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林老发表的观点是对的:“印,错印的附凭不能说没有收藏价值。如果你用在邮政史类别的邮集中,那就没有特别价值;但如果用在传统邮集中,展示出来,就比正印附凭有价值,当然其重要意义不能与漏、错印邮票相比,因此以过高的价格去追逐这类附凭是不适宜的。另外要说一句,附加费邮集的重要性在于邮政史上,一开始就要注意实寄品(特别是首日或接近首日)的收集,各种邮政业务(挂、快、汇、包、特快、机要、印刷品、保价、平信、国际)的附品都不要遗漏。如果是用于传统邮集,那怕有再多的漏、错变体,恐怕也比不过普票民居邮集。我是着重搞邮政史的,对那些漏、错印附凭并不刻意追求,有就留下来自我玩赏,没有也不去高价收买。以上观点仅供参考。”,附加费集邮已经走向了国展和世界邮展,那么就应该按照“规则”收集和编辑,邮政史类就要向唐白桦会长“中国邮政快件附加费(1987-1998)》”那样编辑;传统类就要按照传统类的“规则”收集和编辑,如果没有错印、漏印等邮品和研究是不够的!但是应该注重明显的错和漏我认为是可以上展框的。

TOP

返回列表