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汉阳钢铁厂蛋白照? + 汉阳府辛亥年戳 [打印本页]

作者: ironmanniu    时间: 2010-11-4 23:22     标题: 汉阳钢铁厂蛋白照? + 汉阳府辛亥年戳

此片应该是辛亥1911年10月1日左右寄出的.销年汉阳府辛亥年戳 照片0179.jpg 照片0177.jpg 照片0178.jpg
汉口转,于10月5日到了北京清邮局,然后北京法客转 ,后到到达比利时.
不知道这个时间附近的辛亥年的汉阳府的英中文戳重要性如何. 寄片的
人的书写日期是1911年10月1日. 因为10月10日就大革命了.
革命后还用这个戳吗. 对清戳没有过多的研究资料. 请大家指教.
另外有朋友说是蛋白照片,因为是贴在某个明信片上的.不知道是蛋白照不.
而且由于片是加贴,所以很厚,重量也大了,也许是这个原因导致了邮资成了5分.
不知道对否.


图片附件: 照片0179.jpg (2010-11-4 23:22, 37.8 KB) / 下载次数 9
http://www.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280835&k=bab18d76d2538b86a08a0ad7d2100ca9&t=1717649602&sid=1W33kg



图片附件: 照片0177.jpg (2010-11-4 23:22, 31.22 KB) / 下载次数 10
http://www.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280836&k=3049ec2a5bb5cac7691b24ae25c53ec2&t=1717649602&sid=1W33kg



图片附件: 照片0178.jpg (2010-11-4 23:22, 43.18 KB) / 下载次数 12
http://www.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280837&k=4fb04a4da0e3fa98848f24c26c98befd&t=1717649602&sid=1W33kg


作者: edvardtin    时间: 2010-11-5 09:55

没有听说过明信片超重的。可能就是多贴了,也很正常。

作者: 老邮迷    时间: 2010-11-5 10:24

请问出让吗?

作者: ironmanniu    时间: 2010-11-5 11:18

回复 3# 老邮迷


    多谢帮顶。小弟目前是貔貅级别,只进不出。呵呵。抱歉了。

作者: 小北    时间: 2010-11-5 16:25

好片。
蛋白照大多是1900年以前的,1911年的蛋白照比较罕见。
如果是蛋白照的话,恐怕比明信片本身要价值高很多了。

作者: 小北    时间: 2010-11-5 16:37

家祺 014.jpg


上图:清末老明信片:德国亲王海因里希在青岛浮山(德占时期名为海因里希亲王山)郊游,上图为实寄明信片,下图为原版蛋白照片,出自他的访华以及视察胶州湾殖民地相册。

摄影师是个明信片出版商,Franz Scholz,这个出版社在天津也有分号。实际上,好多青岛的商人都是来自天津德国租界。


图片附件: 家祺 014.jpg (2010-11-5 16:34, 55.4 KB) / 下载次数 10
http://www.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281070&k=5e9d2635d2cf9d9310d769edecf59ec9&t=1717649602&sid=1W33kg


作者: ironmanniu    时间: 2010-11-5 19:27

亲王片也很牛啊.呵呵. 蛋白照的我真不了解.看来要上网看看了.
只是寄信的人自己把蛋白照贴在片上面,有点自己制作的意思.
挺有意思

作者: stamp_age    时间: 2010-11-5 19:50

学习了!!!!!!

作者: 小北    时间: 2010-11-5 20:41

圆明园的蛋白照6张拍卖卖掉100万。

作者: psu    时间: 2010-11-5 20:49

清代明信片上的人物、风景、或重大历史事件图片一般都是由当时的原版照片翻版印刷而成的。而蛋白照是指用蛋清混合感光剂涂抹在纸基上制作成相纸而印制的照片,它是在硬版照片后最流行的印刷方式。现在市场出现的1900年前的绝大多数照片和照片册都是蛋白照片。由于感光度低,这些照片在当时无法以底片放大,是从底片直接晒印的,所以照片尺寸和底版大小完全相同。蛋白照片一般呈棕褐暖色,影像层次的丰富性比硬版照片大大增加了,但照片稳定性不高,比较容易受保存环境的影响,高调部分容易变色。清代、民国还有一种照片版明信片是直接将洗印好照片的背面印刷上标准明信片格式。(个人拙见无怪)

作者: 小北    时间: 2010-11-5 23:06

很专业的介绍,谢啦。

作者: ironmanniu    时间: 2010-11-5 23:56

看来懂的人越来越多.片要难收了
作者: 小北    时间: 2010-11-6 03:26

高手很多,都在潜水。
作者: TK    时间: 2010-11-6 08:05

我仍不懂分辨哪些是蛋白照,以下一些疑问,特向宋先生讨教:
清代明信片上的人物、风景、或重大历史事件图片一般都是由当时的原版照片翻版印刷而成的。psu 发表于 2010-11-5 20:49
这里说的“图片”也泛指清代的明信片?

蛋白照是指用蛋清混合感光剂涂抹在纸基上制作成相纸而印制的照片,它是在硬版照片后最流行的印刷方式psu 发表于 2010-11-5 20:49
照片都是冲洗出来的,宋先生说的“印刷方式”也就是指“冲洗”吧?

现在市场出现的1900年前的绝大多数照片和照片册都是蛋白照片。psu 发表于 2010-11-5 20:49
蛋白照只出现在1900年前,一些清末民初的照片及照片版明信片有无以蛋白照方式制作?

清代、民国还有一种照片版明信片是直接将洗印好照片的背面印刷上标准明信片格式。psu 发表于 2010-11-5 20:49
现在一般收藏者(包括大型拍卖目录)多将以照片制作的明信片称为“照相版”明信片,但照相版一词含混不通,能像宋先生将这类明信片称为“照片版”明信片的仅属小数。

除了清末、民国以照片制作的明信片以印刷方式加印明信片格式外,民国后期甚至五六十年代,有以照片手盖明信片格式而制作的明信片,因为这样可以小批量制作,更符合经济目的。
作者: psu    时间: 2010-11-6 13:27

陈先生客气了!大家都是爱好者之间的交流无需讨教!
作者: psu    时间: 2010-11-6 13:47

回复:
1、这里说的“图片”也泛指清代的明信片?(是的)
2、照片都是冲洗出来的,宋先生说的“印刷方式”也就是指“冲洗”吧?(是的)
3、蛋白照只出现在1900年前,一些清末民初的照片及照片版明信片有无以蛋白照方式制作?(照片制作年代不同,所用纸张不同。1890年之前的照片,除了银版和铁版等硬版照片外,基本都是蛋白照片,就是用蛋清混合感光剂涂在很薄的普通纸上印制的,这种纸很薄,但大部分照片都会贴在一个硬纸版上。如果你看到内容清代内容的照片,是很厚的相纸,有人告诉你是1890年之前的,那肯定是假的,是用原来的底版后印的,或者是翻拍的。蛋白照片,经过一百多年的保存,一般看不到有光泽,颜色发清,或发黄。一般来说国外摄影师拍摄的发清,中国摄影师拍摄的发黄,主要是当时中国摄影师定影技术不过关的缘故;现在有一种翻拍的清代老照片也做成了暗黄色,是用茶水浸泡、用化学方法调成棕色以及采用定影不足等手段来模仿旧照片的色样,而真品老照片泛黄,是因为年代久远,见光氧化的结果,其正反面为自然泛黄。而伪品则有渍斑,不均匀,你顺着光线看,照片表面发出一层耀眼贼光。1890年以后的基本为银盐照片,但前期的相纸(1910之前)颜色发清,较厚,而1910年之后的相纸纸基才较白。看这种厚相纸不同特点基本可以断定照片是1910年之前还是之后所拍。)(在摄影术发明之处,当时的照片是直接用玻璃版在太阳光下晒制的,没有放大机,所以清代照片最大长不会超过30厘米,一般来说,1880年前的蛋白照片都是25X20厘米左右,1880年到1890年的蛋白照片稍大一些,而民国后随着扩印技术的发展才有了大照片。清代的全景照片都是一张一张照完后手工拼接的,直到1910年后才见到转机的照片。如果有人告诉你有巨大的清代照片或着转机拍摄的清代全景照片,那肯定是假的,是后来翻印的。)
4、现在一般收藏者(包括大型拍卖目录)多将以照片制作的明信片称为“照相版”明信片,但照相版一词含混不通,能像宋先生将这类明信片称为“照片版”明信片的仅属小数?(是的,照相版和照片版是完全不同的前者是用照片翻印的后者是直接将照片背面加印明信片格式,但后者的出品量较前者相对较少,估计是后者成本高吧!
作者: ironmanniu    时间: 2010-11-6 14:12

看来小弟是抛砖引玉了
作者: 小北    时间: 2010-11-6 14:46

赞。贴张实物看看:

托马斯 查尔德Thomas Child作品,上海豫园, 20*25公分:

上海背面-1.jpg

图片附件: 上海背面-1.jpg (2010-11-6 14:45, 46.9 KB) / 下载次数 12
http://www.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281674&k=2a4d4a01942ea7da64835caf238f7fac&t=1717649602&sid=1W33kg


作者: TK    时间: 2010-11-7 20:52

回复:
1、这里说的“图片”也泛指清代的明信片?(是的)
2、照片都是冲洗出来的,宋先生说的“印刷方式 ...
psu 发表于 2010-11-6 13:47



    谢谢宋先生!
作者: TK    时间: 2010-11-7 20:53

赞。贴张实物看看:

托马斯 查尔德Thomas Child作品,上海豫园, 20*25公分:
小北 发表于 2010-11-6 14:46



   

谢谢分享!
还是多看点实物才容易分辨。
作者: psu    时间: 2010-11-7 21:13

邮友交流不言谢!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0-11-8 11:04

真的很喜欢
作者: ironmanniu    时间: 2010-11-8 11:55

回复 22# 麦国培


   不知道麦会是喜欢里面的所有,还是某一.哈哈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0-11-8 12:31

通通喜欢
作者: TK    时间: 2010-11-9 07:41

请教宋先生,这枚是蛋白照吗?
img9051北京.jpg

图片附件: img9051北京.jpg (2010-11-9 07:41, 97.62 KB) / 下载次数 9
http://www.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283240&k=e8107cfb3a3eeae695334ee3b78cf159&t=1717649602&sid=1W33kg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0-11-9 09:23

好东东
作者: psu    时间: 2011-3-4 16:29

回复 25# TK


    感觉不像是蛋白照,没有上手不好说!
作者: 香港內詳封大王    时间: 2011-3-4 16:55

聞聞有沒有蛋清的味道
作者: 江城邮友    时间: 2011-3-4 17:23

好东西,顶一下,
作者: 老片迷    时间: 2011-4-8 09:14

学习了。




欢迎光临 华邮网 (http://www.p1878.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