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内容来自当年的邮政汇编

TOP

 http://zh.wikipedia.org/wiki/二次革命

二次革命(又称癸丑之役或赣宁之役)是孙中山等国民党人于1913年(民国二年)在中国发动反对袁世凯的武装革命,又称为“讨袁之役”。


1912年2月,南京的革命临时政府与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妥协。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改选袁世凯出任,以换取袁及北洋军支持革命,迫使清帝退位。1913年2月,中国首次根据《临时约法》的规定,进行国会选举。由同盟会为骨干组成的国民党获得议席最多,预备由宋教仁出任内阁总理。

3月20日,宋教仁在上海沪宁车站遇刺,两天後去世。[1]凶手在上海公共租界被捕获,同时被搜出与国务总理赵秉钧的通讯。袁世凯则被认为暗杀背后的策动者。江苏都督程德全、民政长应德闳在收到租界会审公堂移交的证据后,把罪犯应桂馨和国务总理赵秉钧、内务部秘书洪述祖之间来往的秘密电报和函件的要点以“通电”的形式向海内外公布,迫使赵秉钧不得不发出公开电报为自己辩解。上海地方检察厅也公开传讯在位的国务总理赵秉钧。赵氏拒绝到上海应讯,但迫于社会舆论的强大压力,袁世凯批准他辞去总理,由段祺瑞代理。

孙中山于事发后即从日本返回中国,于上海开会,主张以武力讨伐袁世凯。但国民党内意见不一,部分领导人(如黄兴)倾向使用和平手法,在不破坏临时约法之下以法律方法抗争。

4月26日,袁世凯北洋政府向英、法、德、日、俄五国银行团签订借款合约,国民党人等认为袁意在扩张北洋军队,而借款未经现任国会批准属非法。5月初,国民党员江西都督李烈钧、广东都督胡汉民、安徽都督柏文蔚通电反对贷款。黎元洪居中斡旋,希望化解北京及国民党之争。6月,北京免除江西都督李烈钧、广东都督胡汉民、安徽都督柏文蔚三人的都督职务。之后袁世凯派北洋军第六师李纯部进入江西。


7月12日,被免职的李烈钧在孙中山指示下,从上海回到江西,在湖口召集旧部成立讨袁军总司令部,正式宣布江西独立,并发表电告讨袁。7月15日,黄兴抵达南京,组织讨袁,宣布江苏独立。随后安徽、上海、广东、福建、湖南、四川亦宣布独立。由于各省的讨袁军各自行事,无法团结一致抗袁,加上普遍国民都厌战,因此各地讨袁军逐个被袁世凯打败。7月底至9月初,袁世凯的北洋军节节胜利,8月13日拥袁桂军龙济光部攻占广州,8月18日北洋军李纯部攻克南昌,9月1日张勋武卫前军攻克南京,各地宣布取消独立。孙中山、黄兴等被通辑,相继逃亡日本,二次革命宣告失败。

TOP

QUOTE:
以下是引用edward在2009-4-21 23:27:02的发言:
資料太行貨,還是今早那篇:我是一向跟着..精彩!

又背田兄鄙视了[em53][em53][em53][em53]

TOP

 田兄加盖也算前清邮品?我还以为加盖了就算民国邮票了

TOP

 学习一下

TOP

问一个问题,如果是潞安寄上海的话,一般如何走

TOP

 原来京汉铁路比京沪铁路通车早那么多,学习了.

TOP

 好像看过,[em65]

TOP

QUOTE:
以下是引用jojo在2009-5-25 21:06:21的发言:
站内信的第二部分试了八次实在发不出:

另外想请教田先生,那枚紫色方形的彼得堡戳为何是交换处理中心戳?我这方面文献没有读过,以前以为俄国所有紫色的戳记都是检查戳。

祝好!

jojo敬上

就我所知是交换处理中心戳.好像并非只在一战时期有,和平时期也有销这个戳的信件

TOP

田兄老是有好东西,羡慕

TOP

又有新内容可以学习了.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