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上海1926年1月7日5线水波纹机盖戳销明信片 [打印本页]

作者: njya    时间: 2008-7-19 08:24     标题: 上海1926年1月7日5线水波纹机盖戳销明信片

Y4Qy7qzd.jpg


图片附件: [上海1926年1月7日5线水波纹机盖戳销明信片] Y4Qy7qzd.jpg (2008-7-19 08:23, 99.56 KB) / 下载次数 0
http://www.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18420&k=dc3c0b439cd9823c84709596a2fdde7b&t=1718858159&sid=uzC7qZ


作者: njya    时间: 2008-7-19 08:24

DISO5bXU.jpg


图片附件: [上海1926年1月7日5线水波纹机盖戳销明信片] DISO5bXU.jpg (2008-7-19 08:24, 95.52 KB) / 下载次数 0
http://www.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18421&k=0b46713337dbde430fb7ca4abd648076&t=1718858159&sid=uzC7qZ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7-19 08:43

不错,特别的是好像两件都是前半部份是半戳。
作者: njya    时间: 2008-7-19 13:15

请教:这是私人投寄而用机盖戳盖销邮资的实寄邮资片吧?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7-19 15:56

应该是的,估计当时这机戳也大量用于普通信件上。
作者: njya    时间: 2008-7-19 17:59

从收集的实物看,当时普通信封上用此戳销票的不少,但与一般手工销票的信封比保留下来的数量不多。
用机盖戳销邮资的邮资片除了大宗邮件(广告、通知等),同样保留下来的不多。而私人寄片用机盖戳销邮资的应该更少,看上述片推断,可能是时逢新旧交替,邮局将该枚私人寄递的邮资片与很多贺卡一起用机盖戳来销邮资,从而产生了这种情况,不知道对不对?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7-19 18:11

这个我还没有深入去探讨和研究,也有可能
作者: TK    时间: 2008-7-20 09:28

这张虽是“残片”,也能拍到51美元!
得标者最初只出底价7.99美元,截标前另一买家出标50美元(43:52),
而得标者在43:57出价(以相差5秒来说,可能并未知道有人出50美元),
44:04截标,得标者最后以51美元拍得,但到底他最高出价多少没人知道。
52EhRHfm.jpg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7-21 12:42:35编辑过]



图片附件: [上海1926年1月7日5线水波纹机盖戳销明信片] 52EhRHfm.jpg (2008-7-20 09:28, 87.03 KB) / 下载次数 0
http://www.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18891&k=4fdb530d4aa26e2a00e0040a5870d588&t=1718858159&sid=uzC7qZ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7-20 09:31

看来关心的人不少,那个境是香港。不知是否因此而贵?
作者: TK    时间: 2008-7-21 12:45

QUOTE:
以下是引用麦国培在2008-7-20 9:31:04的发言:
看来关心的人不少,那个境是香港。不知是否因此而贵?



这是一枚很普通的香港明信片,而且片折了,只收集明信片的藏家不会有兴趣。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7-21 16:33

如果纯是买这个机戳,确实是不便宜了。


作者: njya    时间: 2008-7-24 15:39

这种47mm长波机戳销票的不多,销帖票明信片的应该更少,用香港明信片在国内使用寄国外也很少见,综上所述,我个人觉得不贵。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7-24 15:45

不错,很有道理。




欢迎光临 华邮网 (http://www.p1878.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