23:19

QUOTE:
以下是引用kenneth在2008-7-16 23:15:19的发言:

 

1909年西伯利亞郵路已重開,而此片應該由上海經海路上大連,(大概經俄國客郵)再上西伯利亞。小弟初報到,望高人指導。

欢迎新朋友,谢谢你的参与,邮路个人认识不深,对戳和片的版式倒有些小认识;
另老兄如认为有需要可加设签名,请参考: http://www.p1878.com/dispbbs.asp?boardid=183&Id=708


作者: 卢长春    时间: 2008-7-16 23:2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kenneth</i>在2008-7-16 23:15:19的发言:</b><br/>
<p><font face="Verdana">&nbsp; </p>
<p>1909年西伯利??路已重?,而此片??由上海?海路上大?,(大概?俄?客?)再上西伯利?。小弟初?到,望高人指?。</p></font></div>
<p>欢迎光临!欢迎探讨交流。</p>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8-7-17 06:58

日俄??後,1907年5月西伯利?重?,同年5月法?恢??此?路交寄;12月,日本亦重?南??路(日俄??後,俄??原?清?路自大?至?春段割?日本)。?片有二枚?路指示戳“?大?“及“?西伯利?“,此戳是否在上海的法客??上?若是法客??的,此片可能是由上海?海路至日人控制的大?。?此段海路,而不??路,在片上有?明碓??的,是??此?路的?物。最好是?林兄??在?段期?,由上海北上走西伯利?的?件,主要是走?路?是走大?再上?路了。

GngWUMQ8.jpg <br/>


图片附件: [来件漂亮的清三次实寄片] GngWUMQ8.jpg (2008-7-17 06:45, 75.27 KB) / 下载次数 0
http://www.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17655&k=95a129a7c7a70cc3d2c955e8dc76884d&t=1718600635&sid=quQBzR


作者: alainfang    时间: 2008-7-17 07:09

如果走西伯利亚邮路,为什么销法国客邮戳?直接交给俄国客邮不就万事大吉了吗?<br/>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8-7-17 07:37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alainfang</i>在2008-7-17 7:09:40的发言:</b><br>
       
        如果走西伯利亚邮路,为什么销法国客邮戳?直接交给俄国客邮不就万事大吉了吗?<br>
       
</div><p></p>
<p>西伯利??路於1901年竣工,俄?政府於1903年10月1日同意在?客?局可?此?路往?。</p>
<p>同年10月23日,大清?政?定?用此?路;同??出?政通扎,指示相??位??此一?路。其中一??山海?以?交俄客?局,仍??上俄票;另一???件集於天津交法客???走此?路,???法?票。</p>
<p>法??大清?政於1902年?定免?法?票,便可??中??件。故此,交法?交寄成本比俄?便宜。</p>
<p>但是基於俄?要??本身利益,?路?其他客??放?,要求山海?以??件交俄???。其後,日俄??,俄???,中??北主要?路便由日俄控制;後?日俄??,日本?件亦可?西伯利??路寄?,日人於1907年12日?通南?路,配合俄人控制的?清?路,?而恢?了中??北????。</p>

作者: alainfang    时间: 2008-7-17 07:59

既然交给法邮比较便宜,那么在<br/>http://www.p1878.com/dispbbs.asp?boardid=32&amp;Id=5892<br/>上面的邮件又走俄国客邮呢?<br/>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8-7-17 08:16

這是一個政治問題,是各國在華利益分配的問題,當年免貼法郵郵寄歐,主要是指經海路;其後俄國開放西伯利亞給各客郵時,大清郵政剛與法國簽訂協議,可透過法國經西伯利亞郵路。而此帖郵品正是條約生效前郵寄,仍須透過俄郵中轉才可經西伯利亞郵路往歐。
作者: fred    时间: 2008-7-17 08:40

恭喜,田先生.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8-7-17 08:51

以下是引用fred在2008-7-17 8:40:20的发言:
恭喜,田先生.

Fred朋友,您恭喜我甚麼?
作者: alainfang    时间: 2008-7-17 08:54

恭喜田先生,又碰到一个无聊的提问者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8-7-17 09:00

以下是引用alainfang在2008-7-17 8:54:58的发言:
恭喜田先生,又碰到一个无聊的提问者

由Fred朋友回答吧!不瞎猜他的意思。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7-17 09:02

谢谢田兄,我只能片上的邮戳有小小认识,销票的上海戳日期栏带英文E, 这是表示时间的,有多种不同,而且有盖在平信上和给据邮件上,全国不少大中小邮局都有,例如天津、杭州、甚至我们三水,但最早和最晚的使用时间以及各种代号,我没有专门去收集和研究。

 而这枚英中文的干支戳直径亦特大,虽然不少见但戳式是特殊的。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8-7-17 09:25

粗看張愷升先生的郵戳史,有A、B、C、E、H、J、K、M、O,據張氏所言,這可能是時間代號。但是這枚是給中國人看的日戳,可以用中文數字或亞拉伯數字,簡單並直接明白。當用"P"時,可能要花一些時間來對換回數字時刻,很不方便。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7-17 09:37

估计是代表时间段而非准确的时间,例如可能代表1-4时,B可能代表5-8时,当然这个是猜测,曾经有会友在会刊上统计过北京的,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清代邮戳其实要研究的地方还有很多,目前所知的资料,基本局限于几种数量稀少的邮戳上,例如大圆戳、小圆戳、八卦戳,其它的戳还缺少深入的研究。
作者: fred    时间: 2008-7-17 09:41

田先生,当时这片实寄毫无意义,只有地址但无内容.个人观点,大多是集邮品.所以大家会看到很多无落地戳.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7-17 9:45:41编辑过]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8-7-17 09:47

以下是引用fred在2008-7-17 9:41:35的发言:
田先生,当时这片实寄毫无意义,只有地址但无内容.个人观点,大多是集邮品.

不認同。以下此片亦沒有Fred朋友所謂的內容,但是經過正常實寄,實實在紀綠了當年郵局交接。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8-7-17 09:53

以下是引用麦国培在2008-7-17 9:37:02的发言:
估计是代表时间段而非准确的时间,例如可能代表1-4时,B可能代表5-8时,当然这个是猜测,曾经有会友在会刊上统计过北京的,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清代邮戳其实要研究的地方还有很多,目前所知的资料,基本局限于几种数量稀少的邮戳上,例如大圆戳、小圆戳、八卦戳,其它的戳还缺少深入的研究。

若照此分析,應該只有A、B、C、D、E、F 六段時刻戳式,而上海的亦有N、M,其他的英文字就顯得含糊了。
作者: alainfang    时间: 2008-7-17 09:58

集邮品和有无落地戳没有直接联系吧.除非您认为这张邮资封没有实寄,是盖销的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7-17 10:01

QUOTE:
以下是引用fred在2008-7-17 9:41:35的发言:
田先生,当时这片实寄毫无意义,只有地址但无内容.个人观点,大多是集邮品.所以大家会看到很多无落地戳.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7-17 9:45:41编辑过]

呵呵,要知道外国人与中国人不同,外国人喜欢用明信片,每到一地都会寄一张或很多张,向家里人报平安或把相关的风景信息等记录下,与家人或朋友分享,这点是民族特性和民族文化,相信老兄也是有经历之人,眼光不应该如此狭窄。正是大量的这种外国人邮寄,所以清片才得以保存。
反过来由于中国人比较保守,所以很少公开用明信片来书写内容,所以用中文写的明信片就少见得多,大概是50:1左右。
收集邮品表面简单,实则涉及每个方面,只有多些充实自己,才会了解和明白一些邮品和邮史。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8-7-17 10:05

以下是引用fred在2008-7-17 9:41:35的发言:
田先生,当时这片实寄毫无意义,只有地址但无内容.个人观点,大多是集邮品.

在上海入郵袋後,法郵會整袋封好後交寄往歐洲,中轉戳自然較少。另此片另一可能性的亮點是由上海經海路至大連上東清入西伯利亞。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7-17 10:05

QUOTE:
以下是引用edward在2008-7-17 9:53:41的发言:

若照此分析,應該只有A、B、C、D、E、F 六段時刻戳式,而上海的亦有N、M,其他的英文字就顯得含糊了。

不是,我只是举例,时间段我是随口而出的,不一定准确,因为邮戳不可能每一小时换一个钉,而且也没有发现那么多的英文编号,所以估计这种字母就是代表时间段,也可能是两个小时三个小时一个英文代号。
以前认为只是在给据邮件上作为考核时刻使用,因早期发现是在快信上使用,后来又有人发现在挂号信上使用,现在则东西多了,可以发现平信(明信片)也有使用。
当然也有可能最初的设计是在给据邮件上作考核用,后来就没有怎样分而混用了,当然一切都在推测和发现中不断更新,希望在以后的将来,能有相关史料发现,就解开我们这百年之迷了。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7-17 10:08

QUOTE:
以下是引用alainfang在2008-7-17 9:58:41的发言:
集邮品和有无落地戳没有直接联系吧.除非您认为这张邮资封没有实寄,是盖销的

呵呵,方兄终于领教到这位老兄的高见,如果你翻看他的发言,你会很受启发,亦会明白为什么我们对他也开始胡言乱语了。[em56]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7-17 10:10

QUOTE:
以下是引用edward在2008-7-17 10:05:11的发言:

在上海入郵袋後,法郵會整袋封好後交寄往歐洲,中轉戳自然較少。另此片另一可能性的亮點是由上海經海路至大連上東清入西伯利亞。

也有可能,邮路确实是很有趣的东西,个人有心无力,一来世界知识有限,二来没有受过良好的外语教育,除了简单和常见的一两个地名,其它的根本不懂,这是我的遗憾,也是我的缺点。所以只能看大家讨论而不便发言,因为不懂总不能乱猜乱说。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8-7-17 10:20

以下是引用麦国培在2008-7-17 10:05:33的发言:

不是,我只是举例,时间段我是随口而出的,不一定准确,因为邮戳不可能每一小时换一个钉,而且也没有发现那么多的英文编号,所以估计这种字母就是代表时间段,也可能是两个小时三个小时一个英文代号。
以前认为只是在给据邮件上作为考核时刻使用,因早期发现是在快信上使用,后来又有人发现在挂号信上使用,现在则东西多了,可以发现平信(明信片)也有使用。
当然也有可能最初的设计是在给据邮件上作考核用,后来就没有怎样分而混用了,当然一切都在推测和发现中不断更新,希望在以后的将来,能有相关史料发现,就解开我们这百年之迷了。

此戳式有"O",由英文A順序至O,已經是有十五個字母。
作者: alainfang    时间: 2008-7-17 10:20

QUOTE:
以下是引用麦国培在2008-7-17 10:08:10的发言:

呵呵,方兄终于领教到这位老兄的高见,如果你翻看他的发言,你会很受启发,亦会明白为什么我们对他也开始胡言乱语了。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我不是来回答问题了吗


作者: 卢长春    时间: 2008-7-17 10:23

邮路是复杂呀,感慨!慢慢学习了。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7-17 10:23

QUOTE:
以下是引用alainfang在2008-7-17 10:20:35的发言:

我不是来回答问题了吗

对吖,以后这老兄问一问你就答一句好了。
上边一句答得非常之有水平,值得表扬。[em68]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7-17 10:24

QUOTE:
以下是引用edward在2008-7-17 10:20:10的发言:

此戳式有"O",由英文A順序至O,已經是有十五個字母。

那就有个谱了,但可能有些字母是空贴的,因为邮局不可能24小时操作,这点还需要以后发现和慢慢去认定。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7-17 10:25

再来一个大胆的猜想,会否是操作人员的代号?
当然这个是天方夜谭式的,只是特发奇想,开拓思维而已。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8-7-17 10:27

哈哈....這個可能性較大。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7-17 10:32

呵呵,值得继续探讨。
再来说其它,根据资料,清三次片由两间厂印刷,一间是海关造册处,一间是英商别发洋行。
所以有两种版式,区别明显。
但到底那一间印了那一版,谁也说不清,根据我的个人看法和对比,个人认为海关造册处所印较精,而较差的应该是英商别发洋行所印。
两种版式的存世量差距较大。收集者宜注意。
作者: alainfang    时间: 2008-7-17 10:32

QUOTE:
以下是引用麦国培在2008-7-17 10:23:40的发言:

对吖,以后这老兄问一问你就答一句好了。
上边一句答得非常之有水平,值得表扬。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其实我觉得fred的问题有时也值得深思,比方说那个二次片.谁能给出直接证据证明是走西伯利亚铁路而不是海路到欧洲的.我问落地戳的原因是想知道途中花费的时间来猜测到底走那个邮路.可惜落地戳也不清晰.只知道11月,如果是11月中,那应该是走铁路,因为海路没有那么快.但是如果是11月底,海路30天估计也到欧洲了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8-7-17 10:50

以下是引用alainfang在2008-7-17 10:32:24的发言:

其实我觉得fred的问题有时也值得深思,比方说那个二次片.谁能给出直接证据证明是走西伯利亚铁路而不是海路到欧洲的.我问落地戳的原因是想知道途中花费的时间来猜测到底走那个邮路.可惜落地戳也不清晰.只知道11月,如果是11月中,那应该是走铁路,因为海路没有那么快.但是如果是11月底,海路30天估计也到欧洲了

有俄國本土中轉戳,若果走海路,不會有這中轉戳的。另俄國在遠東郵件走海路往歐洲也要英法的幫忙,固此大清郵政若要走海路,按協議是要找英法兩國客郵幫助的。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7-17 10:56

这老兄所说当然偶然也有道理,总不能说他发了几百贴都是灌水的。
我发觉这老兄对邮票很有研究,怀疑他是假装不懂故意逗我们这些小邮迷来玩的。[em53]
作者: alainfang    时间: 2008-7-17 11:06

QUOTE:
以下是引用edward在2008-7-17 10:50:19的发言:

有俄國本土中轉戳,若果走海路,不會有這中轉戳的。另俄國在遠東郵件走海路往歐洲也要英法的幫忙,固此大清郵政若要走海路,按協議是要找英法兩國客郵幫助的。

对不起,没有看清原来还有俄国本土中转戳.抱歉


作者: alainfang    时间: 2008-7-17 11:07

QUOTE:
以下是引用麦国培在2008-7-17 10:56:02的发言:
这老兄所说当然偶然也有道理,总不能说他发了几百贴都是灌水的。
我发觉这老兄对邮票很有研究,怀疑他是假装不懂故意逗我们这些小邮迷来玩的。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看来是牛人,故意逗我这种门外汉的.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7-17 11:18

QUOTE:
以下是引用alainfang在2008-7-17 11:07:57的发言:

看来是牛人,故意逗我这种门外汉的.

是的,而且还是我们老乡,看来老乡见老乡背后就一枪准没错。[em53]


作者: alainfang    时间: 2008-7-17 11:23

QUOTE:
以下是引用麦国培在2008-7-17 11:18:54的发言:

是的,而且还是我们老乡,看来老乡见老乡背后就一枪准没错。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赶快闪开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7-17 13:58

不怕,你闪得够远的。我在国内走不远.
作者: fred    时间: 2008-7-17 18:44

还是田先生说的对,当时俄国船队北上主要就去大连和海参崴然后经西伯利亚铁路到欧洲.
作者: 卢长春    时间: 2008-7-17 23:52

本人在学习中,但“百家争鸣”毕竟好些。有理有据的争鸣更有力。大家继续讨论。
作者: 郭秀宝    时间: 2008-7-18 09:43

请教田先生13楼的地图是如何绘制的?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8-7-18 09:48

是用Adobe Illustrator軟件製作的。




欢迎光临 华邮网 (http://www.p1878.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