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巫族是是二战前对马来亚及新加坡人的旧称,”巫来油通话”,为华侨学习本地通用的马来语言提供方便,其中包括马来语和华族各种方言的不同通译对照版本。
“巫来油通话”收录了上世纪初本地有关天文、地理、数目、时令、房屋、器用、人伦、工匠、身体、疾病、绸布、颜料、菜菓、昆虫、鱼虾等不同类别的词汇。它成为今天我们间接认识当时本地社会生活状况一份材料,我们可以找到诸如海墘、旧年、礼拜堂、千里镜、番人笔、番仔鼓、荷兰薯、财副等本地词汇,这些今天已不太流行的名词叫法,仍会让懂的一点本地方言的人士发出会心的一笑。
如“番人笔”是指园珠笔,“荷兰薯”也就是马铃薯,“千里镜”今天叫望远镜,“芎蕉”香蕉,“财副”就是书记文员,“海墘”是今天打造的滨海走道(”promenade”),等等。
100075 北京蒲黄榆路17号金容苑1号楼1007信箱 陈先生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