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12分邮资国际封 [打印本页]

作者: liyunxiao    时间: 2008-7-28 22:46     标题: 12分邮资国际封

1900年1月27日唐山寄英国,当日天津中转,2月8日到达上海,2月12日交上海法国客邮局转出,3月19日到达。 GXzuAnUb.jpg <br/> J2MDECeL.jpg <br/>


图片附件: [12分邮资国际封] GXzuAnUb.jpg (2008-7-28 22:46, 83.42 KB) / 下载次数 1
http://www.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21892&k=18b84c5dc1e936fad90da00fe868365d&t=1715776305&sid=FjW2vF



图片附件: [12分邮资国际封] J2MDECeL.jpg (2008-7-28 22:46, 64.97 KB) / 下载次数 1
http://www.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21894&k=77e127100e10b7ec273642dc4a021d92&t=1715776305&sid=FjW2vF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7-28 22:56

2分是冬季邮资?


作者: 小马哥    时间: 2008-7-28 23:12

<p>为什么呢?<br/>想知道理由.<br/>请李兄讲讲吧.</p>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7-28 23:13

QUOTE:
以下是引用小马哥在2008-7-28 23:12:25的发言:

为什么呢?
想知道理由.
请李兄讲讲吧.

你那么高水平还要人家讲?


作者: 卢长春    时间: 2008-7-28 23:17

上不是冬天天津港口结冰,从陆路到镇江,再到上海。曾有“冬季邮班”的。要加邮资的。见笑了,不知是否有联系。

作者: liyunxiao    时间: 2008-7-28 23:31

冬季邮路按邮政文件记载是到1902年(几月忘了,懒得查)停办,实际上在1898年冬季时就已经不多利用了,1899年的冬季邮路封似乎存在争议。一般所见的1899年1月或是2月的冬季邮路封我认为实际上仍是属于1898年的冬季。<br/>此件为1900年1月寄出,从天津到上海间用了14天时间,应该是经陆路所用的时间(海路一般不会超过8天,这也是分辨是否为冬季邮路封的标准之一),多贴的2分邮路就是用来支付经这条陆路的邮资。此件我想应该可认为是1899年冬季的陆路邮件。

作者: 卢长春    时间: 2008-7-28 23:35

谢谢李先生的分析。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7-28 23:35

李兄高见!
作者: 卢长春    时间: 2008-7-29 00:14

俺自叹不如呀。还得好好学习。

作者: liyunxiao    时间: 2008-7-29 00:36

我也是全从书上抄的啊,呵呵!

作者: 卢长春    时间: 2008-7-29 00:41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liyunxiao</i>在2008-7-29 0:36:16的发言:</b><br/>我也是全从书上抄的啊,呵呵! </div>
<p>先生谦虚了。你那是活学活用。</p>

作者: 心怡永在    时间: 2008-7-29 00:56

李兄的文章质量的很高,看后收获量多,希望多多上来发表大作<br/>

作者: 卢长春    时间: 2008-7-29 01:51

李先生的研究很有独到之处。

作者: lcm1595    时间: 2008-7-29 07:37

&nbsp;是冬季邮<span style="color: rgb(255, 0, 0);"></span>封,但多贴的2分邮资不是用来支付经这条陆路的邮资,因不管利用水路或陆路,主要是由北方政所寄往外,都需加的邮资,由外寄往中北方政所,需向收件人收取的邮资,所以冬季邮<span style="color: rgb(255, 0, 0);">路</span>的,冬季邮<span style="color: rgb(255, 0, 0);">资</span>,主要是以中<span style="color: rgb(255, 0, 0);">北方</span>政所寄出或投依。<br/><br/>是冬季水路件是加收的邮资<br/><img src="attachments/dvbbs/2008-7/20087297501765483.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if(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 {this.resized=true;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this.style.cursor='pointer';} else {this.onclick=null}" alt="" /><br/><br/>封被有<br/><img src="attachments/dvbbs/2008-7/20087297511094882.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if(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 {this.resized=true;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this.style.cursor='pointer';} else {this.onclick=null}" alt="" /><br/><br/><br/>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7-29 12:09:51编辑过]



作者: fred    时间: 2008-7-29 07:45

可惜了,蟠龙票下还有英文字母,票上的戳不清楚.有价值.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7-29 08:56

QUOTE:
以下是引用lcm1595在2008-7-29 7:37:13的发言:
 這是冬季邮封沒錯,但多贴的2分邮路並不是用来支付经这条陆路的邮资,因不管利用水路或陆路,主要是由北方郵政處所寄往國外,都需加繳納國內的邮资,由國外寄往中國北方郵政處所,需向收件人收取國內的邮资,所以冬季邮路的選擇,與冬季邮资無關,主要是以中國北方郵政處所寄出或投遞為依據。

這是冬季水路郵件還是加收國內的邮资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c-c00024-ps.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封被有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c-c00024-1-1p.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7-29 7:53:56编辑过]

惊为天人!


作者: 心怡永在    时间: 2008-7-29 10:03

QUOTE:
以下是引用lcm1595在2008-7-29 7:37:13的发言:
 這是冬季邮封沒錯,但多贴的2分邮路並不是用来支付经这条陆路的邮资,因不管利用水路或陆路,主要是由北方郵政處所寄往國外,都需加繳納國內的邮资,由國外寄往中國北方郵政處所,需向收件人收取國內的邮资,所以冬季邮路的選擇,與冬季邮资無關,主要是以中國北方郵政處所寄出或投遞為依據。

這是冬季水路郵件還是加收國內的邮资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c-c00024-ps.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封被有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c-c00024-1-1p.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7-29 7:53:56编辑过]

林兄的封真是养眼,价值不菲啊。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7-29 10:55

这个当然,中上的五位数是走不了。
作者: liyunxiao    时间: 2008-7-29 22:08

所谓冬季差班邮路,是指每年冬季天津海口封冻后(约在每年的12月11日至次年2月21日间),轮船无法出入而开办的天津至镇江、天津至烟台、天津至牛庄三路陆路邮班。这条以北京——天津——济南——镇江为主干,从天津向北延伸至牛庄,从济南向东至烟台。
此邮路的停办,迨因1897年冬邮政官局自办烟台与北戴河间水运邮路后,所有上海与北方各局互寄的印刷品、包裹等重类邮件,改交水路运输。北戴河与北京、天津间则由铁路运输。经此改道后,以上海至天津间的互递邮件为例,原陆路(即冬季差班邮路)邮程约需12天方可到达的,现只需5天可到,且成本低廉。试办两年后,成效显著,在1898年冬,则不论轻件、重件,所有的冬季邮件,都交由该水路运输了。
从目前所见的邮件实物来看,1898年冬京津与上海间的邮件,已少见有仍交陆路差班运送的。至于此陆路差班邮路最终于何时取消,未见邮政文件的明确记载。
在清末的相关邮政通札中记载:189711日起往来国外信函不再加收国内邮资,但冬季往来烟台以北各地者,仍须加收,加收至19021010日始停收。此中说明“仍须加收”的冬季往来烟台以北各地的邮件,应是指冬季经由陆路邮班寄递者。因此,封上多贴的2分邮资,是为支付经冬季陆路差班邮路的国内邮资。如是经海路寄递,是无须再加贴国内邮资的。
综上所述,判断封片是否为经冬季陆路寄递,有两点需注意的,一是邮资,有否加贴国内邮资部分,二是看天津上海间的邮程,海路只需3—4天左右即可到达,一般不超过8天。由陆路差班邮路寄递的规定时间为12天(当时之邮政文件有记载最快者也在10天以上)。因此,林兄贴上的这件封,多贴了4分邮资,原应该是为支付陆路邮资所用,但从天津上海间的寄递时间来看,只用了5天,当仍是走海路,而非冬季之陆路邮程。如这种情况的目前所见的还算稍多,多贴了国内邮资部分,但却未走陆路邮程。我想关于1899年之冬季邮路的争议,也正是因为这一点。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7-29 22:12

继续来学习一下,我只关心海关邮政时期的,国家邮政的没注意〉
作者: 卢长春    时间: 2008-7-29 22:15

谢谢各位。学习了。
作者: 风青    时间: 2008-7-29 22:25

這是冬季邮封沒錯,但多主要是由北方郵贴的2分邮路並不是用来支付经这条陆路的邮资,因不管利用水路或陆路,政處所寄往國外,都需加繳納國內的邮资,由國外寄往中國北方郵政處所,需向收件人收取國內的邮资所以冬季邮路的選擇,與冬季邮资無關,主要是以中國北方郵政處所寄出或投遞為依據。

以上这几句话不太明白,请林先生解释一下,什么时段北方邮局寄国外要交纳国内邮资?北方邮局都指什么范围? 为何我见到大部分北方封都没有另收费?
作者: liyunxiao    时间: 2008-7-29 23:35

林先生所说的为海关邮政时期的情况。这种情况在1897年后(国家邮政时期)即已有所改变,不再加收国内邮资(印刷物等重类函件寄至内地不通轮船、火车各地者,也须向收件人补收国内邮资,直至1914年9月1日我国加入邮政联盟后,始予停收)。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7-29 23:38

原来如此,继续学习
作者: 卢长春    时间: 2008-7-29 23:40

谢谢李先生详细讲解。
作者: lcm1595    时间: 2008-7-29 23:49

 1899 大清郵政章程第五章內,
北方之北京。天津。牛莊三處。於冬季封河時。往來外國之信件等類。除已入郵會各國資費外。尚須加付中國境內郵政處所之資費。

(意即由北京。天津。牛莊三處經轉的郵件)
作者: lcm1595    时间: 2008-7-29 23:58

 23楼李先生所说剛好相反,
李先生所说的才是海关邮政时期的情况,即加收国内邮资是用来支付经这条陆路的邮资

这种情况在1897年后(国家邮政时期)即已有所改变,此国家邮政时期的改变,就是我所提北方郵政處所寄往國外,無論水路或陸路都需加繳納國內的邮资,由國外寄往中國北方郵政處所,需向收件人收取國內的邮资所以冬季邮资冬季邮路的選擇無關,而是以中國北方郵政處所寄出或投遞為依據。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7-30 0:23:01编辑过]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8-7-30 00:28

以下是引用lcm1595在2008-7-29 23:58:55的发言:
 23楼李先生所说剛好相反,
李先生所说的才是海关邮政时期的情况,即加收国内邮资是用来支付经这条陆路的邮资

这种情况在1897年后(国家邮政时期)即已有所改变,此国家邮政时期的改变,就是我所提北方郵政處所寄往國外,無論水路或陸路都需加繳納國內的邮资,由國外寄往中國北方郵政處所,需向收件人收取國內的邮资所以冬季邮资冬季邮路的選擇無關,而是以中國北方郵政處所寄出或投遞為依據。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7-30 0:06:17编辑过]

如沒誤解,純是北方郵界對進出口郵件在冬季時的國內投遞附加郵費。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7-30 0:29:16编辑过]


作者: liyunxiao    时间: 2008-7-30 00:36

QUOTE:
以下是引用lcm1595在2008-7-29 23:49:26的发言:
 1899 大清郵政章程第五章內,
北方之北京。天津。牛莊三處。於冬季封河時。往來外國之信件等類。除已入郵會各國資費外。尚須加付中國境內郵政處所之資費。

(意即由北京。天津。牛莊三處經轉的郵件)

“冬季封河”时,意指走陆路差班邮路,“尚须加付中国境内邮政处所之资费”,这也是我表达的意思啊。可能是我文字水平差,没能表达清楚。我是最怕写这些文字的,通常能抄就抄的。
在1897年前(海关邮政),冬季封河时,就只有陆路差班邮路一条,因此,国际邮件无论寄出或是寄进,都须加收国内邮资部分(这话也须加注条件才能说得准确:就地投送的不加,如寄达地为上海者)。1897年后,“1897年冬邮政官局自办烟台与北戴河间水运邮路后,所有上海与北方各局互寄的印刷品、包裹等重类邮件,改交水路运输。北戴河与北京、天津间则由铁路运输。经此改道后,上海至天津间的互递邮件,原需约12天方可到达的,现只需5天可到,且成本低廉。试办两年后,成效显著,在1898年冬,则不论轻件、重件,所有的冬季邮件,都交由该水路运输了。
在试办两年期间,冬季封河后,天津上海间就有两条邮路,经海路者无须加收国内邮资,经陆路差班邮路(即所谓的冬季邮路,请注意这点,我和林先生的意见相拐可能就是这“冬季邮路封”和“冬季邮资封”的定义不统一引起的,这是我刚刚想到的。)则须加收国内邮资。进口函件也同样。


作者: lcm1595    时间: 2008-7-30 00:38

  如沒誤解,純是北方郵界對進出口郵件在冬季時的國內投遞附加郵費。

有此意味,因此官方英文稱為WINTER MAIL SERVICE.

作者: liyunxiao    时间: 2008-7-30 00:46

QUOTE:
以下是引用lcm1595在2008-7-30 0:38:04的发言:
  如沒誤解,純是北方郵界對進出口郵件在冬季時的國內投遞附加郵費。

有此意味,因此官方英文稱為WINTER MAIL SERVICE.

那也是要走陆路差班邮路时才须加收的附加邮费,因为组织这条邮路费用甚巨,路途艰难(若要细说有长了,我虽是抄的但翻书打字也很费时间,就偷懒了),所以要额外加收国内邮资部分(也就田兄说的附加邮费了)。若是走烟台与北戴河间水运邮路,北戴河冬季是并不封冻的,在从北戴河海运到上海,就不需要加收附加邮费了。而我所谓的冬季邮路封,则仅限于由陆路差班邮递。


作者: lcm1595    时间: 2008-7-30 00:53

 按1899 大清郵政章程
北方之北京。天津。牛莊三處。於冬季封河時。往來外國之信件等類。除已入郵會各國資費外。尚須加付中國境內郵政處所之資費。

只講明由
北方郵政處所寄往國外,須加付中國境內郵政處所之資費。並未說何郵路要加国内邮资,何郵路不要加国内邮资。

作者: liyunxiao    时间: 2008-7-30 00:56

1897年后的冬季天津港封港后的邮件寄递情况,如结合1897年和1898年的实寄封片来看就很清楚了。只从文字上来讨论,又或许存在各自对定义理解的不同,实在是很难说清楚的。
作者: liyunxiao    时间: 2008-7-30 00:59

QUOTE:
以下是引用lcm1595在2008-7-30 0:53:16的发言:
 按1899 大清郵政章程
北方之北京。天津。牛莊三處。於冬季封河時。往來外國之信件等類。除已入郵會各國資費外。尚須加付中國境內郵政處所之資費。

只講明由
北方郵政處所寄往國外,須加付中國境內郵政處所之資費。並未說何郵路要加国内邮资,何郵路不要加国内邮资。

那就是你我对这“1899大清邮政章程”中的这段话的理解不同了,呵呵。


作者: lcm1595    时间: 2008-7-30 01:06

  這段更清楚表示不是走陆路差班邮路时才须加收的附加邮费,在从北戴河海运到上海,就不需要加收附加邮费了。
而是北方郵政處所寄往國外,或水路或陸路均須加付中國境內郵政處所之資費
冬季
加收的附加邮费,不是依據水路或陸路,而是依據寄收地決定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7-30 1:18:44编辑过]


作者: alainfang    时间: 2008-7-30 07:25

QUOTE:
以下是引用lcm1595在2008-7-30 1:06:22的发言:
  這段更清楚表示不是走陆路差班邮路时才须加收的附加邮费,在从北戴河海运到上海,就不需要加收附加邮费了。
而是北方郵政處所寄往國外,或水路或陸路均須加付中國境內郵政處所之資費
冬季
加收的附加邮费,不是依據水路或陸路,而是依據寄收地決定的。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30p.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7-30 1:18:44编辑过]

铁证如山呀!

不过有这种实物的例子吗?
我指的实物应该是这样的
冬季从北方邮寄到国外,贴了一般邮资(没有加冬季邮资),然后走的是水路,然后销欠资戳.如果有这种实物就说明这不仅是写在章程中,实际上也这么干了.
反过来,如果有实物冬季从北方邮寄到国外,贴了一般邮资(没有加冬季邮资),然后没有销欠资戳,那么就说明这个章程并没有严格的执行.
继续学习


作者: lcm1595    时间: 2008-7-30 08:33

 是否有冬季从北方邮寄到国外,贴了一般邮资(没有加冬季邮资),然后走的是水路,然后销欠资戳.
因個人僅收集火車郵局類,見識有限,還望這時期專家指點!
個人所見二件1900火車郵局封走海路,都有加冬季邮资,我那件封面有註明 by steamer,也乖乖加冬季邮资。
作者: alainfang    时间: 2008-7-30 09:12

QUOTE:
以下是引用lcm1595在2008-7-30 8:33:12的发言:
 是否有冬季从北方邮寄到国外,贴了一般邮资(没有加冬季邮资),然后走的是水路,然后销欠资戳.
因個人僅收集火車郵局類,見識有限,還望這時期專家指點!
個人所見二件1900火車郵局封走海路,都有加冬季邮资,我那件封面有註明 by steamer,也乖乖加冬季邮资。

问题是您这种加了冬季邮资的不能算铁证呀.因为如果没有冬季邮资,别人多贴1分,邮局也不会不高兴是吧.不过我是支持您的观点,其实是支持您拿出来的铁证.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7-30 09:14

不错,这样的讨论很有益,支持。
我只有一件这类邮品。
作者: alainfang    时间: 2008-7-30 09:19

QUOTE:
以下是引用麦国培在2008-7-30 9:14:50的发言:
不错,这样的讨论很有益,支持。
我只有一件这类邮品。

比我们两讨论狼熊的有趣多了.不过我觉得我太刁,给林先生出来一个难题.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7-30 09:21

QUOTE:
以下是引用alainfang在2008-7-30 9:19:49的发言:

比我们两讨论狼熊的有趣多了.不过我觉得我太刁,给林先生出来一个难题.

也不会,邮史研究中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所以才要全面认识和了解,如果仅限一面,就会很局限甚至闭塞和误导自己。


作者: alainfang    时间: 2008-7-30 09:27

QUOTE:
以下是引用麦国培在2008-7-30 9:21:11的发言:

也不会,邮史研究中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所以才要全面认识和了解,如果仅限一面,就会很局限甚至闭塞和误导自己。

我发现和田先生讨论最有趣.林先生太斯文.我和田先生比较投缘,都是大嗓门.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7-30 10:01

那也是,主要是林医师精通医理,知道大嗓门会影响声带,影响健康。[em63]
作者: alainfang    时间: 2008-7-30 10:19

QUOTE:
以下是引用麦国培在2008-7-30 10:01:37的发言:
那也是,主要是林医师精通医理,知道大嗓门会影响声带,影响健康。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医生集邮多有成果,林医生,还有香港那位鼎鼎大名的陈医生.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7-30 10:57

QUOTE:
以下是引用alainfang在2008-7-30 10:19:46的发言:

医生集邮多有成果,林医生,还有香港那位鼎鼎大名的陈医生.

还有未来的方医生,专医邮学奇难杂症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8-7-30 11:01

以下是引用alainfang在2008-7-30 9:27:38的发言:

我发现和田先生讨论最有趣.林先生太斯文.我和田先生比较投缘,都是大嗓门.

方Sir!我大聲唔係代表我冇禮貌!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7-30 14:10

QUOTE:
以下是引用edward在2008-7-30 11:01:04的发言:

方Sir!我大聲唔係代表我冇禮貌!

你用上海话说比较好些。


作者: lcm1595    时间: 2008-7-30 14:26

&nbsp; 其實1897- 1901的冬季資費,因之前的海关邮政,確實是因陆路差班邮路而產生,所以會使人誤以為1897- 1901的冬季資費,也是陆路才要加收国内邮资,水路則不要加收国内邮资,我查看水原先生的華郵集錦,也只發現兩件1897- 1901的冬季資費封,且都是水路加收符合国内邮资,但連水原先生也未了解此情況,一件還註明是overpaid,目前我見這4件都是水路加收符合国内邮资,不多也不短少,可見1897- 1901的冬季資費,確實有實施,但是否有嚴格執行,就靜待更多的發現來判斷。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7-30 14:27

很特别和很有意思的资料。
海关时期的资料反而比较详尽,具体可看《天津邮政史料》一书/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8-7-30 14:35

以下是引用lcm1595在2008-7-30 14:26:31的发言:
  其實1897- 1901的冬季資費,因之前的海关邮政,確實是因陆路差班邮路而產生,所以會使人誤以為1897- 1901的冬季資費,也是陆路才要加收国内邮资,水路則不要加收国内邮资,我查看水原先生的華郵集錦,也只發現兩件1897- 1901的冬季資費封,且都是水路加收符合国内邮资,但連水原先生也未了解此情況,一件還註明是overpaid,目前我見這4件都是水路加收符合国内邮资,不多也不短少,可見1897- 1901的冬季資費,確實有實施,但是否有嚴格執行,就靜待更多的發現來判斷。

精彩!掃盲。
作者: lcm1595    时间: 2008-7-30 17:59

  經審閱“大圓戳探索(1897-1913)”一書,關於1897- 1901於冬季封河時期,由北方郵政處所寄往國外,計有8件,皆由水路至上海,8件全部加貼中國境內郵政處所之資費,並未有沒加貼中國境內郵政處所資費之件,其中甚至有件印刷品,也加貼中國境內郵政處所之資費。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8-7-30 19:26

以下是引用麦国培在2008-7-30 14:10:59的发言:

你用上海话说比较好些。

方Sir!我大聲唔係代表我冇禮貌!唔該亞麥生幫吓手,將呢啲紅色句轉成上海話,唔該哂!
作者: alainfang    时间: 2008-7-30 20:31

QUOTE:
以下是引用edward在2008-7-30 19:26:03的发言:

方Sir!我大聲唔係代表我冇禮貌!唔該亞麥生幫吓手,將呢啲紅色句轉成上海話,唔該哂!

这几句话我还能看懂,不用翻译.您老可要保护嗓子,下次给您邮寄一点润喉的药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8-7-30 21:03

以下是引用alainfang在2008-7-30 20:31:12的发言:

这几句话我还能看懂,不用翻译.您老可要保护嗓子,下次给您邮寄一点润喉的药

唔該喎!又有著數攞...哈哈!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7-30 21:39

都是高手,进来修练一下
作者: liyunxiao    时间: 2008-7-31 14:21

稍加思索及多找些这类实寄封就能找出真实情况了。其实林先生提供的这份扫描资料是描述有误,而且类似的这类“中文”资料上,描述有些差别是正常的,如多找些同类之资料对比,也就能发现相互的矛盾处。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7-31 14:23

QUOTE:
以下是引用liyunxiao在2008-7-31 14:21:21的发言:
稍加思索及多找些这类实寄封就能找出真实情况了。其实林先生提供的这份扫描资料是描述有误,而且类似的这类“中文”资料上,描述有些差别是正常的,如多找些同类之资料对比,也就能发现相互的矛盾处。

其实在读邮史资料的时候,很有感慨,同一份英文文件,中译的误差却天和地之别,只要对过海关邮政史料的人都会有这个感觉,如果是不重要的问题可以忽略,如果是重要的问题那就惨了,根本不知信那个。


作者: lcm1595    时间: 2008-7-31 16:02

以下是引用liyunxiao2008-7-31 14:21:21的发言:
稍加思索及多找些这类实寄封就能找出真实情况了。其实林先生提供的这份扫描资料是描述有误,而且类似的这类“中文”资料上,描述有些差别是正常的,如多找些同类之资料对比,也就能发现相互的矛盾处。



你如何判斷这份扫描资料是描述有误,
那已找出來的十餘件1897- 1901的冬季封河時,由北方郵政處所寄往國外,經水路至上海,每件都有加貼符合国内邮资,又將如何解釋?都是溢貼嗎?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7-31 16:05:50编辑过]


作者: 风青    时间: 2008-7-31 22:53

如果是大清邮政章程的原件, 描述是不会错的, 错的只是现代人对文言文的的理解,我读了几遍,认为确实是林先生表达的意思.
作者: lcm1595    时间: 2008-7-31 23:18

&nbsp;是大清邮政章程的原件複印,再以複印件原件印刷,不是重新排版印刷的,所以等於原件的原文字。
作者: alainfang    时间: 2008-8-1 03:17

QUOTE:
以下是引用liyunxiao在2008-7-31 14:21:21的发言:
稍加思索及多找些这类实寄封就能找出真实情况了。其实林先生提供的这份扫描资料是描述有误,而且类似的这类“中文”资料上,描述有些差别是正常的,如多找些同类之资料对比,也就能发现相互的矛盾处。

?李兄这么说的话,就需要拿出英文原文来大家读一读了。实寄封方面大家都能够有支持的例子。林先生也有加贴冬季邮资然后走水路的实寄封。再说,实际的情况,和政府的公告有区别,可能是执行上的问题。就象也有没有销戳的邮件存世,难道我们就认为寄信从来不需要削戳?
作者: lcm1595    时间: 2008-8-1 07:57

“  1899 大清郵政章程”原本就是中文版,並非由英文本翻譯的,所以不存在有翻譯的問題。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8-1 8:09:38编辑过]


作者: lcm1595    时间: 2008-8-1 08:06

  之前 於58楼提及『已找出來的十餘件1897- 1901的冬季封河時,由北方郵政處所寄往國外,經水路至上海,每件都有加貼符合国内邮资』,這些實寄例在“華郵集錦 7”和“大圓戳探索(1897-1913)”二書都有圖片,可自行參 閱比對。

作者: alainfang    时间: 2008-8-1 08:08

QUOTE:
以下是引用lcm1595在2008-8-1 7:57:47的发言:
“  1899 大清郵政章程”原本就是中文版,並非由英文本翻譯的,所以不會有翻譯的問題。

大清邮政的文件不都是英文的吗?不懂.


作者: alainfang    时间: 2008-8-1 08:11

QUOTE:
以下是引用lcm1595在2008-8-1 8:06:33的发言:
  之前 於58楼提及『已找出來的十餘件1897- 1901的冬季封河時,由北方郵政處所寄往國外,經水路至上海,每件都有加貼符合国内邮资』,這些實寄例在“華郵集錦 7”和“大圓戳探索(1897-1913)”二書都有圖片,可自行參 閱比對。

说实在的,您已经很有力的证明了您的观点,其实现在应该等待反方的证据


作者: lcm1595    时间: 2008-8-1 08:17

 “  1899 大清郵政章程”是官方印製公開販賣給公眾的,不是內部往來公文,所以印製中文版。
後也印
製英文版供外籍人士使用,英文版取名為“POSTAL GUIDE”。

作者: alainfang    时间: 2008-8-1 08:36

QUOTE:
以下是引用lcm1595在2008-8-1 8:17:36的发言:
 “  1899 大清郵政章程”是官方印製公開販賣給公眾的

林先生,这书现在那里有买?应该值得一读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8-1 08:51

QUOTE:
以下是引用alainfang在2008-8-1 8:36:22的发言:

林先生,这书现在那里有买?应该值得一读

我有《大清邮政代办管供事规则(华英合璧)》,影印本,中英文对照,欢迎购买,
大16开,100克单面精装印刷,全书厚3.5公分,重近1.5公斤,精印500本,此书对考证邮史、研究邮学将提供参考及左证作用,优惠价138元/本。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8-1 08:54

QUOTE:
以下是引用lcm1595在2008-7-31 23:18:35的发言:
 是大清邮政章程的原件複印,再以複印件原件印刷,不是重新排版印刷的,所以等於原件的原文字。

这种就不会有错,我说的那种是利用海关英文文件翻译的,总之曾对比过,同一号文件,官方翻译过的意思居然相差十万八千里,实在令人迷惘。


作者: lcm1595    时间: 2008-8-1 09:04

  “  1899 大清郵政章程”中文版,是台灣 郵政總局1984景印發行,當時售價NT35,不知是否尚有存書,您可問一問。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8-1 09:07

据我所知是早已售缺。
作者: alainfang    时间: 2008-8-1 09:15

QUOTE:
以下是引用lcm1595在2008-8-1 9:04:54的发言:
  “  1899 大清郵政章程”中文版,是台灣 郵政總局1984景印發行,當時售價NT35,不知是否尚有存書,您可問一問。

谢谢林兄,下次看到注意一下,才台币35很便宜呀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8-1 09:19

QUOTE:
以下是引用alainfang在2008-8-1 9:15:03的发言:

谢谢林兄,下次看到注意一下,才台币35很便宜呀

看来我的推销生意失败了![em53]


作者: alainfang    时间: 2008-8-1 09:20

QUOTE:
以下是引用麦国培在2008-8-1 9:19:16的发言:

看来我的推销生意失败了!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您买多少?我有兴趣听一听?


作者: lcm1595    时间: 2008-8-1 09:23

QUOTE:
以下是引用麦国培在2008-8-1 9:07:48的发言:
据我所知是早已售缺。

因只印2000冊。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8-1 09:24

我没有,我只是推荐了另一本给你,你没看到吗?
作者: alainfang    时间: 2008-8-1 11:47

QUOTE:
以下是引用麦国培在2008-8-1 8:51:45的发言:

我有《大清邮政代办管供事规则(华英合璧)》,影印本,中英文对照,欢迎购买,
大16开,100克单面精装印刷,全书厚3.5公分,重近1.5公斤,精印500本,此书对考证邮史、研究邮学将提供参考及左证作用,优惠价138元/本。

帮我留一本,等您下次那个严先生的书出来后,我一起给您结账,寄上海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8-1 11:49

QUOTE:
以下是引用alainfang在2008-8-1 11:47:16的发言:

帮我留一本,等您下次那个严先生的书出来后,我一起给您结账,寄上海

好的,我又向密西西里走近了一步


作者: alainfang    时间: 2008-8-1 12:04

QUOTE:
以下是引用麦国培在2008-8-1 11:49:53的发言:

好的,我又向密西西里走近了一步

啥意思?现在麦会越来越高深了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8-1 13:42

QUOTE:
以下是引用alainfang在2008-8-1 12:04:24的发言:

啥意思?现在麦会越来越高深了

和你去密西西里岛跳草裙舞的机票钱又多了。[em77][em77][em77][em77][em77]


作者: 卢长春    时间: 2008-8-1 22:23

QUOTE:
以下是引用麦国培在2008-8-1 13:42:28的发言:

和你去密西西里岛跳草裙舞的机票钱又多了。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估计得推销许多年的书后才能去那了。哈哈。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8-1 22:29

QUOTE:
以下是引用卢长春在2008-8-1 22:23:38的发言:

估计得推销许多年的书后才能去那了。哈哈。

慢慢等嘛。方兄老掉牙再跳不是更好玩?


作者: 卢长春    时间: 2008-8-1 22:48

QUOTE:
以下是引用麦国培在2008-8-1 22:29:53的发言:

慢慢等嘛。方兄老掉牙再跳不是更好玩?

哈哈,希望到时能把那跳舞的照片也发上来。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8-1 22:49

那是当然了
作者: 卢长春    时间: 2008-8-1 22:54

QUOTE:
以下是引用麦国培在2008-8-1 22:49:11的发言:
那是当然了

希望能快点赚钱,早日去那岛,早发照片。来个二位的“密西西里岛某某日邮记”。


作者: liyunxiao    时间: 2008-8-3 12:31

实在懊恼,打了500多字,不小心把窗口给关掉。白费了一个多小时。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8-8-3 12:33

以下是引用liyunxiao在2008-8-3 12:31:05的发言:

实在懊恼,打了500多字,不小心把窗口给关掉。白费了一个多小时。

我亦曾有此經驗,所以在電郵軟件上寫,然後才貼過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8-3 12:33:36编辑过]


作者: liyunxiao    时间: 2008-8-3 13:27

林先生所引之章程当然是货真价实的,我是说这章程中的文字意思描述有误,因为清代之邮政文件都是以英文为准的,这章程是中文的(虽然也只有中文),但跟实际意思有不符也是正常的,可以认为这章程很有参考价值,但不能完全将其作为准则。
将我的意思再总结:一、1897年冬季,邮政官局自办烟台与北戴河间水运邮路后,所有上海与北方各局互寄的印刷品、包裹等重类邮件,改交水路运输。轻件则仍是走冬季陆路邮路。(这期间从北方寄出的国际信件仍是多见加贴2分国内邮资,并走陆路寄出(此即我所说的冬季邮路封)。林先生举的《大圆戳》一书中的例子,我翻看了前面的几个封,其中加贴2分国内邮资的,并非如林先生所说的走水路,而是走陆路(天津上海间邮程12天以上)的真正的冬季陆路邮路封。)
二、试办两年后,成效显著,在1898年冬,则不论轻件、重件,所有的冬季邮件,都交由该水路运输了。(从我查到的这段资料来看,稍微有些矛盾。“试办两年后”,则“1898年冬季”应仍在“试办”中。从期间的实寄封来看,轻件(信函类)仍有较多是经冬季陆路邮路寄递的,也有较多已由水路运输。这期间加贴了2分国内邮资的封较多,但并非都是必须的。如走水路到上海的,则多贴的2分邮资只能认为是寄件人自愿多贴(或许习惯的原因(30多年的习惯了),或许因为这条邮路在这期间并没有停顿,寄件人也不知会走哪条邮路)。再如同样在《大圆戳》一书63页中,刘公岛寄英国封,贴10分邮资,烟台到上海间用时4天,系走水路,并无加贴2分国内邮资,也并不做欠资处理。)
三、1899年冬季,这期间之邮件已很少经冬季陆路邮路寄递了。目前存世的这期间的北方寄出的国际封应该不少,多贴2分国内邮资的封已是不多见,在不多的几件封里,大多又是寄件人的自愿多贴(因为这条冬季邮路在邮政文件中似有规定至02年10月10日停办),只有极少数才是真正经冬季陆路邮路寄递的。如林先生原来贴上的那封即是走水路的,2分邮资属溢贴。
四、所谓的冬季邮路封,不能仅看是否多贴了2分国内邮资,更关键的是要看天津上海间的邮程。如从邮程看是走水路的,则多贴的2分邮资只能认为是寄件人的自愿多贴,或是将它看做是这条冬季邮路的影响。
五、在1897年以前,冬季天津港封冻,邮件就只能走陆路运输一条邮路,这条邮路系承包给私人胡永安办理,由人力差班运输,费用从当时的有关资料记载来看,要维持这样一条邮路的花费,相对于当时的邮政收入来说,是可用巨大来形容的。因此,自海关时期开始,每临冬季,海路停闭,改由陆路差班运输后,北方局所寄国外邮件尚需加贴国内邮资的原因就在于此。在冬季开办了海路运输后,在支付了国际邮资后,是没有理由再加贴国内邮资部分的。因此,林先生所说的无论水、陆路寄递,都须加贴2分国内邮资,我认为是于理不合的,这也是我认为先生所引章程语意不合的原因之一。
六、在清末的相关邮政通札中记载:189711日起往来国外信函不再加收国内邮资,但冬季往来烟台以北各地者,仍须加收,加收至19021010日始停收。我认为这里红字的语意也是不通的,此中说明“仍须加收”的冬季往来烟台以北各地的邮件,应是指冬季经由陆路邮班寄递者。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8-3 13:54

继续进来学习和了解,我们需要这种探究的精神。
作者: liuyuan    时间: 2008-8-3 15:28

QUOTE:
以下是引用lcm1595在2008-7-30 14:26:31的发言:
  其實1897- 1901的冬季資費,因之前的海关邮政,確實是因陆路差班邮路而產生,所以會使人誤以為1897- 1901的冬季資費,也是陆路才要加收国内邮资,水路則不要加收国内邮资,我查看水原先生的華郵集錦,也只發現兩件1897- 1901的冬季資費封,且都是水路加收符合国内邮资,但連水原先生也未了解此情況,一件還註明是overpaid,目前我見這4件都是水路加收符合国内邮资,不多也不短少,可見1897- 1901的冬季資費,確實有實施,但是否有嚴格執行,就靜待更多的發現來判斷。

看了5页帖子,对这段邮史更增加了认识.
原根据《红印花邮票》邮政事物总论等书认为是冬季陆路邮件才适用,现在看到林老师的观点,或许说明我们的原先认识是有偏差的。其实名家也是看资料,著名的集邮家也可能得出有偏差的结论,水源的overpaid很容易理解。我们的讨论可以还历史以本来面目。
另外这样的封很少见。越晚的越难找,所以实例不好找。


作者: liyunxiao    时间: 2008-8-3 15:51

我在88楼中的第五点差不多就是原来的认识,要说修正原先的认识仅凭这中文章程还是不足的,就算不说于理合不合,就是存世封来说,在1898年冬季和1899年冬季从北方寄出的国际邮件只贴10分邮资的封还是挺多的,而不是如林先生所说的全是加贴2分邮资的。1899年冬季者恐怕贴12分的反而少见。
另“越晚的越难找”的说法不对,如是象林先生说的不论水、陆路邮件都需加贴2分冬季邮资,应该是“越晚越好找”,因为我们都知道,在清代国家邮政成立后之几年,“越晚”信件数量越多。“越晚的越难找”正是说明了原来认识的不错。


作者: lcm1595    时间: 2008-8-3 18:03

 刘公岛寄英国封,贴10分邮资,烟台到上海间用时4天,系走水路,并无加贴2分国内邮资,也并不做欠资处理。

刘公岛 並不在北方局所範圍。
作者: lcm1595    时间: 2008-8-3 18:21

 郵政通令第1號         1897年11月9日於北京

冬季郵運工作
‧‧‧‧‧‧‧‧‧
三.應注意以下主要規定:
‧‧‧‧‧‧‧‧‧
(二)經陸路或海路發往或發至北方的國際郵件,除需付國際資費外,還需加附國內郵資。
‧‧‧‧‧‧‧‧‧


以上非我自編,可查相關中英文文件比對,敘述有否
文字意思描述有误。

作者: lcm1595    时间: 2008-8-3 19:17

 在88楼中的第五点→在冬季开办了海路运输后,在支付了国际邮资后,是没有理由再加贴国内邮资部分的。

以現代的眼光看
現代秦皇島的轉運,當然是没有理由再加贴国内邮资部分的
若以1897-1901時的狀況,
想像秦皇島是如何轉運,再判斷是否有没有理由再加贴国内邮资部分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8-3 20:36:54编辑过]


作者: lcm1595    时间: 2008-8-3 19:35

在清代国家邮政成立后之几年,“越晚”信件数量越多,沒錯。
但你忽略1901冬季是什麼狀況,1902冬季就沒有了。
作者: 卢长春    时间: 2008-8-3 22:50

QUOTE:
以下是引用lcm1595在2008-8-3 19:35:32的发言:
在清代国家邮政成立后之几年,“越晚”信件数量越多,沒錯。
但你忽略1901冬季是什麼狀況,1902冬季就沒有了。

不知道1901年冬季发生了什么事情?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8-8-3 22:54

以下是引用卢长春在2008-8-3 22:50:48的发言:

不知道1901年冬季发生了什么事情?

全球暖化?...哈哈
作者: 卢长春    时间: 2008-8-3 22:58

QUOTE:
以下是引用edward在2008-8-3 22:54:08的发言:

全球暖化?...哈哈

那是近来才提出的吧。如果1901年是“最后”的“冬季邮班”,那此年此时信件应不少吧。——瞎问的,见笑。


作者: lcm1595    时间: 2008-8-4 08:26

 1901.11.23
第54號郵政通告

冬季郵件運輸
‧‧‧‧‧‧‧‧‧‧
二、‧‧‧‧‧‧因此,今年封河期不再安排上海天津間取道鎮江的陸路運輸。
‧‧‧‧‧‧‧‧‧‧

所以實際1901就沒有天津鎮江的陸路郵路,並不是1902才沒有;既然1901就無冬季天津鎮江陸路郵路,為何還加收1年(1901)的冬季資費,至1902才取消冬季郵資?

取消冬季郵資並不是由於取消冬季天津鎮江陸路郵路的關係,而是另有其因。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8-4 8:33:47编辑过]


作者: alainfang    时间: 2008-8-4 08:33

继续关注.不过就我的理解,李先生没有给出足够的证据




欢迎光临 华邮网 (http://www.p1878.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