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近看刘广实--

近看刘广实            
邵 林
  

    有位大作家说过,写人难,写熟人更难。原话记不清了,但当我要写刘广实的时候,深切地体会到这真是经验之谈。首先就因为头绪纷繁,不知从何下笔。应编者之约,谨就想到的题目作如下介绍。

 

主客观条件与时代的造就

    人物,都是时代造就的。从集邮史的角度观察,一个地方的一个时期,都会出现少数杰出的领军人物。在上海,从我“听”到的历史说,20世纪初有李辉堂、朱世杰、陈复祥,接着是周今觉、张包子俊、陈志川……建国后,从我“见”到的现实说,以“文革”划界,前有钟笑炉,后来者就是刘广实了。

    过去常说,集邮需要有钱、有闲和有识。广实有识,勉强可说有闲,却并不有钱。广实有识。他先集书后集票的故事已为众所熟知。他集邮不久就悟到必须研究,于是先买邮刊来“充电”。也许是我孤陋寡闻、足迹不广,在境内从来还没有见过另一位集邮家拥有像他这样丰富的邮书,而且他买书是为了用而不是单纯的藏。他原就聪明睿智,生在书香门第,素来就有读书做学问的习惯,一旦获得了这些集邮典籍,再有高人点拨,更加博闻强记,很早就掌握了丰富的邮识。后来,我俩谈起学习写作的经过,原来走的都是“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的道路,而我们的《唐诗》便是以《邮乘》、《国粹》为代表的同类书刊。旧邮刊上的重要文章,他都曾熟读,而且牢记,甚至刊登在哪卷哪期至今还记得一清二楚。

    这里说的高人,即林霏开曾在“邮人剪影”专辑《承前启后刘广实》中所说的张赓伯、陈复祥和钟笑炉,一人而得三师。其实,广实谦恭好学,就我所知,不少老集邮家,都同他结成忘年的知己,已故的就有孙君毅、周煦良、陈湘涛、史济宏、王纪泽、张包子俊、崔显堂等,何况还有诸多健在的,亦师亦友,又何止三人。前辈苦于无人传承,发现可造之材,焉不倾其所知而授。钟笑炉将记述中国解放区邮票的手稿本交给广实,充分说明了广实正是前辈们心目中的可靠接班人。

    广实相对有闲。这里所说的“闲”是指可以不受集邮之外的琐事拖累。陈志川迷邮,抛弃了本该延续的学业;钟笑炉研邮,关闭了前店后坊名为“袜厂”的小百货商店;广实爱邮,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幸运地以发展集邮为业,得以全身心地投入上级布置的集邮工作和自由选题的集邮研究。在这样的状态下集邮,虽非“独此一家”,但在数以百万计的中国集邮队伍中,毕竟只属少数。

   广实的上代,都是知识分子,并不有钱。只是他当教授的父亲工资较高,在粮棉油糖都需凭证供应的年代,父子俩的“可支配收入”在平常百姓看来俨然是一个可羡的数字。不过,这些金钱若用于高水平的集邮大概只能换得第二流的珍邮,而以有限的费用能买到重要的邮品,关键还在于广实的邮识,用现在的话来说,或许也算是发挥了“节俭集邮”的精神。“文革”前夕是旧信封不大值钱的年代,现今的价格已较当时增长百倍乃至千倍有加。照这个比例折算,假定广实只以家庭可支配收入的十分之一来购买邮品,就相当于现在每年可有超过10万元钱可供集邮消费。当然,这只是一种虚拟的比照,实际上并没有这么理想。但广实确曾通过购买获得了现今价值不菲的邮品。邮识是前提,必需的资金则是后盾。

有钱、有闲和有识只是可能取得集邮成就的条件,但要达到广实那样的境界,不仅需要认真踏实的钻研精神、科学合理的思考方法,更重要的是还须具备高尚的人格和优秀的道德。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1-3 22:24:47编辑过]

何剑均 402号
微信号:hjj123123999

顶一下
何剑均 402号
微信号:hjj123123999

TOP

不知刘老近况如何?
麦国培 发表于 2009-7-31 21:28



    刘广实老师在家静养。
何剑均 402号
微信号:hjj123123999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