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一页一页的看完了。这故事只能发生在美国了。在美国发生这种事情不算啥稀奇事。可是我。。。想哭
白文彦
No.1 Taiyuan St.Post Office,Shenyang,110001,P.R.C
PayPal&Alipay:baiyuyu2006@yahoo.ca

TOP

不过很难仿到张大千仿石涛的水平。呵呵
白文彦
No.1 Taiyuan St.Post Office,Shenyang,110001,P.R.C
PayPal&Alipay:baiyuyu2006@yahoo.ca

TOP

又有新的了,继续听。继续支持!
卢长春 发表于 2011-5-13 00:07

那楼上是在藐视我们大千先师了?呵呵呵。
白文彦
No.1 Taiyuan St.Post Office,Shenyang,110001,P.R.C
PayPal&Alipay:baiyuyu2006@yahoo.ca

TOP

好帖,帮顶。
白文彦
No.1 Taiyuan St.Post Office,Shenyang,110001,P.R.C
PayPal&Alipay:baiyuyu2006@yahoo.ca

TOP

红印花就是红印花。
白文彦
No.1 Taiyuan St.Post Office,Shenyang,110001,P.R.C
PayPal&Alipay:baiyuyu2006@yahoo.ca

TOP

本帖最后由 加国过客 于 2011-5-20 00:04 编辑
红印花我倒碰过个天漏
可惜
麦国培 发表于 2011-5-18 09:16

男子汉大豆腐不能流泪,有道是男儿有泪不轻弹。凭着麦会今天的阵势,以后机会何止万千。
白文彦
No.1 Taiyuan St.Post Office,Shenyang,110001,P.R.C
PayPal&Alipay:baiyuyu2006@yahoo.ca

TOP

相比较,还是周博士的书,王丰铨译的那本比较好呢?谢谢指教。
白文彦
No.1 Taiyuan St.Post Office,Shenyang,110001,P.R.C
PayPal&Alipay:baiyuyu2006@yahoo.ca

TOP

有本叫做“SHANGHAI”的关于工部大龙的书,出版于1895年,著者也非常有名,估计是关于工部的最早的一本专著了。这本书刚刚在过去的香港某拍卖行有拍,不知价几何了?
白文彦
No.1 Taiyuan St.Post Office,Shenyang,110001,P.R.C
PayPal&Alipay:baiyuyu2006@yahoo.ca

TOP

真好,喜欢,欣赏,遗憾,怀念。
白文彦
No.1 Taiyuan St.Post Office,Shenyang,110001,P.R.C
PayPal&Alipay:baiyuyu2006@yahoo.ca

TOP

本帖最后由 加国过客 于 2011-8-24 11:27 编辑
Livingston是1970年代最有名气的中国邮商。

其公司和周炜良就职的Johns Hopkins 大学在同一城市。
大龙 发表于 2011-8-22 00:47

没看懂,LI先生是中国人,还是经营中国票的邮商?否则何以称中国邮商?
咬文嚼字,
白文彦
No.1 Taiyuan St.Post Office,Shenyang,110001,P.R.C
PayPal&Alipay:baiyuyu2006@yahoo.ca

TOP

印象中上海大龙旧票仅存世250枚左右,比起大龙封及红印花封,更为罕少。不知是否记忆准确?
白文彦
No.1 Taiyuan St.Post Office,Shenyang,110001,P.R.C
PayPal&Alipay:baiyuyu2006@yahoo.ca

TOP

回复 664# 大龙
印象中的确是250枚左右,不知何故并没听说有实寄封存世?或许年代太久远的缘故???
白文彦
No.1 Taiyuan St.Post Office,Shenyang,110001,P.R.C
PayPal&Alipay:baiyuyu2006@yahoo.ca

TOP

本帖最后由 加国过客 于 2011-10-10 08:01 编辑
早在1865年发行中国第一套邮票时, 距黑便士发行时间仅25年, 估计当时集邮的人, 是极个别的.

靠卖邮票赚 ...
大龙 发表于 2011-10-10 01:55

假设大龙先生所说为正确,何以工部大龙旧票存世200枚左右之少(信封并未闻有存世记录)?只有一个可能就是1865年代集邮人士非常少,非常少。
不知黑等便士邮票新旧票存世量多大?,但即使这样,对25年后发行于遥远之东方大国邮票,肯关注之西方集邮人士也一定不会多的。
但是15年不到的大龙一次票发行,却留下相对多的信封和新票(更逞论旧票)。
是否是1865-1880年这15年是西方世界集邮风气之崛起期(当时集龙头票相信不会有中国人)或者说第一个高峰期(或第一个高峰期之其中一段时间)?
白文彦
No.1 Taiyuan St.Post Office,Shenyang,110001,P.R.C
PayPal&Alipay:baiyuyu2006@yahoo.ca

TOP

谢谢大龙兄耐心解释,
白文彦
No.1 Taiyuan St.Post Office,Shenyang,110001,P.R.C
PayPal&Alipay:baiyuyu2006@yahoo.ca

TOP

方版主, 讲不过您.

我并没说, 1865年上海没有集邮. 但如果有, 肯定不是普遍现象.

即使在欧洲, 1865年 ...
大龙 发表于 2011-10-11 07:37

学到了,原来上海工部大龙有一剪片存世。
史载1878年3分银,即一平信邮资差不多可以买4斤猪肉,不可谓不贵耶。
白文彦
No.1 Taiyuan St.Post Office,Shenyang,110001,P.R.C
PayPal&Alipay:baiyuyu2006@yahoo.ca

TOP

孰对孰非不重要,重要的参与探讨,得出真知灼见。不是说真理愈辩愈明么,
白文彦
No.1 Taiyuan St.Post Office,Shenyang,110001,P.R.C
PayPal&Alipay:baiyuyu2006@yahoo.ca

TOP

法国佬对上海大龙的使用,为何没有实寄封存世,新、旧票存世的比例,有其独特的见解
法国华邮协会内部 ...
parisiica 发表于 2011-10-12 08:20

不懂法文,
可否大致翻译一下,让大家也了解一下法国人如何看工部大龙旧票少,无实寄封存世之原因?
白文彦
No.1 Taiyuan St.Post Office,Shenyang,110001,P.R.C
PayPal&Alipay:baiyuyu2006@yahoo.ca

TOP

本帖最后由 加国过客 于 2011-10-12 21:06 编辑
如果811是从810上掉下来的,这就有问题了
大龙是如何印刷的?既然贴8分邮资,为何要剪开 ...
parisiica 发表于 2011-10-12 20:58


    上海大龙book.jpg
这是一本关于上海大龙的什么书?
M/R published in 1985, partI.
白文彦
No.1 Taiyuan St.Post Office,Shenyang,110001,P.R.C
PayPal&Alipay:baiyuyu2006@yahoo.ca

TOP

这是一本关于上海大龙的什么书?
M/R published in 1985, partI.
加国过客 发表于 2011-10-12 21:05


周伟良之上海大龙.jpg
请教大龙兄:
这是不是Dr Chow之上海大龙拍目?
谢谢
白文彦
No.1 Taiyuan St.Post Office,Shenyang,110001,P.R.C
PayPal&Alipay:baiyuyu2006@yahoo.ca

TOP

请教大龙兄:
这是不是Dr Chow之上海大龙拍目?
谢谢
加国过客 发表于 2011-10-12 21:12


livingston postage  stamp.jpg
这是不是Livingston之那本著名的上海大龙拍目?
白文彦
No.1 Taiyuan St.Post Office,Shenyang,110001,P.R.C
PayPal&Alipay:baiyuyu2006@yahoo.ca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