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据说西北旱路的很少,但是西北旱路好像不是西伯利亚邮路

TOP

个人感觉没有问题。

TOP

应该是集邮人后来写的说明吧。

TOP

本帖最后由 alainfang 于 2010-7-28 08:08 编辑

很好的资料,厉害。
下面的片,北京2日寄出,26日到比利时,可能还是走西伯利亚的,海路经过美国到欧洲估计没有那么快(一般要1个月以上吧)。

如果老邮迷能够看清到戳日期,看看路途到底花费多少时间。写经西伯利亚,未必走西伯利亚,没有写西伯利亚,也未必不走西伯利亚(当然田先生是不认同我的说法的)。我觉得认定是否走西伯利亚,只有2个办法
1)有俄国戳,
2)从中国到欧洲花费的时间比较短。至于多短,我也不清楚,走美国的话起码要1个月吧,走苏伊士或许短一些,但估计也要20-25天以上。

TOP

请教一下,
是不是那个“由西北旱路 张家口” 或者”由西北旱路 北京“,是不是只有在宁远有?这两个指示戳的邮路是否一致?如果一致为什么要做2个戳,如果不一致,区别何处?
然后单独”由张家口“这个戳,是特别为不走西伯利亚邮路用的?
这些戳都是邮局制作的吗?

TOP

回复  alainfang


    1:从上海出海路到比利时路程33天。
    2:从北京出海路绕美国到比利时路程25 ...
老邮迷 发表于 2010-7-28 08:21

走美国有点匪夷所思。感觉寄信人的思维有点跨越性。

TOP

偶像这次有杀手锏吗?老邮迷的封片说服力不小噢

TOP

不过如果05年就有西北旱路的话,应该不包括西伯利亚段了,西伯利亚段真正恢复运行,肯定是在05年之后的事情。

TOP

本帖最后由 alainfang 于 2010-7-28 18:47 编辑

[quote不知道我胡言亂言時,要求走西伯利亞時是否是指某些時段,還是凡是寫經西伯利亞的,不論郵路暢通否,都是經西伯利亞?既然在正常情況下,雖然指定郵路,基於沒有俄國中轉戳或歐洲落地郵戳來比較時間,方先生就認為既無此兩戳實据,便不能胡言是經西伯利亞。很奇怪,很多寄歐洲封片都沒有落地戳,這樣大家便不應胡言亂語說某某封、某某片是曾到歐洲某地。
最後,謝謝方博士教誨!
edwardtin 发表于 2010-7-28 13:55 [/quote]
09年总论,温州以北只要不注明走苏伊士,凡是寄往欧洲邮件,统统走西伯利亚。
这书好像我送您一本了吧

TOP

估计中文是给内地邮局看,外文是指示交换局的
清邮路 发表于 2010-7-28 17:28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岂不是说明西北旱路只代表国内邮路?不过,在偶像没有拿出新的证据前,我还是倾向老邮迷的观点。

TOP

中文“大比國“豈不是變成清國一部分?
edwardtin 发表于 2010-7-28 18:44

如果从天朝观点而言,应该是的。
出自《诗·小雅·北山》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

TOP

大比国,好像是手写的,这几个字应该不是出自邮局之手吧。那个“西北旱路”指示戳是邮局的吗?我十分怀疑。

TOP

学习一下,好帖。
我觉得。
1)如果指示戳如果是寄信人的话,老邮迷的证据大打折扣。不过这也可以从一方面正面在当时人心目中,西北旱路包括西伯利亚邮路。但是如有61楼偶像所说实物存在(没有看见,不敢轻易下判断),那这一个证据就能推翻老邮迷的所有证据(逻辑中一个反例,能推翻所有正例。)。
2)我没有看懂为什么从偶像贴的图中可以说明西北旱路是归化-北京。(本人愚笨,希望大家教教我)
3)田兄说05年总论中提到西北旱路。我没有看见。05年总论中所写是“颇有数界路线最长。即如北京邮路三千二百里,系经南口、张家口以抵归化城,均系难行之石路”。
4)邮史研究中的说法,我也没有看出来同西北旱路有什么关系(大家能点名吗?最好能用小学生都能看懂的语言)

TOP

就目前而言,个人觉得老邮迷的证据更加好点。偶像说要写文章反驳。我倒是什么翘首以待。
我看了61楼偶像的回复,我觉得即使存在这样的封,或许也不能否定老邮迷的解释。除非有表明走美国或者苏伊士,同时加盖西北旱路,才能算真正的反例。
还有即使表了西北旱路,也用英文标了西伯利亚,而实际是走其他邮路的话,也应该不算反例。
我还有个疑问,西北旱路,是谁提出的?大清邮政有提出过吗?

TOP

请教一下嘉农先生,这两幅图和“西北旱路”有什么关系?上面也没有标西北旱路字样呀?

TOP

這“西北旱路”相信只是郵人對中國某些郵路的統稱,故此我們便對中國廣範的西北地區,不論山西寧遠,甘肅蘭州都視為西北郵路的一部分。但是當時寧遠的寄信人對“西北旱路”的理解是否和現代人的觀點一致,這就要考究了。而總論對西北的定義似乎是從北京的位置來審視。

而郵路指示當然以中轉地先後順序寫出,既然實物上是先寫經北京或張家口,再寫西北旱路及大比國,這麼便不能理解為郵人所謂的西北旱路便是西北郵路。

胡亂瞎猜,當時用此詞的洋人,可能這“西北旱路”是某些中國師爺將Siberia的 “Siber"譯成西北吧。既然走火車,應該與水路無關,索性將”Si﹣be﹣ri﹣a“四音節譯成“西北旱路”。
edwardtin 发表于 2010-7-28 20:23

如果如田兄所说,是邮人对中国某些邮路的统称。那我觉得如何定义,可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了。根本没有对错。
我觉得如果按照老邮迷提供的图而言。神父认为的西北旱路,应该单单只是指西伯利亚铁路。因为他写了由张家口,西北旱路。这显然是张家口和西北旱路是并列关系。先到张家口,然后走西北旱路(走西伯利亚铁路。)完全是我个人猜测。

TOP

从图看到张家口只有一条通道,所以我认为如果西北旱路指的是宁远-张家口,那就完全没有必要写由张家口,西北旱路了。因为由张家口,就意味着由西北旱路。有此推断,这个西北旱路应该是张家口以后的邮路。而老邮迷的邮件上似乎没有走西伯利亚的邮件都没有写西北旱路。那不是说明西北旱路就是西伯利亚铁路吗?

TOP

思想统一了
清邮路 发表于 2010-7-30 08:57

好像不是吧。嘉农先生和偶像都不是这样认为的。

TOP

個人與林醫師看法相同,
有時要以洋人思維模式 來看由西北旱路張家從左向右看法,
不要以中國人思維模式由 ...
嘉農 发表于 2010-7-30 09:14

1)第一文字是直写的,显然是按照中国习惯来的。
2)如果以这个洋人的意见作为定西北旱路的话,此洋人是否有中国邮政与图?如果没有此图。那这个图对于洋人的思维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嘉农先生用此图作为证据,是否合理?
3)中国邮政与图 图上并没有表明哪一段是西北旱路,为什么嘉农先生一定认定中国段是西北旱路,请给出您的证据。
4)如果西北旱路只是民间的说法。个人可以有个人不同认定的态度。或许这个洋人认为西北旱路是指西伯利亚邮路。另外的洋人认为是从宁远-张家口。或者有人认为是宁远-张家口-西伯利亚。为什么嘉农先生认定西北旱路在所有洋人头脑中,只能是一件事情呢。对于相对论,大家都可能有不同意见。对于此邮路,有不同观点不是很正常?
5)从老邮迷提供的邮件而言写了西北旱路,都是表明西伯利亚的。偶像(林医生)提出一个反例,不过他的反例是写“由张家口,标英文经过西伯利亚”,没有写“西北旱路”。但是此反例,并非最好的反例。并没有否认“西北旱路”不是“经过西伯利亚”。除非您能找到此洋人寄出,写经过苏伊士,或者美国,同时写“西北旱路”,这样的话您能证明在此洋人脑海中“西北旱路”和“西伯利亚”是两回事。

TOP

先請教一下,若西北旱路誠如老邮迷所述是指西伯利亚邮路,經西伯利亚邮件可謂數量非常多,為何僅寧遠寄出經西伯利亚邮路的郵件才見註明“西北旱路”,其他各地寄出經西伯利亚邮路的郵件至今尚未見有註明“西北旱路”。
TC 发表于 2010-7-28 19:47

或许只有宁远有这种说法?就像只有上海人将茄子称为“落酥”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